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作品,可能是 1939 年的《綠野仙蹤》

2021-01-08 好奇心日報

「一部電影成功與否,通常由其票房收入或專業影評家的意見來衡量,但這種評價標準可能會受到廣告宣傳及當下潮流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並且,也無法得知經過時間積澱後這部電影會產生什麼影響……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電影參考網絡的排序方法。」

這段文字截取自義大利都靈大學幾名學者上周在《應用網絡科學》(Applied Network Science)發表的論文中。簡單來說,他們希望以影響力為標準決定電影排序,而影響力是指一部電影與其之後作品的聯繫,包括:是否被其他電影提及、致敬、惡搞,或有無續集、重拍及衍生電影。

共有來自 157 個國家的 47266 部電影參加了評選,涉及 26 種體裁、超過 2.2 萬名導演、25.5 萬男演員和 14.4 萬女演員,橫跨 1920-2010 年。最後結果顯示,《綠野仙蹤》拔取頭籌,而《星球大戰 IV 》、《驚魂記》緊隨其後。

《綠野仙蹤》是一部 1939 年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美國歌舞奇幻電影,在 1940 年的第 12 屆奧斯卡上獲得了六項提名。《每日電訊報》統計,從 1978 年的音樂劇《新綠野仙蹤》到 2011 年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綠野仙蹤》,《綠野仙蹤》已經以各種形式重演了幾十遍,並在其他影視作品中出現將近 3000 次,例如其主題曲 Over the Rainbow ,從《費城故事》一直唱到最近的《一個明星的誕生》,而臺詞 「I』ve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 more」 則出現在無數電影中,包括《阿凡達》、《欲望都市 2》、《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

圖/Giphy

由於評選特質,不算意外的是,前 20 名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全部都在 1980 年前完成,且大多出產於美國。從最早 1910 年代中期的《卡比裡亞》和《一個國家的誕生》,一直到 1970 年代的《星球大戰》和《大白鯊》,期間的作品則包括《驚魂記》、《公民凱恩》、《大都會》等等。

美國新聞雜誌 Pacific Standard 的作者 Tom Jacobs 說,這些電影認真探討了一系列人們仍在設法解決的社會問題,包括戰爭、種族主義、媒體作用以及人類對科學的恐懼、與自然界的關係等等,因此通過研究這些電影,可以研究美國對這些問題的態度。

團隊還就導演和演員的影響力作了排名。方法是,以上述電影排序為基礎,對每年排在前 5% 的電影,其導演和演員記一個「金點」,排在 5-10% 和 10-15% 的則分別記「銀點」和「銅點」。

前五名的導演是喬治·庫克、維克多·弗萊明、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史蒂文·史匹柏和布萊恩·德·帕爾瑪。喬治·庫克的代表作包括《費城故事》、《窈窕淑女》和《茶花女》,曾與維克多·弗萊明共同執導《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劇照;圖/Wikimedia

而有意思的是,排名前八的導演中,除去希區柯克、史匹柏和庫布裡克,其他人都曾導演過《綠野仙蹤》。

獲得前三名的男女演員分別是,塞繆爾·傑克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湯姆·克魯斯,以及露易絲·麥斯威爾、凱麗·費雪和莫琳·奧沙利文。演過七部邦德電影的露易絲·麥斯威爾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演員。論文特別指出,男演員的影響力通常更大,唯在音樂電影和瑞典電影屬於例外——音樂電影中,男女演員的影響可以旗鼓相當,而在瑞典,女演員排名甚至更靠前。

此外,各國電影的影響力在不同時期達到了頂峰:義大利的電影巔峰期在 1960 年代,德國則在 1930 年代,而在 1950 年代,日本男演員鮮有地打破美國人獨霸一方的局面,其中一些在黑澤明的電影中飾演角色,另一些則在怪獸電影中工作——比如哥斯拉系列,這些電影也對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圖/Wikimedia

在影響力之外,研究發現,大約九成的電影由一國(地區)完成,印度、前蘇聯、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傾向於獨立製作電影,而法國與比利時、中國大陸和香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間的合作較多。

在 2015 年 1 月的《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中,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們曾分析了 1.5 萬部美國電影,發現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是《綠野仙蹤》、《星球大戰》和《驚魂記》。除了前三名位次的一致,當時排出的前 10 名也全部落在此次前 20 的名單中。

僅就數量而言,此次參評電影也幾乎被西方壟斷。4.7 萬樣本中,大約四成都在美國製作,英國、法國、印度、義大利、日本居於其後,但沒有任何一國達到 10%。不過,如果按洲分類,歐洲佔比也接近四成,大致能與北美洲分庭抗禮。亞洲所佔份額不到二成,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不過論文說,這可能也與 IMDb 的美國背景有關。

