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都不是對手,它把「山寨」做到了極致!

2020-12-28 品牌觀察官

若論中國最多的餐飲店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是肯德基,尤其是在大城市,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它的身影,大概率對面還有一家麥當勞。

但答案可能超出你的預料,中國分布最為廣泛、數量最多的餐飲店竟然是——

華萊士。

數據顯示,早截至2019年年底,肯德基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為6534家,而麥當勞的門店數為3383家,而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12000+。也就是說,知名度比華萊士大得多的肯德基、麥當勞,兩家的大陸門店加一起還沒有它多……

這家從頭到腳都山寨肯德基的小吃店,卻憑藉著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成功逆襲正主。這一點在分布圖上也體現的尤其明顯,雖然它分布的沒有肯德基多,但在非一線城市要分布的密多了。尤其是在許多小縣城,眾人只見華萊士,不見肯德基。

麥當勞大陸分布圖

肯德基大陸分布圖

華萊士大陸分布圖

紮實的門店分布,贏得了最廣大的用戶。《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華萊士的全平臺總訂單量排名位居第一,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分別排名二三四五名,華萊士成功擠下麥當勞肯德基,拿下行業第一。

除了在數量上成功碾壓同行之外,華萊士的賺錢能力也是槓槓的。2016年,華萊士旗下華士食品在新三板掛牌,其財報顯示,2015-2019年,華士食品的淨利潤呈上升趨勢,,2015年度淨利潤約為975萬元;2019年度淨利潤達到5460萬元;2019年,其營業收入達到了25.50億元。

那麼,「李鬼」是如何超越「李逵」,華萊士究竟是如何逆襲的呢?

01

8年會計轉賣雞

華萊士的幕後掌舵人,是華懷慶、華懷餘兄弟。此前華懷慶做了8年會計,當溫州人經商風盛行、炒房團大殺四方時,華懷慶也按捺不住了,帶著自己工作多年攢下來的8000塊錢,開始下海經商。他賣過領帶,開過鞋廠,也擺過地攤,但在他看來這始終只是小打小鬧。

(左:華懷餘、右:華懷慶)

這時,洋快餐初入中國、風靡整個社會。1987年11月,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面世,開業當天,雖然下著雪,「門口排隊的人群快要擠爆了」,工作人員不得不打電話求助公安來維持秩序。最後公安出了主意,在外面排隊,一次放幾個人進去,當時隊伍在外面繞了一圈,一排兩個小時。

當時一塊原味雞售價2.5元,相比較中國當時的消費水平,可以算得上高消費,不少家庭要攢上一個月的收入來嘗一嘗肯德基。1987年,中國普通幹部的月工資收入不過100元左右。

但是就衝著想要感受「洋快餐」的魅力,想要體會「西方文化」,大家也會努力攢錢去肯德基「下回館子」。跟店門口的大叔合影,都成為了當時的潮流。

察覺到國人對于洋快餐的追捧,兩兄弟決定利用麥當勞、肯德基一時無法覆蓋二三線城市的「時空差」,模仿他們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搶先在地級市、縣級市開店,填補當地的市場空白。

當時的錢有多好賺?

一位餐飲老兵回憶,「1998年至2002年,當時投資約100萬元就可在地級市開一家和麥當勞相當規模的餐廳,一個漢堡賣10多元,大家還排隊,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資。

兩兄弟以「華萊士」,這個聽起來就倍感「洋氣」的名字成功鎮住了全村父老鄉親,一時大賺特賺。當時,兩兄弟還說,「華萊士以後要是能像肯德基那樣在中國開上20家店,到時一人買一輛捷達!」。

但山寨貨畢竟不是真正的高富帥,尤其是當山寨貨泛濫的時候,自然很難吸引到白富美。彼時,當地已經有本土漢堡企業做到了上百家加盟店的規模,讓兩兄弟的生意倍受重創。

尤其是當真正的高富帥出現的時候,山寨貨更加沒有競爭白富美的資本。2001年,德克士在華萊士對面開了一家店,這險些成為了壓死華萊士的最後一根稻草。

02

十元三個的漢堡有多香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兩兄弟決定兵行險著——推出「特價123」大促銷!

