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未來的成功只屬於專家型品牌和平臺公司

2021-01-21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

去年以來,在中國企業界「動手術」最大的公司可能莫過於海爾。張瑞敏先生把海爾6萬多名員工拆分成2000多家小公司,號稱「創客團隊」,努力實現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


很多媒體驚呼:海爾怎麼了?為什麼這麼做?


我的回答十分簡單:為了在未來能夠活下來!





這個問題也是多數人在問的問題。我的觀點跟張瑞敏先生完全一致:是的,不改革,死路一條。


原因在於,我們的市場環境變了,生存法則變了。海爾原來的打法已經失效了。


那麼,海爾原來的打法是什麼樣的打法呢?


就這7個字:多元化、品牌延伸。


海爾走的路是日本企業走的老路,把一個品牌延伸到的所有的品類。這種做法,短時間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銷售業績,甚至帶來一定的利潤。然而,時間長了,會遇到至少兩大麻煩:一是,專家型品牌橫刀植入;二是,自身品牌定位模糊。


海爾不太幸運,這些年它在這兩點上都遇到了問題。首先,是以格力為代表的專家型品牌不斷吞噬它的市場,海爾在很多品類上開始失利。其次,海爾品牌本身的定位也變得模糊,海爾到底代表什麼品類?海爾到底代表什麼樣的價值?顧客都找不著頭緒了。


市場是無情的。顧客對你的品牌找不著頭緒的時候,就不找了,也就不會選擇你的產品了。這正是海爾致命的問題。


因此,海爾再不改革,仍然保持原有的打法和原有的模式「耗」下去,再過三年就該破產了。





未來,到底哪些企業能夠真正活下來?


我的觀點:只有擁有一批專家型品牌的企業和強大的平臺公司才能活下來。


專家型品牌,能夠活下去的理由最簡單。因為,這是顧客的選擇決定的。隨著品類的發展,顧客心智的不斷成熟,專家型品牌和綜合型品牌的較量會決出勝負,以「格力」為代表的專家型品牌一定會打敗以「海爾」為代表的綜合型品牌,繼續引領一個品類向前發展。


剩下的企業,要麼死掉,要麼轉型為平臺公司。沒有其它更好走的路子。這也是為什麼海爾把自己改革為平臺公司的原因所在。因為,過去30年,海爾把成為專家型品牌的路子走成了死路,所以只能走第二條路。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把自己成功打造成平臺公司的企業,應該是為數不多的。也就是說,不是你想成為平臺公司就能成為平臺公司的。


因此,未來將會死掉更多的企業,就算依靠國家政策或「給別人做加工」等特殊原因活下來的企業也基本上「生不如死」,成功路上永遠不會人滿為患!





有位學院派的教授說,諾基亞的衰落是因為「組織畏懼」。我讀了半天這篇文章,感覺這位教授還是沒有說到點兒上。


諾基亞真正的死因,是被專家型品牌打死的。


上世紀90年代到這個世紀前10年,諾基亞一直是鍵盤手機的代名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專家型品牌,曾經連年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


然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蘋果iPhone的出現卻改變了它的命運。


當智慧型手機這個新品類剛剛問世的時候,諾基亞的策略跟柯達驚人的一致,用原來的品牌延伸到這個新品類。這是它犯的第一個錯誤。


如果當時蘋果推出iPhone3的時候,諾基亞要是果斷採用新品牌來做智慧型手機,結果有可能不一樣。


不過,幸運的是,既然你犯了錯誤,上帝還是再給你一次機會的。當時的諾基亞就是面臨另外一次機會,即:平臺化轉型。然而,諾基亞仍然沒能抓住。


當賈伯斯開放iOS系統,讓全球40多萬家手機軟體商給他開發軟體的時候,諾基亞在幹什麼?


當三星爭前恐後地抓住安卓系統,不斷開發新手機,吸引那些草根階層的時候,諾基亞在幹什麼?


他們卻固守塞班系統,自己開發軟體,自己做地圖、遊戲等應用。這是它犯的第二個錯誤。


智慧型手機的靈魂是手機系統,是應用軟體。自己做這些軟體和讓全世界的軟體商給你做,完全是兩個概念。走前一條路叫多元化,而走後一條路叫平臺化。


一個本來不像智慧型手機的品牌,做一款基本不會更新軟體的手機,誰還會死守你不放呢?


後來,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伸手與微軟合作,推出WP系統,推出了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LUMIA系列,試圖走平臺化路線。


然而,這個時候,諾基亞已經把手機市場全球老大的位置丟給三星,蘋果也已經推出了iPhone4S,趨於成熟。為時過晚!


