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包裝圖片
實物包裝圖片
全新未拆封
封面
封底
封底官配
內封全景
盤盒內
SCANAVO 品牌碟盒
4K UHD 光碟
BD 花絮光碟
原版片名:The Wizard of Oz
中文譯名:綠野仙蹤
其它譯名:Oz國曆險記
上映時間:1939-08-25(美國)
簡介:作為影史上最受歡迎的經典影片之一,《綠野仙蹤》講述了桃樂絲(朱迪·嘉蘭),一個堪薩斯州中部的農場女孩被一場龍捲風捲入空中,並來到奧茲仙境的故事。路上,桃樂絲遇見了沒有腦子的稻草人、缺少心臟的鐵皮人以及膽小如鼠的獅子,為了實現各自的願望,他們隨桃樂絲一同前行。讓我們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踏上黃磚路,在奧茲仙境尋找回家的路吧!
主演:朱迪·嘉蘭
弗蘭克·摩根
雷·博爾格
伯特·拉爾
傑克·黑利
碧莉·伯克
瑪格麗特·哈米爾頓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第12屆(1940)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配樂:赫伯特·斯託薩特
最佳原創歌曲:E·Y·哈爾伯格、哈羅德·阿倫
UHD影碟不分區、BD影碟全區,適用於任何播放環境
華納兄弟家庭娛樂公司 提供版權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出版
上海迅動文化影視娛樂有限公司 總經銷
ISBN 695-4-8361-3588-4
國權像字02-2004-2849號
文像進字〔2004〕1998號
光碟配置:BD100+BD25
光碟容量:Disc1:78.3G(UHD正片+花絮)
Disc2:17.1G(BD花絮)
正片片長:1:41:45
編碼格式:MPEG-H HEVC / 3840×2160p / 24 fps / HDR10 / HDR10+ / Dolby Vision-杜比視界
畫面比例:1.37:1
〔UHD〕
原聲音軌:英語(DTS-HD Master Audio 5.1)
英語評論(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 Oz史學家約翰·弗裡克以及演職人員(家屬)評論音軌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法、德、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西班牙-拉丁、捷克、匈牙利、波蘭、俄、泰
* 共12條音軌;內含一條隱藏的「日語」音軌,需搭配日本區播放環境使用
〔BD花絮碟〕
原聲音軌:英語(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 共1條音軌
〔UHD〕
原文字幕:英文(聽力障礙輔助)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通用風格)
繁體中文(通用風格)
其它字幕:法(正片、說明)、德(正片、說明)、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正片、說明)、荷蘭、韓、西班牙-拉丁、阿拉伯、捷克、匈牙利、波蘭、俄、泰
* 共21條字幕;內含三條隱藏的「日文」字幕,需搭配日本區播放環境使用
〔BD花絮碟〕
原文字幕:英文(聽力障礙輔助)
中文字幕:繁體中文(通用風格)
其它字幕:法、德、義大利、西班牙-卡斯蒂利亞、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丹麥、芬蘭、捷克、挪威、波蘭、俄、瑞典、泰
* 共18條字幕;內含一條隱藏的「日文」字幕,需搭配日本區播放環境使用
〔UHD〕
Commentary
Commentary by John Fricke with Barbara Freed-Saltzman, Margaret Hamiton, Ray Bolger, Jack Haley, John Lahr, Jane Lahr, Hamilton Meserve, Dona Massin, William Tuttle, Buddy Ebsen, Mervyn LeRoy and Jerry Maren
Oz史學家約翰·弗裡克以及演職人員(家屬)評論音軌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The Making of a Movie Classic
奇妙的《綠野仙蹤》:經典電影製作特輯(51:38)
〔BD花絮碟〕
* 本碟內花絮均為「DVD標清|480p」格式
Behind the Story
幕後故事
Victor Fleming: Master Craftsman
維克多·弗萊明:大師級巨匠(34:08)
L.Frank Baum: The Man Behind the Curtain
萊曼·弗蘭克·鮑姆:幕後推手(27:45)
Hollywood Celebrates Its Biggest Little Stars !
