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多給了錢,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退,法院會怎麼判?

2020-12-21 財經先聲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儲蓄大國,據央行發布的數據,早在2013年我國的存款總額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截止至2019年11月,我國的存款總額已經達到192.2萬億元,並且還保持著世界第一的名次。

據今年4月我國各大銀行發布的財報可知,我國工、農、中、建、交、郵六大銀行僅淨利潤總額就達1.1萬億元,而其中最高的工商銀行淨利潤更是達到了3134億元。

各種數據都在說明我國老百姓們對於銀行的使用程度是十分高的。

也正因此,各大銀行櫃檯總是人滿為患,前往銀行辦理業務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而相信不少人在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時,都會在銀行櫃檯上看到寫著「現金當面清點,離櫃概不負責」標語的牌子。

因為這一標語的警示,很多人在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會對交易的金額仔細清點,直到確定無誤後才會完成交易。但也有些人因為繁忙等原因而不去清點,進而會引發各種糾紛。那麼,銀行櫃檯的「離櫃概不負責」此時還能不能生效呢

針對這一問題,其實我國早就給出了答案。

浙江曾有一位秦女士在前往銀行取錢時,取款金額為22400元,但銀行櫃檯職員失誤給了秦女士24000元,多給了1600元,而秦女士因為當時有急事沒清點就離開了。

銀行很快發現了問題,便向秦女士追討這1600元,但秦女士卻以銀行標出的「離櫃概不負責」為由拒不還款,雙方爭執不下,銀行便將秦女士告到了法庭。

最終,法庭認為這1600元屬於不當得利,要求秦女士立即歸還,而這件糾紛也得以解決。

針對這一糾紛,我國《人民法院報》也發表文章表示「離櫃概不負責」屬於霸王條款,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益,不能作為判定的標準。

假如你在銀行取錢後發現銀行多給了你錢,那麼你一定要及時歸還。如果你花了這筆橫財,那麼你的房子、存款、車子等資產可能會被凍結並被用於還款。而你也會進入該銀行的黑名單,往後辦理業務也會變得困難。

銀行給多了我們可以自行歸還,但銀行給少了要怎麼辦呢?

秦女士的經歷引發了眾多網民們的激烈討論。網友們表示,自己去銀行取錢的時候碰見銀行少給錢,催還時銀行便會以「離櫃概不負責」為由來拒絕還款,想要調監控時銀行還百般阻撓。

雖然是少數,但這一現象的確存在,畢竟銀行職員並非機器人,出錯是常有的事。

據我國銀保監會於2020年12月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可知,2020年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共收到銀行業消費投訴85097件,環比增長達26.5%。其中,大型國有銀行就佔據了27278件,佔總投訴的32.1%。可見,我國銀行的投訴量是十分之大的。

多給了錢霸王條款就失效,少給了錢霸王條款就成了霸佔錢財的理由,這一點也讓眾多網友們憤憤不平。

當你碰見這一情況時,你能做的只有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首先就是確保相關收據不被丟失,並向銀行要求觀察監控錄像,假如銀行不同意,那麼就向相關檢查機構進行投訴,這樣你的權益便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面對各種亂象,國家終於出手了。

就在2020年12月,我國推出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文件。並在《辦法》中表示,

自2021年1月1日起,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一起制定更加嚴苛的銀行監管要求,並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該文件的推出將要國家對銀行的監管力度得到提升,各種亂象也能被有效制止。

寫在最後

作為銀行早期用於警醒顧客的標語,「離櫃概不負責」卻成為了銀行用來坑顧客的霸王條款,而在秦女士事件過後這一條款也被大眾們討論,最終國家終於出手,加強了對銀行的監管,以防亂象的出現。

