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死前怒喊8個字,劉備聽了直接淚奔,魏延聽後想跳槽

2021-02-13 史學界的9527

剛剛寄居於新野之時,劉備他是沒有子嗣的,就連劉備的大兒子劉禪也還沒有出生,這個時候劉備便認了劉封為義子。並且對劉封特別照顧,在取得益州後,劉封直接被劉備提拔為副軍中郎將。

《三國志·劉封傳》: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及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劉封的這個待遇呢,相比其他的軍官,包括趙雲,陳到在內的同事,劉封他要高得多,而且身份也非常特殊。只要是在劉備手下做事的文武,沒有哪一個敢不給劉封面子的。

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武藝出眾,本事不小,但這也導致劉封過於驕傲,他對下屬不體恤,對同事不友好。此話怎麼說呢?這得要從劉備收復漢中之後說起了,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打敗曹操,從而劉備便把劉封支開了,因為這個時候劉禪已經有12歲了。

劉備把劉封支到哪裡去了呢?很簡單,因為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因此呢,劉備就投他所好,把他派去跟孟達一起去攻打上庸了。《三國志·劉封傳》: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有了劉封加入,上庸很快被劉封,孟達二人拿下。但是呢,劉備此時卻沒有將劉封調回,亦沒有將孟達撤走!而是留了兩個武將在上庸城,共同守城。

劉封、孟達。皆乃是武將出身,一山不容二虎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更何況呢,原先是由孟達,在做主將攻取上庸等地,不過,劉備突然派了一個領導過來,不但要頂替自己的位置,而且還要竊取他的勞動成果,這一點孟達是怎麼也放不下。

後來,報復的機會終於來了!公元219年末,關羽兵敗襄樊,數次求救於劉封,關二爺希望劉封這個好賢侄可以派出個、1、2W人馬,前去接應他,好等來日再報,東吳欺壓之仇。只可恨,劉封就是不答應,直到關羽走向了被圍的困境,最終關羽被東吳所擒殺!如此一來,悲劇便發生了…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因為之前,在劉備立嗣子之時,關羽建議不考慮劉封,因此劉封懷恨在心,但是又拿關羽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呢,劉封就趁此時,來殺殺關羽的威風。不過,劉封這反倒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倘若關羽一死,劉封絕對會受到處罰。若,關羽僥倖生還,則對於劉封來說是大功一件,即便不能做蜀漢的嗣子,也將步入蜀漢政權的中心,獨當一方大將是怎麼也少不了的。

但是劉封卻聽信孟達之言,始終不發兵救援關羽。不久,關羽全線敗敗,身死臨沮。這個時候,劉封又與孟達相互爭議,不和。劉封還派人,襲取了孟達的樂隊!真不知道當時劉封的腦子是怎麼回事,難道說關羽兵敗被殺,還需要奏樂嗎?

後來,孟達知道,大禍已經闖下!一方面擔心劉備會治自己的罪,另外一方面害怕劉封的欺壓,於是孟達先給劉備寫信,告訴劉封的行為。然後再集合人馬,盡數投奔曹魏去了。

後來,孟達做了魏臣之後,他與夏侯尚、徐晃等帶兵馬襲取東三郡。在這個時候呢,孟達寫信勸告劉封讓他投降,只不過劉封卻拒絕了。劉封再強,也抵擋不了,徐晃,等老前輩的進攻。

劉封兵敗回到成都。劉備怒罵劉封不及時發兵救援關羽,並且欺凌孟達,此乃是大罪也!安敢,觸犯!這個時候,作為蜀國一國丞相的諸葛亮也開口了,諸葛亮道:「劉封剛猛,恐易世之後難以制御!」,諸葛亮此話一出,劉備再聯想一下自己的阿鬥兒子,老劉就像是熱酒上頭了一樣,直接下令讓劉封自裁。

玄德轉怒曰:「汝須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命左右推出斬之。劉封見活命無望,於是在臨刑之前,怒嘆8個字:「恨不用孟子度之言」,此話的意思不是說的,當時不救關羽,而是後來,沒有聽取孟達投降曹魏。

劉備聽到劉封的臨終之言後,當場淚奔。其實劉備當時,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孟達投曹魏。二是哀痛關公,第三呢,就是劉封,劉備本來以為此子可靠,不料最終壞他大事矣!

劉封的這8字,怒嘆!倘若,魏延有所耳聞,估計他也想跳槽,要麼就是自成一城之主!畢竟,伴君如伴虎,要麼就在漢中乖乖地守城。如若不然,最終也會步劉封的後塵…

其實是早期蜀漢的陣營之中,劉封的勢力慢慢演變成了一股不安定的力量,因為劉封身份特殊,一般人hold不住他。因此呢,劉備便把劉封調往上庸,試圖採取"分陝而治"的戰略來治理蜀國,不過呢,最終劉封在上庸鬧出天大的事來。

總之,劉封之死,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就跟昔日的呂布一樣,不識大局,貪圖小利,豈可久全乎?

