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投資法規系列(三)-- 臺灣地區如何認定屬於陸資企業

2021-02-15 上海滬尚律師事務所

文/上海瀛嶽商務諮詢公司、上海滬尚律師事務所

 

一、投資人認定

(一)香港或澳門地區之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如符合以下情況者視為外商,則適用<外國人投資條例>:

1、   香港與澳門居民,

(1)   香港居民係指,具有香港永久居留資格,且未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或香港護照以外之旅行證照者。

(2)   澳門居民係指,具有澳門永久居留資格,且未持有澳門護照以外之旅行證照或雖持有葡萄牙護照但繫於葡萄牙結束治理前於澳門取得者。

2、   領有香港或澳門特區政府核發之法人團體登記證明文件的法人團體,且未達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以下簡稱投審會)之「經由第三地投資公司來臺」的陸資投資人認定標準者。

(二)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在臺灣地區從事投資行為,且由主管機關訂定相關許可辦法 。因此,大陸地區投資者若要來臺投資,需要符合<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以下簡稱<投資許可辦法>)所訂之相關規定。

所謂投資者,指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依<投資許可辦法>在臺灣地區從事投資行為者。其中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係指,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投資第三地區之公司,並且直接或間接持有該第三地區公司股份或出資總額逾30%,或是對該第三地區公司具有控制能力者 。關於具有控制能力之相關認定標準如下:

1. 與其他投資人約定下,具超過半數之有表決權股份之能力。

2. 依法令或契約約定,可操控公司之財務、營運及人事方針。

3. 有權任免董事會(或約當組織)超過半數之主要成員,且公司之控制操控於該董事會(或約當組織)。

4. 有權主導董事會(或約當組織)超過半數之投票權,且公司之控制操控於該董事會(或約當組織)。

5. 依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公布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五號、第七號 所規定之其他具有控制能力。

 

二、投資行為認定

(一)應經投審會申請許可的投資行為如下 :

1、投資臺灣地區未上市櫃公司或事業。

2、投資臺灣地區已上市櫃及興櫃之股份百分之十以上。

3、在臺灣地區設立分公司、獨資或合夥事業。

4、對前述投資事業提一年期以上之貸款。

(二)不須經投審會許可的投資行為如下:

1、單次且累計投資均未達10%以上之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股份 。

2、在臺灣設立子公司,再以該臺灣子公司作為併購交易的主體,但是陸資(母公司)對該子公司的持股應不超過1/3,否則仍會被認定為陸資投資事業,則須符合投審會對陸資投資事業的相關規範。另外,亦應注意該子公司的投資範圍未逾其營業項目,否則該投資行為仍應應經投審會的許可。

 

三、投資限制

(一)投資人身分限制

投資人為在大陸地區軍方投資或具有軍事目的之企業,則限制其來臺投資。

(二)限制或禁止情事

若投資人為投資申請,或投資之經營有以下之情事,主管機關得限制、禁止、撤銷或廢止其投資。

1、   經濟上具有獨佔、寡佔或壟斷性地位。

2、   政治、社會、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響國家安全。

3、   對國內經濟發展或金融穩定有不利影響。

(三)應依照經濟部所頒發的<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業別項目>上之正面表列事項,及其所規定的限額、投資比率等相關條件做投資;亦即如非正面表列事項即非屬可來臺投資之業別項目。且須注意若為陸資投資臺灣之企業則需該企業的公司登記項目需登記為正面表列上公司營業項目之形式,始可投資。

 

四、出資種類

投資人得出資種類以現金、自用機器設備或原料、專利權、商標權、著作財產權、專門技術或其他智慧財產權,或是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投資之財產。

 

五、陸資投資事業

(一)所謂陸資投資事業係指,投資人持有所投資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合計超過該事業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1/3以上者。

(二)陸資投資事業的轉投資,亦適用<投資許可辦法>之規定。

 

六、事後查核機制

(一)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3000萬元以上之陸資投資事業,應於每屆會計年度終了六個月內,檢具相關指定資料,報主管機關備查。

(二)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命投資人所投資事業申報相關指定資料。

(三)主關機關得定期調查投資人所投資事業的經營狀況或活動。

 

(上海瀛嶽商務諮詢公司及上海滬尚律師事務所專注於兩岸企業商務與法務之融合,協助臺資企業於大陸地區之訴訟、投資架構、資本市場以及轉型升級;並對於國內企業赴臺灣地區或其他國家投資與資產配置之標的建議、風險預防以及智慧財產權布局,提供專業服務。)

 

 

