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從三個方面,解讀逆商對人的激勵成就

2021-01-06 阿札希

圖/網絡

文/林希

疫情期間,一些殘酷的社會現實開始慢慢地浮出了水面:

還沒復工就準備失業了……

再不復工房貸也恐慌了……

才一復工就開始失業了……

成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為了生活,甚至只是為了生存,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

海倫·凱樂曾經寫過這一句話:雖然世界多苦難,但是苦難總是能戰勝的。

不由想起了《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成長勵志電影。電影的主角克裡斯.加德納,即著名黑人投資專家。

這部電影曾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同年也獲得第64屆金球獎。是一部豆瓣高評分電影,在豆瓣電影Top250裡排名NO.23。

影片中,克裡斯為了生存,四處推銷他的醫療器材。然而一次奇緣,他決定要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

為此,他付出無盡的了努力費勁了口舌終於成為了一名無薪的實習生。然而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妻子殘忍的離開。身無分文的他要交巨額稅款,無奈只能帶著兒子等待救濟,甚至賣血為生。

他帶著兒子相依為命,住過汽車旅館、住過救濟所、甚至住過公廁。然而這些並不能擊垮他對生活的慾念。最終從一個實習生轉正成了正式員工,並開始了巔峰人生,成了金融界的人生贏家。

所有的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無盡的忍辱負重。

01

信念,是一個人活下去的支撐

《論語》裡有這樣一句名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克裡斯的醫療設備賣不出去,月租的房子已經拖欠了三個月租金,愛人琳達為了家,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一天幹十幾個小時。兩個人因為錢的爭吵越來越多,導致最後琳達的離開,已經是必然結果。貧窮讓他們耗盡了生活中所有的美好。

劇中克裡斯和琳達對話的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從琳達懷孕的時候克裡斯就這麼說過。然而,小克已經五歲了,他們的生活依然沒有好起來。

琳達對生活充滿了絕望。最後,應克裡斯的要求,把兒子留下,不得已一個人離開了。

正如林清玄曾經寫的那樣:幸好,人生有離別。因相聚而幸福的人,離別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淚都化成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離別最好,霧散雲消看見了開闊的藍天。可以因緣離散,對處在苦難中的人,有時候正是生命的期待與盼望。

小克變成了克裡斯唯一的希望和寄託,這是他唯一撐下去的理由和信念。

甚至為了生存下去,在被趕出汽車旅館之後,克裡斯帶著小克睡在公共廁所。如果不是因為小克,一個內心再堅強的人,都會日漸被這樣的殘酷現實所摧毀。

挪威作家溫賽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蹟。

人的一生,沒有一味的苦,沒有永遠的痛;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闖不過的關,更不會有到不了的終點。

努力的人,結果一定不會差。堅定的信念,會讓你走得更穩健。

02

堅持,是成功的必修課

睡過公廁,接受政府救濟,甚至為了小克和自己能吃上口飯,克裡斯甚至只能去賣血。

在身無分文的困境裡,克裡斯選擇了堅持不懈。過度努力的人,運氣往往都不會太差。

克裡斯在試用期間成功幫公司賣了三十多份理財產品,為公司創下了傑出的業績。他的刻意努力,讓他不得不在眾多實習生當中脫穎而出,並最終成為雷諾斯公司正式員工。然而一路走來的艱辛,只有他最清楚。

其中,有個克裡斯和兒子在籃球場上的對話片段讓人深思: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包括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才會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但如果你有理想,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即使,愛人琳達對於他要去當一個股票經紀人嗤之以鼻,甚至諷刺他:what job?股票經紀人?不是太空人?他仍然堅信他在數字方面有不同於他人敏銳,並堅持到了最後,獲得了成功。

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堅持不懈達到成功的先人,數不勝數。我們熟知的愛迪生、達文西,甚至最近刷新我們三觀的終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無一不是一直以來堅持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達到人生高度的。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會一馬平川。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堅持不懈地刻意練習,沒有達不到的終點。

03

逆商和情商,隨時都會成為你的加分項

劇中,克裡斯在求職場對面試官說過這樣經典的話,他說:我是這樣的人,如果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我會直接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證,我知道如何尋找答案,而且我一定會找出答案。

就是這樣的高情商的對話,略帶魅力的人格,不覺讓面試官對他的印象加分了。

在克裡斯正式面試的當天,他因為稅款問題被關進警察局而沒能衣冠整潔地去面試。當時面試官對他甚至已經皺起了眉頭。那是一次正式面試,他卻穿成一個工人。

看著他的衣冠不整,馬丁問克裡斯:如果有個人連襯衫都沒穿就跑來面試,如果最後我還僱了這個人,你會怎麼想?