相關焦點

  • 劉封臨死前,怒嘆8個字!劉備聽後當場淚奔,魏延聽後想跳槽
    不過呢,剛剛寄居於新野之時,劉備他是沒有子嗣的,就連劉備的大兒子劉禪也還沒有出生。作為一方軍閥劉備他不能遭人笑話,這個時候劉備便認了劉封為義子。並且對劉封特別照顧,在取得益州後,劉封直接被劉備提拔為副軍中郎將。
  • 聽到關羽被殺,諸葛亮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
    關羽之死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諸葛亮聽到關羽被殺後,冷冷說出7個字,劉備聽後果斷殺死劉封!這劉封是何許人也,難道是劉封造成了關羽的死,其實筆者認為,劉封真的很冤枉,只是諸葛亮與劉備藉此機會將劉封除掉罷了!
  • 關羽被殺後,諸葛亮冷冷說了7個字,劉備聽後為何立斬劉封?
    那時劉備手下的將帥和謀士都是個頂個的出挑,都是足智多謀、英勇無敵。劉備結拜的三兄弟關羽、張飛二人更是有名的英勇無畏,我們今天來說下關羽之死。  可就在劉備已經有佔據著蜀國這一角時,關羽卻在荊州失守命喪黃泉真是可惜。  就在關羽的死訊傳來後,劉備是痛心疾首,這讓劉備一時之間很難接受。關羽的死不僅僅是對劉備來說損失個兄弟手足,對蜀國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損失。就在關羽死後,劉備非常傷心並且憤怒,殺了劉封也算是對死去的關羽一個交代。可是關羽大家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關羽是被東吳的呂蒙給逼到絕境自殺而亡,難道另有隱情?
  • 諸葛亮為何要勸劉備賜死劉封?14年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關羽,乃是蜀漢集團元老級別的人物,他的死雖然並不是劉封直接造成。但是劉備也不可能不追究劉封的相應責任,在孟達投降曹魏之後,劉封被召回了成都。《三國志·劉封傳》:會羽覆敗,先主恨之。這裡的「恨」字,其實更多的指的是劉封,而並非剛剛投降於曹魏的孟達。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的短處在於一個字:傲。關羽終生只敬一個劉備,至於別人,他都沒怎麼當回事。比如劉封吧,劉備認下他做義子的時候,關羽就很有意見;馬超歸降劉備的時候,關羽不認識馬超,專門寫信問諸葛亮馬超有多厲害。劉備當了漢中王,關羽聽說黃忠也被封五虎將之一,馬上就發脾氣了,說自己不跟這老傢伙同列。到了最後關頭,關羽的傲氣直接加速了他的死亡。他鎮守荊州時,孫權派人來給自己兒子求親,想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卻辱罵來使,撕毀來書,惹得孫權大怒,吳蜀聯盟崩裂;關羽又輕慢對待手下將領糜芳、傅士仁,二人最後因恐懼關羽治罪,歸降了孫權。
  • 劉備如果把皇位傳給劉封,而不是劉禪,蜀漢會更好嗎
    假如劉備死在關羽丟荊州之前,那劉備的地盤還包括荊州西三郡(南郡、武陵、零陵),關羽還在守著荊州,這時,劉封就要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何與劉備的原從系人物周旋。劉備手下的勢力,大致可分為三類:原從系、荊州系、益州系。所謂原從系,就是劉備從老家河北逐郡起兵後,截止逃入荊州前的這段時間招攬的人馬,這些人,武有「萬人敵」關羽、張飛,趙雲,文有孫乾、簡雍、麋竺等人,都是劉備集團的元老級人物,關、張、趙不用說了,麋竺、麋芳是劉備的大舅子和小舅子,簡雍是劉備的「閨蜜」。
  • 諸葛亮去世之前,對天怒喊8個字,聽起來非常扎心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時,許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從此三人生死與共,其兄弟情誼讓人羨慕不已。張飛因喝酒誤事,導致劉備的夫人被擄走,張飛本想自殺謝罪,劉備哭著說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不可續。」
  • 如果劉備義子劉封當皇帝會怎樣?
    劉備設計大敗曹仁,取下樊城,縣令劉泌大擺宴席,迎接劉備。下人上菜時,盤子裡的一塊肉掉地上了,在座的一個少年竟隨手揀起,直接塞進嘴裡。劉備看到大為驚異,問劉泌這個少年是誰?劉泌說,是他外甥寇封。劉備便問寇封:「為啥肉掉在地上,你不責備下人,撿起來也不去灰沙,直接吃了?」
  • 此人先後背叛劉備、曹丕,是三國出了名的叛將,最後下場極為慘烈
    可一提到反水,大家都會想到魏延,《三國演義》當中形容魏延是一個腦後長著反骨的傢伙,可今天的主人公跟魏延想比起來有過之無不及。後劉備取漢中自封為漢中王,加封劉封為副軍將軍,但對孟達仍然是置若罔聞,這時候的孟達就像是個沒有爹娘的孩子,經常會受到外人的欺負,尤其是劉封對其態度刻薄,就連演奏用的儀仗隊也要霸佔。
  • 《魏延之死》先導篇
    二、歷史故事本文改寫的歷史背景是: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內部由楊儀與魏延爭權而引發的政治鬥爭。最終結局以魏延被殺而告終。《三國演義》(下文簡稱《演義》)對這一著名事件進行了更富戲劇化的描寫。《演義》直接把「反賊」的帽子先扣給了魏延,甚至為此早早在長沙之戰後就埋下了伏筆(腦後有反骨),並且在事發之前穿插了「頭上長角」的暗示。
  • 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法有無科學依據?
