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喆:他的人生猶如他的藝術,充滿著悲劇色彩,令人難以忘懷

2020-09-25 創業小巴

馮喆,原名馮貽喆,老家廣東南海(佛山),生於天津,他自幼生長在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馮建統在鐵路部門工作,母親韋瑤珊是富商的女兒,所以馮喆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上海聖約翰大學一年級輟學,後考入上海國立音專主修大提琴,曾參加美藝、華藝、同茂等文藝團體,1946年,馮喆進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1947年,主演劇情電影《裙帶風》,從而開啟了他的演員生涯;同年,主演劇情電影《憶江南》;1948年,出演劇情電影《好夫妻》、《一帆風順》;1949年,主演愛情電影《戀愛之道》、《風雨江南》;1950年,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主演了劇情電影《冬去春來》;1952年,主演戰爭電影《南徵北戰》;1954年,主演劇情電影《淮上人家》;1956年,主演戰爭電影《鐵道遊擊隊》;1957年,主演劇情電影《羊城暗哨》;1958年,主演劇情電影《重要的一課》;同年,出演劇情電影《大風浪裡的小故事》;此外,還主演了劇情電影《英雄趕派克》;1959年,主演戰爭電影《沙漠追匪記》;1963年,主演抗日電影《金沙江畔》;同年,主演愛情電影《桃花扇》;此外,還擔任了紀錄片《人民公社萬歲》的解說員。

少年時期的馮喆(右一)

馮喆的戲路非常寬廣,且人物反差極大,既能演文人,又能演武將;既能演現代革命青年,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以說是古今縱橫,工農商學兵皆有,&34;當之無愧。其在《南徵北戰》中飾演的有勇有謀的解放軍&34;、《金沙江畔》中英勇而充滿鬥志的&34;、《羊城暗哨》中的虎膽英雄&34;、 《鐵道遊擊隊》中睿智老練的遊擊隊政委、《沙漠追匪記》中為革命獻身的&34;,還有《桃花扇》中的一代名士&34;,均是中國著名的影片中的著名角色,讓人記憶猶新,且津津樂道。

圖為《鐵道遊擊隊》劇照。振臂高呼者便是馮喆

馮喆在電影事業上是相當成功的,他在藝術上有追求,素以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為人們所稱道。他深諳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的道理。硝煙瀰漫的朝鮮戰場、莽莽蒼蒼的川西原始森林、縱橫交錯的淮河水網地區、峰迴路轉的膠東老根據地的山村,無不灑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的表演才顯得從容不迫,遊刃有餘。他創造的眾多的銀幕形象,以其瀟灑自如的氣度,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讚許。從外表看,馮喆是一位飄逸、俊朗的電影演員,在特殊的「老三色」年代,即使他穿上工農兵的肥衣大褲,帥氣也能從骨子裡透出來,從衣褶裡飄出來。

馮喆與妹妹馮琳的合影

但是在他個人生活以及結局,是令人感到十分遺憾的。馮喆的妻子叫張光茹,原來叫張啟珍,1929年出生於四川省宜賓敘永縣,父親是個破落的秀才。張啟珍9歲時,為了生計,也為了出人頭地,進了戲班學戲。1946年,張光茹跟隨中華劇藝社一起,沿武漢、南京等城市,一邊演出,一邊順長江而下,最終來到上海,並認識了馮喆。那時,馮喆已經是鼎鼎有名的大明星了。張光茹當時不是主演,只是在劇中扮演一些小配角。但她美麗的舞臺形象卻非常打動人心。馮喆第一次看到她,就被她吸引了,並開始了對她的猛烈追求。 1949年5月7日,29歲的馮喆和19歲的張光茹,年齡差10歲,在香港六國飯店舉行了婚禮。

馮喆和妻子張光茹的合影

婚後,兩人有過短暫的幸福時光,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張光茹在舊社會曾經遭受過壞人的欺辱,受過傷害,所以心思極敏感。再加上可能因為馮喆太優秀,又經常和其他女演員演對手戲的緣故,張光茹經常吃醋,產生了猜忌之心,總擔心馮喆與其他女明星或者女粉絲們發生什麼。拍完《南徵北戰》後,馮喆隨「祖國慰問團」去朝鮮慰問志願軍。或許是要上前線的緣故,臨行前,馮喆提出想生個孩子,卻遭到了張光茹的拒絕,馮喆很傷心。

