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苦夏:珍姐手造花生辣醬:那深藏記憶中的味道!

2021-02-07 尋味南沙


拯救苦夏:珍姐手工花生辣醬:那深藏記憶中的味道!




在紅豔豔的辣椒醬裡,尋找香噴噴的花生芝麻,是尋覓與期待的感覺,吃到這香辣勁道的私房花生辣醬,是一種自心底溢出的滿足。

都知道老乾媽火遍全球,不過那是一種規模化的味道,但南沙茗荔園的珍姐辣醬,卻是一種難以複製的、溫暖的親切——手造的味道。


每年的秋天,正是小紅辣椒燦爛微笑的時候。

廣東人並不能吃辣,阿珍手造花生辣醬,是客家風味,集合N種材料精華,豆豉、辣椒、花生,小火熬製,煉出最後的濃縮之香。成入秋餐桌上的常備醬。

即使是客家人,對辣椒的接受程度,也不如四川湖南。但偏偏對紅紅的色彩,濃濃的辣香也情有獨衷,喜歡在做菜的時候,少加一些辣椒,這樣即提味,又開胃。


除了辣椒,原料還有花生芝麻,蒜,蝦皮等。辣椒味減少了,而香味增加了,適合廣東人的口感!





現在,很多人覺得自己剁辣椒磨辣椒很辛苦,開始用攪拌機和其他機器來攪碎辣椒,但阿珍從來不這樣用,總是親自一刀一刀地剁,一把一把的用石磨磨碎,這樣味道更好。


花生炒熟,加入花生油,小火慢慢焙炒,一股濃鬱的醬香迷漫著整個廚房,香辣醇厚。


客家辣椒醬,對阿珍來說,那絕對是一串憶苦思甜而又值得回味的點點滴滴。過去,客家人的家境,因為條件艱苦,新鮮的菜餚並不時時都,這就催生出他們家的廚房裡必備的一個罈子——辣椒醬罈子。小時候,這辣椒醬可以說是眾美食的「助推劑」,即便即將入口的是清寡無油鹽的白飯,抑或是白飯青菜組合,配上辣椒醬之後,那飯菜就多了色彩,味道變得豐富,幾大碗飯三下五除二即可下肚。

的確,即使是食品極大豐富的今天,習慣了山珍海味的都市人, 也對味鮮可口嚮往不已,是一種自心底溢出的滿足!

那是深藏記憶中的味蕾!


珍姐的手工醬,其實還有好多種!喜歡的都可以試一試!那種「冰糖燉檸檬」,與手工辣醬,風味正好相反,一個火辣敦厚,一個溫婉清新!都可以試試!

茗荔園農莊



地址:南沙大湧金嶺南路高架橋底直上300米

熱線:84683088  (導航:茗荔雅苑)

