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讓買的教輔書為什麼只有一家書店有?

2020-12-22 小桔燈

一、

小哲是省會城市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

這所學校是一所名校,有50多年的歷史,出了許多的名人,從政界,新聞界,還有影視娛樂領域,都能找到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按政策公辦學校劃片招生,想上這所學校的家長很多,學校周圍的老破小房子,炒到了2萬一平。這可是一個二線城市。

小哲能在這所學校上學,是他的叔叔找了人託關係進來的,五年前花了一大筆錢,應該不少於五萬。這還是五年前的價格,現在已經翻倍了。10萬元多嗎?你嫌多,有家長願意出,學校不缺學生。

有人說,學校每年招生十個班,劃片的學生不會超過兩個班,餘下的班,都是託關係進來的。

又近期末了,數學吳老師要求同學們好好複習,多做一些試題。吳老師給大家布置作業,要做一套以一個女子命名的試題。要求大家必須做,每周檢查。

小哲知道,這是吳老師又讓去學校門口的那家書店買書了。

學校門口有三家書店,都賣輔導書和文具,而這種以一個女子命名的試題,只有一家書店有,其它兩家書店沒有。

這已不是吳老師第一次給大家布置買書的任務了,也不是只有吳老師自己布置買書的任務。其它老師也布置過。

不論是吳老師還是其它老師布置買書,都只有那一家書店有。

小哲不想去那家書店買,一是人多,每一次買書,都要排好長的隊,放學還要回家做作業,時間太緊張了。二是服務員的態度並不好。有一次,他買錯了書,返回去就不讓調換了。

幾年來,在小哲的腦子裡,一直有一個問題:老師,你讓買的教輔書為什麼只有一家書店有?

二、

老王新開了一家書店。書店位於一所初中學校的門口。

老王原來在一家國有單位上班,效益不好,辭職開了這家小書店,主要是賣一些文具和書。

因為書店在學校門口,老王將顧客主要定位於中小學生。

開業幾天來,許多家長推門進來,詢問有沒有一種品牌的試卷,品牌是一個非常好聽的女人的名字。

老王拿出小本子,認真的對家長說,我們現在沒有這本書,過兩天去圖書批發城進書。我進一批。

過一天,老王在圖書批發城轉了幾圈,找到這個品牌試卷,一個不大的門面,不像其它書店,裡面產品琳琅滿目,這個書店貨架沒有多少書,不過,卻有五六個年輕的店員,坐在椅子或者書柜上看手機。

老王詢問店員,我想進一些你們的試卷,怎麼辦理?

店員態度冷漠的說,和我們業務員聯繫,然後遞過來一個電話。

老王撥通電話,說明自己是一個書店,想進一些試卷,對方說,你所在位置已經有書店買斷了經營,我們不在你那也擺書了。

老王不解,都是書店,我給你錢,你怎麼有不賣我書之理。

對方說,你那裡已經有一家書店,向我們交了保證金,我們只在他一家書店鋪貨。其它書店不予進貨。這就大家理解的「封」了,你的那個市場,已經封了。

老王有些窩火,這是市場經濟的時代,怎麼到了你這,就成了壟斷經濟了?

三 、

周老師是一位鄉村老師,在鄉村學校教書20多年。

有一年,和在縣城一所小學當校長的同學聚會,這位同學問周老師,平時帶的課多嗎?

同學說,學校現在缺一名三年級數學老師,請周老師調開時間,去縣城學校幫帶幾節課。

周老師想著鄉村學校不忙,就答應每周去幫上幾節數學。這位同學說,按最高的課時費給你。

期末,周老師從縣城學校領到一筆錢。周老師大致算了自己上課的節數,和每節課的報酬價格,感覺不會一下子多出五六千塊錢。

周老師問同學,代課費是不是算多了。

校長同學言,這裡面有一部分錢,是教輔費。也就是學生買輔導書和試卷的提成。這時,周老師才想起,上課中間,校長同學指示過,讓學生平時作業和複習都是用一種品牌的輔導書還有一個女子名的品牌試卷。

當時,周老師還想,商家把工作做到校長了,真是用心。看來,校長同學沒有少得好處。不過,校長也不錯,好處不獨食,還能給老師們分一些?

