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談郎朗《哥德堡變奏曲》

2021-02-13 亂彈山

利益相關:郎總粉絲。古爾德粉絲。

之前我在寫2020年華語唱片Top 10時提了一嘴。我說,我覺得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糟糕透了。於是就有不少聽友揪住我,讓我展開講講。

講,講。

2019年,郎總的《Piano Book》是我全年循環最多的專輯,沒有之一。這些耳熟能詳的、總會有隔壁鄰居琴童傳來的歌曲,且後來我的女兒也開始練了,能夠有郎總做範例曲,真的太棒了。

過去,我一直覺得郎朗是炫技型選手。但在《鋼琴書》裡,聽他彈德彪西,真的太浪漫了,我的天,郎總怎麼可以這麼浪漫。同樣是彈《月光》,比同是DG的暢銷鋼琴家Alice Sara Ott真的強太多了。以及彈車爾尼299,郎總在短片裡說,「它能讓你有飛翔的感覺」,「車爾尼是讓你通往自由的翅膀」,真的說得太好了;還有坂本龍一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郎總是少有的能把這首名曲彈出自己那味兒的人。

包括巴赫。

在《鋼琴書》裡,郎朗彈了兩首巴赫。一首前奏曲,一首G大調小步舞曲,都是學琴必備曲。其中,郎朗並不濫情,在他的浪漫色彩之餘,也保持了克制,他的踏板也用得很高級,女兒疫情期間在家就是自己聽著郎總的範奏,自己把巴赫的小步舞曲給彈出來了。

所以,當我得知郎朗接下來要出《哥德堡變奏曲》的時候,我超級期待。

 

因為,我也是古爾德的粉絲。

在很長的時間裡,古爾德的《哥德堡變奏曲》是我的睡前鎮定劑。我不敢說我對古爾德有多熟悉,但基本上,前後兩個版本的《哥德堡》,古爾德接下來哪裡會有哼哼的聲音,我應該都可以邊聽邊給你預警。也因此後來去聽了圖雷克的DG版,朱曉玫、彼得·塞爾金、索科洛夫等多個不同的Goldberg版本。我也不太知道為什麼它對我有如此吸引力,反正,沒事就讓它自己在那兒播唄,不打擾我睡覺。可沒想到,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會如此糟糕。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地糟糕。每一位演繹者都有他心目中的Goldberg。古爾德年輕時的少年心氣、桀驁不馴,圖雷克的莊嚴肅穆以及神秘主義(我聽的Goldberg第一個版本其實就來自圖雷克,快20年前,被三星帶花坑進去的),朱曉玫女士的寧靜致遠、老莊之道,等等。可是,郎總的《哥德堡》,是想傳遞什麼信息呢?我聽了好多遍,但我完全沒有get到郎總到底想通過曲子表現什麼。《哥德堡》之神,很大程度在於其普世的宗教性——這詞是我瞎掰的,即巴赫這個虔誠的教徒給予了曲子半人半神的光芒,在各位大師的版本裡我都能聽到他們對於人生這個主題的理解。可是。郎朗到底在幹嘛呢?不斷地炫技,不斷地自我膨脹,不斷地秀出他的裝飾音有多漂亮。然後呢?就剩下空洞乏味。如芒在背,是因為郎朗披著「浪漫主義」而對作品進行意恣意扭曲。此前聽郎朗彈巴赫的小品,覺得他還是能夠收的住的,最開始公布的《哥德堡》Aria,剛聽時也很明確知道他會繼續沿用浪漫派的彈法。好傢夥,到了全曲發布時,這是怎麼回事啊?所謂浪漫主義就是自我的沉溺嗎?就是快的地方比所有人都快,慢的地方比所有人都慢?就是舞曲變奏裡打了雞血,低回處便像是林妹妹得了病?像第26變奏,那堆16分音符,確實是彈得飛快,可這花裡胡哨的,這是詼諧曲麼?你彈的是巴赫啊郎總。哪怕郎朗的裝飾音彈得再漂亮,這就對嗎?是,巴赫並沒有標準,但是這麼多大師的版本在前,大家是有耳朵的吧?為了去故意地標新立異、而完全喪失了《哥德堡》本質上的聖潔感,這就是你理解的巴赫?如鯁在喉,是因為郎總對巴赫的理解、讓人吐槽不能的審美趣味。批評郎總審美趣味,我好像確實沒有資格,說他老家的裝修不行倒還有點底氣。郎總在演繹那種抒情的、高昂的作品的時候,確實是非常厲害,但在理解巴赫上,確實讓我覺得他的品味不高,境界不夠。若彈《哥德堡變奏曲》你都麼得靈魂,這等於就白彈了。我聽古爾德的1981版,我總會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真不是睡著),他在每一段變奏裡面、哪怕再怎樣地變化萬千,古爾德總是能捏著一口氣,讓我能聽到他訴說的人生電影院。而郎總的《哥德堡》,他說為了這個曲子練了二十八年,就這?郎總的技術是當世頂尖沒錯,但技術有時候真的不代表一切。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問:有哪些曲子,聽完了就像過完了一生?答案裡面有寫《哥德堡變奏曲》的。Bingo。但千萬不要是郎朗的。這一生也太糊裡糊塗、太彆扭了。