不過,我認為,即便到了這個地步,諾基亞還是有機會的。因為,這個時候三星犯的錯誤跟諾基亞驚人相似,也是用主品牌延伸到所有手機。雖然啟用了「galaxy」等副品牌,但三星的LOGO仍然貼到所有手機上,「galaxy」等名字只能代表一個品種,無法成為一個品牌。


再說,三星使用的安卓系統也不斷顯現出弊端,很多高端人士開始抱怨:安卓是屌絲玩兒的東西,不符合他們的身份。


正在這個時候,諾基亞帶有強大商務功能的WP手機問世,是諾基亞翻身的絕好機會。


然而,諾基亞推出這款手機的時候,仍然難以割捨「NOKIA」這個品牌,跟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後面加了一個不疼不癢的副品牌「LUMIA」。


這還不算太糟,更糟糕的是,LUMIA推出的時候,一口氣就開發好幾款機型,諸如LUMIA900、LUMIA800、LUMIA520等不同價位、不同形狀的手機,試圖討好所有人。這是它犯的第三個錯誤。


上帝再仁慈也「事不過三」。競爭激烈而殘酷的市場怎麼可能處處都讓著諾基亞呢?試圖討好所有人的LUMIA沒撐多久就失敗了。這也是諾基亞徹底銷聲匿跡的原因所在。





放眼中國企業,犯「諾基亞」式錯誤的企業比比皆是,多如牛毛。這是最讓人揪心的。


大家都瘋狂地延伸自己的品牌,沿著諾基亞走過的路,試圖用一個品牌吃通天下,試圖用一個品牌徵服所有顧客。


這個方面,目前最為明顯的企業可能莫過於百度。


百度,當初給人最大的印象是「中文搜尋引擎第一品牌」,按理說是典型的專家型品牌。然而,今天的百度卻早已不是什麼「搜尋引擎」了,當你打開百度主頁的時候發現,帶有「百度」品牌的產品就有100多種。從此,百度也就變成一個「我為人人」、「無所不能的」綜合型品牌。


我認為,這正是他們未來的禍根!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到底誰最牛?


很多人可能會選擇騰訊。因為,這兩年它的微信實在太火爆了。但是,我想說: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也有很多業務,數量可能不比百度少。然而,阿里巴巴跟百度不一樣的是,多數品類都用了獨立品牌。諸如:品牌商店用「天貓」、手機支付用「支付寶」、C2C電子商務用「淘寶」、地圖業務用「高德」、理財業務用「螞蟻金服」、物流業務用「菜鳥網絡」等等。


這些品牌大家都非常熟悉,而且都是名副其實的專家型品牌,即便爭議纏身的「淘寶」也是名副其實的「能淘到便宜貨」的專家型品牌。


因此,他們在「擁有一批專家型品牌」這條路上比百度走得好。這是他們未來能夠繼續活下去的第一理由。


阿里巴巴未來能夠活下去的第二個理由就是「平臺化」。它不僅擁有一批「專家型品牌」,更會做強大的平臺。因為,阿里巴巴具備平臺公司需要具備的所有要素。


一個平臺公司要具備那些要素?


我把它總結為「四個海量」:海量客戶、海量夥伴、海量資本和海量項目。其中,哪怕缺一個都很難成為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平臺公司。這也是為什麼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能做平臺公司的原因所在。


阿里巴巴很幸運,它的多數業務都是平臺化業務,都是整合海量客戶、海量夥伴、海量資本以及海量項目的業務。因此,阿里未來的日子仍然會很好過。


海爾平臺化,也是想實現這「四個海量」,即:通過2000多家小公司的「生存比賽」誕生海量項目,然後由海爾集團負責籌集海量資本、整合海量夥伴並投資這些項目,從而吸引海量客戶。


不過,他們這種轉型能否成功,目前還不好說,我們只能祝福海爾並拭目以待了。但是,從他們的這種轉型中,我們至少可以學到一點:當你已經沒有機會打造專家型品牌的時候,要趕緊轉型做平臺公司。





在未來,一個真正強大的人,要麼是專家,要麼是領袖。其他人都將被淘汰或給這些人打工。


一個企業也一樣,未來要想讓自己強大起來,要麼擁有一個或一批專家型品牌,要麼把自己打造成平臺。其他企業,將被淘汰或給這些企業打工。


大家不要羨慕三星,三星的悲劇正在上演;大家也不要學習百度,百度已經給自己栽下了禍根。


他們的原因十分清晰:他們正在抹掉自己「專家型品牌」,也沒能打造出強大的「平臺」。


未來的成功只屬於專家型品牌和平臺公司。要記住這句話,並善於落實這句話,我相信你的企業至少多活50年。


本文首發於微信:包·恩和巴圖品牌戰略(ID:baoenhebatu-g),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相關焦點

