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氏工作 | 日常生活-衣飾框
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之所以提出要對兒童進行日常生活教育,是因為她發現:兒童的玩耍與大人的工作不同,兒童往往喜歡重複而且可以長時間的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掃衛生、清潔物品等等,因此蒙特梭利提出了要對兒童進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讓兒童更好地適應生活、照顧自己、照顧環境。
-
蒙臺梭利 | 日常生活區工作示範:衣飾框(按扣)
為了讓孩子學會穿脫衣服、繫鞋帶、扣鈕扣等,蒙氏設計了「衣飾框」教具,它是30cmX30cm(較小的孩子使用28cmX28cm)的木框和兩塊可以扣在一起的布片或皮片
-
小海豚丨蒙氏日常——大紐扣衣飾框
剛進入蒙特梭利環境的幼兒,首先開始的是日常生活練習的活動。其中前置預備的活動幫助孩子慢慢學會選工作的基本規則。比如,每個人每一次只能選一套教具,做完歸位後才可以選擇下一個。比如,別人選擇的工作你也想做,需要耐心等待別人歸位後,再去取。比如,使用過的教具需要在預備櫥補充完整才可以歸位,方便下一個人使用等等。
-
蒙氏日常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 (生活區)
Button Frame(衣飾框-扣扣子)這項工作,是教孩子練習雙手配合,用三根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把扣子扣入扣眼中。本工作適合兩歲以上的孩子。邀請孩子,把孩子領到放置材料的地方,告知名稱:我們來做「扣扣子」的工作。 2. 把衣飾框(此時扣子是扣上的狀態)搬到桌子上,放在孩子面前。衣飾框放置位置:面對衣飾框,有扣眼的在左側,有扣子的在右側。如果你是右手,你坐在孩子的右側。
-
「衣飾框」 知多少?
「衣飾框」是日常生活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框上有:扣子、拉鏈、粘扣、勾扣、安全扣、別針、鞋帶、蝴蝶結等不同形式的衣飾框,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剛進入蒙氏環境的孩子可以選擇大紐扣衣飾框,而在環境中已經有很多工作經驗的孩子可以選擇繫鞋帶、蝴蝶結衣飾框。
-
【蒙氏衣飾框教案— 紐扣】
衣飾框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穿脫衣服、繫鞋帶、扣鈕扣等。
-
最不應該被小看的「蒙氏日常生活練習」—專注力與獨立性的培養!
蒙氏日常生活區——衣飾框的工作02一、創設環境1.在蒙氏教室中的日常生活區,老師為孩子從基本動作控制、照顧自己、照顧環境、優雅和禮儀四個方面,都滲透、設計、投放了有關對獨立性培養的工作材料。比如上圖衣飾框的工作中有拉鏈衣飾框、粘扣衣飾框、按扣、大紐扣、皮帶扣、等等,穿衣脫衣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由於手部精細化動作和身體協調性還不夠完善,所以穿衣脫衣就比較有難度。而蒙氏教具其中有個特點就是:目標單一化和鮮明化,就是每一個工作都有一個相對應的目標,並且很容易辨認。這樣的目的讓孩子可以識別每個工作,讀懂每個工作,並且把練習的難度分解。
-
小紐扣衣飾框
日常生活的衣飾框是一組工作,裡面涵蓋了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類服飾鎖具。這些衣飾框從難易度上分成了兩組,分別是簡單衣飾框和複雜衣飾框。
-
蒙氏寶寶:今天帶你走進蒙特梭利早教
1、以兒童為主,蒙氏寶寶強調兒童的動作協調傳統教育智力和身體發展是分開的,而蒙氏寶寶強調動作協調的目的是給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蒙特梭利博士認為:身體的發展是大腦發展重要的一部分,在孩子們做日常的時候,他們在用到他們的雙手, 日常生活的工作也加強了孩子們大腦和手的連結。如在前置預備工作中,我們看孩子們鋪卷工作毯,孩子們需要雙手拿工作毯;需要把工作毯拿到要去的地方;需要把工作毯用雙手仔細的捲起來或者打開。
-
蒙氏小課堂 | 日常生活區--大紐扣衣飾框
-
下沙這家蒙氏幼兒園,真的不一樣
6月1日兒童節,杭州下沙有一家蒙氏幼兒園——海亮傳習幼兒園開園,這是海亮集團旗下海亮學前教育集團在下沙打造的第一所蒙氏幼兒園,因其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課程,吸引了周圍眾多家長前來報名。蒙氏教育,全稱為蒙臺梭利教育,創始人是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MARIA MONTESSORI)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兒童的權利的基礎上,也就是以兒童為中心,不像國內傳統的幼教以教師為中心。
