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蹤》不是首部彩色電影?從黑白到彩色,首部彩色長片是它

2021-01-09 豆芽罐子

1939年的《綠野仙蹤》(TheWizardofOz)不僅席捲了美國大街小巷,也捧紅了朱迪·加蘭,《OverTheRainbow》(《飛越彩虹》)這首歌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部電影其中一個加分的原因在於,它為其中一部最早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有別於早期黑白電影膠捲必須人工染色,「特藝彩色」讓彩色電影的攝製技術得到更大的提升,畫面更為飽滿和自然,《綠野仙蹤》也因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綠野仙蹤》常被誤認為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其實早在1939年以前,好萊塢已經有大約近200部電影開始嘗試一些色彩技術,最早可以追溯至1895年,託馬斯·愛迪生曾利用他所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展示多部無劇情手繪短片,其中最著名的彩色短片就是《安娜貝爾的蛇舞》。

▲1895年彩色短片《安娜貝爾的蛇舞》

喬治·梅裡愛在1902年推出的《月球旅行記》,也能看到手繪色彩的蹤影,不過這種方式是以手工在底片影格上色,需要的人力、時間皆非常驚人。

▲1902年喬治·梅裡愛《月球之旅》。

到了1908年,英國Kinemacolor公司研發出可同步捕捉雙色的技術,將紅綠兩色套用在同一膠捲上,但卻無法將藍色也固定其中。而第一部以「Kinemacolor」(自然色彩)技術投放的影片,為8分鐘的英國短片《參觀海濱》,內容記錄了當時英國人的日常生活縮影。

而1914年的《世界,眾生和惡魔》則成為電影史第一部使用相同技術的默劇電影,因此這部電影才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彩色劇情長片。

▲1939年經典電影《綠野仙蹤》。

到了1916年Technicolor公司通過操作紅綠兩種色彩濾鏡,使黑白負片能與顏色重疊,研發出了「雙色特藝」技術,接著將之改良,運用彩色濾鏡、三稜鏡、三卷黑白膠捲,紀錄三原色光,再進行衝印和染色,也就是《綠野仙蹤》使用的桃樂茜色彩技術,電影畫面變得更為飽滿且自然,也順利將「特藝彩色」推向世界。

▲1939年經典電影《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雖然並非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但對整個電影產業的影響重大,當一腳踏入奧茲國的同時,也意味著黑白時期的「舊好萊塢」已經正式結束,迎來了充滿色彩及歡樂的新世界。