周老師給愛人說起這事,愛人說,校長可能不敢獨食吧,畢竟數目太大了。

四、

2020年9月8日,河南省一縣縣教育體育局發布一則情況說明。說明顯示,近期,網絡媒體刊發「西峽縣城區學生家長到指定書店購買教輔」的視頻及文字材料,在社會上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相關調查正在進行,我局將根據調查結果,依紀依規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事過兩個月,11月12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一則通報:經查,西峽縣城區一中、二中、一小、三小四所學校任課老師為增加學生作業量,曾在家長和學生間暗示到指定書店購買某三個品種的教輔材料,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壞影響。

通告說,對南陽市西峽縣城區中心校負責人呂某某給予誡勉談話, 副校長王某某寫出深刻檢查。城區上四所學校校長李某某、薄某某、田某某、齊某某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四名副校長袁某某、徐某某、金某某、劉某某寫出深刻檢查。 涉事教師由所在學校依紀依規進行處理。

是什麼事件能在網絡上引起轟動,並引發省級教育管理部門發布管理通告,原來就是一起教輔事件:

據媒體報導,9月7日,河南南陽西峽縣多位家長反映稱自己學校要求購買的教輔書僅在兩家書店有貨,這引發有貨的書店出現排隊潮,家長們一大早趕到書店排隊購買「指定」的教輔書,一時間銷售火爆,大有門檻被擠破的局面。

現場視頻顯示,購書隊伍約有百餘米長,為了「搶」上書,有的家長在書店還沒開門前就前來排隊,這樣的折磨令家長們怨聲載道。

一家長稱,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都要到書店排隊購買教輔書。她表示,雖然學校沒有強制指定書店,但是老師推薦的書其他書店就是沒有。

五、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讓學生成績好,家長、老師和學生的認識是一致的。

如何提高分數,合理的利用教輔資料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學生需要教輔,可是,教輔又被推向市場。

因而,這種指定教材在指定書店購買的情況,本身並不罕見,恰是不少人的親身經歷。

有評論說,其中即便沒有利益輸送,也讓人浮想聯翩。這種指定,既傷害了教育尊嚴,也傷害了學生及家長的心。

如何破解這種難題,我們認為,一種方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像選購課本一樣,限定價格,統一的進行教輔的採購。另一種方法是學習校服的採購方法,由家長委員會出面選購,學校成立教輔挑選小組。

當然,市場監管方面,也應該對於書商一些不合理的經營行為進行治理。

一本教輔書,成了學生和家長心目中好壞老師的試金石。成了教師心目中校領導分量的定盤星!