假如你碰見了這一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不論怎樣,只要你的權益受到損害,國家一定會幫助你。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取4千銀行給4萬 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歸還
    根據銀行內部規定,趙某將王某多支取的36000元先行向銀行償還,該銀行分理處讓趙某代為向王某追要該款項。 事後,趙某給王某打電話說明情況,也發送簡訊確認。王某承認自己確實多提取了錢,可他認為,銀行窗口提示「離櫃概不負責」,自己沒必要主動退錢,只是先返還了1萬元,並承諾後期退還剩餘的錢給趙某。
  • 銀行把5000打成50000,儲戶要歸還嗎?不是「離櫃概不負責」嗎?
    當然偶爾還是不可避免會出現使用現金的情況,銀行的現金業務櫃檯一直都開放,就足以證明市場還是有著需求的。不知道大家去銀行存錢的時候,會不會發現銀行的櫃檯上會有兩行字,就是「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如果你去銀行,櫃員給你的錢比你想取得少,但你當時沒有注意到,那麼如果你離開後發現造成了損失,其實這個損失是由你自己承擔的。
  • 離櫃概不負責?客戶取4000,銀行錯給4萬,花光了之後還要還嗎?
    前段時間,山東一家銀行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儲戶來銀行取4000元,銀行櫃員看錯數字,給客戶取出了40000元。客戶拿到錢之後,也沒清點,就直接離開了。結果銀行晚上進行核對的時候,發現這筆帳有誤差。找到該儲戶的時候,他已經把錢花了,這筆錢會怎麼算呢?
  • 「離櫃概不負責」只是單向?銀行錯將4千取成4萬,銀行給少了該怎麼辦?
    根據銀行的內部規定,趙某要將黨先生多支取的36000元先行向銀行償還,該銀行分理處承諾由趙某代為向黨先生追要,後來,趙某多次找黨先生協商,要求其退還的多餘的36000元。法官說,在本案中,黨先生因為銀行工作人員失誤,無故獲得36000元,銀行遭受了經濟損失,銀行的損失與的黨先生獲利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且黨先生獲得利益也沒有合法依據,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所以,黨先生應將不當得利的26000元返還,並支付利息。對此,就有網友問:「我想知道,如果客戶回家後,發現取錢時少了2萬,回頭找銀行要錢,他們會負責嗎?」
  • 山東一銀行櫃員將4千錯取成4萬,客戶不歸還,法院判決
    現在不僅是年輕人在電子支付,就連一部分老年人都會用,但是在某些業務的辦理上,還是會用到現金交易,這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到銀行櫃檯辦理。大家也都知道銀行櫃檯都會貼有這一張紙,上面寫著: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但近日在濰坊卻發生了離開櫃檯也要負責的事,到底是怎回事呢?
  • 銀行職員粗心大意多給錢儲戶遲遲不退被告上法庭
    本報訊(濰報全媒體記者宋樹雲)寒亭男子王某在銀行取款時,因櫃員趙某粗心大意,誤將取款金額看成了應取款的10倍。事後趙某根據銀行內部規定,先行向銀行返還了該款項,並代替銀行向王某索要。心存僥倖的王某隻退還了1萬元給趙某,堅持剩餘款項只還給銀行,並一再拖延,趙某因此起訴了王某。日前,寒亭區人民法院判決王某返還趙某不當得利款26000元,並支付利息。
  • 儲戶發生意外,但銀行有500萬存款,家屬不知情,銀行會告知嗎?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會變老,難免會經歷生與死。很多人為了給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賺錢,但賺錢後卻不願意花錢。這時,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儲戶意外死亡,而銀行有500萬存款,其家屬並不知情,銀行會主動通知家屬嗎?
  • 銀行錯把700元打成了700萬,客戶卻把錢花光了,這責任誰來負?
    很多家庭手裡都有多餘的錢。有了錢,很多家庭就會投入更多的錢來增加收入。但對那些不懂得理財的人來說,存錢到銀行也許是最佳選擇。歸根結底,把錢存在銀行裡是很安全的,收益也比較穩定。即使銀行破產倒閉了,儲戶也得給錢才行。就連嚴格的銀行也難免會犯錯誤。
  • 工資到帳就轉餘額寶,損失最大的是銀行?銀行人士:儲戶影響更大
    當儲戶把錢存入銀行時,銀行就會充分利用這筆錢的價值,對銀行來說,貸款是他們的獲利方式,而存款卻是他們的根基。 然而,隨著行動支付相關的金融產品的出現,很多人不再把錢存入銀行,為此銀行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為了能夠吸引儲戶存款,各大銀行也是想盡各種辦法,當儲戶不再願意把錢存到銀行時,肯定會對銀行產生影響。
  • 如果銀行破產,欠銀行的錢還要不要還?業內人給出答案!