好萊塢慶賀最大的小明星!(10:23)
Extras
額外收錄
The Dreamer of Oz
1990年版電影《奧茲王國創始人》(1:32:48)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1910)
1910年版電影《美好的綠野仙蹤》(13:18)
His Majesty, The Scarecrow of Oz(1914)
1914年版電影《奧茲國的稻草人陛下》(59:07)
The Magic Cloak of Oz(1914)
1914年版電影《奧茲的神奇鬥篷》(43:15)
The Patchwork Girl of Oz(1914)
1914年版電影《奧茲國的拼布女孩》(50:43)
The Wizard of Oz(1925)
1925年版電影《綠野仙蹤》(1:11:53)
The Wizard of Oz(1933)
1933年彩色卡通片《綠野仙蹤》(08:13)
Online
在線模式
英文
簡體中文(通用風格)
繁體中文(通用風格)
主菜單
特別收錄
語言
主菜單
分段選擇
聲音
字幕
特別收錄-評論音軌
* 本碟內花絮均為「DVD標清|480p」格式
維克多·弗萊明:大師級巨匠(34:08)
* 導演:維克多·弗萊明(1889.2.23~1949.1.6)
萊曼·弗蘭克·鮑姆:幕後推手(27:45)
* 原著作者:萊曼·弗蘭克·鮑姆(1856~1919.5.5)
好萊塢慶賀最大的小明星!(10:23)
1990年版電影《奧茲王國創始人》(1:32:48)
1910年版電影《美好的綠野仙蹤》(13:18)
1914年版電影《奧茲國的稻草人陛下》(59:07)
1914年版電影《奧茲的神奇鬥篷》(43:15)
1914年版電影《奧茲國的拼布女孩》(50:43)
1925年版電影《綠野仙蹤》(1:11:53)
1933年彩色卡通片《綠野仙蹤》(08:13)
〔UHD〕
奇妙的《綠野仙蹤》:經典電影製作特輯(51:38)
* 初版《綠野仙蹤》小說
書中配圖
當紅童星「秀蘭·鄧波兒」亦曾角逐過女主角
宣傳花車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4K UHD_info
BD花絮_info
好久不見——同學們!今年春節小長假偶也和其它行業一樣給自己放了回假,這也許是我一年中休息最長的一次,當然主要代指公眾號連續未更新時間。原來想的挺好:大年初一看片、初二寫影評,初三就恢復碟報寫作,可執行完了初一、二的計劃就已頭昏腦脹了,休息了一段也沒緩過來,索性繼續犯懶,否則春節將會象平時一樣忙。大過年的我也該休息休息了……說是休息,實際還是在一直看片兒和即將要寫的碟……其實,初七一上班就開始著手寫這篇碟報了,只是假期後多少都會有些「後遺症」,總要緩幾天才能適應原來的工作節奏,所以寫作速度也慢些。話說回來,《綠野仙蹤》(以下簡稱《綠》)也確實難寫,它是目前我號發布的「最古老」電影、沒有之一!在此之前,我寫過的最老的影片是1951年的《欲望號街車》,而《綠》是1939年的電影,比前者還早了12年。算起來,《綠》片的演職人員都是我爺爺輩兒的,現在應該都仙逝了~~
對於《綠野仙蹤》這部電影,估計在有影碟之前,內地影迷看過的人數應該不多,我就屬於測碟前從未看過的觀眾。記憶中,這段故事俺只在兒時看過一部忘記是美國還是日本出品的動畫連續劇,國內譯名叫《Oz國曆險記》,就這我也僅記住了四位主角:小女孩、稻草人、鐵皮人和膽小的獅子,其餘都忘光光了。這次寫碟報特意查了資料。《綠》改編自兒童讀物《奇妙的奧茲男巫》,原著作者叫「萊曼·弗蘭克·鮑姆」(1856~1919.5.5),顯然本片上映前他就過世了。當年的資訊遠不及現在發達,所以小說也好、影視劇也罷,說它在全世界風靡那是誇大其辭。