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與慈禧死亡日期只差一天,這是巧合嗎?慈禧為何要謀害光緒?

2021-01-18 博古史澤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

大家應該很難想像慈禧會說出這樣的話吧,在我們零零碎碎的印象中,覺得她是一個追逐權利的女性政治家。就像武則天一般,她既是一位政績頗佳的皇帝,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連自己的孩子都下得了手,從武才人一步步到皇帝的寶座,有多少人因她而死。

政治向來都是冷酷無情的,更別說身在皇家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最是無情帝王家」。古往今來,只要生於皇宮之中,必定逃不脫政治的漩渦。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提及的這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知道是慈禧在感嘆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被孩子理解,還是脫離了政治之外的真實感受呢?

關於慈禧當初說出這句話到底出於什麼情感,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1908年11月15日那一天,可能有很多人非常欣喜,因為慈禧就在這一天下午大約兩點的時候於中南海儀鸞殿病逝了。自鹹豐帝駕崩後,慈禧就開始奪取政權,一直到其去世也有五十年左右的時間。

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慈禧病逝的前一天,存在感不是很強的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恬也駕崩了。慈禧與光緒帝載恬的死亡日期只相差一天,這未免也太巧了吧。但往往越巧的事件,越容易引起他人懷疑,是否是慈禧故意在臨死前害死光緒帝載恬呢?

光緒帝載恬四歲的時候就登基上位了,但當時政權都在慈禧與慈安兩位太后手中。六年後,隨著慈安太后的去世,朝中所有大權便落在慈禧手中。按理說在光緒帝載恬十八歲的時候就可以將政權交給他了,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是這樣的。但慈禧卻放不下手中的權,權利自然是非常誘人的,這時的她就算沒有皇帝之名也有皇帝之實了。而光緒帝載恬就比較倒黴了,他手中的權利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並且他與慈禧的政見常常都是相反的,自然增加了慈禧對他的偏見。尤其是在他一心變法、百日維新之後,慈禧索性直接將其幽禁了起來,最終年僅三十八歲便去世了。光緒帝載恬在位三十四年內,可以說始終被慈禧的陰影所籠罩著。

而對於光緒帝載恬的死因,在《診治光緒帝秘記》中有記載他臨死之前肚子疼的在床上亂滾,並且面像發黑,很有可能是中毒而亡。後來載恬的崇陵還被打開過,在考過清理之後又重新封閉了。期間考古人員取了載恬的幾根頭髮進行測驗,發現其中砒霜含量要比致死量多,這一發現也佐證了光緒帝載恬極有可能是被人毒死,並非自然死亡。

那麼下毒之人會是誰呢?有一種說法是李蓮英,並且曾經在慈禧手下擔任的女官寫過一本自述,其中就提及正是李蓮英下的毒。不過,這個說法也不是很能站得住腳。因為按照李蓮英一生做派來看,他也不像會弒君之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袁世凱下手的。大家都知道,當初光緒帝為了變法,曾拉攏袁世凱站在自己這邊。因為當時袁世凱手中握有重兵,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沒想到袁世凱只是假意站在他那邊,最後突然倒戈相向,幫助慈禧平息了這一場變法。所以說,光緒帝載恬應該是非常憎恨袁世凱的,被幽禁之時也有表達過類似的情緒。

當初,大家都眼看慈禧老太后即將不行了,很可能會隨時去世。而慈禧去世後,如果光緒帝載恬收回所有大權,那袁世凱是必死無疑的。所以說袁世凱也是有作案動機的,但說實話他作案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

為什麼這樣說呢?根據當時的時間推測,袁世凱在河南老家。並且光緒帝載恬再不濟也是一位皇帝,在吃飯、喝藥之前還是有人為其試毒的。袁世凱不可能安排人偷偷下毒殺死皇帝後,還可以篡改當時皇家的記錄,將光緒帝載恬改為自然死亡。

其實,最有可能的人就是慈禧了,光緒帝載恬與她的政見向來不和,尤其在戊戌變法之後,兩人的關係就更僵硬了。慈禧很有可能想在自己臨死之前殺害了光緒帝載恬,以防在她死後,光緒帝重新掌握大權。但是,具體安排的什麼人去做這件事就不得而知了。古代的皇家就是這樣,無論哪一朝都是,而皇宮更像一座冷冰冰的殺人機器。

