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軋猛!上海人又在王家沙排起了長隊!這次竟然是…

2021-02-16 上海去哪吃


臘八節剛剛過去

農曆新年來臨之前

上海美食界又竄出新網紅

王家沙蛋黃肉鬆八寶飯


新晉網紅蛋黃肉鬆八寶飯,你會去排隊嗎?

提及八寶飯,上海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王家沙。糯米軟糯,豆沙細膩,就像上海人一樣,透著精緻。


△王家沙八寶飯

然而這一次,不甘寂寞的王家沙,又推出了一款蛋黃肉鬆八寶飯,徹底擾亂了畫風。網友們直接稱它是「八寶飯屆的一股泥石流」。

△王家沙蛋黃肉鬆八寶飯

最最重要的是,面對這個年底新網紅,阿拉上海人再次發揮了「鬧軋猛」精神,樂此不疲在王家沙門口排起了長隊,任由上海寒風冷雨虐撻,風雨無阻。


△王家沙門口隊如長龍

為了這份八寶飯,上海人差點打架!

蛋黃+肉鬆=八寶飯!

會是什麼樣的味道?

答案是:鹹!

第一次嘗試鹹的八寶飯,魔菌心裡還真有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滋味。

打散拌勻的肉鬆躺在白色糯米的懷抱,玉米粒和青豆點綴其間,還加了叉燒,培根,配上一顆完整的鹹鴨蛋黃,就是一份完整的蛋黃肉鬆八寶飯了,畫風確實比較……詭異!


這個創新徹底顛覆了傳統八寶飯的做法,正因為如此,上海人還差點打起來!


八寶飯之所以用那些原料,都是套口彩的,這麼做討個好彩頭,沒什麼不好的;而且這對不喜歡吃豆沙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不甘寂寞的舌尖又該靈動了!

八寶飯就應該是甜的,應該保留傳統風味,風俗習慣不能隨意更改!

光明邨都排了,王家沙怎麼能不來?更何況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王家沙曾經推出的「奇葩」小吃還真不少!

提到王家沙,那真是上海灘的一大話題,曾經大紅大紫的「蛋黃肉鬆青團」,刷遍上海人朋友圈的「蛋黃肉鬆月餅」,都是出自這裡。


△蛋黃肉鬆青團


△蛋黃肉鬆月餅

阿拉上海阿姨爺叔們,為了能夠買到他們家的青團和月餅,排隊數小時,也是心甘情願。

所以,這一次,蛋黃肉鬆八寶飯的火爆,也不足為奇,單看顏值,並不遜色,這是要不甘示弱地把「蛋黃+肉鬆」這一對神組合運用到極致!


只為上海人心目中的那碗八寶飯

話說回來,還是要為王家沙正名的,畢竟是中華老字號的上海餐飲點心店,始建於1945年(民國34年),完全對得起「上海點心狀元」之稱!


只要翻一翻王家沙的簡歷,實打實擺在那裡,總店位於上海南京西路805號,這裡的糕點才是最正宗的!青團、兩面黃、條頭糕、素材包、赤豆羹……


正宗的上海本地人,無論是過年過節,要愛來排隊,或許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情結,百吃不膩!


「臘八之後便是年」,臘八節之後,年味越來越濃。八寶飯不是山珍海味,但總在年關被端上阿拉上海人的餐桌。四平八穩八寶匯聚,不僅米道好,賣相贊,還要討口彩!阿拉上海人對於新年的期許,也都寄托在這一份八寶飯裡了。


一份八寶飯,分量十足,不論鹹甜

象徵著團團圓圓,甜蜜圓滿,別有一番隆重

這便是上海人必不可少的過年滋味

這一次,你屬於哪一派呢?你會去排隊嗎?

投完票,記得到下面領個福利再走!


