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遵循兩個詞:「趁早」和「放緩」

2020-12-20 媗媽

父母愛孩子,是出於本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愛,只是有的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過急切,卻不曾想,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好習慣需要慢慢形成,不能急於求成,壞習慣想改變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孩子切記以下兩個原則:

一、教育孩子需要趁早。「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看大」看的是孩子青年時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個性傾向;「7歲看老」看的是孩子中年以後的成就。父母是第一任教師,有時並不是大人有意教了什麼,而是無意中做了什麼,孩子都會模仿,日積月累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行為習慣。如果家長一味地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長大之後就會無師自通,那最後孩子什麼樣只能看命運了。因此,教育孩子要趁早,真到孩子長大了家長才發現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無法彌補了。

二、教育孩子需要放緩。孩子需要慢慢成長,就像小樹苗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而不是急於求成,就能長成參天大樹。多少父母抱著拔苗助長的心態,讓自己的孩子一下子背負了太多,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學的就快;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需要的時間就長一些。作為父母,可否願意靜待花開呢?因為只要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我是媗媽,育兒道路你我同行!

相關焦點

  • ...很焦慮 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
    幼小銜接,家長很焦慮教育專家提醒:培養孩子要遵循兒童生命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掌上懷化訊 「老師,我再給孩子報個數學班吧,我覺得上小學前,只給孩子報語文班還不夠。」暑假還沒有過十天, 無論情不情願, 5歲男孩凡凡的書包內又將多出了一個新課本。眼下,懷化市「幼升小」入學報名工作已啟動,各種「幼升小」銜接班開始升溫。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霍思燕家的客廳和應採兒家的,差距一目了然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霍思燕家的客廳和應採兒家的,差距一目了然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應採兒和霍思燕,她們兩個的長相都是非常好看的,而且她們兩個也都已經結婚很多年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杜江每天都會抽大量的時間和孩子在客廳裡面玩玩具。
  • 培養孩子財商要趁早,論金錢教育重要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針對給孩子進行的種種教育當中,金錢教育往往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良好的金錢教育往往能夠提高孩子的財商,而隨著西方先進教育觀念的引進,財商已經成為了兒童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人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立足,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創造財富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財富。
  • 遵循教育規律 切勿拔苗助長!煙臺「神秘」培訓班給孩子「開天眼...
    這個功能被醫學專家認為是不可能做到的,而這個培訓機構卻堅稱是可以的,那麼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當地教育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又是怎麼說的呢?「神秘」培訓班能給孩子「開天眼」?小茹的(蒙眼識字)特異功能,讓看的人都嘖嘖稱奇,然而眼科專家卻表示,這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經過開導,小茹告訴我們她是通過眼罩下面的縫隙偷看的,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
  • 父母懂不懂規劃,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差距,金錢觀培養要趁早
    01育兒規劃小柔一直向閨蜜炫耀自己嫁對了老公,他每個月會固定存奶粉尿片的錢,甚至孩子將來上學的錢都提前規劃好了,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一體化培養問題等。男人的命算是保住了,但是留下下腳行走不便的毛病,可是他仍不改惡習,沒過兩年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妻子與三個年幼的孩子。為了幾個孩子的成長,妻子沒有再嫁,等著孩子長大,兩個女兒出嫁,兒子結婚,就算完成使命了。
  • 知更星教育帶你用兩個詞深度概括STEAM教育
    知更星教育帶你用兩個詞深度概括STEAM教育——跨學科、整合性 跨學科自不必說,在STEAM教育中,跨學科是STEAM教育最為突出的重點。 將過去看似獨立的五大學科,設置相應的實踐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所有的學科都相輔相成,互為幫助,不再獨立。
  • 出名要趁早,電影教育更要趁早
    即將在柏林影展亮相的片中,就有洪尚秀(在臺灣似乎已經為導演正名為洪常秀了)的《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我本來以為他接下來的新片應該是再次和外國人合作的《克萊爾的相機》(片名是否致敬侯麥?),那部我比較不期待,但後來在回想去年看的他兩部片《這時對那時錯》和《你自己和你所有》,突然覺得至少以這兩部片來看,他現在是很有自覺以「電影哲學」的方式在探討關於愛情的本質問題。