分店:聚華軒餐廳

地址:南沙港海港大道27號臨海酒店一、二樓

熱線:34660168






相關焦點

  • 山珍海味,不及那一罐子辣醬
    回來的路上帶了媽媽給買的新被子和兩罐子辣醬【一罐軒哥姥姥做的,一罐軒哥奶奶做的】,像個難民一樣。即使像個難民,我也願意用生命帶了它們回天津,沒有別的,就好這一口!我的老鄉、同事秦老師愛這兩罐子辣醬愛的要飛起。我上高中和大學愛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因為他文筆隨和,會吃,也會寫吃!汪先生把口腹之慾寫的細膩溫情,看完便讓你更添生活的熱情和雅致的嚮往。
  • 超好吃|花生香脆辣醬、紅油腐乳、水豆豉、手打魚丸、炭烤魷魚絲等
    「林依輪飯爺辣醬」花生香脆辣醬價格:26元(220g)這是【林依輪飯爺辣醬記不清了,開蓋後那香味出來,還是那種路邊炒花生的香味,於是真的忍不住了,弄了一小小勺嘗嘗,不嘗還好,一吃停不下來了。兩字「好吃」香脆不說了裡面還帶著五香的味道,還有芝麻香。從那次,我就開始注意到這個牌子了,我還買來好幾種口味。其中牛肉醬和香菇醬我覺得豆瓣醬有點多,不過吃的東西根據個人口味。所以我特別推薦這款花生香脆辣醬,拌麵覺得是好東西。
  • 砂鍋牛肉,記憶中的味道,值得一冬的火辣溫暖
    翻開記憶裡的膠片,關於忘不掉的食物總有二三片段是被保留起來的,可能是周末假期前的放學後,和要好的同學嬉笑著拐進一家每周都要吃的砂鍋店,或是和父母逛完街,身心俱疲時,砂鍋是最不用糾結的選擇。如今,當我們去找尋記憶裡的那份味道時,砂鍋的味道嘗來是沒問題的,但總是感覺差點東西.
  • 八寶辣醬的「腔調」
    這是本幫菜餚中為數不多的「反客為主」的經典菜餚。之所以這樣表述,是因為在這道雅欲共賞的菜餚裡,雖然的確是有八種口感各異的主料,但「八寶」其實卻非這道本幫菜餚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個所謂的「辣醬」。這是一種甜、鹹、辣、鮮兼而有之的一種複合味,這種極富上海特色的醬香揉合了「鮮爽開胃」與「掛口持久」這兩重極為矛盾的味感。
  • 尋找童年的味道——花生糖
    群眾:「花生糖有長條的、有圓形、有三角形的,裡面包有花生。很香、很好吃。」記者:做出一根好吃的花生糖是非常不容易的,裡面的材料是決定了花生糖的品質,那裡面佔據最多的就是花生和芝麻了,怎麼來選擇花生呢?鍋中的糖漿逐漸粘稠,泛起一圈圈金黃色的漣漪,大量氣泡像被賦予生命一般湧出,麥芽糖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最後用鏟子將糖漿和花生均勻的和在一起。
  • 辣肉麵辣醬面,老上海老味道!
    辣醬澆頭,是意外收穫的驚喜,是埋在後面的彩蛋,也是一家麵館的底氣所在——肉在這裡淪為配角,美妙是在於:洋山芋燒酥,咬開來也是絳紅色的,味道都吸進去了,>筍丁豆乾連帶花生米都是老派的醬油和糖調味,燒得妥帖又周全。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周末養胃 | 上海年菜八寶辣醬裡的辣火醬,到底是什麼
    當然如果有人請儂吃辣火醬那也是很尷尬滴●  辣醬的選擇,這是個問題,老上海的辣火醬是醃製時間很短的辣醬,色澤火紅(但不是很辣),有種鮮活的味道,做八寶辣醬是絕配,但現在基本買不到了。川湘等各地的豆瓣醬是長時間發酵製成的,味道濃鬱,但鮮活味不足。
  • 舊夏的味道
    經歷有多美,記憶就有多深。舊夏的味道,是經年不散的味道,有薄荷草的清香,有花露水的芬芳,有露天電影的歡暢,有熒火蟲微弱的光亮,那妙不可言的情趣,是時光帶不走的溫良…… ——摘錄前幾天從微信圈讀到一篇文章——《舊夏的味道》,文中對家鄉街道、房屋、天氣、美食的描寫勾起我童年的美好回憶,腦海裡禁不住浮現出一幅幅舊夏的畫面,童年的孤寂、少年的嬉戲、青春的奔放以及中年的苦澀……我出生在豫北農村
  • 記憶中的臺灣味道!
    NO.673 以美食著稱的臺灣,可謂是吃貨的天堂,每次看臺灣偶像劇裡面的小吃,都流口水有木有,不過為了吃一頓跑去臺灣可不划算,在北京也有很地道的臺灣美食呦~乙擔挑臺灣牛肉麵(愛琴海店)「一碗有臺灣記憶的牛肉麵
  • 八寶辣醬與文鳥
    待肉丁變色之後,再烹入黃酒一大勺,接著加白糖、醬油、高湯等進去吊味道,煮開以後再將熟肚尖與香菇丁、花生米、青豆之類的素丁倒進去燒透。最後再勾芡出鍋。「糖要多放,甜口一點的才好吃。」他的母親再三地這麼叮囑兒媳婦。