  • 未來只有這兩種企業能活下來:專家型品牌和平臺公司
    因此,海爾再不改革,仍然保持原有的打法和原有的模式「耗」下去,再過三年就該破產了。未來,到底哪些企業能夠真正活下來?我的觀點:只有擁有一批專家型品牌的企業和強大的平臺公司才能活下來。專家型品牌,能夠活下去的理由最簡單。因為,這是顧客的選擇決定的。隨著品類的發展,顧客心智的不斷成熟,專家型品牌和綜合型品牌的較量會決出勝負,以「格力」為代表的專家型品牌一定會打敗以「海爾」為代表的綜合型品牌,繼續引領一個品類向前發展。剩下的企業,要麼死掉,要麼轉型為平臺公司。沒有其它更好走的路子。
  • 直播電商賽道的平臺型機會和未來可能性
    通過長期研究和調查分析,今天,我們希望從更底層的商業邏輯上,回溯直播電商出現與爆發的原因。並結合數據展示的多維現象,來聊一聊直播電商賽道給創業公司帶來的平臺型機會和未來可能性。本文主要觀點: 直播內容真實可消費,電商產生了內吸力,從流量的消耗者進化為流量的創造者。 直播電商會超過萬億GMV規模,也一定會成為一個佔比10%以上的電商消費模式標配。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視野和未來
    「格局養育」就是給予孩子榜樣、視野、信念和內在的力量,讓孩子去參與和改變未來的世界。 黃靜潔結合自身的養育實踐,提出了「第三種力量」的新概念,她認為在家庭和學校之外,還有著能促進孩子變化和成長的「第三種力量」。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也贊同說:「可以成為『第三種力量』的人、事、物,都是我們身邊就可以找到的,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對孩子用心。」
  • 中國農業缺少平臺型公司!碧桂園收購華大農業,能否改變農業格局
    個人覺得缺類似阿里、京東、蘇寧這樣的平臺公司。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農業的分散性、個體競爭性不強,我們需要擁有大能量的平臺型公司整合資源、賦能產業,帶領全行業的發展。 然而,就目前來說,中國農業領域缺少這樣的公司。
  • 只求遇見有緣人:著名品牌專家包·恩和巴圖新作《品牌徵服》隆重上市
    無論你認可與不認可,人類已經迎來了大互聯時代;無論你接受與不接受,這個時代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時代,只有兩種企業能活下來:擁有專家型品牌的企業和強大的平臺企業。 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包·恩和巴圖最新力作《品牌徵服》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其顛覆性的思想和風格,重新定義品牌,重新定義品牌戰略,重新定義企業家精神,現已面向全國隆重上市。
  • 中國營銷策劃公司排名前10名
    而在金字塔頂端的,就是一線的品牌全案公司了。中國有不少公司做品牌全案,能真正意義上專業上勝 任品牌全案,並能實際操盤的公司其實並不多;而在實際能操盤的公司中,擁有完整團隊,操作過大量 成功案例的,而其中又不乏超級案例的公司則少之又少,屬於皇冠上面的明珠,他們是真正強者中的強者。
  • 如涵(RUHN.US):深化紅人生態的品牌賦能 重塑平臺化轉型成功後的...
    公司當日股價在這一積極影響下收漲超過8%。  可見,在直播讓網紅經濟變現路徑更加多元的當下,快速響應、積極布局平臺化的如涵,已然收穫了轉型帶來的碩果。而隨著網紅經濟的「平臺化能量」不斷迸發,如涵將在未來擁有更大的成長確定性。
  • papitube公司將與歡樂金豆平臺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價值
    隨著近幾年短視頻平臺的火熱發展,各大短視頻製作公司都在尋求新的發展模式。近日知名網紅公司papitube公司向新晉流量類廣告平臺歡樂金豆發出合作計劃,旨在通過運營提升品牌自身的商業價值,papitube公司表示合作意味著公司向全新短視頻發展模式的改變。
  • 頂級資料庫內核專家,為什麼選擇了這家上市公司?
    近期,海量數據研發團隊再添一名重量級專家——前Oracle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研發總監李年加盟,任資料庫首席專家。李年畢業於清華大學,Oracle中國區資料庫研發最高負責人,國內資料庫內核的頂級專家。
  • 韓國三大化妝品公司,品牌,產品大揭露!
    LG生活健康旗下的化妝品牌,尤其針對亞洲女性膚質而獨特設計,都只為給您提供最合適的肌膚產品,幫您開啟健康美麗生活的夢想和希望。,LTD),國際化的經營視野,帶來更多機能性的日常必需品,全方位關心想擁有美麗、健康、展現自我風格的每一個人。