影史影響力前 20 位

《綠野仙蹤》(1939)《星球大戰 IV 》(1977)《驚魂記》(1960)《金剛》(1933)《 2001 太空漫遊》(1968)《大都會》(1927)《公民凱恩》(1941)《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科學怪人》(1931)《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1937)《卡薩布蘭卡》(1942)《吸血鬼》(1931)《教父》(1972)《大白鯊》(1975)《諾斯費拉圖》(1922)《搜索者》(1956)《卡比裡亞》(1914)《奇愛博士》(1964)《亂世佳人》(1939)《戰艦波將金號》(1925)

題圖來自 Wikimedia

相關焦點

  • 【世界經典電影】《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是一部美國歌舞片,由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發行。該片為維多•佛萊明指導,茱蒂•嘉蘭主演,內容改編自李曼•法蘭克•鮑姆撰寫的童話書《綠野仙蹤》,描述桃樂絲與三位夥伴前往奧茲王國(Oz)尋找回家的路的故事。   影片採用復古和大膽鮮豔的炫彩兩種截然不同的色調,來區分現實和奇幻夢境。
  • 《綠野仙蹤》不是首部彩色電影?從黑白到彩色,首部彩色長片是它
    1939年的《綠野仙蹤》(TheWizardofOz)不僅席捲了美國大街小巷,也捧紅了朱迪·加蘭,《OverTheRainbow》(《飛越彩虹》)這首歌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部電影其中一個加分的原因在於,它為其中一部最早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有別於早期黑白電影膠捲必須人工染色,「特藝彩色」讓彩色電影的攝製技術得到更大的提升,畫面更為飽滿和自然,《綠野仙蹤》也因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 電影《綠野仙蹤》主題曲《越過彩虹》
    綠野仙蹤主題曲《飛越彩虹》中文席琳迪翁《飛越彩虹 》《綠野仙蹤》主題曲 拉斯維加斯最新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閉幕式
  •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來北京啦!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影片」「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綠野仙蹤》作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故事,已經紅遍全球超過100年!而Over the Rainbow以及原版電影中的諸多金曲,自然也在音樂劇版《綠野仙蹤》中得到了保留。今年,借著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巡演的機會,北京的小夥伴們都可以走入劇場,現場聆聽這動人的經典旋律了!
  • 《綠野仙蹤》這部作品是永遠也不會隨著年代而褪色的
    《綠野仙蹤》《綠野仙蹤》講述了善良的小姑娘多蘿茜被一場龍捲風颳到了一個陌生而神奇的國度--奧茲國,並迷失了回家的路。1939年版的《綠野仙蹤》顯然位居經典之列。那首《over the rainbow》早已被千萬次的改編翻唱,60餘年依舊沒有衝刷這首作品的魅力,在電影裡朱迪·嘉蘭的演唱,則最讓這首歌深入人心。此外,無論經典的童話改編,還是邪惡的女巫婆形象,都已經成了人們記憶中的深刻印痕。
  • 暑期強檔動畫片《綠野仙蹤》來襲!
    再過兩天,暑期檔動畫大片《綠野仙蹤之奧茲國奇幻之旅》就要上映了,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帶孩子去觀看了吧?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各位家長:這部動畫片是根據美國最偉大的童話故事改編的,而您的孩子可能早就看過這本童話書了。現在,小編要偷偷地給家長們上點乾貨,保證讓您在孩子面前不露慫,沒準還能被孩子仰視一下呢!
  • 電影《綠野仙蹤》中的詛咒:上吊的小矮人
    1939年,華納兄第公司拍攝第一部《綠野仙蹤》電影後,這故事就紅遍全世界。
  • 看個老電影,感受時光的味道——《綠野仙蹤》
    不知道你看沒看過《綠野仙蹤》,如果沒有那恭喜你找到一塊瑰寶:一切都開始於那場龍捲風,小女孩桃樂茜的生活被徹底改變。電影《綠野仙蹤》該片改編自萊曼·弗蘭克·鮑姆的兒童讀物《奇妙的奧茲男巫》,於1939年在美國上映。以現在的眼光來審視老電影大約都會覺得怪怪的,不僅是音畫服道,很多的表演都有一種誇張的舞臺劇風。劇情也相對簡單。不過因此別有一番風味,一種純真的、更為本質的,純粹。
  • 《魔境仙蹤》:一封寫給《綠野仙蹤》的情書
    在業界看來,這部影片對於迪士尼來說萬分重要,因為這是一場2億美元的豪賭,放在眼前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它成為另一部《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2010年這部影片為迪士尼在全球拿下超過10億美元的票房;要麼,它將成為另一部《異星戰場》(John Carter),這部根據1912年發表的系列童話拍攝的奇幻3D作品同樣耗資2億美元,但去年上映後票房一敗塗地,
