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獲救的放生動物曾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康復飼養,目前已被送回原養殖場。圖為在隔離籠舍的貉。 吳合琴 攝
部分獲救的放生動物曾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康復飼養,目前已被送回原養殖場。圖為在隔離籠舍的狐狸。 吳合琴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吳合琴)近期,北京懷柔山區出現大量放生狐狸、貉事件,引起廣泛關注。19日,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從懷柔林業部門獲悉,目前已找到此次放生事件的組織者,其在河北一家養殖場購買了人工養殖的380隻藍狐和貉,並投放山中。林業部門已責令該組織者限期捕回剩餘的藍狐和貉。
今年3月31日,北京市懷柔區園林綠化局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到村民舉報:前幾天有人在梁南放生了數百隻狐狸,有狐狸將自己家養殖的家禽咬死咬傷,詢問該情況如何解決,以及如何給予補償。接報後,湯河口森林公安派出所對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經鑑定,根據《北京市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失補償辦法》,這批狐狸、貉屬於養殖動物,非野生物種,不符合補償條件,不給予賠償。因此,具體賠償要找到放生責任人後由其承擔。
中新網記者19日獲悉,根據線索,懷柔森林公安於日前找到了此次放生人員的組織者。據介紹,該組織者通過網上找到願意參加此次放生狐狸的人員,確定放生只數後,在河北省一養殖場購買了人工養殖的藍狐和貉,在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私自組織放生人員於3月27日到懷柔湯河口鎮大黃塘村梁南放生380隻藍狐和貉。
找到放生人員的組織者後,懷柔林業部門責令其限期捕回剩餘的藍狐和貉。
此後,該組織者聘請了養殖場工作人員進行捕捉。但通過幾天的捕捉,在放生地及周邊地區未再發現活體的藍狐和貉,只是發現了少量的屍體,都進行了深埋處理。
據專業人士分析,由於此次放生的藍狐和貉均為人工養殖的,其野外生存能力幾乎為零,再加上沒有食物和水,它們之間相互咬死或餓死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從發現的屍體只剩下一張皮和近些天未再發現活體放生動物就可以看出。同時,距放生的時間也已經過去20多天了,其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據養殖場工作人員介紹,在缺少食物和水的情況下,這些養殖的藍狐和貉最多也就存活兩周多。4月18日,懷柔林業部門已責令放生者對其組織此次放生藍狐和貉所造成的村民家禽損失及其他相關損失給予了相應賠償,並責令將捕捉到的活體藍狐和貉退回購買的養殖場。
據介紹,目前,雖然在放生地及周邊未再發現藍狐和貉,也未再接到附近村民關於發現藍狐和貉的舉報,但近期懷柔林業部門人員每日還將繼續組織專人對放生地及周邊地區進行巡查,及時發現、處置。
同時,北京市懷柔區園林綠化局呼籲,廣大市民放生野生動物需要依法依規進行。隨意放生野生動物不但起不到放生的目的,還可能對放生地點周圍的環境造成破壞,希望廣大市民不要隨意放生養殖的野生動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