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雷 來源|領教工坊(ID:ClecChina)
幾年前專家就呼籲,人類必將面臨瘟疫爆發。
因為氣候變化使得原本可找不同宿主的病毒,開始傳染到人類身上。新冠肺炎,一語成讖。
有人說疫情是只黑天鵝,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卻認為這場危機是「灰犀牛」,甚至是「房間裡的大象」,顯而易見,可大家卻裝作沒看到。
如果任由這種「不可持續式」的發展模式,我們會面對怎樣的未來?上一次空氣中二氧化碳達到400ppm的時候,陸地大部分是被海洋吞沒的。而今天,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400ppm,是人類一手造成如此局面。
在新鵝湖之會上,張雷表示,沒有一個個體會因為微不足道而不能做出改變,而擁有更大力量的組織和企業,又有什麼理由缺席?
每個人都嚮往美好,這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美好的原因。無錫這個名字的背後就有著美好的願望,在這裡談美好企業,還是讓人感觸頗多的。
周朝時期,無錫有錫山,人們開採錫去冶煉青銅兵器。秦始皇時期,無錫出了一座古碑,不知道是哪一個有美好願望的人寫了一段話:「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
所以無錫這兩個字,其實是一個普通人善良的願望。時代在變遷,不管5G或人工智慧如何發展,人們善良美好的願望跟幾千年的古人一樣,一直沒有變。
一
沒有人會因為微不足道而不能做出改變
馬(蔚華)老師提到的《寂靜的春天》和《增長的極限》兩本書我都看過,但今天才發現,原來兩位作者都是女性。
早在今年達沃斯論壇期間,我就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芬蘭、丹麥、挪威總理都是女性,她們都在談要為世界實現零碳排放、解決氣候危機而努力。
歐盟新上任的主席馮德萊恩也是一名女性。我發現,女性跟美好很近,她們不僅形象美,美好的事物往往來自她們善良的願望。
還有一位女性,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北歐的一名女中學生,她有一句名言:「 沒有人因為微不足道而不能做出改變 (No one is too small to make a difference)」,這一點我有深刻的體會。在這裡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也是我本人親身經歷的。
▲ 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17歲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
這跟秦朔先生談到的關於資本主義最後的思考有關。2018年5月,當時教皇對氣候危機看不下去了,把全球的石油公司CEO請到梵蒂岡去,包括埃克森美孚、BP、殼牌、道達爾、挪威石油等。
教皇認為,這些CEO的「不作為」導致氣候變化愈演愈烈。
梵蒂岡發現,這些石油公司的決策背後有股東的影響,這些股東往往都是長期基金,像Black Rock(貝萊德)、挪威國家主權基金、日本養老金等,於是他們就把這些股東也請到梵蒂岡科學院,也就是那個曾經審判伽利略的地方。
當時有20多個人被請過去,遠景作為唯一一家新能源公司受邀在列,當然我不是被審判的,而是去提供一些資料和佐證的。
當閉門會討論氣候危機時,所有能源公司都說他們有股東的利益在背後,無能為力。這些金融機構也說他們作為受託人,有fiduciary duty (受託責任),要給出資者最好的回報。
這給人一種感覺:你看我不作為,我持續破壞環境,但我沒辦法,我只能這樣。
這時候我問了一個問題,我說:「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清楚,世界正在發生一些事情,而你們都是處於信息金字塔頂端之人。《巴黎協定》也剛籤署,在座有沒有人認為我們在本世紀末可以實現2度之內的溫升控制?認為能做到的舉個手。」結果沒有一個人舉手。
這些石油公司CEO內心都很清楚,我們已經輸了這場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爭,但他們卻沒有做出任何改變和行動。這時候又是一位女性發聲了,我記得是一個國家主權基金的負責人,她說我們不能這樣,我們不能看到地球就此沉沒。
一年後又是這群人聚在一起,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發生了。我跟其中一位石油企業的CEO一起吃飯,聊了起來。
我說:「老兄你這一年做了很多可持續方面的投資、有了很多的變化,什麼原因?」他說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太會相信,但確實是真的,然後告訴我一個故事:
