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談"知中":要發展互惠關係 不排斥到大陸交流

2021-01-16 華夏經緯網

    臺中市長林佳龍(右)12日上午到臺北之音,接受主持人周玉蔻(左)電臺專訪。圖片來源:臺灣三立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7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市長林佳龍12日接受電臺專訪時說,前瞻計劃的政策確定性,將帶動民間投資;至於兩岸關係,他說,要「知中」且發展互惠關係,若有機會到大陸交流,他也不排斥。

據報導,臺中市長林佳龍12日上午接受臺北之音主持人周玉蔻專訪。林佳龍說,臺中前瞻計劃預算新臺幣1912億元,過去沒做的現在做,對地方來講有政策的確定性,將帶動民間投資。

周玉蔻提問,是否擔心臺中前瞻預算被砍、軌道建設成為蚊子鐵道。林佳龍響應,只要計劃有通過就會有開始,很有信心臺中的預算可以通過;軌道是長遠建設,應該把社會效益、通勤節省時間與周邊開發納入考慮。

林佳龍接著說,他贊成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建議,成立全臺性的軌道總局或捷運總局。他說,臺中的捷運由臺北捷運局來蓋很奇怪;至於柯文哲批評前瞻,林佳龍說,臺灣長期發展不均,臺北都建設好了,但前瞻現在是在做過去沒做的事。