-
父母必看/揭秘風摩全球的蒙氏教育
不教的教育蒙特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把握兒童的敏感期0- 6歲的幼兒在特定的時期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
蒙氏課堂|教具·繪圖漢字卡(語言區)
本工作適合4歲半以上的孩子。蒙氏漢語教具的派生和發展大大提高了初級漢語的學習效率,增加了趣味性,形成快樂輕鬆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如果孩子有興趣學認更多的漢字,可以準備一些同樣規格的紙片,用同樣的方法讓孩子製作自己的繪圖漢字,然後張貼起來,可以用來識字,也可以用來裝飾孩子的房間。
-
蒙氏理念|蒙特梭利教育:蒙娃喜愛工作勝於遊戲
——瑪利亞·蒙特梭利瑪利亞·蒙特梭利認為:使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活動就是「工作」。在特定的敏感期,孩子會對某些事情或者工作特別感興趣。這種興趣通過孩子練習時的面部表情、專注程度和不斷重複的動作就能看得出來。而這種專注工作及通過工作獲得成就感的過程就是幼兒生理和心理不斷發展的過程。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不過,毫無爭論的是,蒙氏教育是星河中散落的星星中最閃亮的一顆。 蒙氏教育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社會評價如何?我們今天就來一一探討。 01 蒙氏教育的社會評價 蒙氏教育法,全名蒙臺梭利教育法,它由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創建。
-
一手探園報告丨澳洲最重量級的蒙氏幼託,在杭州開了中國第一家直營中心!6個月的孩子就可以託管,還有小時託、延時託
整個幼託中心被分成了兩大塊區域,一塊區域有3個教室,專門為6個月以上的小寶寶設計,專門用來上半天的親子活動課;另一塊區域則是2個典型的蒙氏教室,教室裡所有的設計都嚴格按照蒙氏教室的五大領域來劃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文化教育。
-
聊聊0-3歲的蒙氏教育-想把蒙氏教育搬回家,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本書的作者是獲得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業內普遍公認含金量最高的證書)蒙氏全齡教育認證的Paula Lillard Preschlack以及獲得AMI嬰兒階段和基礎階段認證的Lynn Lillard Jessen。這本書注重引導家庭實踐蒙氏教育,原理和方法都闡述得非常清楚,可以說是目前有關0-3歲嬰幼兒蒙氏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最好的著作。
-
蒙氏教養.恰好的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可以這樣做
,另外專業蒙氏教具價格並不便宜。我從感官區域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入手,為大家搜集了各種有趣的家庭DIY遊戲活動,有效促進孩子的專注力的發展。當然,這裡列舉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語言,數學,文化科學藝術這些區域出發,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有趣的遊戲活動。
-
明星二代都在玩的蒙氏教具,輕鬆成就幼兒一生幸福好習慣——秩序感!
為什麼蒙氏幼兒園這麼受歡迎呢?蒙特梭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為上學作準備,而是為未來生活作準備。」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兒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長和完善。具體的說就是讓兒童獲得身體、意志、思想的獨立,達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為了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到「蒙氏教育」的神奇,小鹿特地去網上扒了雙子星更多的信息,那一起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