馮喆(左一)在這一時期與親人朋友的合影

1953年4月馮喆從朝鮮歸來,久別勝新婚,兩人的感情有所好轉,張光如同意要個孩子。可當懷孕後,張光如好像又被什麼事情刺激了,忽然又說馮喆風流成性,一時間又開始大吵大鬧,弄得馮喆疲憊不堪。發生了什麼事呢?據說原因就是英俊倜儻的他太「風流」,與某位大人物的女秘書睡到了一起。後來就被下放勞改,連黨籍也被開除。這事傳到張光茹的耳朵裡,她又是翻單槓又是翻筋鬥,終於造成了流產。 這讓夫妻二人的情感受到極大傷害,感情上出現了裂痕。這樣嚴重的「生活作風」問題,馮喆因此不能再登舞臺,也暫時不能再拍電影。而他的妻子張光茹的生活和事業,自然也受到巨大的衝擊和影響。導致張光茹很長時間遠離馮喆。馮喆想到過離婚,可在那個時候,離婚不是件光彩的事,哪怕是你有千萬條理由。為了名聲和事業,馮喆忍了。張光如的猜忌心理越來越重,哪怕是馮喆跟哪位年輕女性說兩句話,也被懷疑兩人有染。馮喆為此痛苦不堪,他曾對最好的朋友說:光茹太多敏感,讓我無法暢快地呼吸了。

馮喆與老搭檔秦怡的合影

不久,馮喆在拍攝《淮上人家》時感染上了血吸蟲病,不得已摘除了脾臟和胰腺,這使得他的免疫功能全面下降。這時的他多麼希望得到妻子的安慰,恰在此時,四川川劇團正在招兵買馬,張光茹為了個人發展,也為了遠離馮喆,她毅然回到四川。就這樣,從1956年開始,馮喆和張光茹兩地分居了。

馮喆

時間來到1960年的某天,馮喆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子,很適合拍電影,就跟著這女子走了一段。但「腦子裡始終繃著階級鬥爭這根弦」的該女子,直接把馮喆「扭送」進了專政派出所。這件事很快在社會上傳開,負面影響非常大。組織上不得不對馮喆進行嚴肅處分:不僅工資降兩級,而且從上海調遣到當時各方麵條件都不足的峨影廠。發生了這樣的事,妻子張光茹更加的憎惡馮喆,在當時又不能選擇離婚的情況下,張光茹只能把這份怨恨埋在心底。

馮喆

&34;爆發後,徹底改變了馮喆一生的命運,使他陷於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他解放前參加的由黨的&34;文化運動領導的&34;劇團的演出,還有解放前夕赴香港拍片的經歷,本是他一生都引以為榮、感到自豪的歷史,卻在其時是非顛倒。馮喆極力申明,極力表白,極力解釋,極力辯護,然而一切都是無濟於事。對這些莫須有的罪名,馮喆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他為自己極力申訴,但是給予他的是一次比一次更厲害的批鬥遊街,一次比一次更殘酷的拳打腳踢。馮喆身陷囹圄,隨時隨地、隨時隨刻都會被失去人性的造反派招之即來,進行肉體摧殘和人身凌辱。這是馮喆一生最為沉重而悲涼、悽慘而恐懼的日子,也是他始終難解鬱悶而最感痛苦的日子。

馮喆(前排左一)與秦怡、陳述等同事的合影

更為不幸的是,其妻子的所作所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馮喆的妻子張光茹自然也是被作為&34;,強行送進了成都市文藝系統學習班,整天就是不斷地反省自己。由於她與馮喆早在上海就已情感破裂,尤其對馮喆在調來成都之前所做出的&34;一事大為憤怒,更是對他眼前的處境不但沒有絲毫的同情,而且還由此產生強烈的報復意念。她由於從來沒有原諒過馮喆,早已與他同地分居,甚至還向峨影廠造反派密報了馮喆和一些同事以前談論形勢的事情,結果使他招來一場裝進麻袋裡的毒打。馮喆的肉體在遭受摧殘,他的內心在默默地流血。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曾經傾情恩愛過的妻子,會這樣無情無義。

前排左一位馮喆

1969年6月2日這一天,&34;院裡的高音喇叭地猛地傳出兇神惡煞般的聲音:&34;這種聲音反覆叫嚷了十幾遍,十幾個專政隊員來回奔跑,像是在上天入地般地搜查&34;。第二天下午,造反派把大家全部集中到操場大草坪上,口氣生硬地宣布說馮喆已畏罪自殺。就這樣,一代著名影星自此永遠消失於人間,他死亡的時間是1969年的6月2日,年僅四十八歲。1978年7月13日,峨影廠舉行全廠追悼會,公開為馮喆平反昭雪。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34;之一。

馮喆

最後,我想用下著名詩人臧克家的名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我覺得用這句話可以高度概括著名表演藝術家馮喆的一生了!