    在《三國志》中,魏延的傳不足千字,未記其生年和相貌,只知他帶部曲(私兵)隨劉備入蜀,屢立戰功。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治所遷往成都,準備在漢川留一名大將鎮守,大家都認為肯定是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看。沒想到,劉備竟任魏延為漢中太守。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他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三國演義》將關羽之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歸罪於劉封,劉備殺劉封純粹是為關羽報仇,而沒有其他目的。這一點羅貫中是做了點手腳的。關羽之死,確實和劉封有一定的關係,但並不能完全怪罪於劉封身上。關羽攻打襄陽時,的確曾派人命劉封、 孟達出兵相助,但二人以 「 山郡初附, 未可動搖」 為理由,沒有出兵。後來關羽兵敗後,劉備責怪劉封「 不救羽」 ,但一開始並沒有打算殺掉劉封。
  • 趙雲臨死前大喊4個字,諸葛亮聽後恍然失色,劉禪聽後無地自容
    就連劉備都對他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銀制盔甲和銀制頭盔,一柄龍膽槍如入無人之境,單槍匹馬進入曹軍救回了阿鬥,趙雲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軍功,但是讓人比較費解的一件事是,這麼優秀的一個英雄在臨終前喊了四個字,使諸葛亮聽到了以後臉色突變,也讓後主臉上無光。
  •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主燈被魏延打翻後,對天怒喊8個字,字字誅心
    當年風華正茂的諸葛亮在草廬當中與劉備的隆重對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劉備卻將一手的好牌,打的稀巴爛,將剩下的爛攤子全部扔給了諸葛亮。 劉備在短短幾月之內就失去了兩個兄弟,一怒之下帶領了全部軍隊攻打孫權,結果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了劉備的七百裡連營,白帝城也成為了劉備的葬身之地,託孤後將剩下的任務全部交給了諸葛亮
  • 魏延之死撲朔迷離,真的是因為「腦後有反骨」?真相終於被說出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地被描述成為一個反面角色,因為謀反伏誅,當初手刃長沙太守韓玄迎接關羽入城,作為最大的功臣,諸葛亮見他第一面就給個下馬威,當眾要殺了他,認為他為人殘暴不仁,弒主不忠,說他腦後有「反骨」,還是劉備求情才存下性命。
  • 諸葛亮為何勸劉備殺養子劉封?
    後來,隨著形勢發展,劉璋與劉備由友軍轉變為敵軍,軍師龐統也不幸戰死,劉備為取西川不得不從荊州抽調諸葛亮、張飛等人支援,分別從不同方向出擊益州。當時劉封剛過二十歲,正是一個「有武藝,氣力過人」的小夥子,他也隨諸葛亮和張飛共同入蜀。在與劉章軍戰鬥的過程中,劉封「所在戰克」,立了不少戰功,所以,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劉封為副軍中郎將。
  • 劉備如此賢明,諸葛亮如此料事如神,為什麼他們還是沒能一統天下
    荊州丟失後 ,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 ,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興兵大舉討伐吳國。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 ,精銳盡失 ,蜀國只得侷促於益州一隅,陷入民貧國弱 、內外交困的窘境 。02繼承人的選擇不當劉備戎馬半生 ,有劉禪、劉文 、劉理三個兒子 ,還有一個義子劉封。
  •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麼死的?
    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大喊「誰敢殺我」,連喊三聲,這時候馬岱在身後大聲應道:「我敢殺你」,隨之手起刀落斬殺魏延。三國演義中對斬殺魏延的成功歸結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書中講諸葛亮善於觀人面相,他在魏延出營時看到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然趁亂謀反,但是魏延是烏龜精轉世,善於將頭縮進脖子裡(這個是民間傳說,權當笑話聽吧),因此設下一計,令馬岱慫恿魏延大叫
  • 龐統落鳳坡大喊9個字, 劉備聽了無表情, 諸葛亮聽了後悔出山
    龐統落鳳坡大喊個字劉備聽了面無表情諸葛亮聽了後悔出山龐統很多熟知
  • 魏延之死
    魏延之死《三國演義》說魏延腦後有反骨,諸葛亮一見面就要殺掉這個功臣。從開始就埋下伏筆,為後來計殺魏延提供了理由。最後魏延中計,大叫:「誰敢殺我?」被馬岱一刀斬了。很精彩,但不真實。     歷史上的魏延並沒有造反,即便是小說中的魏延也沒有造反。    赤壁之戰後,劉備疏遠了諸葛亮,取西川的時候,帶的是龐統、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