「特價123」,簡單又粗暴——可樂1元、雞腿2元和漢堡3元。

要知道,十塊錢的漢堡,現在看很便宜,但在二十年前,依舊是很多人捨不得吃的東西。華萊士這個大招一出,效果立現。其營業額由平時的2000元達到4000元,第二天達到6000元,第三天突破8000元。華萊士門口第一次迎來了人山人海。

但是彼時的同行卻有一種看笑話的心態,哪有賣這麼便宜的,這不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嗎?

但低價憑啥不能賺錢?兩兄弟想到的是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的辦法——「一天做10個漢堡要一口鍋,做500個漢堡也是一口鍋,把這口鍋的固定成本平攤到每個漢堡中去,成本差異會有多大?鍋是這樣,坐椅、店面租金、裝修投入都是這樣。」

話不多說,就是開店!兩兄弟從福州出發,將門店開遍了全國的各大中小城鎮。它的開店速度有多快?

2014年1月,它在全國有4800多家連鎖店,而到了2018年底,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10000家,如今門店數更是超過了12000+。

為了將特價進行到底,兩兄弟還配套了一系列組合拳。首先,在城市上,決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從三四線甚至小縣城起家,最後再反攻大城市。

其次,在地段上,性價比優先,主動避開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和一級路段,選擇入駐租金較低的二級路段和社區,避免了與國際大品牌的短兵相接。

第三,在店面上,「開小不開大」,不設兒童樂園,力爭讓每一平方米都產生最大效益;此外還能讓消費者產生這家店很熱鬧的感覺。

此外,在營銷方面,肯德基在電視上網絡上廣告打得飛起,代言人換了一個又一個,這筆巨大費用,華萊士基本沒有,它基本不打廣告,就貼貼海報、做做促銷而已。

當然,在食材選擇上,華萊士也相應地進行了消費降級。比如說雞米花,肯德基麵粉比例在10%到20%之間,華萊士則大概在30-40%左右。

還有肯德基用雞腿肉的地方,華萊士會選擇雞胸肉。雖然胸肉的油脂肉汁彈性會差,但是因為價格擺在那裡,其實大部分人會不在乎的。

產品尺寸也會相應縮減,肯德基是對產品大小有嚴格要求的,比如雞翅就要求是35到40克一個。華萊士則會選擇比肯德基小一點的,減量才能減價。

靠著種種大招,華萊士能夠天天大促銷,頓頓有活動。雖然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有時候,你真的能白嫖一頓飯。

華萊士的成功,其實迎合的是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需求。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仍然處於「6億人月入千元」的發展階段。

華萊士十元能換三個漢堡的平價策略,讓那些大城市郊區駐紮的漂泊青年、賺著血汗錢的農民工、囊中羞澀的學生黨,無論他們在哪座城市,都可以結束忙碌的一天後在華萊士點到優惠的套餐,用最廉價有效的果腹感享受到片刻的虛幻西洋景,過一把消費升級的癮。

「下沉市場」人群的「洋文化」追求,以華萊士這種特殊的方式與世界接軌。

03

每個人都是老闆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華萊士不僅面對消費者是走大眾路線,在開店方面也是靠發動「人民戰爭」。

區別於直營和加盟,華萊士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連鎖經營模式——合作聯營,後來這種模式被福建地區的企業廣泛使用,逐漸走出全國,因此也被稱作「福建模式」。

所謂的合作聯營,就是把華萊士的員工,變成公司的合伙人。華萊士鼓勵員工組成一個個團隊,分派到各省市獨立開發市場,團隊自主尋址開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在統一門店裝修、品牌運作、物流配送、員工培訓、產品研發等方面給予全套支持。

所以,華萊士的門店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個團隊的。有人找店址,有人抓經營,有人管後勤,各揮其能、各展其才。

華萊士不僅發動了自己的員工,還發動了外部力量,無需成為華萊士的員工也可持股,比如說供應商、門店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像華萊士參股的上遊供應鏈企業就達到了8~10家。

