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包裝圖片
實物包裝圖片
全新未拆封
封面
封底
封底官配
內封全景
盤盒內
SCANAVO 品牌碟盒
4K UHD 光碟
BD 光碟
原版片名:SPARTACUS
中文譯名:斯巴達克斯
上映時間:1960-10-07(美國)
簡介: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為我們講述了斯巴達克斯(柯克·道格拉斯)的故事,勇敢的角鬥士,和以他的使命為信仰的女子瓦裡納(簡·西蒙斯),受到饑渴權力的羅馬將軍克拉蘇的奴役。斯巴達克斯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和輝煌的羅馬帝國的力量。這部關於人類永恆的自我鬥爭和對自由的不懈追求的真實故事鼓舞人心,斯巴達克斯結合了歷史和壯觀奇景來創造了一出愛與承諾的感人戲劇。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勞倫斯·奧利弗
簡·西蒙斯
查爾斯·勞頓
彼得·烏斯蒂諾夫
約翰·加文
尼娜·弗徹
託尼·柯蒂斯
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
第33屆(1961)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剪輯(提名):羅伯特·勞倫斯
劇情/喜劇片最佳配樂(提名):阿歷克斯·諾斯
UHD影碟不分區、BD影碟「全區」,適用於任何播放環境
環球影業公司 提供節目版權
新匯集團上海聲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發行
地球娛樂(北京天樂浩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總經銷
ISBN 695-4-8361-3569-3
國權像字173-2015-0929號
新出像進字〔2015〕753號
光碟配置:BD100+BD50
光碟容量:Disc1:87.7G(UHD)
Disc2:43.5G(BD)
正片片長:3:16:38〔UHD〕
3:16:37〔BD〕
編碼格式:UHD:MPEG-H HEVC / 3840×2160p / 24 fps / HDR10 / Dolby Vision-杜比視界
BD :MPEG4-AVC / 1920×1080p / 24 fps / SDR
畫面比例:2.20:1
〔UHD〕
原聲音軌:英語(dts:X Master Audio)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法、俄、捷克、波蘭、泰
* 共6條音軌
〔BD〕
原聲音軌:英語(DTS-HD Master Audio 7.1)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日1(DTS 2.0)、日2(DTS 5.1)、葡萄牙、西班牙、泰
* 共6條音軌
〔UHD〕
原文字幕:英文(聽力障礙輔助)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內地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其它字幕:法(正片、說明)、荷蘭、丹麥、芬蘭、挪威、瑞典、俄、捷克(正片、說明)、波蘭、印地、泰(正片、說明)、韓
* 共19條字幕
〔BD〕
原文字幕:英文(聽力障礙輔助)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內地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其它字幕:日(正片、說明1、說明2)、葡萄牙(正片、說明)、西班牙(正片、說明)、泰(正片、說明)、印尼、韓
* 共15條字幕
〔UHD & BD〕
I am Spartacus: A Conversation with Kirk Douglas
我是「斯巴達克斯」:與柯克·道格拉斯對話(09:39)
Restoring Spartacus
重新修復《斯巴達克斯》(09:00)
Deleted Scenes
刪減片段
* UHD版為「BD 1080p」畫質;BD版為「DVD 480i」畫質;UHD版中本項目在花絮菜單中的位置列於採訪檔案之下
Play All
全部播放(UHD:07:47|BD:07:41)
Spartacus Meets Varinia - UK Version
斯巴達克斯與瓦裡納的首次見面-英國版(UHD:02:11|BD:02:07)
Spartacus Meets Varinia - US Version
斯巴達克斯與瓦裡納的首次見面-美國版(UHD:02:29|BD:02:25)
1967 Finale
1967年版結局(UHD:02:30|BD:02:26)
Gracchus' Suicide - Audio Recording
