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雞尾酒適合在什麼場合喝
飲用時間
喝雞尾酒也是挑時間的,有的適合餐前有的適合餐後,而有的則全天都可以。
所以客人入座以後可以事先詢問有沒有用過晚餐。
餐前:餐前雞尾酒中的酸味、苦味可以改善口感,有效促進食慾,外國人就經常在用餐前飲用一杯開胃酒。如(開胃酒、馬提尼、曼哈頓)
餐後:餐後酒可以替代甜品,能夠促進消化,減少脂肪堆積。如(彩虹、綠色蚱蜢、尼古拉斯)
全天:這類雞尾酒與飲用時間無關,任何你想喝的時候都可以喝,可以有效緩解一天的疲勞。如(金湯力、威士忌蘇打等)
長飲:適合消磨時光,悠閒的品嘗也不會影響使用口感,通常容量較大,酒精濃度低。
短飲:分量較少,酒精度數高,最好一飲而盡,時間長會影響使用口感。
飲用場合
國外有一個TPO準則(T Time時間、P Place地點 O Occasion場合)客人若是提早到達約定地點可以先點一杯餐前雞尾酒,慢慢品味等待約會開始,如果飯局結束還想深入討論,則可以點一杯餐後雞尾酒,深化氣氛。
在歐美國家會根據飲用的時間、場合、目的將雞尾酒扥為七類。
1.俱樂部雞尾酒:常用於代替正餐前開胃小菜和前湯。這類酒色澤鮮豔,富有營養,具有刺激性。(三葉草雞尾酒)
2.晚餐雞尾酒:適合於晚餐時佐餐飲用,注重與菜品的搭配,色澤鮮豔,口味辛辣。在一些正規高雅的場合,常以葡萄酒佐餐。(鴨臣苦艾雞尾酒)
3.醒酒雞尾酒:用於醒酒,恢復精神。(死而復生)
4.寢前雞尾酒:睡前飲用,助睡眠。
5.香檳雞尾酒:多用於宴會和聚會使用,以香檳為基酒。(特基拉日出、自由古巴、馬頸雞尾酒)
6.餐前雞尾酒:餐前促食慾,口味酸或幹烈,口感清爽(開胃酒、汽酒)
7.餐後雞尾酒:餐後助消化,口味鮮甜(亞歷山大、綠色蚱蜢)
另外,馬頸雞尾酒是適合任何場合的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