相關焦點

  • 少用教輔書反而對學生的幫助大,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新學期開始之前,很多家長、學生都喜歡去書店或者在網上購買跟新學期科目相對應的教輔書籍,希望通過這些對課文內容有詳細解讀的輔導書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但其實,這類教輔書對學生的幫助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般大,有時候,少用教輔書反而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你知道這又是為什麼嗎?接下來,我就來向大家解釋解釋其中的緣由所在。為什麼少用教輔書卻對學生的幫助更大?
  • 青島教輔書購買現熱潮 家長稱買來後多半成「擺設」
    原標題:有多少教輔書可以不買?家長:買來教輔書多半成「擺設」 專家:家長應理性科學地為教育「花錢」( 來源:青島早報)伴隨著新學期的開始,朋友圈裡家長們曬教輔材料、曬書店買書,這背後就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近日網上曝出的河南西峽多校老師推薦家長到指定書店購買教輔材料一事也引發諸多關注。
  • 河南西峽:老師指定書店買書,書店排隊爆滿,究竟有何貓膩?
    學校老師建議買輔導書,指定了兩家書店,很多的家長去購買,導致人太多,書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差不多有上百米長,一些家長反映,從早上排到了晚上,書店的生意太火爆了,買書太難了。根據網上家長說法,學校的老師提出了買輔導書,可市內就只有兩家書店有賣,老師雖然沒有強制性要求要買,可家長為了自己孩子的學習,只能去這兩家書店購買。
  • 一家只賣滯銷書的書店
    我們想展示一家小書店的多種角色:它是店主修復童年傷痛的避難所,是趣味相投者的社區,也行使著書店古老的權力——決定你看什麼書。算法會推薦相近的趣味,獎項會鼓勵一時之選,但書店會遵守最苛刻的標準:時間。不能溫和地將選書的權力交付於別人,是書店屢受挑戰、卻不曾消失的原因。
  • 書單|就是想開一家書店
    「迷惘的一代」是她書店的常客和支持者,安德烈·紀德是她的第一批會員,也是最先訂購《尤利西斯》的人;海明威回憶自己在沒錢買書的日子裡,都從書店租書看;而喬伊斯則可能借走一本書,幾年後才歸還。如今人們將它列為打卡聖地,而早在開業後不久的19世紀20年代,它就擁有了許多朝聖者。大量美國人受時局影響,慕名而去,甚至將莎士比亞書店作為自己的收信地址。
  • 《遇見一家書店》——揭秘故宮深處最美書店
    故宮書店負責人徐梅給我講了許多關於書店的小故事,讓我有機會向大家揭秘「故宮書店養成記」,它是如何成為一個美到角落裡,連貓都不願意離開的地方。目前,在故宮裡一共有6家故宮書店,都是由故宮出版社經營管理的直營店。
  • 終於能買書了,蚌埠新華書店3月20日恢復營業
    3月18日,蚌埠新華書店,工作人員對一樓書籍進行消毒。劉晨/攝據淮河晨刊消息 疫情期間,出於防控的考慮,蚌埠市絕大多數書店處於關門歇業狀態。隨著學生開始上網課,學校網絡教學推進,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來了——教材或許能買到了,但是上課配套的正版教輔書籍去哪兒買?
  • 我,退伍老兵轉行做二手書店老闆,沒想一套破書轉手賺6萬
    有一次去借書,我看到圖書館貼出告示,要承包一樓的小房間,還不用租金。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要自主出錢,提供各類雜誌和報紙給讀者看。不用租金,除了要買書之外,門檻很低啊,我那個心動,覺得這是個機會,就決定租下這個店面。這個小書店,其實就是一個圖書館門口才8平方左右的小房間,以前是圖書館的倉庫。
  • 逆勢新增,北京再添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龍觀「一個書店」復工開業,並正式改為24小時營業。北京又迎來一家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昌平區的首家24小時書店。
  • 漫畫家岡本倫躲書店觀察誰會買新書
    ,觀察店家是否用心宣傳以及有沒有客人買新書,一旦發現書店宣傳不周就馬上列入黑名單!》以及兩人合作的《你是我的淫蕩女王》都推出新書,岡本倫老師於是透過推特大力宣傳!岡本倫老師還決定要去巡迴書店看看銷售與宣傳的情況……「至今出過將近50本漫畫了,單行本發售的時候通常都還有工作所以不會特別去書店,不過這次有舉辦特別活動所以我現在決定去逛一逛」
  • 只有笨蛋才會開這樣的書店!
    在臺灣,也正是一家家獨立書店給這座島增添了文藝屬性,臺灣不只有誠品書局,下面帶你踏上真實版的「島上書店」在文字之間尋找樂趣✍在經歷人生最痛苦的五年後,夏琳四十歲那一年,創辦了南崁1567小書店。店內排列方式仿照她記憶中的一家中老書店,只有傳統的整面書牆,店內除了販售書籍、藝文商品,還有一個讓你可以舒服的坐著喝咖啡閱讀的座位區。