電影的呈現方式非常簡單,房屋及桃樂茜的替身先是以棕色調呈現,當桃樂茜開啟房門後,全彩世界即映入桃樂茜的眼帘。如今再回頭看這部距今已過81年的電影,仍深具趣味。

相關焦點

  • 《綠野仙蹤》不是第一部彩色電影嗎?從黑白到彩色
    《綠野仙蹤》(TheWizardofOz)不僅席捲了美國大街小巷),而且使朱迪·加蘭,《OverTheRainbow》(《飛越彩虹》)風靡一時。這部電影獲得額外獎勵的原因之一是他是第一批使用特藝彩色技術的彩色電影之一,與早期的黑白膠片必須手工染色不同,特藝彩色膠片極大地改進了彩色膠片的製作工藝,使畫面更加飽滿自然,因此《綠野仙蹤》成為後續電影的重要基礎。
  • 《歡樂谷》黑白與彩色衝撞中的世界
    01黑白與彩色的衝撞1998年,那年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還不是律政俏佳人,託比·馬奎爾(Tobey Maguire)也還不是蜘蛛俠。在導演蓋瑞羅斯(Gary Ross)的電影《歡樂谷(Pleasantville)》中,兩人飾演的只是生活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普通青少年的兄妹:大衛和珍妮弗。
  • 電影發展史:從黑白走向彩色的電影世界,你知道多少?
    但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我國的電影發展史共用了115年的時間。  一、從無到有的電影裡程碑  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的《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當時的拍攝點是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至此結束了我國電影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 《梁山伯與祝英臺》新中國首部彩色戲曲片 開創越劇黃金時代
    還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歌曲等。 大千世界色彩絢麗、氣象萬千。人們在飽覽了黑白電影的藝術佳作後,又將目光投向了豐富的彩色世界,希望能欣賞到色彩更真實的彩色電影。參與人員非常激動,當時一部黑白電影投資近20萬元,彩色電影要翻倍。儘管財政緊張,但還是投入了拍攝。 當時蘇聯專家明確地說:「你們要拍彩色電影,再過3個五年計劃再說,現在拍好黑白片就可以了。」因為燈光、藥水等方面都不成熟,她們一面在電影廠拍攝,一面看著工作人員拿著小瓶子藥水做實驗。她們也不適應當時的拍攝,一個鏡頭拍十幾次,演的情緒都沒有了。
  • 首部秦腔彩色電影《火焰駒》拍攝始末
    一個甲子的守候,首部秦腔彩色電影《火焰駒》拍攝始末《火焰駒》電影使得秦腔《火焰駒》傳遍了大江南北也使古老的秦腔有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李彥貴賣水義士艾謙騎馬傳信的那個《火焰駒》麼」「是的」,肖玉玲又回答毛主席環視了一下四周說道李彥貴有個哥哥,叫李彥榮是北宋時的一位名將鎮守邊關有功啊這個人物是史有記載的這個故事我是熟悉的嘛你們拍的是故事片還是戲曲片?你們是啥劇種?
  • 彩色·黑白 ——小議電影《後來的我們》的色彩切換
    作品主要講述北漂人情感飄零離散的故事:林見清和方小曉相識於2007年歸鄉的火車,爾後十年間,他們從相識、相伴、相戀、相負、相棄,到相念、相憶、相惜、相會。劉若英用油畫般唯美的色彩表現回憶,用帶有濃厚悲傷氣息的黑白表現現實——「過去」明亮、美好,「現在」錯過、遺憾。黑白的無奈,映射曾經相愛時五光十色的美好,回不去的彩色曾經,割捨不掉的黑白現在,彩色與黑白,令人遊走在回憶和現實,徘徊於過去和後來。
  • 《魔境仙蹤》:一封寫給《綠野仙蹤》的情書
    新故事新風格新技術在龐大的資金投入和運作迅速的產業鏈條之外,好萊塢也並非只是將經典童話作為一個商品,至少創作者並不是這樣想的。《魔境仙蹤》的首位推動者是編劇米切爾·卡普勒。他一直為100多年前美國兒童文學之父弗蘭克·鮑姆創作的發生在奧茲國的系列童話《綠野仙蹤》而著迷,想寫一個關於原著中的男巫的新故事。「我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這個念頭了。
  • 別再感嘆所謂的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了
    本文所針對的是自媒體平臺上日益泛濫的低質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可不要對號入座呀。……那麼,關於自媒體所謂的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你又了解多少呢。看著所謂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的興起,最開始也是感嘆大佬的入場,但隨著彩色修復版黑白電影的愈加泛濫,也是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低質版本,不禁納悶,何來的?要知道,最初的電影上色可不是靠人工智慧的,而是靠人工來的,是人一幀一幀上的色。
  • 明明是法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緣何放映黑白版本?
    然而湯姆森彩色並不給力,在發現自己無法把膠片印成彩色之後,塔蒂只好退而求其次,將片子以黑白電影發行。有一年多時間塔蒂都無法找到發行商,直到在巴黎郊外的一次成功試映啟發他對片子進行了更多的修訂之後,事情才有了轉機。
  • 大國工匠·近代中國天文學家拍攝首部日食彩色電影全紀錄老照片
    大國工匠·近代中國天文學家拍攝首部日食彩色電影全紀錄老照片(23張)時間:1936
  • 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
