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善始善終,就不會遭遇失敗

2020-12-23 禪說國學

《道德經》六十四章中有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是老子肯定持之以恆的毅力對事情結果起到積極作用的聞釋。意思是:如果能像慎重對待開始一樣對結束,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了。

老子認為很多人在剛開始的時候都能夠開創出良好的做人態勢,以及相應的做事局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熱情逐漸冷卻,專注力日漸渙散,整個態勢隨之崩盤,最終做事失敗,做人也失敗。

我們做人做事要引以為戒,興當善始善終,以怎樣的狀態開始,就以怎樣的狀態結束,失敗不會有,結局也不會錯。

有個老木匠,他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木匠活,終於到了退休的年紀。有一天,他一身輕鬆地對老闆說,他終於可以休息了,再過一個月,他就可以回家與家人相守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老闆痛快地答應了,不過,他有一個請求,希望老木匠在臨走前再幫他最後一個忙——造一間精巧的小木屋,老木匠欣然答應了。不過,退休在即,老木匠的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了,他隨隨便便地挑選了木料,馬馬虎虎地建完了小木屋。

到了交貨驗收的那天,老闆將一把鑰匙交到了老木匠手中,然後說道:「這是你的房子,我把它當作禮物送給你。」

老木匠先是愣住了,然後懊悔的表情盈滿了臉龐,他從第一天工作開始,一生蓋了無數漂亮精緻的房子,可到了最後,他卻給自己蓋了一座粗製濫造的房子。

善始並不難做到,人的好奇、熱情、理想、大義、責任感……這任何的一個積極因素都足以支撐人們創造出一個美好的開始;但善終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好奇會消散,熱情會冷卻,理想會破滅,大義會淡薄,責任感會缺失……

這些消極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夠促使人們得到一個醜陋的結局。故事中的老木匠也曾有好的開始,甚至有好的整個過程,可只有這結局不盡如人意,可謂遺憾。正因為生活中很多人都像老木匠一樣,沒有做到善始善終,以致抱憾,所以我們才要引以為戒。

其實,當我們深究做人不能善始善終的原因時,就會發現支撐我們做人有持之以恆信念的最重要的兩個積極因素——意志力和專注力被削弱了。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有一位名叫「樂羊子」的賢者,他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整天不是在家好吃懶做,就是在外閒逛。後來,他娶了一位妻子,這個妻子賢良淑德,知書達理,而且頗有見地。

有一天,樂羊子妻對樂羊子說:「你堂堂七尺男兒,總是賦閒在家不好,如果你能多學一些知識和技能,將來就可以做大事了。不過,咱們這裡是個小地方,你總在這裡轉悠,是不會有出息的,不如準備一些盤纏,到遠方去遊學吧。」

樂羊子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便收拾行裝,離開了家鄉。一年後,樂羊子妻正在家中織布,忽聞門外有動靜,便起身開門,沒想到樂羊子竟站在門外。

樂羊子妻歡喜萬分,馬上將丈夫迎進屋中,隔了片刻,樂羊子妻忽然想起了什麼,臉色一暗,說道:「你去外面求學,怎麼一年就回來了,難道已經學完了嗎?」

樂羊子愁眉苦臉地說道:「我很想你,根本學不下去,而且遊學的生活太苦了,你又不在身邊照顧我,我實在堅持不了了。」

樂羊子妻一聽,立刻拿起一把剪刀,將織布機上的線剪斷,樂羊子趕緊上前阻攔,他的妻子卻說道:「你看見了嗎?織布機上的布是一絲一線,一尺、一丈。一匹積累起來的,我每天專注於織布,再累也不會覺得辛苦,經年累月織下去,從沒想過要放棄。

我今天把布剪斷,就等於前功盡棄。你讀書就像這織布一樣,你思念我,我很欣慰,可這樣一來你就無法專注於學習;你意志不夠堅定,稍微受點苦就跑回家,你總是這樣,什麼時候才能成才啊!」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馬上折返回去繼續求學,此一去整整七年,期間,他從沒回過家探視,也從未中斷過學業,直至學成歸來。