相關焦點

  • 認定其是陸資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島內網友怒了:井底蛙
    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對於媒體此前傳出淘寶臺灣若遭認定陸資恐被迫退出臺灣的消息,24日稍早時淘寶臺灣曾回應臺灣「中央社」稱,將持續尊重且配合主管機關決議。
  • 俠客島:驅逐「淘寶臺灣」,民進黨咋就這麼怕陸資?
    民進黨當局8月24日宣布,認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為陸資,對其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限期6個月撤回投資或「改正」。前腳剛封殺了愛奇藝和騰訊影音平臺,轉眼又懟上淘寶,民進黨當局為配合西方反華勢力,挑釁大陸,自傷經濟,最近真夠拼的。
  • 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後,島內網友哀嚎:倒店潮要來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當局判定臺灣淘寶是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後,據臺媒報導,島內有網友哀嚎: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倒店潮要來了。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今天(24日),臺灣「經濟部投審會」提出三大理由,認定淘寶臺灣就是陸資,除了開罰41萬元新臺幣外,還限期撤回投資或改正。臺「經濟部」還稱,英商克雷達實質上被阿里巴巴集團控制住,而且在也有把會員數據傳回大陸阿里巴巴伺服器的可能。
  • 怕大陸盜取信息,「淘寶臺灣」被查,臺灣為何如此苛待陸資?
    淘寶臺灣回應稱,淘寶臺灣與大陸淘寶是不同平臺。據《經濟日報》報導,克雷達一旦被認定成陸資,恐被要求再以陸資重新申請經營淘寶臺灣,若申請卡關,淘寶臺灣恐被迫撤離。臺灣規定,陸資佔三成以上或有實質控制力才會被判定是陸資,而淘寶臺灣陸資股權不到三成,董監會結構也不具實質控制力。其實,淘寶臺灣也僅僅只是眾多被限制的陸資縮影。令人不解的是,臺灣對陸資嚴格限制與管制,卻強烈要求大陸對臺資放寬認定標準,這難道不是「雙標」嗎?
  • 「淘寶臺灣」被認定陸資 臺灣才是最大輸家
    繼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公司後,臺當局昨日再對「淘寶臺灣」下重手,認定「淘寶臺灣」是陸資,並要求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中美貿易戰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選邊站」動作明顯,亦步亦趨跟進美國川普政府的「反中牌」,再度大動作封殺陸資。問題是,這樣的政治無限上綱,反而斷了臺灣經濟活水,臺灣成了最大輸家,這是兩岸都不樂見的。
  • 怪聞|審查趨嚴 陸資來臺改逐層認定
    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昨丟出震撼彈,表明對陸資定義將「更嚴謹看待」。圖為蔡英文(左)11日在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右)陪同下出席臺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杜宜諳攝)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實施11年的陸資定義將改變!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昨丟出震撼彈,表明對陸資定義將「更嚴謹看待」。
  • 全文解讀《淘寶臺灣被認定為陸資,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網友:Shopee會受影響嗎?
    昨日一則「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撤資或改正」的新聞在跨境電商圈子裡面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Shopee是否會受影響呢?說起此次淘寶臺灣被當局罰款並限期改正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陸資」。陸資,也就是大陸地區人民或參與的公司到臺灣投資的資金。根據臺灣陸資許可辦法規定,該持股比例不得超過30%。
  • 「淘寶臺灣」被認定為陸資並遭罰 島內網友:倒店潮要來了
    淘寶臺灣。(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8月25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投審會24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除了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外,還限期於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這是繼所謂「愛奇藝條款」上路後又一防堵陸資案例,再次引起島內輿論風暴。
  • 陸資8年撬不開臺灣大門,蔡英文不怕半導體大佬反了?
    首先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下陸資與臺灣的歷史恩怨,這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現階段中國芯一再成為熱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開放陸資這事得從2009年說起,當年6月臺灣在第三次會議上大陸資本才被允許赴臺,首批開放192個項目。 2010年,內地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高達590億美元,投資目的地涉及129個國家和地區。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 罰41萬元新臺幣
    據臺媒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島內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港臺腔: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臺灣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被迫年底下線,「淘寶臺灣」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以各種藉口和手段,阻撓陸資赴臺投資,禁止臺灣業者與大陸相關企業合作,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陸資網際網路視聽服務均被禁止在臺灣落地。島內有識之士指出,「淘寶臺灣」難逃政治打擊,勢必引起其他在臺陸企恐慌,也升高了外界對臺灣的政治風險評價。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 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此前曾針對愛奇藝...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淘寶臺灣網頁taobao.tw截圖  對於媒體此前傳出淘寶臺灣若遭認定陸資恐被迫退出臺灣的消息,今天(24日)稍早時淘寶臺灣曾回應臺灣「中央社」時稱,將持續尊重且配合
  • 封禁「淘寶」,最終會害了臺灣
    「淘寶臺灣」去年10月底在臺上線,當年「雙十一」網頁總瀏覽人次突破1000萬,熱度可見一斑。實際上,自阿里巴巴2008年進入臺灣市場以來,臺灣地區淘寶網人氣就居高不下。  2013年,淘寶在臺交易額近500億元新臺幣,當時每天有超過1萬件淘寶包裹從大陸發往臺灣,有1/4的臺灣網絡賣家直接從淘寶進貨。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此前曾...
    臺灣「中央社」報導截圖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民進黨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淘寶臺灣」去年10月底在臺上線,當年「雙十一」網頁總瀏覽人次突破1000萬,熱度可見一斑。實際上,自阿里巴巴2008年進入臺灣市場以來,臺灣地區淘寶網人氣就居高不下。2013年,淘寶在臺交易額近500億元新臺幣,當時每天有超過1萬件淘寶包裹從大陸發往臺灣,有1/4的臺灣網絡賣家直接從淘寶進貨。 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後,針對淘寶的刁難接踵而至,一度以「隱瞞陸資身份」為由對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開出罰單,並要求其在半年內退出臺灣,臺灣由此也成了「全世界第一個對阿里巴巴下逐客令的地區」。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阿里回應
    阿里巴巴集團在臺灣市場的業務運營一切如常,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繼續通過手機淘寶服務臺灣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優質商品。淘寶臺灣於去年10月開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兩個月前,淘寶臺灣因被認定為陸資而遭遇臺灣當局處罰。
  • 有個陸資公司想要收購臺灣媒體,結果...
    因為DMG集團的陸資背景,這份交易案在臺灣引起了討論,東森集團下的八個頻道,在臺灣擁有相當的影響力,事逢臺灣大選前夕,更顯得格外敏感。這次的股權交易案,將有很大可能對臺灣民眾召開公聽會,聽取臺灣民眾對於此次交易的看法。在臺灣,針對媒體交易召開公聽會已經不是第一次,之前臺灣的旺中集團收購中嘉案,也曾開過類似的公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