他有一天回家,看到女兒非常沮喪,哭了一晚上。他試圖了解原因,但女兒始終沒說。終於在睡前,女兒忍不住傾訴了心事,她說:「爸爸,你是石油公司CEO,但今天在學校裡,我的老師和同學告訴我,這些石油公司正在破壞人類的未來,在改變我們的氣候和環境。我感覺非常恥辱,我曾經以你為榮。」
這對他觸動非常大,與任何股東利益、任何華爾街要求的數字都沒關係。
那一剎那,我聯想到格蕾塔,她的一個停學行動,影響了一個學校,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最後影響了整個歐洲,然後在不經意間,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的CEO,真正在情感上有動力做出改變。
所以我深有體會,沒有一個人會因為微不足道而不能對世界做出改變,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就像能源革命。
二
我們面對的不是黑天鵝,而是「房間裡的大象」
目前全球碳排放主要來自以火電為主的電力行業,但伴隨著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遵循摩爾定理持續下降,今天已經顯著低於化石能源成本。
過去作為消費者,很難改變能源的顏色,能源是黑色的。但今天每一個消費者,通過購買電動汽車就能把能源變成綠色,這是因為電動汽車連接整個電力系統。
儘管一臺電動汽車不會讓電力系統整體發生變化,但電力系統可以把每一輛電動汽車變成儲存可再生能源的「移動充電寶」。
當我們城市可再生能源不足時,每一個移動充電寶的電力能夠回饋給電網,協同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僅如此,無論在德國或英國,每一個家庭屋頂都能變成新能源的發電站。
這一刻,每一個人都跟能源革命、能源的未來關。對於美好企業也是一樣,在座的每一個人,只要有善良的初心,這樣的共鳴,這樣的積聚,不經意間都會影響和改變這個社會。
我對「黑天鵝」進行了反思,我並不認同黑天鵝這個理念。就像剛才王石先生講的,其實從第一天起我就認為這些危機是「灰犀牛」,甚至不是「灰犀牛」,而更像是英語裡面有一句話叫「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所有人裝作沒有看到它。
不少醫學專家和科學家,早在五年前、十年前就不斷呼籲全球性傳染病危險的來臨,人類必將面臨這樣的瘟疫。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剛才馬老師提到的氣候變暖。
我專門查找過相關資料,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因為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不斷縮減,大量的病毒,原本可以找不同的生物當宿主,但是當物種越來越少,這時傳染到人的機率就會越來越高,這是背後的科學規律。
三
氣候危機沒有疫苗,為人類可持續未來解決挑戰
面對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以及我們的氣候危機,遠景也在思考該做什麼。其實從創業之初我們就定下了使命:「為人類可持續未來解決挑戰。」
後來王堅博士看到了這句話,對我說其實「可持續未來」是人類唯一的挑戰。我很認同這個觀點。今天我們面臨的疫情,最終可能還是會有疫苗解決,但氣候危機沒有疫苗。
今天我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400個ppm,上一次到達400個ppm的時候,陸地大部分是被海洋所吞沒的,人類自己一手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我們能做些什麼?其實《巴黎協定》寫得很清楚,當2050年我們真正做到零碳,才有可能挽救這樣一個非線性的危機。
就像狼來了喊了很多年,國際氣候會議也在喊,《巴黎協議》也在提醒大家,我不希望當哪一天上海變成「海上」的時候,大家告訴我,這又是一場「黑天鵝」。
當我們對屋子裡的大象視而不見,或者我們認為個體改變不了什麼,又怎麼期待那些世界領袖和精英做出改變呢?
所以在達沃斯我跟世界經濟論壇的主席施瓦布說,不要低估中國企業的力量。
今天全球最大的光伏企業來自中國,最多的風電企業來自中國,最多的儲能企業來自中國,最大的能源物聯網企業來自中國,中國因為這些企業美好的初心,做出了對這個世界的責任和改變。
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明媚的陽光和清新的風能夠真正驅動地球和我們的美好未來。
作者:張雷,遠景科技集團CEO,2007年創立遠景科技集團,被美國《福布斯》雜誌中文版評為「中美年度創新十人」。
來源:此篇根據作者於2020年5月30 日「新鵝湖之會:危機喚醒美好企業」中國企業家反擊黑天鵝思想秀上的演講整理而成,略有刪節。
整理:盧君臨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領教工坊(ID:ClecChina)
本文來源領教工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