周玉蔻再提到兩岸關係,林佳龍則說,既然是關係就要互相,不是一廂情願,要先「知中」,臺灣長期以來站在自己的立場,要了解大陸發展,不要把兩岸關係口號化。

林佳龍認為,兩岸要發展互惠關係,他強調,如果有機會到大陸交流也不排斥,很多交流不是單方想怎樣就怎樣。對於柯文哲訪中,林佳龍認為,某種程度會是影響當局發展兩岸關係的因素,就看民眾怎麼看待與對待了。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林佳龍想和天津做姐妹市 自稱「臺灣中國通」
    民進黨籍臺中市長當選人林佳龍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中市長當選人林佳龍23日接受臺媒訪問時自稱是「臺灣的中國通」,並提出想與天津締結姐妹城市,不僅要讓臺中走出去,也要讓世界走進來,對兩岸新發展將有更多的可能性。林佳龍說,他常年「研究中國」,樂見城市合作、區域經濟交流,珠三角、長三角和渤海灣經濟圈,希望各挑選一個城市交流。
  • 林佳龍塞車喊「自己要去塞」 王世堅竟用6字狠酸
    端午連假,民眾開心出遊碰上大塞車,「五號公路線」更連續塞了32小時,臺當局ji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喊「做一個聰明的用路人,能趨吉避兇」之後,還到南投品酒。讓民進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看不下去,用6字反酸林佳龍「不要再裝可愛」。
  • 柯林關係恐因綠自提參選人生變?卓冠廷:不影響兩市交流
    華夏經緯網5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將自提臺北市長參選人不禮讓臺北市長柯文哲,向來與柯文哲互動不錯的臺中市長林佳龍是否立場尷尬,臺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17日說,不會因此影響兩城市的交流及互動。
  • 洪秀柱來大陸參加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強調兩岸要交流不要戰爭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9日下午搭機來大陸杭州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出發前在桃園機場受訪時提到,改善兩岸年輕人的關係,還是要透過交流,民間的交流不能斷。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還是要透過交流嘛,所以這一次現在的「政府」,好像完全阻隔了交流的管道,任何人想要去,就各種的這種說法,講句難聽話啦,這威脅也好、恐嚇也好,那麼讓大家這個左右為難。
  • 馬英九:天下分久必合 臺灣不排斥統一但要和平方式
    據中評社報導,馬英九21日出席高雄一個座談會,與新住民及婦女團體相談甚歡。在談到兩岸關係時,馬英九借用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來解釋。馬英九稱,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第一章就寫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但羅貫中沒有告訴大家分與合都要「用武力打一仗」,這似乎是中國歷史的宿命,但他認為,當今時代的中國人應該要比老祖宗更有智慧,要學習、實踐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 蘇貞昌閹割地方自治,顧不得打臉林佳龍
    趁著疫情緊張,民進黨當局偷渡動作不斷,偷渡不成更變強渡。繼修「公土計劃法」大開後門外,臺行政機構更宣告「臺中市生煤管制自治條例」部分條文無效,為護航臺中火力發電廠,毫不遮掩地閹割地方自治權力、踐踏民眾健康與環境永續。「生煤自治條例」已實施四年,民進黨當局至今才說它無效,這是後知後覺,還是心一橫決定蠻幹到底?
  • 蔡英文回應「大陸堅持反'臺獨'民進黨還要不要談」
    (黃世麒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原標題:首度釋出對話訊息蔡英文:選後兩岸會有溝通  民進黨2016臺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之前表示過不排除「習蔡會」,昨晚她接受《新聞追追追》專訪時表示,「那我們也預期是說,在選舉完之後,雙方會有一個溝通的過程。」這是蔡英文首度透露民進黨在「選後」願進行兩岸高層對話的訊息。
  • 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次年,定位為「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海峽論壇首次在福建舉辦,為兩岸交流合作搭建廣闊平臺。12年來,無論臺灣政局如何發展變化,兩岸關係遭遇何種困難,大陸堅持交流合作、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的腳步從未停歇。連續12年舉辦的海峽論壇,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推進融合發展,「兩岸一家親」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 解析電影《囧媽》:「假性互惠」的親子關係,既傷孩子又傷自己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孩子好,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孩子即便順從我們的想法,卻過得憋屈,矛盾也會時不時爆發。究竟是為什麼呢?"假性互惠"使得親子矛盾越發突出其實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心理學名詞——"假性互惠"。
  • 馬英九提「不排斥統一」 蔡英文坐不住了:扯後腿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提出所謂「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原則,引發臺灣輿論關注。對於此番言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9日)下午宣稱,馬英九對中國大陸及國際社會「送出錯誤的訊息」,讓人有那種扯後腿的感覺。馬辦隨即痛批蔡英文,為了選舉炒作「統獨」議題。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談到馬習會, 黃介正笑說:「我只比自由時報早了7小時知道,11月3日中午吃飯接到通知,原本安排11月4日消息曝光,他以學者身分來幫助馬習會對外說明,沒有參與談判。」黃介正1996年曾與夏立言一起參加李登輝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任務。
  • 臺灣政黨輪替下兩岸學生交流發展與困境
    陸生赴臺就讀,不僅可補足因少子化衝擊造成的生源空洞;也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帶來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無庸質疑,兩岸間存在制度建構、意識型態、觀念價值及生活方式差異,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嚴重誤解及偏見,造成彼此對立與緊張。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利於降低差距,達成求同化異、培養中華文化認同及國族認同,建構新集體記憶。
  • 在大變局中呵護中日關係向好發展,以「緣文化」開展民間交流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國關係經過1978年-2008年第一個三十年相向而行的發展後,進入了2008年-2018年長達十年的戰略調整期,2018年兩國關係開始轉圜,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但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襲擊人類社會,給中日關係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當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在不斷上升,尤其隨著中美關係日漸緊張,日本的不確定性也開始增加。
  • 臺陸委會又發洗腦「懶人包」,阻止臺生到大陸求學
    為蹭大陸高考熱度,臺灣方面陸委會8日發布所謂「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裡面充斥著對大陸的貶低和偏見,
  • | 沒選上市長,蔡英文要臺中市民向林佳龍道歉
    民進黨籍林佳龍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落敗,輸國民黨盧秀燕近21萬票,反映臺中市民對林佳龍施政不滿意、不支持,因而用選票教訓民進黨。林佳龍為什麼一任就敗?至於林佳龍沒辦成的東亞青運,也是胡志強時代爭取到手,結果呢?蔡英文就算不肯自我檢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堅定否認「九二共識」,也該使出她最習慣「撿槍」的招數,怪「北京打壓」,幹臺中人何事?林佳龍大敗,有個人因素,有大環境因素,而所謂的「大環境」,造成者不正是執政的民進黨蔡當局嗎?
  • 民進黨接班問題 林佳龍:中生代已在第一線
    對於民進黨中生代未來接班問題,臺中市長林佳龍今天受訪時表示,其實民進黨的中生代都已經在第一線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持續在發展的事情。    尋求連任臺中市長失利,林佳龍上午在臺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陪同下出面受訪,被問到連任失利是否受臺當局「執政」的大環境影響,林佳龍表示,做為市長候選人,他就是反求諸己,同時檢討改進,至於選民投票的因素有一些可能是全臺性的部分,將循黨內管道分享自己的觀察與建議。
  • 曾經遙遙領先的互惠,為什麼最後被紅旗收購?商人該如何抓住商機
    互惠一派欣欣向榮,紅旗超市也乘風而起。曹總也表態:「我們要按照每年100家新店的速度增加。」 經過多年發展,資金和品牌都已強大起來的紅旗,開始逐步收回加盟店,許多不規範的加盟店被直接砍掉。這意味紅旗結束了早期粗放的發展,開始有實力兼顧發展的質量。
  • 馬英九:臺灣不排斥統一,但要以和平方式推行
    據中評社報導,馬英九21日出席高雄一個座談會,與新住民及婦女團體相談甚歡。在談到兩岸關係時,馬英九借用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來解釋。馬英九稱,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第一章就寫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但羅貫中沒有告訴大家分與合都要「用武力打一仗」,這似乎是中國歷史的宿命,但他認為,當今時代的中國人應該要比老祖宗更有智慧,要學習、實踐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 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互惠雙贏 共同發展——蒼南縣與浙工大開展全面...
    自浙工大下派幹部到蒼南掛職以來,與蒼南往來密切、交流密集,通過深入開展校地合作,為蒼南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新的一年,雙方合作再深化,1月6日,蒼南縣人民政府與浙江工業大學籤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雙方正式邁入全面合作的新階段。
  • 互動數據中的互惠行為
    現如今進入大數據時代,不僅是企業開始利用大數據浪潮為自身創造價值,個人或組織也開始利用此機會謀求發展。對於普通的信息或數據來說,在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也讓各個企業或個人能夠直接與目標客戶接觸,並積累數據。而每個與目標客戶接觸的企業或個人呢的最終目的還是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