    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時間:2016-11-24 11:20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鋼琴的琴鍵非得是黑白的 而不是彩色的? 說到鋼琴,很多人都來了精神,因為它不僅能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而且還是很多城裡同學的噩夢。很多人都曾被父母送到鋼琴培訓班。
  • 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從電影的聲音不斷,從黑白畫面到彩色畫面
    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從電影的聲音不斷,從黑白畫面到彩色畫面,從膠片到數碼技術。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會對電影形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舊時代的煙霧技術很快就被淘汰了。膠片因為成本和儲存運輸,曾經輝煌的膠片時代已經過去。聲音是電影的重要表現形式,影像表現的作用不可分割。
  • 1983年,山西首部彩色故事片曾在運城三地取景
    作為山西人,你知道咱們省拍攝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哪一部嗎?1983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神行太保》,即是山西省自編自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運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厚重的河東大地,處處彰顯景觀之勝,人文之蘊,而37年前攝製的山西首部彩色故事片,大量選取運城的好風光入鏡,無疑彰顯出運城顏值的魅力之大!
  • 大佛普拉斯:其實電影是彩色的,人心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極具風格特色的臺語片,不僅把幽默與悲涼的比例拿捏得非常好,在又好氣又好笑的觀影體驗後,留下的或許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導演黃信堯是拍紀錄片出身,這次是他第一次執導的劇情長片。在我們看來,他為紀錄片與劇情片取得了完美的平衡。透過一段紀錄片才有的旁白,我們可以更清楚這個角色的心境。紀錄片的指導經驗,幫助他很多,你會驚訝於他對這些底層人物深入且細膩的觀察。透過他的聲音慢慢了解這些小人物背後的辛酸。
  • 彩色照片轉黑白,這樣做效果更高級!
    很多人認為,彩色照片轉成黑白,都是一鍵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你想做出高質量的黑白照,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 《大佛普拉斯》黑白的真實人生彩色的夢
    這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有了資金去運作一部長片之後,就把長片的名字叫做《大佛普拉斯》。故事的主角是兩個社會的底底底層的人物,一位叫菜埔,幫大佛工廠守門,美名其曰夜間警衛人員。一位叫肚財,撿破銅爛鐵為生,美名其曰資源回收員。他們就像人間拋棄的兩個異類,異類和異類之間相互依靠,變成了好哥們。
  • 從黑白走向彩色 越劇電影《情探》迎來「重生」
    59年前,由傅全香、陸錦花、吳小樓等名家擔任主演的越劇電影《情探》走上大熒幕,受到廣大戲迷觀眾的熱愛與追捧;59年後,《情探》由黑白走向彩色,迎來了「重生」。 據了解,此部越劇電影《情探》改編自田漢、安娥原著,顧頌恩改編的同名舞臺劇,電影由錢勇導演,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陳飛,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獲得者吳鳳花主演。
  • 認識電影 | 彩色
    早期的彩色片也強調添加的裝飾,色彩顧問的工作是使服裝、化妝及布景的色彩能和諧。此外,每部彩色片都有一個確定的基本色調(通常是紅、藍或黃色),因而光譜上其他顏色都被扭曲了。這些問題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解決。不過,與人眼的色彩辨識能力相比,如今電影的色彩無論多準確,仍然十分粗糙。
  • 1937年,世界首部彩色動畫電影問世,最終票房4.16億美元
    它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由迪士尼打造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86年前,這部電影問世,此時距開始製作已過去了3年,一度差點失去貸款支持。1934年,沃爾特·迪士尼(迪士尼公司創始人)開始籌備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最初預算為25萬美元,但到1936年末已花費75萬美元。
  • 馬友友與凱薩琳合奏《綠野仙蹤》主題曲,經典之樂 歷久彌新!
    《Over the Rainbow》是一首1939年拍攝的電影音樂。由哈羅德·阿倫作曲、E·Y·哈伯格填詞,1939年電影《綠野仙蹤》內的一首歌曲。歌曲榮獲當年的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成為朱迪·加蘭歌手生涯的代表作。歌曲表達一名10多歲的小女孩渴望逃脫世界「絕望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