相關焦點

  • 郎朗談在新冠期間錄製並發布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
    郎朗談在新冠期間錄製並發布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Maggie Ma 洛杉磯報導知名鋼琴家郎朗(Lang Lang)演繹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Bach)不朽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已由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在9月4日全球發行,並且立刻登上美國、德國、義大利古典音樂專輯銷售榜第一。
  • 樂評|今夜,《哥德堡變奏曲》是郎朗的
    郎朗去年新錄製的巴赫的鴻篇巨著《哥德堡變奏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曲目也已經成為郎朗的保留曲目開始在音樂會上現場呈現在此期間,也不時會有朋友和我說,經過了手指病痛之後的郎朗有了不小的變化,在音樂理解上成熟了很多;又加之此次演出的曲目,無論是在演奏技巧還是在詮釋音樂方面可謂是擺在任何鋼琴家面前的一座「高山」,通過炫技而獲得其明星地位的郎朗開闢了這一曲目,這一演出自然也引起了我的興趣。開場並不是《哥德堡變奏曲》,這讓坐在我前排的帶著樂譜來學習的小朋友疑惑了半天。
  • 郎朗脫口秀 詳解《哥德堡變奏曲》
    夙願「這首曲子我早就想彈,但一直沒準備好,不敢拿出來」神一樣存在的《哥德堡變奏曲》,被認為是鋼琴家的轉折點,郎朗選擇在38歲時挑戰它,是需要轉折還是準備好了?郎朗稱,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有5個月沒舉行音樂會了,手特別癢,已經按捺不住了。
  • 郎朗錄製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挑戰「音樂的珠穆朗瑪峰」
    轉眼間,這位曾經因高超的琴技和豐富表現力聞名的天才少年已經38歲了,在郎朗看來,是時候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了。上周,郎朗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這是他的夙願,亦是對自己的證明。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首秀獻給深圳
    日前,郎朗2020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世界巡演的中國首站在坪山大劇院拉開序幕。音樂會以近兩個小時的演出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古典音樂盛會,這也是坪山大劇院疫情後復演的首場商業演出。一曲彈畢,郎朗短暫離場修整,於20∶15開啟樂迷所期待的重頭戲——完整版《哥德堡變奏曲》。當郎朗的手指觸動琴鍵的瞬間,整個劇場都被音樂包圍,跳動的音符、變幻莫測的旋律令觀眾沉醉其中。《哥德堡變奏曲》是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作為一首變奏曲,它被譽為「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世界巡演 首演在坪山奏響
    的2020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世界巡演——中國首站,在坪山大劇院唱響。90分鐘完整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當晚郎朗共演奏了兩首曲目,第一首曲目是舒曼的《阿拉伯風格曲,Op.18》,第二首曲目是完整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9月4日,郎朗全新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將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進行全球發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鋼琴家郎朗依然在堅持做音樂的事情。
  • 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 演繹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今年下半年演出逐漸恢復以來,郎朗已經在杭州、上海、西安等城市舉辦了《哥德堡變奏曲》獨奏會,在每場上座率限制在50%至75%的情況下,音樂會門票開票5分鐘內即售罄。
  • 鋼琴大師郎朗錄製巴赫永遠的哥德堡變奏曲
    錄製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朽的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可謂實現了一個人生的夢想。郎朗如是說。「哥德堡變奏曲讓我開啟新篇章,在呈現這作品中我全情投入。作為一名藝術家,我的目標是不斷探索自我、汲取學識,同時也給予他人靈感。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這個作品讓我朝著這個目標走得更向前一步了。」
  • 今晚的廣州大劇院,屬於郎朗和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阮韻怡、穗文廣旅宣圖/廣州大劇院提供8月20日晚,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燈光亮起,觀眾用潮水般的掌聲將鋼琴家郎朗請上舞臺中央,一場頂級的演奏隨之拉開了序幕——郎朗為廣州觀眾演奏深受樂迷喜愛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9月4日全球發行