相關焦點

  • 美男子馮喆的悲劇人生:49歲死因成謎,妻子不與他合葬
    中的高營長、《金沙江畔》中的指導員、《羊城暗哨》中的公安偵察員、《鐵道遊擊隊》中的政委李正,《沙漠追匪記》中的騎兵班長,《桃花扇》中的一代名士侯公子……馮喆身材高挑、英俊瀟灑、氣質儒雅雋永,與王心剛、張勇手、龐學勤一起被稱為電影界的「四大英俊小生」,與其他三位明星的長壽與美滿婚姻相比,馮喆悲劇的一生令人嘆惋不已。
  • 電影明星馮喆:他與妻子張光茹的婚姻悲劇,終究讓老爸意難平
    三年不到,她便登臺演出,清秀的扮相,令人心動。,令人難忘。馮喆在上海生活多年,這裡有他熟悉的一切,有他的好友,他更願意留在上海。是真是假,真是難以區分。只是看馮喆的面相,真不是那種獐頭鼠目之人。,一個已知開頭,就能預知結尾的悲劇。
  • 《父母愛情》,她在劇中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小人物,卻令人難以忘懷
    該劇以主線為明線,以一些細微的事情為暗線,將人生的悲歡離合呈現給觀眾們,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而且,《父母愛情》劇中,有很多演員,雖則戲份極少,但是卻令人記憶猶新,的確不可多得。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在劇中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就是江德福的前妻張桂蘭。觀眾們應該知道,自從江昌義冒名認父,張桂蘭也就浮出水面了。
  • 馮喆:昔日大明星的悲情人生
    馮喆,原名馮貽吉,1920年出生於天津,40年代初,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他相貌英俊,氣質不凡,是個標準美男子,不僅長得好,而且頗具表演天賦,1944年他進入劇社,開始演員生涯,並很快走紅。馮喆是那個年代中不可多得的性格演員,無論是扮演遊擊隊政委、解放軍營長,還是與女特務巧妙周旋的偵察員,與青樓女子憂憤命運的多情公子,他對角色的演繹都拿捏得當,讓觀眾們深深地記住了他。
  • 馮喆張光茹,一對表演英才,卻將美滿婚姻釀成悲劇,讓人扼腕嘆息
    No.2而馮喆的夫人張光茹更是一代表演英才,不僅長相美麗,而且天賦極高,但兩人事業的成功並不能掩蓋婚姻的失敗,最終,他們將一段幸福的婚姻釀成了悲劇。張光茹,原名張啟珍,1930年出生於四川宜賓一個貧窮家庭,比馮喆小了整整10歲。
  • 《鐵道遊擊隊》「王強」馮奇,與馮喆馮笑稱上影三馮被誤會親兄弟
    該片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影片,它情節曲折驚險,險象環生,緊扣觀眾心弦,同時也有相當強的抒情性,表現了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當然,影片設計的非常巧妙,其中也不乏機智幽默的細節設計,讓劇情變得張弛有度,讓觀眾在緊張的間隙,也不由會心一笑。
  • 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
    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王雅捷 令人難以忘懷的玉芬,溫婉而嫻靜!
  • 馮喆:一位「性格演員」的非正常隕落
    (本文來源:《人生》 作者:蕭述祖  如涉侵權 請聯繫刪除)附文:馮喆:一位「性格演員」的非正常隕落馮喆是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演員,他的戲路非常寬廣,既能演文人,又能演武將;既能演現代革命青年,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以說是古今縱橫
  • 記得《南徵北戰》高營長馮喆嗎?顏值與演技並存,卻49歲悲情離世
    No.1 6月2日,是著名表演藝術家馮喆去世51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馮喆藝術家致敬!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馮喆這個名字是陌生的,甚至壓根兒就沒聽說過,但對於老一輩觀眾來說,馮喆這個名字如雷貫耳,他雖然不是22大電影明星,卻顏值與演技並存,在人們心中的美譽度絲毫不亞於22大明星。
  • 馮喆、於飛、狄梵最難忘 宏霞梁明健在
    但在這部《羊城暗哨》中,他卻「改頭換面」,成功塑造了一位正面形象。他所扮演的偵察處長,在209死亡後,指揮果斷,當即決定讓馮喆扮演的王練,代替209的身份打入敵特內部。誰是被拋棄的人》中出演了陳佐琴一角,純真美麗的造型和扮相更是令人難以忘記。
  • 「高營長」馮喆:生於富貴之家卻一生坎坷,49歲去世,死因成謎
    而在眾多演員中,有一個叫馮喆的男演員,因長相英俊,演技過人,而成為那個時代的「一線」。在2005年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之際,早已去世的馮喆,還入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可惜的是,馮喆的熒幕之旅,雖然無比光鮮,但他的人生卻極其坎坷。
  • 《活著》悲劇藝術分析
