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中國國家版權局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聯合主辦、上海市版權局承辦的「保護創作者權利 推動文化和電影產業發展版權論壇」在上海開幕。近30個國家的版權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駐華使節,以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高層官員、著作權涉外認證機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版權企業、權利人代表等100餘人匯聚上海,探討、交流版權保護和電影產業的未來與發展。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中國國家版權局一直保持著良好合作。」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副總幹事西爾維·福爾班介紹,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高度關注影視行業對中國經濟作出的巨大貢獻。牛津《經濟學》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影視行業對中國GDP的貢獻高達1460億人民幣,並創造了直接就業崗位97萬個,所創造的稅收達到390億人民幣。中國在電影產業發展方面已成為國際典範。
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艾理善分析,中國電影行業在過去16年的發展極其驚人,全球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在關注中國市場的發展與變化。中國電影版權產業在21世紀迅猛發展,離不開法律、政策和技術的支持,中國已成為世界的範例。但目前,各種新技術帶給電影產業的新挑戰,促使行業必須採取新的策略來保護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460多億人民幣,目前電影銀幕數量超過4.4萬塊,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於慈珂在論壇上表示,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電影的傳播越來越便利,人們對電影作品的利用方式也越來越多元,這就催生了許多新的電影商業模式。隨之,電影版權權利人的利益保護也越來越重要。目前,電影版權權利人雖然從電影的傳播和使用中獲得了一定的報酬,但實際上很難得到公平的利益分享。此外,未經授權的盜版現象仍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電影版權權利人和使用者以及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使他們保持必要的動態平衡,是推動電影產業健康發展必須應對的重大課題。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專職副局長周慧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家版權局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共同舉辦國際論壇,並以版權和電影為主題,就是希望藉助這一平臺匯集海內外版權界人士和電影產業代表,暢所欲言、碰撞思想、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共謀發展,共同探討版權保護對電影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旨在促進電影等版權作品的創作和廣泛傳播,推動電影等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繁榮發展。
周慧琳指出,電影產業是版權產業的重要領域之一。一方面,電影作品作為最具有活力、最形象生動的大眾藝術和現代媒體,全球化程度最高,在數字環境下電影的傳播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電影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電影作品是版權保護的重要客體,作家、編劇、作曲家、導演、演員、製片人等都可能成為版權意義上的電影作品主體,版權問題會貫穿電影創作到播出以及衍生等全部環節,可以說版權與全體電影從業者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加強電影版權保護有利於尊重創作者的勞動成果,有利於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
周慧琳強調,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及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傳統電影版權保護制度受到了嚴重挑戰,原有的版權保護體系很難適應數字環境下電影版權保護的實際需要,電影市場中版權歸屬不確定、授權模式不明晰等問題頻繁出現,加強創作者權利和電影版權的保護,為電影作品的跨國界傳播和使用提供更為清晰有效的保護路徑和法律依據,已成為電影界和版權界共同努力的目標。基於這一形勢,中國國家版權局不斷加大修改法律、完善制度規則力度,重視從國家層面規範視聽作品版權市場秩序,提升公眾版權保護意識。在連續12年開展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專項行動中,影視侵權盜版一直是治理的重點領域之一,通過查處一批案件,關閉一批網站,懲處一批違法人員,有效打擊和震懾了網絡侵權盜版活動,網絡影視侵權盜版高發態勢基本得到遏制,整個網絡影視行業的版權秩序持續好轉。下一步,中國將進一步強化電影版權保護體系,實施嚴格保護,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震懾違法侵權行為,切實維護電影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及公開消息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