革拉古自殺-錄音(UHD:01:03|BD:00:59)
Archival Interviews
採訪檔案
* UHD版為「BD 1080p」畫質;BD版為「DVD 480i」畫質;UHD版中本項目在花絮菜單中的位置列於刪減片段之上
Interview with Peter Ustinov
彼得·烏斯蒂諾夫訪談(UHD:03:01|BD:02:57)
Interview with Jean Simmons
簡·西蒙斯訪談(UHD:03:49|BD:03:43)
Behind-The-Scenes Footage
* UHD版為「BD 1080p」畫質;BD版為「DVD 480i」畫質
幕後鏡頭(UHD:05:12|BD:05:10)
Vintage Newsreels
復古新聞片
Play All
全部播放(UHD:05:00|BD:04:59)
* UHD版為「BD 1080p」畫質;BD版為「DVD 480i」畫質
London Ovation
倫敦首映式(01:44)
Tony Curtis Honored
為託尼·柯蒂斯頒獎(01:12)
Sir Laurence Olivier Returns to Hollywood
勞倫斯·奧利弗爵士回到好萊塢(00:35)
Kirk Douglas Honored
柯克·道格拉斯在星光大道留名(UHD:00:50|BD:00:51)
Kirk Douglas Arrives in New York
柯克·道格拉斯抵達紐約(UHD:00:36|BD:00:35)
Image Gallery
圖片館
* 本內容為「BD版獨佔」、1080p畫質
Production Stills
劇照及幕後
Concept Art
概念藝術
Costume Designs
服裝設計
Saul Bass Storyboards
索爾巴斯故事板
Posters & Print Ads
海報和平面廣告
Theatrical Trailer
* UHD版為「BD 1080p」畫質;BD版為「DVD 480i」畫質
劇場版預告片(02:45)
英文
簡體中文(內地普通話風格)
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頂級菜單-語言選擇
主菜單
分段
特別收錄
語音
字幕
頂級菜單-語言選擇
主菜單
分段
聲音
字幕
特別收錄
* BD版花絮中有部分為「DVD 480i」畫質
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
我是「斯巴達克斯」:與柯克·道格拉斯對話(09:39)
重新修復《斯巴達克斯》(09:00)
採用6K解析度的北極光掃描儀輸入、再用4K解析度的信號輸出
重新混音
採訪檔案-彼得·烏斯蒂諾夫訪談(03:01)
採訪檔案-簡·西蒙斯訪談(03:49)
簡的替身(左)也很漂亮
刪減片段
幕後鏡頭(05:12)
復古新聞片-倫敦首映式(01:44)
復古新聞片-柯克·道格拉斯在星光大道留名(00:50)
〔BD 獨佔:圖片館〕
劇照及幕後
概念藝術
服裝設計
索爾巴斯故事板
海報和平面廣告
BD & UHD 對比(上:BD SDR、下:4K UHD HDR10->SDR)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第八組
第九組
第十組
4K UHD_info
BD_info
「斯巴達克斯」史有其人,目前傳說最多的是說他是古羅馬時代的起義軍領袖。公元前73年,他領導了反抗羅馬共和國統治的起義。羅馬元老院選任大奴隸主克拉蘇率軍鎮壓起義軍。在公元前72年秋的戰役中,斯巴達克斯的軍隊遭三面夾擊而大敗,6萬名起義軍戰死,斯巴達克斯也壯烈犧牲。電影《斯巴達克斯》寫的就是這段故事。但由於歷史文獻有相互矛盾之處,所以傳說也未必都可信。斯巴達克斯最早被塑造成為人民自由而戰的起義者,不排除其中夾雜著當時創作者的政治述求,所以咱也別太較真兒,把電影當成藝術作品來看就好。
本片於1960年在美國公映,十七年後我才出生,所以對它談不上有啥感情。實不相瞞,這次寫碟報我才首刷該片。所以當看到片頭的4分鐘「序曲」只有音樂、沒有畫面時,我還挺詫異,以為哪根線斷了呢~~後來想到《2001太空漫遊》的前面也有這麼一場,兩者還都是「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且都上映於上世界60年代,現在問題來了:這倒底是庫布裡克的個人愛好?還是那個年代的電影都這樣?「序曲」是為了告訴觀眾電影要開始了?趕緊壓言找座麼?有研究這方面歷史的同學,請留言告知,也讓我漲漲學問……別外,本片還有「中場休息」環節,讓我想到了現在的印度電影~~看電影時,我就覺得男主演「柯克·道格拉斯」瞅著很眼熟!後來一查才知道,原來他是我們這代人更為熟悉的好萊塢演員「麥可·道格拉斯」的親爹。看來麥可系子承父業,他參演了不少經典電影,如《本能》、《華爾街》等,但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更熟悉他在MCU中飾演的一代蟻人「皮姆博士」~~~今年2月5日,柯克老爺子逝世,享年104歲。