克裡斯的回答讓所有面試官都笑了:那他一定穿了一條很棒的褲子。

為此,衣冠不整的克裡斯不但沒有讓面試官反感,反而讓面試官對他耳目一新。

縱使生活只剩一地雞毛,克裡斯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向任何人說起過他不幸的遭遇。

路人有說有笑地從他身邊穿行,他們全都看起來超幸福的樣子,為什麼我不能也滿臉幸福呢?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多少,而是因為他索要的少,也便知足常樂了。真正的內心強大,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中,堅持自己的信念,並持之以恆。要改變困境,只有通過努力,人生從來都沒有捷徑可走。

相關焦點

  • 《當幸福來敲門》: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逆商
    有一部電影大概是每個人的觀影史上必不可少的,那便是2006年上映的《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 從旁白、符號表達和鏡頭語言三個角度,解讀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克裡斯·加納豆瓣9.1分的《當幸福來敲門》,14年來被解讀過無數次,有人說這是一部發生在辦公場所以外的,最好的職場電影,也有人說它最堅實的內核就是勵志和奮鬥,還有人專注於剖析父子關係的真諦,更多的人用它來解讀幸福。
  • 《當幸福來敲門》:在你絕望的時候,請不要放棄
    電影很好的將這部《當幸福來敲門》書籍以影片的形式再現,讓人們能夠以影片的形式看到書中所想表達的內涵。在片名之中我們看到的是錯誤拼寫happyness但真的就是錯了嗎?《當幸福來敲門》《阿甘正傳》《風雨哈弗路》《幸福終點站》都是典型「美國夢故事」,這四部經常同時出現在勵志電影榜單之中,這其中的每一部電影都有著其能夠成功的原因。這些電影中人物的成功讓我們為之振奮,想要以之為目標,為之奮鬥。若我們深入思索,又會發現這些電影之中每一位成功的主角他們的成功都是他們各自不一的努力,擁有著他們獨特的特點。
  • "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
    時光網訊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近日宣布加入院線復映名單,於7月20日登陸全國影院,為全國正在相繼復工的電影市場注入一份激勵人心的電影力量,同時也代表著艱難時刻終會結束,希望即將來臨。
  • 《當幸福來敲門》7.20重映 史皇父子演繹逆境溫情
    《當幸福來敲門》7.20重映 史皇父子演繹逆境溫情 1905電影網訊 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近日宣布加入院線復映名單,於7月20日登陸全國影院,為全國正在相繼復工的電影市場注入一份激勵人心的電影力量,同時也代表著艱難時刻終會結束,希望即將來臨。
  • 《當幸福來敲門》7.20重映 史皇父子演繹逆境溫情
    1905電影網訊 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人生充滿希望史皇父子演繹逆境溫情 點亮至暗時刻的生命燈塔《當幸福來敲門因為兒子就是他的力量,他堅信幸福明天就會來臨。主人對家人永恆的愛和公永不言棄的精神,感動和激勵了全球無數影迷。有網友表示,《當幸福來敲門》所代表的對家人的愛與希望,是這個艱難時刻最急需的精神。在影院逐步復工的日子,本片的故事和精神內核更是為當下電影行業點亮希望的燈塔,艱難的時刻總會過去,電影會用愛治癒內心的傷痛。
  • 成大事者,逆商比情商更重要:六個策略,提升逆商
    傾向於「規避失敗」的人,害怕犯錯,只想正確,小心的生活,不想給生活帶來新的風險,所以他一輩子打工,打工不會失敗,無非賺多賺少。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說過:成就低的人,之所以成就低是因為他們沒有失敗過,他們如此謹慎,沒犯過什麼大的錯誤。
  • 深度解讀《當幸福來敲門》:真正努力的人才能看懂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2——《當幸福來敲門》。原片故事:在1981年的美國舊金山,克裡斯像往常一樣,把兒子送進託兒所。出來的時候他指出牆上的「幸福」二字拼錯了,中間的字母是「i」而不是「y」。克裡斯透過窗戶看兒子,想到自己28歲才第一次見到父親,自己一定要好好陪伴兒子。
  • 解讀《陳情令》:父母的價值觀、成長環境和逆商影響人的一生
    下面,我從父母的價值觀、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和逆商對人的一生的影響,來解讀這部優秀的電視劇,最後,我結合這部劇談談我的看法。主要有四個維度:掌控感(堅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擔當力(願意承擔困境所產生的後果)、影響度(把逆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讓他擴散到其他方面)、持續性(逆商低的人會無限拉長逆境的影響時間,而逆境高的人會很快走出影響)。《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可以說是逆商特別高。
  • 《當幸福來敲門》:我們需要的不是成功學,而是咬牙挺過去的堅毅
    一些經典勵志電影的共通性提及勵志電影,我們首先便會想到《當幸福來敲門》、《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勇敢的心》等,但我們發現這些電影並不會像成功學那樣教我們「成功的方法」,而是一一向我們展現主人公超強的毅力。
  • 聶遠吳謹言攜手《幸福還會來敲門》,男主黴運當頭,卻能絕處逢生
