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

2021-01-18 憶一文史

談起佛教,想必對於廣大的中國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或多或少,大家都被佛教的一些思想所影響。在中國,也有很多人去信仰佛教,人們修建寺廟,在特定的節日去祈福,希望佛能夠保佑人們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見佛教已經深入人心。

佛教帶來了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對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指導,它引導人們向善,不殺生。以平靜而又坦然的態度去面對世間萬物。「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所言,善惡都是我們自己該去承擔得,種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我們應當去學習探索佛教文化其中的奧妙,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中國曾有五大高僧,他們在臨終之前留下了幾句話,一一細品,每句話都發人深省,不僅對我們學習佛教文化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夠讓我們大徹大悟。

一、李炳南居士:「一心不亂」

何為「一心不亂」?人世間凡塵瑣事太過紛亂複雜,很多人在這個燈紅酒綠的社會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有的人走到最後,忘了自己最初的初衷,做了很多傷人傷己的事情。李炳南居士留下的「一心不亂」,相信能夠喚醒許多人吧。我們應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世俗環境所影響。

二、印光大師:「淨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印光大師臨終留下這句話意在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入門佛法,最簡單、最容易、最好的法門就是「懇切至誠」。我們必須懇切至誠到極處,只要是真心實意,真誠想要潛心學習佛教文化,佛都會一一接納,帶領人們「從業往生」。學習佛教文化如此,在人與人交往之間也是如此,真誠便是待人待事的唯一法則。我們要真心誠意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收穫同等的回報。懷著真誠的心去為人處世,才是正確的選擇。

三、虛雲大師:「戒」

虛雲大師所說的「戒」字應該就是指的是佛家的「五戒」,這五戒分別是戒殺生,戒偷盜,戒淫思,戒妄語,戒酒肉。但是在現在整個社會形態下,「戒」字有了更多的內容,比如戒貪念,戒惡習等等。我們行走在社會之中,會面臨很多的考驗和誘惑,我們應該時刻警醒,戒去不好行為,讓自己更加自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身上一些不好的地方所戒掉,那麼還有什麼我們所面對不了的問題嗎?相信虛雲大師留下的這個「戒」字都能給我們後人留下深刻的啟示。

四、宣化上人:「我從虛空中來,到虛空中去」

這一句「我從虛空中來,到虛空中去」相信給那一些一味地追求財富和炫富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次重擊。現在很多人的金錢價值觀已經被帶偏。熱衷於炫富的那些人經常通過日常生活和網絡中炫耀財富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真正內心富足的人是不需要通過物質來去滿足自己的內心的,我們應當更加注重內心的成長。腳踏實地,不驕不躁,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沉澱自己,才是我們的本分。

五、六祖惠能大師:「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無無著」

六祖慧能大師在離世前,留下了這句話,意為「放下」。拿不起放不下已經是太多人的通病了,我們總是執著於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苦苦追尋,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放下這兩字,說起容易,做起來十分地難。世人無疑一不被這兩字困於其中,一生無法掙脫。「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或許真做到如此了,我們才能體會到六祖慧大師的高深境界吧。

結語

這五位高僧的臨終遺言,是他們終其一生總結出來的精華所在,句句發人深省,慢慢參悟,這些話能夠幫助我們實現真正的進步,面對世上的紛紛擾擾,都能在這五句話中去找到答案。這也算是對我們思想上的一個洗禮和淨化,它能使我們內心更加篤定,不會讓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失去方向。