相關焦點

  • 為何光緒和慈禧死僅相隔一日,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清朝歷史上有一件事到現在都無法證實,那就是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亡之時相隔不足一日,究竟是巧合還是有預謀的。官方記載說光緒帝是病死的,但是也架不住人們對光緒帝死因的諸多揣測,有人說是被慈禧殺害的,有的說是被袁世凱殺害的,更有人說是宦官李蓮英殺害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1908: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最後的較量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傍晚,37歲的光緒皇帝躺在冰冷寂靜的中南海瀛臺涵元殿,滿含悲憤離開了人間。僅僅22小時之後,操縱晚清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儀鸞殿內撒手人寰,終年73歲。可以肯定,慈禧是正常因病死亡的,並且死前是比較「放心」的,因為「心頭大患」光緒終於死了,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 慈禧為何要在自己死的前一天毒死光緒,是她的意思還是別人幹的?
    1908年11月,大清帝國的統治者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前後離世,兩人的死亡時間僅隔了一天。按公開的說明,是光緒皇帝在前,慈禧太后在後,但事實上,未必。從目前的各種考察證據來看,光緒皇帝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其死因,應該是被人為的用砒霜毒死。
  • 如果光緒皇帝一直討好慈禧忍讓慈禧,慈禧死後再變革的話能成功?
    一直忍讓慈禧,沒事討好慈禧?等到慈禧嘎嘣了,然後再變革?咱這裡先下一個結論,光緒的變革,壓根就不會成功的,慈禧在不在都一個樣。要把這事弄明白了,咱得從兩個階段來分析這事,第一階段假設慈禧和光緒關係好的沒得說,有那麼個母慈子孝的意思,第二階段假設慈禧嘎嘣了,光緒獨攬大權,這變法如何。第一階段,真能好嗎咋說呢?
  • 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
    朱金甫、周文泉兩位先生利用清宮所藏醫案記錄,並結合相關文獻研究了光緒與慈禧的死因,指出光緒帝實因長期患有癆瘵,病入膏肓,臟腑皆已壞死,最後心力衰竭而亡;至於慈禧則因年邁體衰,病情逐漸加重,直到十月二十二日才發生突變,很快死去。光緒之死與慈禧之死二者沒有必然聯繫,兩人病死於同一日,完全是一種巧合。這項研究依據原始檔案,結論是令人信服的。
  • 傀儡皇帝光緒,一生碌碌無為,這鍋不能讓慈禧背
    光緒是傀儡皇帝,當時皇族間的鬥爭並不是表面上光緒和慈禧的鬥爭,而是光緒代表的集團和慈禧代表的集團之間的鬥爭。光緒勢單力薄,卻不韜光養晦,妄想依靠取巧重獲大權,徹頭徹尾的機會主義者;慈禧代表的集團根深蒂固,實力雄厚,難以輕易撼動。慈禧政治頭腦非同常人,自然會以光緒的失敗而告終。
  • 光緒皇帝為何熱衷於為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
    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於各方面因素所致,頤和園才得以重新修建。其因素之一是慈禧迫於祖宗家法和社會輿論等原因,光緒皇帝大婚與親政之後,自己要「皇權歸政」。當時慈禧已經54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歲,所以修葺復建頤和園,以供晚年享樂,是她必然要考慮的一件大事。
  • 清末已有照相機,為何慈禧留下大量照片,光緒僅一張偷拍照存世?
    都說照片能留住人的一生,自1843年照相機發明,西方上層人士常常擺弄著這個方形盒子,而照相機傳入清朝後,慈禧也成為了它的擁躉,現如今我們還能見到慈禧的大量照片,但光緒卻只有一張偷拍照存世,這又是為何呢?光緒是清王朝倒數第二個皇帝,他的一生傳奇而又悲慘。
  • 光緒昏迷,慈禧讓人為他穿壽衣,穿到一半光緒醒了
    光緒皇帝在瀛臺病重,並且見了新任的攝政王載灃,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說了一些很機密的話,並且還把一張紙條偷偷塞給了載灃,而這些也被慈禧太后知道,這時候,慈禧身體也拖著病重的身體,眼看著身子也不行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誰會先死,這已經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之間的事了,而是成為「帝黨」和「後黨」最後你死我活的問題,對於那些「後黨」來說,光緒如果先慈禧太后死去