  • 選購教輔別盲目 用好教輔有講究
    上周末,記者在市新華書店採訪時看到,教輔書的專櫃前又呈現出火爆的態勢,不少學生和家長拿起這本捨不得那本,在如何挑選的問題上頗為頭疼。到底該如何選購教輔書?記者採訪了部分有經驗的老師。  並列式的教輔書與老師講的內容同步,一些「全解」類的教輔書即是此類。互補式的教輔書以練習為主。遞進式的教輔書比一些老師講得更精闢。基礎弱一點的學生可以選用「並列式」的教輔書,成績好一點的學生可以選用「遞進式」的教輔書。能力差的學生,教輔書應該講得多一點,練習少一點;能力強的學生,教輔書應該講得少一點,例題多一點。
  • 實體店難做,轉學蔦屋書店,其實蔦屋書店早已不是一家書店
    蔦屋書店的創新經營模式,也都相當於把咖啡、飲食、文體等商品跟圖書混搭經營,期待消費者買書的時候,順便買點別的,書店變成了擁有各類文化產品的一個綜合賣場。傳統的實體書店賣的是產品,最關心的事情是成交,通過營銷通過產品擺放,來吸引更多眼光,而蔦屋書店是給顧客一個空間,希望消費者再次停留,為他們提供一種生活方式,在這個基礎上去轉化和成交,打破了原來書這個產品的邊界,在蔦屋書店裡有其他一切的生活用品買,比如家電,鍋碗瓢盆等等,有了停留消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時,蔦屋書店精準選品,千店千面。
  • 現在誰還去書店買書啊?
    因此小新做了一個小調查,為什麼去書店?結論是,選擇看書的人比買書的人多一點。當然因為參與樣本較少,參考性也比較低。▽每當我走進一家書店——任何一家書店,我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書店——總是滿懷暗喜。它不像那些似乎災難在即而大量出售手紙或辣椒醬的大賣場;也迥異於銷售花哨名牌服裝或飾物的豪華商鋪;它更不是一天勞作後回家順道買上半打啤酒、一盒香菸或冰淇淋的便利店。收款機的鈴聲並非是在提醒你快走,書店不限制你的逗留——它本來就是供人流連的地方,時間長短由人自便。
  • 徐匯又有實體書店恢復營業!還將新開一家24小時海派書店
    大隱書局武康大樓店今起恢復營業,而在不久之後也將有一家新的大隱書局門店落戶徐匯,大隱書局創始人劉軍表示這是一家主打海派文化和海派音樂類書籍的24小時書店,選址於徐匯區小木橋路。
  • 為什麼愛去書店買文具?這五點原因不可忽視
    這些年逛書店,養成了一個重要的習慣就是買文具。狹義上講,我常用的手帳本、紙膠帶、貼紙、筆、尺子、筆袋、收納包等都可以算是文具。既然去了一些書店,也知道在哪些書店買到我心愛的文具,那就不妨做個梳理,並找找原因,為什麼我愛去這些書店買文具。作者:好攝女
  • 書萌書店行——武漢獨立書店行
    0419樓的境自在書店境自在是《書見》裡收錄的一家最小的書店,有多小?大概只有幾十平米,也是我去過最高的一家書店,有多高?她位於中山廣場寫字樓第十九樓。他一邊籤名留言,一邊對我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在乎你寫什麼?——我就是知道啊。老王雖然不老,但守著一家店十年,賺來的錢,又用來裝修了新店。最好的時光陪書店一起歲月長長。我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我告訴他,我最好的十年,也陪著書店一起的。不同的是,那時候,我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 複合型書店:書店or商場?
    陳斌如今投入很多精力在上海亞町文創空間,他也計劃在這裡開一家有主題的獨立書店。澎湃新聞:你是什麼時候進金石堂書店的?為什麼?陳斌:金石堂是我去籌備的,大概是1982年吧。會去金石堂其實也很巧,就是喜歡看書。去之前其實我在百貨行業工作,因為喜歡看書,所以認識許多出版界的朋友。
  • 誠品時光:一個人,一家書店,一本書
    為什麼我們可以住在這裡?」 1988年吳清友經歷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成為他創辦誠品書店的契機。 1988年2月,他在倫敦出差。他特地前往聚集多家知名畫廊的梅費爾區(Mayfair)皇家藝術學院方向走去,打算買回兩件心儀已久的亨利•摩爾中型作品。
  • 衝繩小書店巡禮:開一家「理想的舊書店」其實非常困難 | 吉井忍的...
    繼續走路五分鐘,果然看見書店的燈光了[1]。千早書房外觀。店主櫻井先生說:「你這次來拍照實在太合適了,我前兩周剛換了外面的牌子。」千早書房的店名來自櫻井先生的外婆。「她多年一個人經營一家花店,對我來說,她是個生意之神。」 書店所入駐的水泥樓的二樓是房東的住所。從千早書房的門口往裡面看的風景。店鋪面積為 18 坪(約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