相關焦點

  • 上海 — 老字號王家沙
    王家沙點心店初創於1945年,迄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王家沙"原為王家厙(念she),乃地名。因"沙"是"厙"的別寫,且滬語中"沙"與"厙"同音,同音假借而成王家沙。王家沙點心店雖然因地得名,但因其經營的點心聞名上海,有香鮮滷多的蟹粉小籠,香甜可口的八寶飯,鮮嫩味美的蟹粉湯糰,都在業內享有盛譽。1945年,姚子初等人擇址「王家厙」(今南京西路805號)開設點心店,取名為「王家沙」。
  • 麥當勞會員日出半價桶,上海店面排起長隊
    麥當勞會員日出半價桶,上海店面排起長隊
  • 上海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看中華老字號用匠心精神、商業...
    即將於本月31日晚10點登陸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的《尋味·王家沙》 ,便以傲立美食江湖七十多年的王家沙為樣本,展開一番生動趣味的「調研」。今天一早,距離紀錄片播出還有60小時的檔口,節目主創團隊與鏡頭中的「王家沙人」,齊聚位於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總店二樓,提前「劇透」精彩細節。
  • 紀錄片《尋味·王家沙》:老字號也可以是"網紅"
    原標題:75年的老字號,也可以是「網紅」 晨報記者 殷 茵 春節的蛋黃肉鬆八寶飯、清明節的馬蘭頭青團、中秋節的榨菜鮮肉月餅……每到傳統佳節,南京西路805號的王家沙門前總是排起長龍,這家中華傳統老字號不知何時起,已經成了「網紅」點心的代名詞。
  • 王家沙邊上吳江路的前世今生與老弄堂裡的紅色傳奇故事
    記得吳江路小菜場當時的布局是,從泰興路吳江路囗朝東走,第一段路上是一排綠色塑料布頂棚下的五六隻賣肉攤頭,攤位前都排著稀稀拉拉的隊伍。一路看去,肉攤頭上的肉鉤子上掛著一條條新鮮的大塊豬肉,走過肉攤,儂還能聽見斫板上刀起刀落的聲音。第二段路當中有不少賣魚和賣豆製品的攤位排著長隊,在賣魚攤位旁邊除擺著賣蔥姜的地攤,還有幾個彎下身子刮魚鱗的老太婆,那地上血淋淋的,又腥又髒。
  • 上海王家沙燒賣竟發黴長毛!看得我汗毛都豎起來了~
    油~只見燒麥上的黴斑清晰可見,周圍還長出了一圈白色的絨毛哈尼心!!!顏先生稱,這盒燒賣是9月26日,他的丈母娘經過王家沙上海南京西路總店時購買的,當時到家進門就放了冰箱。第二天早上,本來一家人打算蒸燒賣吃,但他老婆覺得這燒賣有些怪,看著不太新鮮。。。
  • 上海老字號王家沙攤上事了!被指換標籤、售賣黴變燒賣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發黴的王家沙燒賣。
  • 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今晚開播
    由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與老字號王家沙聯袂打造的中國首部財經美食紀錄片《尋味.王家沙》於近日殺青。8月29日,在南京西路王家沙總店二樓舉辦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 東京一書店恢復營業 顧客為買遊戲攻略排起百人長隊
    紀伊國屋書店門前排起的長隊(報知新聞社)  【海外網5月8日編譯報導】 據日本報知新聞社8日報導,東京都內的部分店鋪從7日開始恢復營業,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新宿區的一家書店門前,甚至排起了上百人的長隊,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為了購買一本遊戲攻略書而來。  報導稱,當地時間7日,紀伊國屋書店的新宿總店在自主停業3周後恢復營業,營業時間從上午11時開始,但在開店前30分鐘,店門口已經排起了上百人的長隊。開店後,其中大部分人直奔人氣遊戲《動物森友會》攻略書的售賣處,櫃檯前瞬間排起了超過30人的隊伍。據悉,該攻略書在網上已經斷貨。
  • 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家沙本幫點心製作技藝
    歷史:「王家沙點心店」並不是一戶姓王的人家開的點心店。在今天的南京西路石門路一帶,過去這裡有一個叫「王家厙(she)」的村落。1899年公共租界擴張,這裡被划進租界,因而「王家厙」的地名僅在當地居民中保存。滬語中「厙」與「沙」諧音,因而也被寫作「王家沙」。