    聶遠吳謹言攜手《幸福還會來敲門》,男主黴運當頭,卻能絕處逢生 01 都市情感劇《幸福還會來敲門》是由鄢鉕執導,聶遠、吳謹言領銜主演,錢泳辰、毛俊傑、郭家銘、馮恩鶴、李呈媛、白凡主演 《幸福還會來敲門》是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電視劇,詮釋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主題。 全劇以男女主角的故事為主線,展現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的核心價值觀,展現普通小人物奮鬥故事的正能量品質劇,激勵民眾憑藉自我努力奮鬥,追求幸福的故事。
  • 從主題呈現、人物性格、鏡頭語言解讀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魅力
    拍攝《當幸福來敲門》的導演是加布裡爾·穆奇諾,作為義大利具有才華的導演,他的深厚功力令人敬佩。 《當幸福來敲門》豆瓣評分9.1分,該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勵志故事,《當幸福來敲門》改編自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真實經歷出版的同名自傳。
  • 豆瓣9.2《當幸福來敲門》:有了目標就全力以赴,靜待幸福來敲門
    《幸福來敲門》影片取材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該部影片曾在2007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以主人公的親身經歷影射平凡人的生活,激勵觀眾,進而從中找尋到我們自己人生的努力方向。你或許會笑問,那麼多影片,我難道要看一部努力一次嗎?主角終歸自帶光環,他們的人生註定是要成功的,我們平凡人只能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痛苦。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只要不斷向前追求幸福,幸福遲早會來敲門
    一部電影等於一個故事等於一個人生,看電影看到煽動人心的片段時,不僅害怕主角是否能擺脫艱辛,走向成功的道路,更害怕的是整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人真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知道其中的艱辛。
  • 《當幸福來敲門》艱難時刻終會結束 史皇作品助力影院復甦
    史皇父子演繹逆境溫情 點亮至暗時刻的生命燈塔《當幸福來敲門》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威爾·史密斯所飾演的主人公克裡斯是一名窮困潦倒的醫療設備推銷員,無論他多努力都無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妻兒,導致自己妻子最終選擇離家出走,從此他只能與兒子(賈登·史密斯 飾)相依為命。
  • 用容易被忽略的技術成就的——《當幸福來敲門》
    圖源:新浪微博《當幸福來敲門》一部炙熱的溫情電影,影片整體描述了威爾史密斯飾演的主人公每天的生活都是為了能在現代社會中,過得更加體面,並不停為之奮鬥,最終得到了心心所念的工作的故事。之所以成就了這樣一部,描寫著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的簡單幸福的經典影片,最大的技術就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對於製作拍攝內各類節奏的把控。導演對於場景和配樂的變換的節奏,始終抓緊在樸實的一側。過於激烈的部分除了主人公的奔跑,其他一概沒有。影片內無論主演還是配演都近乎寫實的完成著自己的劇本,情緒的收縮,推動情節的鬆弛變化都卡在合理的,主題為簡單幸福的節奏內。
  • 幸福是如何來敲門的
    再看《當幸福來敲門》才發現那種掙扎讓人如此窒息,以至於鏡頭中看到威爾.史密斯憋紅了的眼眶,如鯁在喉。幸福敲了他的門影片《當幸福來敲門》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
  • 堅守夢想,善待苦難︱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清晨,我翻出《當幸福來敲門》這部片子,默默開始看。 電影裡沒有漂亮的演員,沒有花哨的剪輯,也沒有精彩的配樂……但是卻有一個好故事,一個足以令我坐在電腦面前看完並為之感動的好故事。 《當幸福來敲門》,聽名字,我以為又是一塊荒誕的餡餅,不偏不倚地砸在那裡。可是看完了之後,我才發現,克裡斯的成就裡面寫滿了奮鬥,那種精神帶給我們的卻不僅僅是悸動,那種震撼是一種力量。
  • 狼狽奔跑,邂逅幸福---《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
    《當幸福來敲門》這個片名無比的美麗,而克裡斯的生活場景場場殘酷,常常被帳單稅單來敲門,甚至無門可敲,底層得沒有層。「我想編個理由讓你們承認我的優點」,我想咬住夢想不鬆口,拖不死自己就拖活夢想。霜打的茄子,乾裂的禾苗,以無比的毅力改了自己的天,換了自己的日,聽到了幸福敲門的美妙聲音。Chris擁有後一種幸福。
  • 《當幸福來敲門》豆瓣9.3評分:激勵成年人的故事,暗藏4種價值觀
    近日重溫美國勵志影片《當幸福來敲門》之時,影片內容對我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敲打效用,最初是在2012第一次觀看這部電影,那時還是貪圖玩樂的學生,也只看到了電影表面的勵志主題脈絡線。時至今日才明白影片勵志主題的背後隱藏著4種價值觀,對於這部影片無需作過多的贅述,因為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每一個人都是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