有事大家一起幹、有錢大家一起分。發團隊根據每個人對門店經營的貢獻度來分配比例,集體持股、交叉持股,通過利益相捆綁的方式,激發每個人的主人翁精神,把公司的生意當成自家的生意來做。

眾人拾柴火焰高。據說,一家華萊士的分店,除去房租工資和水電費,一年下來的淨利潤都有100w左右。已然達到了網友夢想的年入百萬的標準。

看到了華萊士模式的成功,其他福州連鎖餐飲品牌也紛紛學習效仿。於是在今天的福州,你。,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兩家同品類的餐廳距離不到20米,在同一條街上搶生意。而他們的老闆卻坐在茶館裡一起喝茶聊天,因為他們相互「持股」對方的餐廳。

04

最強的核心競爭力

但無論是山寨還是低價,都只是最淺層的特點,即使是合作聯營的人才管理模式,也能夠被輕易複製,雖然華萊士是山寨,但要做成「山寨之王」,也絕不僅僅是靠這幾把刷子。

當門店開到一定的規模,聚攏的資源越來越多,華萊士早就不靠薄利多銷賣漢堡賺錢了。財報顯示,其超過95%的利潤來源於對餐飲企業的原材料供應,

依託上萬家門店進行的供應鏈整合,才是它真正的競爭力。就是說,從餐廳的瓷磚、坐椅到廚房設備,再到雞塊、牛肉、麵包、可樂甚至託盤紙,華萊士都可以憑藉其龐大的統一採購量,可以確保從供應商那拿到最優惠的價格,確保了終端門店的市場競爭力,讓「低價」也能賺到錢。

此外,華萊士可能對涉及的每一個產業進行深度整合,每一個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比如華萊士旗下擁有十幾家麵包生產企業,這些麵包廠除了供應華萊士的需求外,同時也對外供應產品,每家麵包廠都為企業貢獻數百萬元的利潤。

這一點的前景,我們可以參照海底撈的發展前景,不僅成功服務了自己,讓自己更好地賺錢;還能服務其他企業,賺全行業的錢。

張勇曾提到過:我們最強的地方其實是供應鏈。2007年,海底撈把食材供應部門拆分為「蜀海」,進行公司化獨立運作,為海底撈提供整體供應鏈託管服務。2011年,「蜀海」正式從海底撈獨立出來,以標準化中央廚房系統,為餐企及零售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2018年,蜀海交易額約5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蜀海供應鏈服務了近 200 家餐飲企業,客戶分布於便利零售、火鍋、中餐、航空配餐、燒烤、韓餐等業態。除7-11、海底撈外,還包括熱辣壹號、北京航食、青年餐廳、西貝、胡大、很久以前、韓時烤肉等眾多知名餐飲連鎖企業。

05

結語

但華萊士表面繁華的背後,卻是危機重重。始終亦步亦趨地跟在肯德基身後,永遠無法擺脫山寨的影子,始終走不出自己的路;且低價促銷的路線,讓它一直賺著低於行業平均利潤的辛苦錢;更嚴重的是,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是屢屢爆出,華萊士因此還獲封了「拉肚子神器」的稱號。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永久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華萊士若是還不進行反思,那麼,要麼會被主打優質低價的新餐飲品牌而擊垮;要麼會被消費升級的浪潮所淘汰。