  • 軋鬧滿!買買買!「媽媽的味道」美食市集!軋鬧滿!吃吃吃!
    軋鬧滿!買買買!「媽媽的味道」美食市集!軋鬧滿!吃吃吃!雙十一還沒到,冷空氣先來了。氣溫突降,除了該穿秋褲之外,怎樣讓家人吃到熱乎的飯菜也成了媽媽們的一大煩惱:後面的菜還沒上桌,前面的菜已經開始變涼,是不是很尷尬?
  • 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什麼狀況?茶顏悅色為什麼這麼火 奶茶很...
    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什麼狀況?茶顏悅色為什麼這麼火 奶茶很賺錢嗎時間:2020-12-01 17:15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什麼狀況?茶顏悅色為什麼這麼火 奶茶很賺錢嗎 茶顏悅色近幾年挺火的,茶顏悅色為什麼能這麼火呢?
  • 王家沙の鹹蛋黃肉鬆八寶飯,蛋黃肉鬆燒麥前來PK!
    下周就要過年啦~~進入狂歡模式啦~作為上海人的年夜飯,八寶飯一直都是壓軸的甜品,吃完鹹的來點甜的,整個人都色藝得不得了~但是,你們造嗎?超級會玩的王家沙竟然推出了一款鹹蛋黃肉鬆八寶飯!!!小怪也特地去南京西路的王家沙總店噶鬧忙啦!從大門口開始已經是人從眾和紅紅火火的狀態了……
  • 原來老字號「王家沙」名字是這樣取出來的?
    「王家沙」是上海知名度極高的區片地名,現在指的是南京西路與石門路相交處以及附近一帶,在南京西路805號有一家「王家沙點心店」,也是上海著名的飲食店
  • 上海南京西路白領「摩登」的一天:上班也是一種幸福
    9點,南京西路石門一路口的老字號點心店——王家沙門口排起了長隊,包子櫃檯裡熱氣不斷溢出,夾雜著撲鼻的香氣,直叫人垂涎欲滴。王家沙門口排隊買包子的白領們。「早上起來飢腸轆轆,來一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幸福感爆棚。」
  • 老上海 | 難得一見這些生活場面!看得退友們都老淚縱橫...
    現在的老大昌,那時候還叫紅衛食品廠,大家都排著隊在買東西,工人們都忙個不停。老上海人把理髮叫做「剃頭」理髮店也就順理成章地喚做了「剃頭店」。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理髮店的門前總是人多得撲撲滿,甚至還會有排隊拿號的場景。
  • 為預購《動物森友會》限定版任天堂Switch 韓國一商店門口排起長隊
    為預購《動物森友會》限定版任天堂Switch 韓國一商店門口排起長隊 《動物森友會》限定版任天堂Switch前日在韓國開售,為了預約這臺款式可愛的NS主機,韓國的一家商場內排起了長隊
  • 茶顏悅色走出長沙 武漢新店門外排起長隊
    茶顏悅色走出長沙 武漢新店門外排起長隊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日 消息:在長沙坐擁270+店,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 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話題王
  • 餐廳外開始排起長隊,美術館、畫廊也熱起來了!
    餐廳外開始排起長隊,美術館、畫廊也熱起來了!小長假後,人們基本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生活節奏和習慣,逛街、會友、下館子……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街上時常可以看到不戴口罩的大爺大媽。餐廳裡,人們也不需要再隔桌而坐,那些位於購物中心的餐廳外,甚至開始排起長隊。與能給人帶來即時滿足的美食相比,藝術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吸引力。
  • 如果可以,我希望上海明天的頭條新聞是這些!!!
    始創於1925年的「美新點心店」,曾多次被評為「中華名小吃」、「上海名點心」等稱號。夏天的冷麵,冬天的湯糰,為老底子上海人牢牢惦記!幾十年味道都沒變過,價格很平民,環境、服務都是國營老店的水準。可以堂吃也可以買回家自己煮,米道嗲嗲的,阿姨爺叔排起隊來嚇人哦!魔菌最愛蟹粉鮮肉湯糰,沉甸甸的,分量十足。皮子軟糯的很,還不黏牙。咬開後,湧出一股鮮美的湯汁,蟹粉肉料多鮮甜,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