1939年電影上映時,我國還沒解放,啥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通過碟內的花絮紀錄片,我們至少能了解本故事在美國本土相當火爆,它在兒童中的影響力貌似可等同於後來的《哈利波特》……本片掛名導演是「維克多·弗萊明」(1889.2.23~1949.1.6),但他並非唯一。網上資料顯示,本片先後歷經五任導演:第一位是「理察·託普」、拍了兩周,所有鏡頭都被最終版本棄用;第二位是「喬治·庫克」,未拍攝任何畫面,僅調整了朱迪·嘉蘭和雷·博爾格的妝容;第三位才是「維克多·弗萊明」,在退出前他拍攝了影片的大部分內容;最後接手的是「金·維多」,他拍了剩餘場景;而第五位是製片人「茂文·勒魯瓦」,他在過渡期間客串了導演一職。本片在第12屆(1940)奧斯卡金像獎榮獲兩項大獎和四項提名,而四項提名中的三項敗給了該年度的另一部經典《亂世佳人》。有趣的是,「維克多·弗萊明」導演從《綠》劇組退出的原因就是去執導《亂世佳人》,所以說他是自己打敗了自己。本片女主角是「朱迪·嘉蘭」(1922.6.10~1969.6.22),《綠》是她的成名作!當年的電影技術不像現今這麼發達,所以演員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支撐角色,作為兒童向歌舞片,演唱和舞蹈都得親自上陣,所以選演員也必須找能唱會跳的。《綠》不僅捧紅了朱迪、還捧紅了她演唱的歌曲《Over the Rainbow》。可惜,這位演員因服用過量安眠藥,年僅47歲就撒手人寰了。聊個八卦:《綠》片在拍攝時,正值童星「秀蘭·鄧波兒」爆火之時,這位「小朋友」相信中國內地的影迷都不陌生,早年內地電視臺經常播放她的經典電影。碟內花絮也出現了她參與試鏡的畫面,但對於最終為何沒選她含糊其辭,網傳是因演員漫天要價才沒能合作成功。電影特效發展到今天,已幾乎做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地步,所以用今天的眼光回頭看80多年以前的老電影,無論它當時多優秀都無法再誇其精彩絕倫,否則即言不由衷。咱只能說以那時的電影技術和投資水平,它就是當年的——魔幻大片。而其真正驚豔之處是:今天的影迷竟然可以通過最高端的影碟觀看到如此清晰的老電影!當然,個人認為這只是特例,絕無可能所有80年前的老電影都能修復到《綠》的水平,只能說該片的膠片保存的特別好,再利用當今科技,才還原、甚至做出了遠超原作素質的聲畫質量,這才讓後世觀眾更完美的觀賞到這部經典老片。說到寫碟報,還有個個人小插曲:去年華納還在地球娛樂代理期間,曾重啟過《綠》片的BD版本,當初寫碟報時我沒選這個片,所以手頭沒有本片的BD版影碟。現如今「迅動」發行UHD版本時,並未採用常規的4+2正片碟套裝模式,而是換用了「4K UHD+BD獨立花絮碟」的搭配方案,這就導致我做UHD碟報時沒有了BD對比參考,於是趕緊下單補了一張地球國版,還好出手迅速,節前就到貨了,春節我看了全部三張碟,這才讓我對本片有了更多認識。個人建議:如果您以前購買過BD單碟版,並且想要收藏這部電影,那麼本次「迅動」出品的「UHD+花絮BD」正好為您補完該片的收藏。而如果您只買了本次的4+花絮,也建議您似我一樣再補一張BD,這樣才能看全所有花絮。另外,本片的外版還發行過3D BD,當然是後期轉制的,所以您若有興趣,這個也可以收。可以肯定的是,4K UHD的正片肯定比BD版更好,因為UHD是在BD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了畫面,具體可參考上方對比截圖。收BD正片碟主要因其內含極為豐富且珍貴的幕後花絮。您看這次「迅動」的獨立花絮BD,裡面收錄了1910~1990年間,共7個版本的電影或短片。該獨立花絮BD原本是跟著「正片BD」一同發行的,所以裡面的內容與正片BD中的花絮完全不重複,正片BD裡的花絮同它一樣彌足珍貴。