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詹興彭,2016年當選為者相鎮第十六屆人大代表。當選後,正值脫貧攻堅推進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一路走來,看到了一戶人的變化,也見證了一個村的發展。現在就來說說我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海萍。 陳海萍是者相村大樹腳組人,患有先天的小兒麻痺症,她家裡還有丈夫和兒子共三口人。由於疾病她終身需靠輪椅代步,但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總能感染到身邊的人。 2014年,我初次到她家走訪,她顯得比較內向,看到我跟我打招呼,叫我詹叔叔,推著輪椅給我倒茶水,我阻止了她,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後,我了解到她老公還未找到工作,家裡還要養育一個小孩,生活格外困難,我就叫她寫一份貧困戶申請書,交到我這裡,我及時向村裡反映,村裡也及時組織村支兩委開會研究,公示後,讓她成為建檔立卡戶,每個月有了一定低保,生活也有所改善。
詹興彭入戶走訪
當我接到村裡有入戶路硬化、「三改兩化」等政策以後。我第一時間給她申請了重殘人員補助、農村低保、入戶路,改廁改廚。 她很感動,說話都很結巴,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我看出她的心思,給她說這都是國家的政策好,要感謝中國共產黨,我只是做了本職工作。 之後,她給我說她的丈夫沒有心思上班,也找不到班上,希望我能想想辦法,我第一時間聯繫到他的丈夫。我告訴他,作為一個男人,要肩負家庭的責任。 既然老婆有殘疾了,她能做的有限,你必須上班,有一定收入,來改變家庭的現狀,他頻頻點頭,但他擔心自己的文化不夠,找不到工作。 我通過鎮人大代表聯絡站聯繫了者相的惠民供水公司,讓他去面試,通過他自己的努力,也成了供水公司的一名抄水錶工作員,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看到她家從一個貧困戶,到2019年脫貧,兒子也在小學讀書,成績還可以,也很聽話,丈夫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一家人其樂融融。我覺得我還要做的更好。 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身先士卒,給更多的村民做更多的事,讓更多的村民變得更好。 【人物小傳】 詹興彭,男,中共黨員,貞豐縣者相鎮人大代表,2016年幫扶者相鎮者相村至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飛鴻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