    全文都貫穿著災難與死亡,憑藉著福貴悲情而又較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讓人們的思想和靈魂得到升華,向讀者展示了《活著》這本書的悲劇精髓:用蓬勃的生命力堅持和追求自己人生的目標,對苦難的生活和困境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本文主要從悲劇根源、生存災難、人生困境、福貴人物形象四個方面來分析活著中悲劇藝術。二、正文(一)悲劇根源中長篇小說《活著》折射出來的是底層百姓的苦難生活。
  • 上世紀好萊塢女星照片:個個美得讓人難以忘懷,這才是純天然的美
    上世紀好萊塢女星照片:個個美得讓人難以忘懷,這才是純天然的美1、奧黛麗·赫本奧黛麗·赫本有著無與倫比的美貌、驚人的時尚天賦以及《羅馬假日》和《蒂芙尼的早餐3、費雯·麗費雯·麗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她不僅是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還擁有一顆熱愛生命、熱愛愛情、熱愛藝術的美好心靈,漂亮的眼睛裡才能閃出耀眼的光芒,整個人也成了世間永遠美麗的風景。奈何,這位既有美貌又有演技的「亂世佳人」,晚年卻淪為「瘋女人」,令人唏噓不已。
  • 《南徵北戰》高營長:49歲萬念俱灰自殺,妻子至死拒絕與他合葬
    馮喆作為一名男演員,他出演的電影《南徵北戰》最為著名,他飾演的高營長讓人讓人耳目一新,在劇中,他英俊瀟灑、文韜武略,成為觀眾心目中一代男神,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演員。1920年,馮喆出生於天津,從小優秀的他在文藝方面有著獨特的天賦,在21歲的時候前往美國聖約翰大學讀書。但是次年輟學回到上海,成為「美藝劇團」話劇演員,從此開始他的演藝生涯。
  • 緬懷紀念|表哥馮喆(後續)
    在四清運動時,惡行暴露,群情激憤,上級要處分他時,他苦苦哀告,什麼處分都可以,就是不要開除他的黨籍,因為他的黨票是提著腦袋幹革命而得來的,後來真的念他是位山西南下的老幹部,廠長丟了,黨內給了僅次於開除黨籍的嚴厲處分。沒有了權勢,也就沒有了犯錯誤的土壤。WG後去世,身份既是老幹部又是老黨員,喪禮之隆重,與其他一世清白的老幹部們無異。這位老幹部的過錯和處理與馮喆相比,豈非相差太懸殊了?
  • 馮喆的悽慘人生:被妻子猜疑一生,死後也不願合葬,49歲死因成謎
    曾經在上世紀電影界被譽為「50年代三大美男」之一的馮喆,因出演電影《南徵北戰》之後被熟知從此成為了當紅小生,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才子他的結局卻是令人感到悲傷,被自己的妻子誤會最終離在49歲的時候上吊自殺離開了這個世界,至於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惋惜。
  • 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武俠劇
    2020/1/13「晚安」在中國電視劇的圈子裡武俠劇絕對是最有特色的部分鋤強扶弱,行俠仗義的俠客胸懷豪情壯志,兒女情長的英雄武俠劇與中國的傳統俠義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武俠迷心裡總有幾部武俠劇難以忘懷
  • 溥儀這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生,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溥儀這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生,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君王,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特別的無奈。手中沒有真正的權利,甚至連自己的個人自由都沒有,整個人都被禁錮在那個世界上最豪華的「監獄」。後來我們在他自己出的書中了解到了他整個人的上半生是怎樣度過的。
  • 他是《南徵北戰》高營長,49歲絕望自殺,妻子死後不願與他合葬
    而飾演這位高營長的演員是馮喆,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優秀卓越的人才,卻在49歲絕望自殺,妻子死後都不願與他合葬。馮喆,有著怎樣的人生?他的父母都是高材生,很有文化,想到「喆」字富含吉祥,智慧之意,便為他取名「馮喆」。自小,馮喆就是個極為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之下,他對自己的要求極其嚴格。
  • 解讀張愛玲《傾城之戀》的悲劇色彩
    在《傾城之戀》中,張愛玲刻畫了三種人間悲劇,並通過獨有的視角和反差烘託等,將其中的悲劇色彩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的悲劇色彩進行簡析,並對其中悲劇色彩的產生原因進行研究和探討。同時,在這部小說的研究中,將社會悲劇和個人悲劇展開探討,如何不寫大悲大喜、革命事件,而用輕描淡寫刻畫出無盡的悽涼,但是對悲劇的刻畫和表達的相關研究較為分散零碎,從愛情悲劇、人性異化悲劇、人生悲劇等方面都有論述,但是這種論述都是側重於某一方面的分析,對於人物形象的刻畫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