相關焦點

  • 年賺6億,「山寨」成功逆襲!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
    從最初「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做成中國人自己的「洋快餐」,華萊士的增長速度異常可怕,有統計數據顯示:這樣一個靠模仿麥當勞、肯德基起家的快餐店,如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坐擁12224家門店!遠超前兩家,其門店數量更是肯德基的兩倍有餘,連外國人都經常去吃,簡直不可思議。那麼,華萊士是靠什麼成功發家的呢?
  • 華萊士香過麥當勞肯德基?不服!
    應該不是肯德基就是麥當勞。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國民級洋快餐。麥當勞和肯德基什麼都好,就是9塊錢的配送費讓人恨得牙痒痒。香過肯德基麥當勞?他們改變了「不講武德」的山寨打法,把促銷搞起來、成本降下來,將店開到了麥當勞肯德基夠不到的地方去!一方面,他們在搞活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 原來麥當勞的死對頭不是肯德基?
    直以來,我都以為麥當勞和肯德基是一對CP,在營銷界相愛相殺。今天你找鹿晗代言,明天我就請吳亦凡。
  • 靠「山寨」肯德基起家,今坐擁12224家店,是肯德基2倍,年賺23億
    有人說,華萊士是山寨肯德基,但他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年賺6億,現在有12224家門店,數量是肯德基的二倍之多,那麼華萊士是怎樣獲得現在的成功的呢?中國的快餐市場,是從1987年4月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開張而拉開序幕的。中國人的模仿能力之強,讓外國人都嘆為觀止,因為「前腳看到產品,後腳『同款』就出來了」。
  • 兩兄弟靠「山寨」麥當勞發家,如今開店10000家,年入6個億
    不過,要將一個產品從頭打造,並將之做成品牌,然後上市,這個過程非常漫長,而且風險巨大,成功者寥寥,而如果採取山寨模仿的套路,則會簡單很多,但是對於山寨來說,最開始的起步簡單,但要打出品牌,卻很難,因為人們會習慣性的認為你不是正品,是山寨,但是在餐飲裡,卻有一家公司,靠山寨麥當勞和肯德基發家,然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功的在麥當勞、肯德基等一眾西方快餐領域佔得一席之地,這個公司就是華萊士。
  • 比起肯德基麥當勞,華萊士才是肥宅的救命稻草
    如果快餐界也有鄙視鏈,那麼資歷最深、品控最佳的麥當勞肯德基大概要位於頂端,中間是德克士,華萊士則躲在車底。 當麥當勞肯德基無法安撫身處36線城市的肥宅的身心,人們驀然回首,才發現華萊士已開遍了各大市鎮,並早已是店面敞亮、條件怡人的「大牌連鎖」。
  • 「山寨」肯德基逆襲!坐擁上萬家店,是肯德基2倍,營收高達23億
    文:餘周提到快餐,我們肯定會想到肯德基和麥當勞。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之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壓力也在增加,為了節省時間,很多人注重飲食的便利性。因此,像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快餐」行業迅速崛起。
  •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開在一起
    不過回想起來,之前去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火車站飛機場,還是旅遊景點,它們好像都開的挺近。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雞總是開在一起?競爭對手不是應該互相討厭,離得遠遠的才好嗎?位置,位置,還是位置如果你去過很多家麥當勞,可能你會有一種感覺:每家麥當勞都生意興隆。除了品牌的影響,店鋪位置至關重要。
  • 麥當勞大戰肯德基,都是衍生品惹得禍
    劇中,Rick經常喝的爛醉如泥後做一些瘋狂到極致的事情,而第二天一臉宿醉的他對那些都一無所知,他的經典口頭禪:WUBBA LUBBA DUB DUB!也成為了粉絲們熟知此劇的關鍵線索之一。這些裝備你要是全都置辦齊了,完全就是一個行走的麥當勞廣告牌。這難免讓我們聯想到,麥當勞這麼做的目的是不是也是在跟它們的頭牌競品——肯德基,在衍生品的發展上相互較量。
  • 肯德基打敗麥當勞的5個秘密,倔強和圓滑之爭,圓滑戰勝了倔強
    肯德基,麥當勞,中國人心目中排名前兩名的快餐品牌。更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兒時的我們被問想吃什麼,據不完全統計50%以上的回答,都是吃一頓肯德基或者麥當勞。誰小時候還沒為了一頓炸雞薯條,拼盡全力的去完成一個父母給的目標。兒童套餐、贈送的玩偶,和小夥伴一起過生日的小角落,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 揭秘麥當勞、肯德基菜單的背後:高盈利菜單都有這4個特徵
