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謹小慎微,善始善終

2020-12-22 滄海頌韜chst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這段話的意思是,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事情未出現變化的預兆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時容易散失。在事情尚未開始時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在禍亂還沒有產生以前就要提早防範。合抱粗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壘築於一塊塊的土坯;千裡的遠行,得益於腳下一步步足跡的累積。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肆意逞強,拔苗助長,就會遭受致失敗。如果抗拒這種演變的過程,就會引發混亂,局面失去控制。

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招致失敗,順其自然,不過於執著所以局面也不會失控。有些人做事情,經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其實,慎始慎終,就不會失敗。因此,聖人追求別人所不追求的,不貪求難以得到的東西,學習別人所不願意學習的經驗教訓,幫助人們糾正偏激和過錯,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妄加幹預。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無論多大的成績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天下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做事情要謹小慎微,時刻檢查和提醒自己,防止犯錯誤。古雲,「行百裡半九十」,這就是古人在提醒做事情要善始善終,在沒有到達終點之前,既是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也不敢鬆懈,更不敢驕傲,更不能馬虎,防止前功盡棄。

相關焦點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今天看到一篇新聞,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在開學第一天寫給大學生的一句話: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下一句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意思是指事情是從頭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逐步進行,才能走得更遠。
  • 《道德經》中的智慧:越是大道,越是簡單;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因此,老子的話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數歷史名人、各界精英,都對《道德經》推崇備至,老子更是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
  • 名字大全:《道德經》材德兼備的寶寶名,鍾靈毓秀
    前音出自《老子·道經·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解釋: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2. 木生出自《老子·德經·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改變自己,要腳踏實地,說幹就幹,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拖延是埋葬塵封理想的地獄,今日事今日做,拖至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延還是埋葬潛能的墳墓,且看過去的碌碌無為和虛度年華都是因為拖延所致。只要對改變自己有益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立即去實踐、去努力、去身體力行,就不會被拖延所誤,志才能必得,改變自己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 遊俠聊裝備|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也可能死於足下
    所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那麼,鞋靴是戶外旅行首當其衝要聊的。如果穿到一雙糟糕的鞋子,千裡之行恐怕不是始於足下,而是死於足下。我在第一季節目和第二季拍攝中所穿過的鞋靴不下6雙,今天撿幾個主要的說說。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道德經》:善始善終,就不會遭遇失敗
    《道德經》六十四章中有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是老子肯定持之以恆的毅力對事情結果起到積極作用的聞釋。意思是:如果能像慎重對待開始一樣對結束,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了。我們做人做事要引以為戒,興當善始善終,以怎樣的狀態開始,就以怎樣的狀態結束,失敗不會有,結局也不會錯。有個老木匠,他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木匠活,終於到了退休的年紀。有一天,他一身輕鬆地對老闆說,他終於可以休息了,再過一個月,他就可以回家與家人相守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 道德經解讀: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64章,它的原文是: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古語有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意思是說:走一千裡路也要從第一步開始,不積累每一步,永遠達不到千裡的地方。在今天,我們的千裡之行有汽車、飛機、高鐵等各類高科技的交通工具來實現,這句話仿佛已距離我們很遙遠。
  • 《道德經》10個經典名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簡釋:大道隨順自然,從不妄為,看似無所作為,天下卻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由它所為。三、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第二十六章》簡釋:做事輕率,就容易失去根本;內心浮躁,就會失去真心本性的主宰。四、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道德經名句精選:前程似錦的寶寶名字,驚豔清新
    一、《道德經》中前程似錦的寶寶名字1. 國慈出自《老子·道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天國出自《老子·德經·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解釋: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不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4.
  •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浙大夢想,起於心,成於行!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道德經》老子智慧的闡述了成功之道:想做成一件事,需要點滴的積累,由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瑜伽減肥要持之以恆,夯實基礎,塑形美體
    【本期導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瑜伽減肥要持之以恆,夯實基礎,塑形美體!我們古語常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意思也就是說做事情要從基礎做起,勇於嘗試,夯實基礎,一步一步向著成功努力。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有行千裡的目標,敢於邁開第一步,方得成功
    老子《道德經》有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人要有遠走千裡的奮鬥目標,然後採取有效的行動,邁出第一步,直到到達成功的終點。這句非常具有哲學意義的話,蘊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要有行千裡的目標,二是要敢於行動!
  • 《道德經》原文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只有厲害的人才能做到!
    搞明白就行了,厲害的人,他知道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對吧?千裡之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那愚蠢的人,他是什麼?他就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但是他的眼睛望著千裡之外,所以我們的計劃要怎麼做?是越短越好,現在要幹啥?人是活在當下的,今日事今日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