人生中很多消極的東西,甚至是積極的東西,都有可能會擊潰人的意志力,渙散人的專注力,使我們做人半途而廢,成功地起,卻失敗地回。

所以說,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考驗,我們所接受考核的唯一內容就是做人,這就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住專注力和意志力,將立於起點時那副飽滿的身心狀態毫無減損地保持到終點,持之以恆,善始善終。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謹小慎微,善始善終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道德經》10個經典名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兩千年來,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今天挑選其中的10個名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簡釋:狂風不會刮上一個上午,暴雨也不會下上一個整天。來勢兇猛的事物,往往不能長久;在修行路上過於勇猛精進,往往也不能持久。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個特點
    我覺得《道德經》這三句話,說到心坎上了。1.謹言慎行《道德經》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正聰明的人說話都十分謹慎,那些侃侃而談,隨意發表言論的人,都不是有大智慧的人。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出生弘農楊氏,是世代簪纓之家,聰明好學,在建安年間被舉孝廉,後來成了曹操的主簿。
  • 新生兒起名:200個道德經裡大音希聲、空靈禪意的名字!
    白巖松曾公開表示在三十歲到四十歲的時候,《道德經》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本書。並稱之為「生命之書」。說到「大音希聲」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這句話就出自《道德經》, 意思是說: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一清出處: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第三十九章-道德經這句話的意思:以前曾經得到過道的,天因為得到道而變得清朗。可見「清」有清朗的意思,而「一」有得到之義,可引申為成就,獲得的含義。所以取名「一清」寓意孩子清雅高尚,善始善終,內心敞亮,始終清白如一。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點擊"無為文藝"免費訂閱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 善始善終方寒的結局是什麼 方寒女友羅非是怎麼死的
    善始善終方寒的結局是什麼  從特訓基地被選中特訓成為臥底,在得知自己青梅竹馬的女友羅菲慘死於毒梟之手,立誓報仇。為人重義氣,一路深入敵方,幾次 死裡逃生,從一個青澀學員成長為一名成熟幹練的優秀臥底,最終將毒梟一網打盡。
  • 遭遇失敗,不會破罐子破摔的星座
    遭遇失敗,不會破罐子破摔的星座,不言苦不言棄,終能成大事生活中,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各種的磨難,但無論是遇到失敗還是挫折,有些人從不會破罐子破摔,反而是堅韌不拔,不言苦不言棄,終將能成大事。那麼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
  • 《道德經》這些話,充滿大智慧
    《道德經》就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老子對這些問題的本源都想的非常通透。很多人認為,「《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悟的,結合生活,工作,經歷等等,去猜透它。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裡做的不好,哪裡做的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狂風颳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風雨無論多麼來勢洶洶,最終都是會停下來的。
  • 《道德經》原文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道德經》:三種性格,命最好;三種德行,福最大!
    因此,一個人性格好,命也不會差。 三種命好的性格 簡單的人想的事少,對待一件事、一個人更專心,不會搞彎彎繞繞。簡單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只會遵從自己的內心。 《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想得越多,越算計,反而會越為生活所累。
  • 《道德經》: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一本被千萬人推崇的《道德經》,僅僅是宣揚一種保全自己、消極避世的哲學嗎?並非如此。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道家思想是消極避世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往往容易望文生義,淺嘗輒止,便急於下結論,最終只會產生誤解。愚昧狂妄的人,高舉「人定勝天」的大旗,為所欲為,對人間的道德律漠視,對自然界的規律無視。等到他們最終遭到了規律的懲罰,才悔之晚矣。一個人,越是無知,便越是狂妄,無所畏懼。
  • 《道德經智慧》 | 臺灣知名學者馬叔禮解讀國學經典《道德經》
    他的《道德經》更是集其思想精華於一書。《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書中提出「大道自然無為」的思辨,對世間萬物規律進行了深刻的詮釋。《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馬叔禮老師解讀老子智慧,揭示華夏文明獨特的宇宙觀,暢談人文與自然的關係。
  •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典出《史記·樂毅列傳》,意謂做事情既要有好的開頭,也要有好的結尾;既要善於做事,更要善於把事做成。「四善」之教源遠流長,極富思想智慧,歷來是中國人為人、做事的準則。善始善終「善始善終」向來是人們所推崇的君子之德,是為人、做事要貫徹始終的認真態度;是事業、人生是否圓滿成功的評價標準;是為人、做事的初始和終極狀態;是善作善成所遵循的「起心動念」和終極目標。「善始」即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儒家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妙義
    此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大宗師要入涅槃了。按照《史記·老子列傳》記載,這是老子要出函谷關,離開華夏大地,到遠方弘道去了。按照帛書的文本,「和大怨,必有餘怨」(七十九章)是最後一章,這樣學術界就出現最後一章的爭議。和大怨,必有餘怨章顯然不具有告別、總結《道德經》的意蘊,而八十一章卻具有告別、總結經典的意蘊。
  • 《遇見自己〈道德經〉的學與思》
    遇見自己 《道德經》的學與思 一、為什麼推薦大家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萬經之王,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性經典之一。該書文字之簡約,寓意之錘鍊,古今中外無出其右者。
  • 淺談《老子道德經》的讀法(上)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版本:傳世本、帛書本、楚簡本。傳世本為歷代學者注釋,居不完全統計有三百多個本,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漢)河上公章句、(魏)王弼注本、(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
  • 老子道德經到底是講的什麼意思嗎?
    直接就上來就問有誰知道道德經的意思。我敢說天下讀書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之前有一個問答。叫,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大家之所以這樣問那還不都是想知道道德經到底說了什麼?那道德經,是什麼意思呢?他說了什麼呢?容我慢慢說來。連續關注我的道德經系列問答裡邊兒的問題,將它串聯起來,就一定能讀懂道德經說的什麼。
  • 電視劇善始善終播出時間定檔,秦俊傑新劇即將開播
    這部劇在開播之前的熱度其實並不高,但因為這部劇的題材讓九妹非常的期待,九妹也對這部電視劇進行了一番了解,那麼一起來看看電視劇《善始善終》什麼時候播出?電視劇演員陣容是怎麼樣的呢?劇情講述了什麼內容呢?電視劇《善始善終》播出時間更新時間介紹目前《善始善終》電視劇的官方微博已經公開了開播的時間,將會在2019年8月21日開播,更新時間是每周三到每周六晚上20:00,每晚更新兩集的內容,如果是VIP會員可以提前觀看八集內容。
  • 《道德經》釋義
    為了方便溝通交流、用言語文字來形容、表達這個能生宇宙本源的能量,老子勉強起了個名字叫「道」,所以老子說:強名曰「道」,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前兩句話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個「道」字說的是化生天地萬物本源能量的道,這個「道」用言語文字表達不出來。
  • 老子《道德經》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讓人醍醐灌頂
    文章作者:琢磨君老子在《道德經》開篇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真正的大道不是能夠用言語表達清楚的,真有點「此處無聲勝有聲」、「天機不可洩露」的意味。但是,「道」就存在那裡,不會因為時間的變化以及歲月推移而發生變化,就像《易經》中所講的「天行健、地勢坤」一樣。《道德經》第25章談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人類的道理大都是遵循天道之道、自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