  • 做個人品牌必知的未來十年四大趨勢什麼?
    蔣建穎頻道總體上人的技能,可以分為toB型和toC型。toB型,就是你得在公司才能施展,toC型,就是你不需要公司,自己單幹,或者找合伙人就能做起來。借用領英創始人霍夫曼的話: 「個人將會更多地按照公司的模式,來管理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單兵或小團隊高效作戰,自負盈虧,不依靠平臺。無論是到了年齡分水嶺,還是這次疫情下被迫轉型,從toB型向toC型轉變,必然是個人生存的新趨勢。
  • 專業知識 | 專家品牌與延伸品牌
    但是高端奔馳並不是一個好的品牌名。王老吉沒有出現之前、哈弗汽車沒有出現之前、農夫山泉沒有出現之前,是沒辦法做市場調研的。市場份額是多少呢?經濟型SUV只有3%不到,涼茶和天然水呢?幾乎是零。用一個新品牌做新品類,前途似乎未知。用現有品牌做新品類,好像還有希望。品牌延伸能夠給企業主一點點安全感。
  • 胖鯨2020-21未來品牌年度榜單正式公布
    徠卡相機、美標(中國)、OPPO、索尼中國、usmile友蜜、小米、小鵬汽車   綜合大眾評審和專家評審的投票,由學術組、品牌高層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組、產品設計組共計30位評審經過對品牌素材的嚴謹考量,綜合投票期成績共同評選出年度未來品牌TOP10。
  • 國建精材公司成功研發環保型防水新材料
    本報訊 近日,從遼寧建築防水材料工業協會傳出佳音,遼寧臺安國建精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防水新材料———機械噴塗液體橡膠已成功開發和應用。  國建精材公司為了提高防水材料質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工消耗,從2011年開始,引進韓國的先進技術,與國內專家團隊聯合,共同研發防水新材料和設備。
  • 關於品牌,領導和專家們這樣說……
    一種是錯誤的品牌理論,其實質是「虛假品牌戰略思路」,將導致企業陷入「假品牌陷阱」,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企業即使執行了品牌戰略,也會遭受失敗。另一種是正確的,能夠實現企業跳躍式發展的品牌戰略,即使花了很少的錢推動品牌,都能實現突破和發展。——薛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只有有遠見的公司領導者才願意做出產品品牌建設的嘗試。
  • 透過日本書店創新型商業模式,洞悉書業的現在和未來
    由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開卷講堂線上live「透過日本書店創新型商業模式,洞悉書業的現在和未來」,於2018
  • 戰勝新皮質 未來屬於你!
    人們常說後生可畏,講的是未來屬於年輕人。反之,上了一點兒年紀,似乎就自然而然地(被)停留在了過去,不該做這,不該做那,於是慢慢與時代脫了節。
  • 一汽奔騰王勝利:輕裝上陣,向創新型、創業型公司轉型
    在今年完成改革重組之後,一汽奔騰重新輕裝上陣,向創新型、創業型汽車公司轉型。新奔騰專注「客戶、品牌與產品、營銷與創新」,以創新的模式輕鬆應對市場變化。一、自主品牌向上發展需突破技術瓶頸王勝利提到,自主品牌向上發展必須突破品質技術一些限制和瓶頸。
  • 乘勢瀛啟,奧享未來--洋蔥集團奧享營銷公司大阪開業盛典成功舉辦
    「乘勢瀛啟,奧享未來」,2020年9月26日洋蔥集團奧享營銷公司大阪開業盛典在日本新地標大阪皇家經典酒店拉開帷幕。奧享營銷公司總監賀嘉儀,於佳、齊志鵬等數十位副總,Wakamoto總代理昆 明日香、品牌經理劉添, MOOK LOOK品牌日本地區擔當LILY,以及來自東京、大阪和廣島等日本各地的奧享優秀服務商、店主和來賓等近200人出席了當天的盛典活動。
  • 2020年品牌營銷策劃公司排行榜
    品牌營銷策劃的目的是要為企業的品牌營銷活動提供一個科學的指導方案,使品牌營銷活動更具有效率,以便成功的塑造和傳播品牌的形象,最終產生品牌價值。為了順利地實現品牌塑造和傳播品牌的形象,企業需要進行的品牌營銷策劃,需要專業的品牌營銷策劃公司通過以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為研究的重點,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資料的前提下,遵循系統性、可行性、針對性、創造性的原則,為企業品牌的整體營銷活動提供一個科學嚴謹的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