  • 若光緒皇帝一直討好忍讓慈禧,等到慈禧死後再變革的話能成功嗎?
    正是因慈禧支持變革,這才有了洋務運動。慈禧反對百日維新,不是反對光緒變革,而是反對光緒的變革觸碰到她和那些擁護她的頑固派的核心利益。光緒實施的百日維新,若能夠實施,於國於民皆大為有利,精簡機構、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斷髮易服等等,這些新政,對國家,對人民來說,確是好事。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慈禧太后死前一天毒死光緒,怎麼想的?
    慈禧毒死光緒是事實,光緒的頭髮中砷(砒霜)含量嚴重超標,可以為證。慈禧毒死光緒的原因如下:一、政治鬥爭是殘酷無情的,母子親情都要讓位於政治。光緒帝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從小入宮,從私情看,慈禧和光緒應該有母子情份。
  •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
    既然慈禧本身並不反對改革,如若光緒只是單純地進行改革,慈禧也並不會反對他。可是,光緒的改革實在是操之過急,在沒有完全掌控實權的情況下,就大刀闊斧地想著將慈禧和守舊派趕出朝堂,並徹底地改換清朝百年來所遵循的祖制,這等作法無疑是自尋死路。
  • 當年慈禧想廢掉光緒,重新立一個皇帝,為何卻選擇浪蕩子溥儁
    1898年,慈禧想廢掉光緒,另外立一個皇帝。當時她想立為皇帝的人叫溥儁。這個人是個有名的浪蕩子。那麼,慈禧為什麼要立一個浪蕩子為皇帝呢?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為何要說光緒不能殺慈禧呢?我們先看一下光緒是怎麼坐上龍椅的。,而且光緒帝想要實行變法,就必須通過慈禧才能宣傳開,所以光緒是不能輕易動這把保護傘的。 而光緒帝被慈禧關押到瀛臺這座孤島上,光緒帝並沒有嫉恨慈禧,光緒帝清楚的知道,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全是由一群不懂規矩的書生造成的,這些書生包括康有為、梁啓超等人,要不是這些人製造了「劫後圍園」事件,慈禧根本不會將光緒帝放在瀛臺這座孤島上。
  • 慈禧殺雞儆猴,唯一把光緒當男人的珍妃也難逃厄運
    話說這天光緒皇帝按常規來向慈禧請安,一進宮來,見太監宮女們一個個低著腦袋,連大氣都不敢出,就知道今天又要倒黴。只得硬著頭皮說:「皇爸爸安好!"慈禧把臉轉向一邊,不予理睬。光緒不知是出了什麼事,只得跪在地上,靜候發落。
  • 光緒為何不逼宮慈禧退居後宮,與太后年輕時的青梅竹馬有關!
    提起清朝的歷史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了,如果說起清朝12位皇帝裡誰最憋屈的話,那相信大家一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光緒皇帝,光緒是真的憋屈他不僅要被外國人入侵欺負而且還要受制慈禧太后的管理。他年僅38歲就被慈禧太后用砒霜毒死而且在朝廷管理的事情上也並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 如果光緒皇帝一直討好慈禧,等到慈禧死後再變革的話能成功嗎?
    如果慈禧真的放手讓光緒皇帝搞改革,有可能清朝提前就滅亡了。變法圖強是一個好東西,畢竟一個皇帝有理想有追求是一件好事情。這就和人一樣,想要成一番事情,自然值得鼓勵。但是有一點大家要注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 晚清罕見老照片:慈禧帶著光緒逃到西安,最後一位是光緒的寵妃!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慈禧帶著光緒逃到西安,圖為慈禧等人到達京城時,眾多官員和官兵迎接他們的情景,場面猶如打了勝仗回來。 晚清罕見老照片:清朝法庭內之法官、衙役、官差及罪犯,旁坐者為主控官。
  • 光緒本來有個絕好機會,衝破慈禧掌控上位,為何他卻沒有利用
    我們之所以說這是光緒的一個機會,至少有三點非常重要的理由。 一是外國列強希望慈禧下臺光緒執政。 一直以來,慈禧對外國列強就是妥協投降,然而在庚子事變中,慈禧卻變得異乎尋常的強硬,敢於向十一國宣戰。 是慈禧醒悟過來,有了血性麼?當然不是。
  • 身為清朝公主,她為何敢痛罵慈禧為老寡婦?一句話救了光緒全家
    結果還是走漏了風聲,榮壽固倫公主跑來把慈禧痛斥一番後,順帶著把這袍子給收走了,慈禧兩手一攤也不敢跟榮壽固倫公主頂嘴。榮壽固倫公主一句話,便能夠拯救光緒全家的性命。戊戌變法表面上是為了富國強兵,實際上光緒就是為了從慈禧手裡奪取政權。他希望能夠自己做主,用變法派的大臣,取代李鴻章這幫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