  •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跨越彩虹,經典回歸!丨父親節福利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影片」「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作為西方兒童魔幻故事的代表,《綠野仙蹤》在整個兒童故事裡綻放著璀璨的光輝。這個夏天,為紀念電影上映80周年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即將「飛越彩虹」而來落地中國
  • 【免費觀影】這個夏天,《綠野仙蹤》大電影讓我們找回童心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經典童話——《綠野仙蹤》。 這個童話故事剛發表,就在全球掀起了強烈的反響。十年後,也就是1910年,根據童話改編的同名電影《綠野仙蹤》正式開啟了這個IP的影視歷程,並在1939年的真人版《綠野仙蹤》達到了影響力的高峰。獲得了1940年奧斯卡金像獎的6項提名,並榮獲了兩座奧斯卡小金人。
  • 《綠野仙蹤》將被轉制IMAX 3D版 重返院線銀幕
    《綠野仙蹤》是一部難以逾越的經典    電影網訊 很多人對今年迪士尼的開年大戲《魔境仙蹤》印象深刻,這部電影的創意正是基於《綠野仙蹤》之上的。1939年的《綠野仙蹤》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目前臨近其上映75周年,華納公司決定把這部電影轉製成IMAX 3D版本,在今年九月重新在院線上映。    《綠野仙蹤》由米高梅公司首次推出,它改編自弗蘭克·鮑姆的經典兒童讀物《奇妙的奧茲男巫》。故事講述的是小姑娘多蘿西·蓋爾對農場的生活感到厭倦,打算出走。這時她被一股龍捲風吹倒在地,昏迷不醒。
  •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奇幻上演,感受愛與勇氣的冒險!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影片」「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作為西方兒童魔幻故事的代表,《綠野仙蹤》在整個兒童故事裡綻放著璀璨的光輝。難以逾越的曠世經典「沒有地方比家重要」《綠野仙蹤》改編自1900年美國「美國童話之父」 萊曼·弗蘭克·鮑姆的經典童話故事
  • 史匹柏:重刷《綠野仙蹤》
    史匹柏:重刷《綠野仙蹤》 時間:2020.04.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高人碟報(UHD-088):迅動UHD+花絮BD雙碟版《綠野仙蹤》
    (1925) 1925年版電影《綠野仙蹤》(1:11:53) The Wizard of Oz(1933) 1933年彩色卡通片《綠野仙蹤》(08:13)Online在線模式英文1910年版電影《美好的綠野仙蹤》(13:18)
  • 《綠野仙蹤》不是第一部彩色電影嗎?從黑白到彩色
    《綠野仙蹤》(TheWizardofOz)不僅席捲了美國大街小巷),而且使朱迪·加蘭,《OverTheRainbow》(《飛越彩虹》)風靡一時。這部電影獲得額外獎勵的原因之一是他是第一批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之一,與早期的黑白膠片必須手工染色不同,特藝彩色膠片極大地改進了彩色膠片的製作工藝,使畫面更加飽滿自然,因此《綠野仙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 仙女在凡間:《綠野仙蹤》的美麗仙女,曾是好萊塢「最貴」女演員
    在一百多年的電影史上,無數演員如同星河璀璨。少數的留下了熠熠星光,而大部分已隱沒於天河,哪怕只留下一個經典形象,就已是實力派或幸運兒。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女演員,就是這樣一位曾驚為天人,如今卻鮮有人知的女星。
  •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來啦 !紅遍全球100年的經典童話故事 !
    王晰、周深、蔡堯合唱《Over the Rainbow 》這首歌最早出現在米高梅公司於1939年出品的童話音樂片《綠野仙蹤》。《綠野仙蹤》改編自1900年美國「美國童話之父」 萊曼·弗蘭克·鮑姆的經典童話故事《奇妙的奧茲男巫》,講述了美國堪薩斯州小姑娘桃樂絲被龍捲風帶入魔幻世界,在「奧茲國」經歷了一系列冒險後最終安然回家的故事。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來京 綠色旋風引燃觀眾夏日熱情
    《綠野仙蹤》的創作歷程和幕後精彩故事。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綠野仙蹤》的音樂劇版本,相較其他製作,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的劇團經理馬克·西米維茨MARC CIEMIEWICZ談到,此次中國巡演的百老匯英文原版,劇本源於1987年皇家莎士比亞公司(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版本。該版本於1987年在倫敦西區首演,一上演就獲得了巨大成功。
  • 馬友友與凱薩琳合奏《綠野仙蹤》主題曲,經典之樂 歷久彌新!
    《Over the Rainbow》是一首1939年拍攝的電影音樂。由哈羅德·阿倫作曲、E·Y·哈伯格填詞,1939年電影《綠野仙蹤》內的一首歌曲。歌曲榮獲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成為朱迪·加蘭歌手生涯的代表作。歌曲表達一名10多歲的小女孩渴望逃脫世界「絕望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