    本期話題:如果銀行破產,欠銀行的錢還要不要還?業內人給出答案!「銀行會不會存在倒閉的風險?有這種可能性嗎?」很多人都會有這個想法。這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銀行也會倒閉破產,而且這在國際上已經不足為怪了。因為國有銀行它並不完全是以盈利為目的,而且國有銀行也沒有資金方面的困擾,所以國有銀行的存款利息相比其他銀行會比較低,而且條款方面也沒有多麼友好的優勢。就不像其他銀行,會給儲戶高額的利息,利用儲戶來實現「錢生錢」的運行模式,例如平安銀行,它給儲戶的利息就會比較多。投資都會帶著風險,銀行也是如此。如果銀行投資失敗了。
  • 又是「資不抵債」,中國第四家銀行宣布破產,儲戶的錢能拿回多少
    中國企業破產在很多人看起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這樣的事情每天或者說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說到銀行破產倒閉,很多人都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銀行背後是國家,做的生意又幾乎是「穩賺不賠」的,怎麼可能會倒閉。
  • 銀行利息上調,利率4.8%卻「無人存」?銀行經理:儲戶太精明!
    2019年,監管部門要求各大銀行暫停智能存款。2020年央行降準降息,又發出《通知》,要求各大銀行整頓「靠檔計息」和「結構性存款」,隨之而來的是各大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可以說這些對於儲戶而言,都不是什麼好消息!銀行利息上調,利率4.8%卻「無人存」?銀行經理:儲戶太精明!
  • 銀行職員:銀行受影響,儲戶「損失」更大
    不過,當我們手上有錢時,該把錢存在哪裡也變成了一個問題。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通常都會選擇存銀行。如果手上資金比較多就選擇定期存款,雖然限制了時間,但是利息比較高,而如果手上資金比較少也可以選擇活期存款,利息相對來說就比較低了。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存款方式就變得五花八門了。
  • 800工行儲戶身陷「如意金積存」騙局:卡在手 錢已走
    這時,一個自稱「拍拍網客服」的人打來電話,詢問她剛才是不是購買了七萬多塊的遊戲卡,如果不是本人親自操作的,他們可以協助退款,但需要告知她手機上收到的簡訊驗證碼。  扣款簡訊是真的,退款電話應該也假不了。夫妻倆商量著,反正卡裡已經沒有錢了,說不定給了驗證碼錢就回來了。  給了「拍拍網客服」驗證碼後,張浩妻子果真收到帳戶資金變動的簡訊。
  • 國內4家銀行破產,最高賠償儲戶50萬,但這兩種情況銀行不賠
    說到銀行,一直是百姓們心目中的最佳儲蓄地點,無論是從安全性角度考慮,還是能夠穩定地得到利息,銀行一直得到百姓們信賴。據了解,我國的儲蓄總額已經接近200萬億,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儲蓄大國,很多人都把錢存在銀行裡,避免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
  • 儲戶去世以後,就算帳上有100萬,為什麼銀行也不會提醒去取?
    俗話說得好,錢乃身外之物,出生的時候帶不來,死後也帶不走。當遇到意外情況時,比如今年的特殊情況,或者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們的錢還存在帳戶中。有些錢可能家人知道,但對於那些家人不知情的,沒花完的錢,銀行會提醒你趕快去取嗎?
  • 如果銀行破產,欠銀行的錢還需要還嗎?讓已破產的銀行案例告訴你
    中國儲蓄率之高離不開大眾對於中國各大銀行的信任,即便在現在科技發達,在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出現之下,依然阻擋不了人們把錢存入銀行的欲望。據央行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到200.99萬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佔據了大部分。
  • 儲戶請留意!多家銀行「新規」已執行?再去存錢,這件事不能忘!
    一般來說,儲戶去銀行存款,只要業務辦理好了就走了,也不會過於關注其他的東西。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可以很負責的和大家說,以後再去銀行存款,一定要認準有著此標識的銀行,不要說沒有提醒你,事關你的每一分存款!
  • 父親去世,銀行留有存款,家人知道密碼卻取不出?銀行:沒它不行
    那錢存哪裡最安全,相信很多人都有答案,那就是銀行,銀行背靠國家並且有《存款保險條例》保障,50萬以內保本保息,只要存款低於50萬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去銀行存錢容易,取錢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比如取款超過5萬以上就需要預約,如果是替別人取款,那麼程序就更加繁瑣了。可能很多人會想,存款不應該是自己去取麼,怎麼要讓別人代取?
  • 姓氏生僻銀行帳戶被凍結?銀行這一次真的被冤枉了!
    最近,一則關於銀行的新聞上了熱搜。該新聞的標題《市民姓氏太生僻只能拼音替代 存摺被凍結無法使用》。報導稱,「在山東濟南,蔄(MAN,第四聲)阿姨因為生僻姓氏的緣故,存摺被凍結,社保卡今後也可能無法使用。因銀行系統打不出這個字體,蔄阿姨開戶的存摺和社保卡只能以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