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梁實秋曾與一位異性知己過從甚密。
該異性知己姓龔,名業雅,是他的三妹梁亞紫在北京女師大的同學,湖南人。
梁實秋是先認識龔業雅,後來才認識妻子程季淑的。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龔業雅在北平念書時時常和三妹到家裡來玩,「全家人都很喜歡她」。在他的眼裡,「業雅是我見過最男孩子性格的女性,爽快,長得明麗。非常能幹的,先後在四川、北平做商務編譯館的人事主任,管兩百多人,連家屬六、七百人。很有能力,當年所有編譯館的事,從重慶回到南京,都是她一人處理的。她不是文才,是幹才。」
重慶大轟炸後,梁實秋與龔業雅都居無定所,兩人經過核計,一起合資買了間平房。
這個平房沒有門牌,親友不好找,接收信件也不方便,於是就以龔業雅的「雅」字為名,在山下路口釘了塊木牌,寫上「雅舍」二字。
馳名文壇的《雅舍小品》就是在裡面完成的。
梁實秋自己說「雅舍小品也是因業雅的名字來的。雅舍小品第一篇曾先給業雅看,她鼓勵我寫。雅舍小品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業雅先讀過再發表的。後來出書,序也是業雅寫的。我與業雅的事,許多朋友不諒解,我也不解釋,但是一直保留業雅的序作為紀念。」
因為梁實秋是隻身到重慶的,妻子兒女都留在北京,和龔業雅相處久了,日久生情,就一度打算要想和老婆離婚,另娶龔業雅。
關鍵時刻,胡適的妻子江冬秀把程季淑接到自己家裡,替她出謀劃策,拿主意,到法院裡打官司,鬧,鬧得滿城風雨,梁實秋才不得不和龔業雅分手。
程季淑遂於1943年春到達重慶,和梁實秋住在了一起。
經過這一次風波,此後的三十餘年,無論天涯海角,程季淑始終緊跟著梁實秋,寸步不離。
1949年,梁實秋遠走臺灣,程季淑默默跟隨。期間,盡力支持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共嘗人間甘苦。
1973年,梁實秋賣掉臺灣的房子,遷居美國西雅圖,程季淑同樣跟隨。
1974年4月30日,梁實秋到附近市場去買一些午餐的食品,程季淑緊隨其後,不料,被市場門前突然倒下的一個梯子擊中,送醫院搶救無效,溘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