  •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他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和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多次提到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經典教育,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如果過了這個時段,孩子的天性記憶力降低,心靈也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變得叛逆傲慢,再想對他輸入經典將會變得很難,所以經典教育要趁早,把握好時機。關於教育內容方面,我們都知道,給孩子灌入好的知識內容,會引導他一個好的品德和習慣,如果給孩子輸入的都是劣等沒有文化養分的內容,那會汙染孩子的內心,導致孩子錯誤的人生,這是顯而易見的。
  • 教改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 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學校鼓勵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來,陪伴孩子共同成長。今年六一兒童節,學校搭建了9個夢想小舞臺,為孩子和家長共同登臺表演提供機會,這其中有母女、有父女,也有祖孫。   「六年級的大哥哥,今天你們就要畢業了,謝謝你們的幫助。今後我也要向你們學習,擔當起照顧低年級小弟弟小妹妹的責任。」從該校展示的今年六年級畢業典禮小片段上我們看到,三年級的小朋友正在給帶領他們成長的六年級哥哥送行。
  • 要想教育好孩子,請先教育好自己
    按一星期兩次早教課計算,兩位家長肯定得有一個請假陪同,這樣既耽誤自身工作,又費事費錢的事情為什麼要做呢?她說:我就是想讓孩子多學點東西。我說:那你更不必去了。早教中心不是教孩子知識,而是教父母如何在生活中給予寶寶關愛,同時通過科學的手段對大腦智力潛能開發,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健全的性格。
  • 霍震霆想帶孫子出去玩,卻被告知要請示郭晶晶:孩子的教育要趁早
    或許郭晶晶和霍啟剛覺得,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才,才是最有意義的。孩子的教育並不拘泥於貧窮或者富貴,而更重要的卻是孩子精神世界的培養。家長不能太過溺愛孩子,也不要過度的包辦孩子的事情,要捨得讓孩子吃苦,引導孩子樹立規矩和自己的原則。這樣成長大的孩子,才會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三觀。但是有的小孩子,父母的話並不一定能聽得進去。
  • 人生設計要趁早——0-12歲兒童教育規劃
    〗各位關心子女教育的家長朋友們,如何培養高分高能的小天才呢?家長又如何為孩子做好教育規劃?如何讓8歲的孩子高分通過KET?帶著這些問題,同樣做為母親的我來和大家進行一些探討,希望能給各位父母一些啟發和幫助。
  • 出名要趁早嗎?未必!
    但是,出名真的要趁早嗎?01出名太早也會毀了孩子孩子過早成名,讓很多家長羨慕,但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就拿2008年曾經驚豔世界的奧運女孩來說。她曾紅極一時,很多人認為她一定是將來的流量小花。當代孩子正處於一個多元化、開放且連結緊密的社會中,名利並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伴隨著心靈和精神共同成長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 女明星生不出孩子,劉嘉玲、林志玲:生孩子一定要趁早!
    老一輩的人常說,生孩子要趁早,這是他們人生經驗的總結和大智慧。我有個閨蜜,25歲結婚的時候懷上了,但夫妻兩人覺得事業剛開始,房子、車子、票子都沒準備好,狠狠心沒有要,32歲那年她事業上了一個臺階,夫妻兩人準備要孩子,可是兩年了也沒懷上,各大醫院的生殖中心,有名的中醫都看過了,就是懷不上。
  • 教育孩子不是越快越好,父母應該降低期待和要求,給孩子快樂童年
    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千變萬化,但是教育孩子卻要「慢慢來」。對待孩子的學習,許多家長都非常著急,也特別煩惱。如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打罵責罰是主流,學習成績是全部,孩子所有的言行舉止,只要和中考高考沾邊兒就是正確,和休息娛樂相關就是「叛逆」,那麼我們的孩子,如何能感受到來自父母、家庭的善意和溫暖?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話要一句一句講。
  • 培養儀式感要趁早,專家坦言:逢年過節有禮物收的孩子情商高
    專家說,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更高。培養儀式感要趁早,專家坦言:逢年過節有禮物收的孩子情商高培養儀式感要趁早,專家坦言:逢年過節有禮物收的孩子情商高。買完彩紙和畫筆,一回到家,兒子就躲進自己的小房間,還鎖了門。過了一兩個鍾之後,兒子打開門,手裡拿著自己做的賀卡給媽媽看,原來是兒子無意間聽到他的生活老師要過生日了,他親自動手做一個禮物送給老師。賀卡雖然做工粗糙,但看得出孩子花費了很大的心思,一件小小的禮物,表達對他人的愛和感謝,這絕對算是情商高。
  • 孩子進入冬季後身高增速「放緩」,做足準備,孩子冬天也能蹭蹭長
    兒童身高增速和四季變化有關 春天萬物復甦,草長鶯飛,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的影響,孩子們也是如此,家長們會有這樣的發現,那就是孩子到了春天身高增速比冬日快。
  • 「別人有的,我都要!」面對孩子的攀比心,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為什麼會有攀比心 我們要弄懂孩子攀比的背後原因,再加以引導。 1、想在孩子中更合群: 孩子分不清想要和需要,他們往往覺得想要就是需要。
  • 家庭關係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法則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也不明白父母,雙方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起爭執和矛盾。要知道,家庭關係總是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想構建健康家庭,要遵循123原則。|家庭關係不和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衝動的性格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環境是最重要的,孩子在還沒有脫離父母的庇護獨自生活時,他的所有的三觀、自我認知和對外界的認知都是來源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