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天坐著上班是不是很累?
當你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一種瞬間,在思考自己曾經上班時的情景。
至少在我周圍很多同事,在椅子上一坐一天,結果他依然會說:今天好累呀。
如果讓一個整天站著忙碌的人,看到了此時情景,對方可能會想:我每天站著都沒覺得這麼累,為什麼你坐著還會覺得累呢?
這就是不同人群所體驗到的不同勞累之處。
我們說的勞動,往往是體力勞動或者腦力勞動。但實際上,還有一項勞動是被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情緒勞動。
簡單來說。情緒勞動就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員工除了能力和體力方面的付出外,還要調動他們的感受以及情緒表達。
這些情緒的表達只是為了讓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順利的達到自己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與領導溝通問題的時候,你就需要去考慮以怎樣的心情態度,去面對領導,獲得他的認同。
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就曾經仔細而深入的研究過情緒勞動。
他對情緒勞動的描述是,為了讓自己維持恰當的精神狀態,必須誘導或者抑制自己的情緒。
最典型的需要情緒勞動付出的就是服務行業。
作為一名服務人員,見到客戶時要保持微笑和禮貌。即便遇到咄咄逼人的客戶,也要壓抑自己的憤怒,依然保持滿臉的笑容。
可以這麼說,對於任何工作來說,情緒勞動都保證了工作正常有效的開展,但它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員工的身心健康。
一旦沒有處理好,就容易產生工作的壓力,影響工作狀態,甚至最終導致消極的應對工作,離職。
02
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要怎樣去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始終處於一個情緒高水平的狀態呢?
以下三點,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要意識到這是一項勞動。
情緒既然已經是一項勞動,那你就要把它當作勞動去看待。
情緒勞動多了,你可能笑不出來,變得麻木冷漠,對任何事情暫時都沒有了任何興趣。
你不再想要回應任何人,不是你不夠友善,只是你的情緒耗竭了,你太累了。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要允許自己放鬆放鬆,給自己的情緒放個假。
其次,你要學會調整情緒的表達。
我們會被情緒困擾,常常是因為內外的感受不一致。
比如。明明很難過卻假裝很開心,明明不喜歡他,卻需要說一些恭維漂亮的話。
那麼在我們感到疲憊的時候,是可以考慮換另一種外在的方式去表達情緒的。
要懂得把握住原則和限度,該拒絕的時候拒絕,該表達的時候表達,不要勉強自己答應,或者接受。
一旦自己違背內心意願做出了某些舉動,不等別人察覺,自己就已經產生了反抗心理,接著做下去只會越做越累。
最後,調整情緒感受。
這是說,我們要學會調整,對一件事情的認知和評價。
比如公司裡不不同的人,被領導找出錯誤,常常會有不同的反應。
有的人認為這就是領導有意針對自己,對這種不尊重不公平的行為感到憤怒。
而有的人卻認為,這是工作中正常的溝通。
大家目標是一致的,領導只是在提出他自己的建議,來幫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
可見,同一件事情內心的解讀不同,情緒體驗也會不同。
與其消極的面對自己當前所處的處境,不如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眼前的問題,將自己的情緒調整過來。
03
除了個人之外,對於企業來說,想要讓員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也要能夠幫助員工調節好情緒,做好員工的情緒勞動管理。
比如,企業可以通過對員工進行情緒勞動技能開發和培訓,讓員工能夠有意識的,自己去掌控自己的情緒。
再比如,在進行基本薪資設計的時候,將情緒勞動技能及其帶來的結果,作為一個影響因素。
還有就是,改善員工的福利,帶薪休假和提供發展的機會。
這可以使員工因為長期情緒勞動而耗費的自身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補充,降低情緒勞動給員工帶來的消極後果,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實際上,情緒勞動的提出者,霍克希爾德在他的《組織中的情緒》一書中有說過這樣一段話:
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際互動,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動。
所以,你的工作需要情緒勞動的時候多嗎?當你遇到情緒低谷的時候,你是怎樣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