參考資料 : 《無壽量經》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說起佛教,每個人都不陌生,現如今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中國,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之所以信奉,主要是希望佛祖可以保佑人們健康平安。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
  • 六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受益一生!
    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下面收集了6位高僧的遺言,總共精煉了40個字,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悲」是悲憫眾生,大師往生是1942年,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塗炭,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大師對於民眾無限的悲憫;「欣」 是歡欣、喜悅於自己終於修成正果,往生極樂。臨終之前,還特別囑咐:不要傷及螞蟻,充分體現出大師的菩薩心腸。
  • 一代顛僧一休哥的臨終遺言,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後投入禪門大德寺高僧華叟宗雲門下,25歲時在華叟賜其法號:「一休」。這便是一休名字的由來,該名來自一休所作和歌:「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捲地任它吹。」
  • 秦二世胡亥「臨終遺言」及評析
    自然人的臨終遺言(遺囑)有書面,也有口授由他人代書,當然還有口頭等若干種形式,公元前207年大秦王朝短命暴君秦二世胡亥的「臨終遺言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2、周瑜被人誤解的遺言說起周瑜的遺言,想必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那六字真言:「既生瑜,何生亮」吧。其實這句話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捏造出來的,歷史上真正的周瑜遠遠比小說中描述得更加有才智和謀略,即使是在臨終之前,他也只是交代了一些家中後事安排以及國家大事。
  • 《復聯4》:黑寡婦一句臨終遺言,成為美隊心中最後的遺憾!
    回想起以前的漫威電影,黑寡婦除了沒和雷神當過情侶,和其他4位復仇者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從鋼鐵俠到美隊,從班納博士到鷹眼,黑寡婦早已把他們當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結果黑寡婦為了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獻出了生命,想想都覺得心痛。在2023年的主宇宙裡,黑寡婦穿越時空之前的一句臺詞,成為了她在主宇宙的「臨終遺言」。
  • 我軍唯一的軍法上將,授銜時主動申報中將,臨終遺言讓人敬佩
    我軍唯一的軍法上將,授銜時主動申報中將,臨終遺言讓人敬佩文/號外歷史之澤宏 圖/網絡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
  • 31位被殺宣教士的臨終遺言,看完淚奔......
    今天中國的福音,是由很多宣教士的青春和鮮血換來的。願你我都能紀念這份大愛,感恩來之不易的救恩,並能繼續傳揚。    據統計,「山西教案」席捲全省79個州縣,全省被殺外籍宣教士及婦幼計241人,中國內地會的刊物記載在山西省北部共有23000名本地信徒被殺害。被毀教堂、醫院225所,被燒拆房屋兩萬餘間。  以下部分為一些被義和團殺害的宣教士的臨終遺言。
  • 莊子很經典的一句名言,一直被多人引用過,一針見血,發人深省!
    他是我們華夏族人的驕傲,他的一本著作影響了華夏族的世世代代子孫,至今都被稱之為經典,不得不讀的巨作。莊子一生也都踐行自己的思想,崇尚自由,因為他明白人生很短暫,不能被人所約束活得不痛快,楚威王想用他,他卻拒絕了。從這就可以看出莊子的個性,十分鮮明!
  • 中國七大高僧臨終遺言,瞬間摧毀你的假修行!
    佛教自漢明帝時入中國來,歷經500年,經無數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至隋唐時達於全盛。尤為重者,西土佛教既經消化,已然成為中國思想之組成部分,即中國佛教,其中學派林立,各有特色,且富深刻之哲學思想。歷代的高僧大德也在用各種方法,讓佛教的智慧去啟迪眾生。尤其是下文中的幾位大師,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
  • 歷史上這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個?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最大氣的,首推王陽明先生的:「此心光復,亦復何言。」
  •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清朝歷史上有兩個女人獨掌大權,一個是清初的孝莊皇后,一個是晚清的慈禧,說來也有趣,孝莊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清朝推向了高峰,然而慈禧卻把清朝推進了深淵,如果說慈禧陰險歹毒、懦弱不堪的話,那孝莊皇后就是她的反例,孝莊不僅胸懷大度,還培養出了清朝許多明君
  • 三國英雄8大臨終遺言
    最矯情:劉備    遺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相對曹操的溫情,劉備臨終託孤就顯得有些矯情了。當然,劉備本來就是一個矯情的人,更何況當時事態危及,前有東吳大軍壓境,後有北魏虎視眈眈,眼瞧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打下的一點基業,行將付之東流。  興許,此時把老實巴交的兒子,託付給權臣諸葛亮,不失權宜之策。只是,如果當時諸葛亮不識時務,當真順勢拉過皇叔的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笑笑說:皇叔的話,認真你就輸了。
  • 央視美女主持,創辦《今日說法》,55歲客死異鄉,遺言發人深省
    提及撒貝寧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很多人是在《明星大偵探》這檔節目認識他的。 在這檔節目中,一眾網友都刷新了對撒貝寧的認知。
  • 央視美女主持,創辦《今日說法》,55歲客死異鄉,遺言發人深省
    提及撒貝寧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在這檔節目中,一眾網友都刷新了對撒貝寧的認知。熒幕前的「法律故事」,提高了很多人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她也跟隨自己的夢想,在之後順利考了中國傳媒大學。55歲的她,就這樣客死異鄉,臨終前她還留下一段發人深省的遺言。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有一句近似遺言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然後他說:「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在小說《水滸傳》中,晁蓋之死是至關重要的轉折,從那時起宋江才真正當上了梁山的寨主,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江名義上都只是晁蓋的手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 「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1990年一位老人臨終告誡
    哲學大師臨終留下一句話,千叮萬囑,將一本書視為中國崛起的依仗馮友蘭,這個名字背後,是近代中國的哲學光芒在閃爍,其留下的諸部哲學巨著,直到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人。直至臨終之前,他依舊心憂著中國的哲學未來,面對近旁子女的戀戀不捨,他卻心狠不顧,單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語罷,老人於1990年11月26日與世長辭,其留下的金口玉言卻值得世人警覺。
  • 印度女學者:美洲瑪雅文明的語言和中國漢語一模一樣,你信嗎?
    而人們不單單只是在學習上這麼做,就連對大自然的探知同樣也會做到上下而求索,尤其是人們好奇的美洲瑪雅文明,一直都是科學家們探索的東西之一。其實,伊爾娜伊拉美並不是說瑪雅文明的語言跟我們現在的漢字一模一樣,而是和中國的古漢語一樣。為了證明她不是蹭熱度,證明她的研究並不是空穴來風,她還給出了證據,瑪雅文明的語言有20個對應詞彙的拼音跟古漢語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