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直地往前走,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掉下去了,我當場就被嚇傻了。」法庭上,裝修工常某坤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皺著眉無法釋懷。
只因回收一臺舊空調,想要「賺外快」的垃圾清運工顧某明從24樓墜下身亡。悲劇背後,多處細節問題引發糾紛:為什麼死者會從2.3米寬的空隙中墜落?裝修工到底有無拆除空調的權利?
圍繞責任承擔,死者親屬將房屋產權人、物業公司、房屋實際佔有人、裝修工及其轉包的裝修公司老闆、員工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審理了這起案件。
回收舊空調,垃圾清運工意外從24樓墜下身亡
常某坤至今還記得2019年1月5日,那個略微有些寒冷的早晨。「九點多鐘,我下樓找到了顧某明,問他收不收舊空調,他說等會上樓看看。」常某坤是該小區28號24層住戶的裝修工,因為替業主拆舊,他想把舊空調拆下賣掉,恰好遇到了小區的垃圾清運工顧某明。
「大概半個多小時後,他才上樓查看空調。」常某坤在法庭上回憶。而此時,應該是房屋住戶、被告之一龔某檉要求,常某坤已經將房屋內一處牆體完全拆除。證據照片顯示,拆除牆體處與空調所在的平臺之間有2.3米的空隙,往下看便是24樓高的「深淵」。
窗戶與空調所在平臺有2.3米寬的空隙
常某坤在法庭上回憶,他將空調所在具體位置告知顧某明後,顧某明前往查看,不料卻從被敲毀的牆壁處墜樓。
顧某明身亡後,家屬傷心之餘,將房屋產權人姜某妮、物業公司、實際佔有人龔某檉、龔某檉委託為他裝修的朋友蔣某鵬,以及轉包的裝修公司老闆郭某方、員工常某坤告上法庭,要求六被告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19萬餘元。
法庭上,死者顧某明的兒子顧某山現身法庭,房屋實際佔有人龔某檉及裝修工常某坤作為被告出席。
「拆空調」是否超出職責範圍?
原告認為,房屋產權人姜某妮與佔有人龔某檉對房屋裝修均沒有主動報備,沒有選擇有資質的公司進行裝修;裝修公司、裝修工常某坤違規拆除連接陽臺的磚、混凝土牆體,野蠻作業,沒有設置警示標誌。而物業管理公司,有義務將裝修注意事項告知裝修人。六名被告應該承擔連帶侵權責任。
姜某妮、物業公司代理人認為,顧某明與裝修公司員工常某坤在締結買賣合同中發生意外墜樓身亡,並不在顧某明垃圾清運的職責範圍內。被告蔣某鵬、郭某方的代理人也認為,常某坤擅自將舊空調拆除賣掉,超出了其裝修的職責範圍。
「我只委託他(常某坤)裝修地面、牆面、廚房間和衛生間的翻新,將廚房間的窗戶整體外移,把舊的裝修拆掉等,並未委託拆除空調。」法庭上,被告龔某檉表示:「我沒有對舊空調的拆除進行過任何的交代。常某坤想拆除舊空調將其賣掉,這是入室盜竊!」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龔某檉說到此處時,被告常某坤一直低著頭,面露懊悔之色。
針對上述爭議,常某坤代理人表示,「常某坤負責的工作就是拆舊,在沒有安排其他拆舊人員的情況下,拆除舊空調在常某坤的職責範圍之內」。「常某坤受僱於郭某方,在從事職務行為中發生的一切後果,應當由僱主郭某方承擔賠償責任。」
從2.3米的空隙墜落,死者注意義務幾何?
在走進這條略微有些長「死亡狹道」時,2.3米的空隙為何沒能引起顧某明的注意?顧某明自身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法庭上,六名被告一致認為,死者墜落處,斷面長度超過2.3米,空隙十分明顯,死者沒有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應由自身承擔主要責任。
原告律師卻另有說法:「在沒有警示標誌、沒有照明設備、明暗對比強烈的情況下,顧某明對自己的死亡過錯承擔責任比重非常小。在敲斷的牆壁前,裝修公司沒有設置警示標誌,對此也應承擔責任。」
此外,雙方還圍繞裝修工是否具有裝修資質等展開辯論。法庭將擇日宣判。
見習記者 | 謝錢錢
【來源:上海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