另外,BD正片有UHD版未收錄的繁中評論字幕,這條繁中和隱藏的日文是全碟唯二的評論字幕;另外,BD正片中包含的「原始單聲道音軌」和「M&E音軌」(只保留音樂和音效的無對白音軌,通常用於外國配音使用)也是UHD版沒有的。那麼UHD的優勢是啥呢?除了上述提到的修正版畫面以外,在HDR的配置上,《綠》的UHD可謂全囊括,HDR10、HDR10+和杜比視界全都有。這麼老的電影HDR後效果有多大提升尚在其次、製作待遇可堪稱頂級。對於解析度的提升,有件事不得不提,在1998年11月,為紀念《綠》問世60周年,片方曾通過數位化技術處理過影片,並在影院再度上映過;2009年,《綠》的首版BD在美國、英國同步上市(VC-1編碼、自動正片播放、彈出式菜單、疑為HD-DVD版本移植),國版BD就是這張首藍碟。在首版BD的花絮中就提到過影片的數字修復,而這次修復就直接採用了「4K」標準。即雖然UHD是2019年(美國)發行的「新碟」,但實際「真4K」的數字版素材早在2009年發行BD的時候就有了、甚至可能在1998年再版上映時就做出來了。不過具體是1998還是2009,只能問華納了,我不得而知。解釋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別看這是80年前的老電影,UHD影碟中收錄的影片版本可是「真4K」規格滴呦!這也是影迷必收本碟的主因。在UHD中收錄花絮是環球的愛好、華納很少見,所以《綠》的UHD中帶有一段花絮也算是個小意外。UHD中的花絮「奇妙的《綠野仙蹤》:經典電影製作特輯(51:38)」在BD正片碟中也有,只不過BD中是480p的、UHD把其倍線成了1080p~~UHD的評論音軌不含中字有些可惜,但算不上歧視,因為除了日文以外,其它所有文字的評論字幕都未含、包含英文。而日文素材在日本以外的播放環境中還是隱藏的,所以大多數碟友看不見它們的存在。對於評論音軌,做這條音軌時影片的演職人員已大多不在人間了,譬如女主角就是由她女兒來錄製的評論音軌……UHD的正片字幕比BD多了一條「簡體中文」,這是對我們友好的地方。經過對比,簡中字幕與原來的繁中字幕是基本一致的,只是簡中字幕去掉了片頭演職人員姓名部分,估計做字幕的也清楚直接將臺灣譯名改成簡中會與內地習慣譯名相衝突,但無論如何,畢竟簡體中文還是會讓內地觀眾看起來更舒服一些。影碟版重混音的高清音軌,原BD版本用的是「Dolby TrueHD 5.1」格式、UHD換成了「DTS-HD Master Audio 5.1」,二者理論上是同質音軌、無優劣之分。但UHD既然在畫面上做了修正,音軌是否也有改動,就不是俺這人耳能分辨的了。由於偶以前對本片及其影碟無甚研究,所以本次的「獨立花絮碟BD」此前是否發行過國版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張特別少見的碟,即使以前發過也早就絕版了,所以此次重出江湖也好、新發行也好,都是很值得收入的。綜上,「迅動」新發行的「4+花絮」、再配上此前地球發行的「單2」,三張碟合在一起相當於老電影《綠野仙蹤》的數字博物館!愛好者理應該全收,您說是不?影碟機:OPPO UDP-203
影碟機:SONY BDP-S5500
投影機:SONY VPL-VW368(4K視頻投影機、支持HDR10)
投影幕:JK HD-W2 MK III 105寸畫框幕(經科白塑幕)
電視機:SONY 65Z9F(4K液晶電視機、支持杜比視界)
視頻線:高登尚4K HD-V1000 HDMI 2.0a/b線 (1米、10米)
功 放:YAMAHA RX-V3081
音 箱:7.2.4
主 箱:萬登庭2Ce
中 置:萬登庭VCC-1
環 繞:何氏H9(落地箱)*4
天 空:SKH-410(B)*4
低音炮:何氏TA100+好萊塢SW10
屏 攝:小米MIX3手機(手動模式 白平衡:自動 / 感光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