  • 【長坡味道】豬腳飯、魚餅,記憶中早餐的味道
    但是那時候還小,不懂得體諒媽媽的辛苦和苦心,總覺得外面琳琅滿目的早餐比家裡的香、比家裡的好吃,也因此偶爾和媽媽鬧彆扭。現在卻常常懷念她做的魷魚燜飯,也曾試著做過,但始終不是記憶裡媽媽的味道。街上賣的早餐,最吸引我的是永良家的豬腳燉黃豆。永良家簡樸的店面甚至連個招牌都沒有,但熟悉它味道的人每天早晨都如約而至。
  • 【海珠攻略】記憶中的味道:帶爸媽還有小夥伴們去懷懷舊吧
    食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食物,食物之中自有一種牽絆,湯水老鍋的老闆湯水先生,對記憶中的味道有一種執念,他說自己創辦這個餐飲品牌,不是為了多少名氣和利益,只想留下以前的記憶,將更多的小時候的滋味分享給大家:小時候學校門口的鹹酸
  • 10款可以媲美老乾媽的辣醬,第5個最下飯!
    極致君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買之前看看配料表,如果配料表太長,那就不推薦,因為這意味著添加劑太多,像老乾媽的配料表短短兩行搞定,味道照樣聞名大江南北。△看到配料表中有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也不要購買,這個成分致癌 前面已多次提及老乾媽,想必大家已有些厭倦,就如辣醬那冗長的種類,老乾媽雖是代表,但也只是其中一種,接下來,極致君就說說除了老乾媽
  • 臺灣味道筆記②:鹹甜鹹甜的花生冰激凌+明天第三輪搖獎!【全!天!搶】
    雖然蚵仔煎已經出現過無數次了,但我還是不得不再說一下:臺灣蚵仔煎和大陸蚵仔煎最大的區別就是太白粉的使用和甜不辣醬。一般臺式蚵仔煎基本上沒有不用太白粉和甜不辣醬的。臺式蚵仔煎的特點是;軟Q適中。士林蚵仔煎(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閩南,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食材以海蠣、地瓜粉為主,製作簡單,味道鹹、鮮。
  • 餘姚古早味零食,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旺仔、咪咪、唐僧肉那些年耳熟能詳的零食藏在80、90共同的記憶裡
  • 當手造眼鏡也有了「冷門」品牌,代表著什麼?
    也有段時間沒跟大家聊手造眼鏡了,如果有留意過小弟之前的文章,應該都看到我介紹過不少來自日本或其他地區的眼鏡品牌。對於眼鏡品牌來說,特別是日本手造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可能是透過一些名人佩戴、電影角色或者是品牌聯名,雜誌或媒體報導而認識到。
  • 最愛這辣醬的味道,做什麼菜好吃?
    韓國辣醬拌麵是拌麵首選,爽口的麵條,加上韓國特有的甜辣醬,吃一口真是舌尖美味。 韓式辣醬可以說是韓餐的精髓,炒年糕、煮部隊鍋、做辣白菜,全都少不了這份甜辣味道。 韓式辣醬是什麼味道?
  • 中國哪裡的辣醬最好吃?
    而離家去打拼的人,行李箱裡也會揣一瓶特產辣醬。用這種不可代替的味道抵禦鄉愁。中國辣醬地圖:誰是queen of 辣醬?論辣椒種植,北有山東、河北、河南等種植大省,南有貴州、雲南、湖南等種植產地。瓶裝的辣醬是標準化的,當地小攤上的秘制口味才是臥虎藏龍。看著那湯鮮、粉白、肉香、芫荽綠的一碗,你恍惚以為身處江南的粉麵店,但桌上擺著那一大碗油辣椒和一大碗煳辣椒會讓你回過神,此刻你正身處貴州正宗的早點攤上。
  • 水煮花生 吃起來就是家常味道!
    水煮花生 吃起來就是家常味道!花生可以水煮,可以油炸,可以生吃!花生,這東西大約是國產,算是零食,也能主食,可以水煮,可以油炸,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著吃。許地山寫過一個落花生,講他們家中秋收穫的事情,吃個月餅,花生還要講一些哲理,談談人生、理想,這叫做以物喻人。言物託志,這算是中國古老傳統,花生樸實無華,果實深埋在地下云云。他似乎也寫過詩歌,那又是另外一種風格了。花山也有油炸的,有些地方賣,帶著熱氣,帶著油星,總要冷卻一些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