他應該是個很強勢的人。他在《斯巴達克斯》一片中不僅任男一號、同時還是製片人。好萊塢通常是製片人的權限最大。而「庫布裡克」也是個有個性導演,兩人因本片產生了不少爭執,以至於坊間傳聞庫布裡克本人都不承認《斯巴克達斯》是他的作品,原因是他沒有獲得足夠的剪片權限,呵呵~~~這部電影很長,有196分鐘,但這也只是它若干版本中的最後(新)一版,另外至少還有187、184、161等三個版本。具體區別因年代太久,除非是專項研究它的,否則估計已不可考證了……我必須承認,在1960年代好萊塢就能拍出這樣的「動作史詩大片」讓我很意外。雖然影片中的個別遠景能看出是繪畫的背景板,但當年可沒有CG特效啊,會動的人造不了假。據說庫布裡克拍攝該片用時167天,其中6周用於拍攝羅馬軍隊與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交戰的場景,僅臨時演員就有8500人!就是放到現在,也沒有幾部電影能找8500個臨時演員啊!另據,本片還因交戰畫面過於寫實殘忍,激怒了宗教團體,於是上映時不得不做了刪剪。直到獲得奧斯卡獎並在首映七年後的再度發行,被刪剪的22分鐘畫面才得到重見天日。其實本片在內地也公映過,上面的海報就是內地版本的,只是當年沒有在海報上印公映日期的習慣,所以我只能問度娘,百度說內地公映時間大約在1983年左右,我還沒上小學呢,故真偽亦無法驗證。雖說片子距今已有60年光景,但其修復結果卻出奇的好,尤其是4K UHD版本。如果您是剛入坑的小白,可能還不清楚「4K」在電影層面還屬高端指標,起碼在商業電影院中還遠達不到普及的程度。連當今票房最高的、採用IMAX數字攝像機拍攝的《復仇者聯盟3、4》都是2K電影(加完CG特效後的成片是2K的),所以4K UHD影碟已經走到了很多商業電影的前面。既然電影還是2K,而影碟卻做出了4K,那勢必會出現「真假」之分。當然,這裡的真假不等於實際感官的優劣。真的未必都好、假的也不見得都不行,有很多「假4K」UHD著實比2K的BD畫質更出色。所謂真假,即原片為2K基底,做4K UHD影碟時是通過數字算法倍線提升的解析度,碟友們便視其為「假4K」。而《斯巴達克斯》則是正經的「真4K」影碟。因為當年只有膠片電影,膠片通過現代技術掃描後就會變成真4K解析度甚至更高。本片的花絮中專門有一節是介紹修復膠片的。本片採用6K解析度的北極光掃描儀輸入、再用4K解析度的信號輸出,所以做成成片即為真4K UHD影碟,故UHD比BD有質的提升是正常的。同樣根據花絮片所示,本片的BD共有兩個版本,在blu-ray.com查詢得知,第一版是2010年5月25日(美國)發行的;第二版是2015年10月6日(美國)發行的,後者在發行時還附一個名字「Restored Edition」(還原版)。通過花絮列表判斷,UHD版與第二版BD同源,即第二版BD在製作時環球就已經做出了4K素材,只是2015年還沒有UHD影碟(世界首批UHD影碟是於2016年3月1日推出的)……《斯巴達克斯》的UHD版是2020年的新碟,美版也是7月份才發行。這次地球娛樂跟的很緊,只隔了幾個月就發了國版,必須贊一下!本次「地球娛樂」發行的4+2版中的BD是第二版。如何分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區別:第一版的原聲音軌是5.1聲道的、第二版是7.1的。當然,如果您家裡能播放UHD影碟,就不用考慮BD正片了,因為UHD除了「真4K+杜比視界HDR」以外,音軌也提升至「dts X」,可以說是一步到位啦。花絮方面:目前只有環球新出的UHD喜歡內置花絮,這次也不例外,UHD囊括了BD版中除「圖片館」以外的所有花絮(菜單排列順序略有區別),而且還將BD中只有480i解析度的花絮片全部提升到了1080p。當然,只是單純的倍線、並未修復,所以花絮片的畫質提升有限。至於兩者的時長差異,大家不必太在意,這是因為480i的花絮片是每秒30楨的,而1080p是24楨的,時長差異是幀率不同導致的,實際在內容上,兩者是完全相同的。BD和UHD相比,恐怕唯一優勢就是獨佔的「圖片館」花絮了……無論是BD還是UHD都內置三條中文字幕,一簡兩繁,適用於所有中文區用戶。啥時候環球也變得如此友好了呢?這樣又快、又好、片子又經典的國版影碟,咱該支持得支持啊,對不?推薦喜愛本片的碟友購買珍藏~~影碟機:OPPO UDP-203
影碟機:SONY BDP-S5500
投影機:SONY VPL-VW368(4K視頻投影機、支持HDR10)
投影幕:JK HD-W2 MK III 105寸畫框幕(經科白塑幕)
電視機:SONY 65Z9F(4K液晶電視機、支持杜比視界)
視頻線:高登尚4K HD-V1000 HDMI 2.0a/b線 (1米、10米)
功 放:YAMAHA RX-V3081
音 箱:7.2.4
主 箱:萬登庭2Ce
中 置:萬登庭VCC-1
環 繞:何氏H9(落地箱)*4
天 空:SKH-410(B)*4
低音炮:何氏TA100+好萊塢SW10
屏 攝:小米MIX3手機(手動模式 白平衡:自動 / 感光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