    不論賣多少年,經典菜品都還應該是非常受顧客歡迎的「長青」菜。我們以麥當勞的菜單為例,它的產品sku基本是60到70款,核心經典菜品由漢堡組成,有十幾款漢堡。這十幾款漢堡就為麥當勞貢獻了80%的營收。而且不同產品類型也有自己的明星產品,比如牛肉類有招牌巨無霸漢堡,雞肉類有板燒雞腿堡。
  • 開店14000家,吊打麥當勞+肯德基!它是又愛又恨的本土快餐之霸
    特別是後者,已把門店開到14000家,吊打前輩「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為何會那麼牛?它是如何雄起的?這一切還要從30年前說起。90年代,一批洋快餐瞄準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先後入華,最為成功的當屬麥當勞、肯德基,它們可以說掌控者中國快餐市場幾乎全部的江山,直到2001年,華萊士來出現。
  • 門店數量碾壓肯德基麥當勞,年營收25億,華萊士才是隱形巨頭!
    況且,無論從定位、價格還是門店選址看,華萊士都類似處在西式快餐的「第三世界」,它是如何做到一路高歌猛進,從啟動資金8萬元的校園小吃店做成西式快餐巨頭的呢? 看似廉價貧窮,實則富得流油 大部分人對華萊士的印象無外乎兩個:價格便宜,無處不在。
  • 在中國,為什麼肯德基打敗了麥當勞,並稱霸33年?
    為何肯德基還可以在中國打敗麥當勞,實現逆襲,成為排行第一的快餐品牌呢?肯德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炸雞連鎖品牌,也是全球第三大快餐連鎖品牌。不論是在巴黎最繁華的街道,還是在中國最具煙火氣的美食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全球市場,麥當勞門店數38695家,比肯德基多14591家。
  • 打敗肯德基、麥當勞,中國快餐之王出現!坐擁1.2萬家門店
    打敗肯德基、麥當勞,中國快餐之王出現,坐擁1.2萬家門店 推薦語:民以食為天。提起日常快餐飲食,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就是肯德基或麥當勞了。據統計,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都擁有數千家門店,在城市的快餐行業中,佔據了龐大的市場地位。
  • 肯德基上校與麥當勞小丑のPK史
    但凡來吃雞的顧客,都覺得這個看上去專業又紳士的大廚兼老闆是墜吼的。但實際上,山德士上校本人黑歷史一大把:軍人出身的他經營風格粗獷,又在加油站這種三教九流匯集的地方混過,動不動就飈髒話,還因為經營問題槍擊過競爭對手,著實是社會我山哥人狠話不多。
  • 麥當勞的肉夾饃,肯德基的螺螄粉,為何洋快餐要屢敗屢戰?
    對此麥當勞客服回應稱,以實物為準,目前針對網友普遍反映的情況,需要一對一進行處理。除了實物與圖片不符,更值得思考的是,麥當勞這家西式快餐為什麼要賣肉夾饃?這要從麥當勞與肯德基這對相愛相殺的對手競爭說起。肯德基的變與麥當勞的不變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內地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盛況空前。
  • 肯德基 VS 麥當勞:50種早餐誰最耐撕?
    有沒有辦法做到不吃早餐又不會太早死掉?專家:沒有。早餐實在是太重要了,它提供營養,促進新陳代謝,讓醫生和壞心情統統遠離我。咬下去的第一反應——完蛋,麥當勞的板燒雞腿終於遇到了它的對手。和板燒相比,碳烤雞腿的味道偏清淡,但很有碳烤的餘味。在生菜和嫩滑炒蛋的襯託下,口感也更為豐富。
  • 靠「山寨」肯德基走紅,開10000多家分店,是肯德基2倍,年賺6億
    如果問起最知名的洋快餐,很多人都會想到肯德基。肯德基品牌經常推陳出新,在保留幾款經典的,不可撼動的主打產品同時。也會研發一些符合當下時代潮流的口味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仍然有著主導地位。但是這幾年也慢慢出現了肯德基的山寨版,有些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有的卻越做越大了。華萊士就是其中之一,在最開始的時候,華萊士只是一家非常小的門面。但是模仿肯德基的經營理念和產品思路。
  • 靠「山寨」肯德基起家,坐擁12224家門店,一年狂賺23億
    不僅如此,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吃法,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餐飲行業的進步,國人開始把目標轉向國外的「吃法」,於是一些來自於海外的餐飲巨頭逐漸進入國內市場。其中最被人熟知的當屬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快餐品牌,因為它們在滿足人們食慾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