    在萊比錫音樂會後便因全球疫情狀況而取消了接下來幾乎所有的演出,得益於國內疫情管控效果,郎朗8月在深圳、廣州、杭州舉辦了三場「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成為近來最大的文化事件之一,也使國內部分觀眾可以在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前,親身感受郎朗在歷經長期沉澱與學習後對這部古典巨作的「郎式」解讀。
  • 郎朗現身杭州大劇院 奏響傳奇神作《哥德堡變奏曲》
    杭州網訊 8月30日晚,世界頂級鋼琴大師郎朗將在杭州大劇院舉行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同名新專發售前的首輪公演《哥德堡變奏曲》將在錢塘江畔奏響對於郎朗而言,杭州宛如人間仙境,每每來到這裡,都感到身心放鬆,「從慢節奏的生活中,可以帶給我特殊的靈感。《哥德堡變奏曲》在國內巡演的城市並沒有很多,但杭州必須是其中一個。」 《哥德堡變奏曲》是巴赫諸多鋼琴獨奏作品中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
  • 郎朗發行新專輯,周杰倫受邀挑戰演奏《哥德堡變奏曲》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9月4日,鋼琴家郎朗攜全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亮相,在北京舉行的新專輯發布會上,郎朗與大家分享學習、錄製這張專輯的心得。一直陪伴、見證郎朗學習及錄製新專輯的妻子吉娜也現身會場,為他送上祝福。
  • 郎朗發布全新專輯《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9月4日,郎朗出席發布會。當日,郎朗2020全新專輯《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亞洲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專輯有兩個演奏版本,分別是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一氣呵成錄製版和柏林錄音室反覆演練的錄製版。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9月4日,郎朗在發布會上演奏新專輯曲目
  • 一年一個變奏,郎朗用了28年練就《哥德堡變奏曲》
    對於鋼琴家郎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的作曲家排名中,前三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最靠前。9月4日,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發布會上,38歲的郎朗如釋重負的感嘆自己今天終於可以錄這部作品了,自己從10歲開始練習《哥德堡變奏曲》,一直練了28年,「這部作品30個變奏,我用了28年幾乎一年一個變奏的時長去練習去積累。對我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作曲家的能讓我不斷地去練習。」
  • 85分鐘的美麗、掙扎、悲傷,郎朗怎麼理解《哥德堡變奏曲》
    鋼琴家郎朗也是巴赫的擁躉。與巴赫結緣多年後,38歲這一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錄製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3月1日,郎朗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音樂會上演奏巴赫這部偉大作品。隨後,郎朗來到萊比錫,參觀了巴赫博物館,試奏了巴赫當年的管風琴。
  • 郎朗發布《哥德堡變奏曲》:太危險了,這是一部高危作品
    鋼琴家郎朗已經三年沒開獨奏音樂會了,今年3月重回獨奏舞臺,他帶來了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原本,他想在30歲生日彈,沒達到理想效果,結果一等就是七八年。3月1日,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郎朗第一次登臺演出了《哥德堡變奏曲》。首演完,他手握成拳,對著跟拍的鏡頭大喊了一聲,「哇,終於實現!」
  • 郎朗鋼琴獨奏會8月來廣州 只演一曲《哥德堡變奏曲》
    8月20日,世界頂級鋼琴大師郎朗將在廣州大劇院舉行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將演奏深受樂迷喜愛的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是一場從演奏者到作品都令人十分期待的演出。郎朗在古典音樂領域成績非凡,在全球各地的音樂會幾乎都一票難求。另外,鋼琴獨奏音樂會上,鋼琴家通常會演奏幾組音樂作品,而此次獨奏音樂會,正式曲目只有一部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我練了28年
    人物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我練了28年我們不是要把「框」幹掉,而是把「框」變大。  --------------------  和全球知名樂隊合作,通常一年能舉辦多場音樂會,做音樂公益教育,最近又到《明日之子樂團季》擔任「器樂教授」。
  • 神一樣存在的《哥德堡變奏曲》今晚奏響!為了它,郎朗在大劇院...
    很難想像,他竟然是「古典音樂第一人」的郎朗。當你以為一個人可以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是因為天賦異稟時,郎朗卻用實際行動,印證了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神一樣存在的《哥德堡變奏曲》究竟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