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儲蓄大國,據央行發布的數據,早在2013年我國的存款總額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截止至2019年11月,我國的存款總額已經達到192.2萬億元,並且還保持著世界第一的名次。
據今年4月我國各大銀行發布的財報可知,我國工、農、中、建、交、郵六大銀行僅淨利潤總額就達1.1萬億元,而其中最高的工商銀行淨利潤更是達到了3134億元。
各種數據都在說明我國老百姓們對於銀行的使用程度是十分高的。
也正因此,各大銀行櫃檯總是人滿為患,前往銀行辦理業務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而相信不少人在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時,都會在銀行櫃檯上看到寫著「現金當面清點,離櫃概不負責」標語的牌子。
因為這一標語的警示,很多人在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會對交易的金額仔細清點,直到確定無誤後才會完成交易。但也有些人因為繁忙等原因而不去清點,進而會引發各種糾紛。那麼,銀行櫃檯的「離櫃概不負責」此時還能不能生效呢
針對這一問題,其實我國早就給出了答案。
浙江曾有一位秦女士在前往銀行取錢時,取款金額為22400元,但銀行櫃檯職員失誤給了秦女士24000元,多給了1600元,而秦女士因為當時有急事沒清點就離開了。
銀行很快發現了問題,便向秦女士追討這1600元,但秦女士卻以銀行標出的「離櫃概不負責」為由拒不還款,雙方爭執不下,銀行便將秦女士告到了法庭。
最終,法庭認為這1600元屬於不當得利,要求秦女士立即歸還,而這件糾紛也得以解決。
針對這一糾紛,我國《人民法院報》也發表文章表示「離櫃概不負責」屬於霸王條款,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益,不能作為判定的標準。
假如你在銀行取錢後發現銀行多給了你錢,那麼你一定要及時歸還。如果你花了這筆橫財,那麼你的房子、存款、車子等資產可能會被凍結並被用於還款。而你也會進入該銀行的黑名單,往後辦理業務也會變得困難。
銀行給多了我們可以自行歸還,但銀行給少了要怎麼辦呢?
秦女士的經歷引發了眾多網民們的激烈討論。網友們表示,自己去銀行取錢的時候碰見銀行少給錢,催還時銀行便會以「離櫃概不負責」為由來拒絕還款,想要調監控時銀行還百般阻撓。
雖然是少數,但這一現象的確存在,畢竟銀行職員並非機器人,出錯是常有的事。
據我國銀保監會於2020年12月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可知,2020年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共收到銀行業消費投訴85097件,環比增長達26.5%。其中,大型國有銀行就佔據了27278件,佔總投訴的32.1%。可見,我國銀行的投訴量是十分之大的。
多給了錢霸王條款就失效,少給了錢霸王條款就成了霸佔錢財的理由,這一點也讓眾多網友們憤憤不平。
當你碰見這一情況時,你能做的只有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首先就是確保相關收據不被丟失,並向銀行要求觀察監控錄像,假如銀行不同意,那麼就向相關檢查機構進行投訴,這樣你的權益便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面對各種亂象,國家終於出手了。
就在2020年12月,我國推出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文件。並在《辦法》中表示,
自2021年1月1日起,人民銀行將會同銀保監會一起制定更加嚴苛的銀行監管要求,並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該文件的推出將要國家對銀行的監管力度得到提升,各種亂象也能被有效制止。
寫在最後
作為銀行早期用於警醒顧客的標語,「離櫃概不負責」卻成為了銀行用來坑顧客的霸王條款,而在秦女士事件過後這一條款也被大眾們討論,最終國家終於出手,加強了對銀行的監管,以防亂象的出現。
假如你碰見了這一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不論怎樣,只要你的權益受到損害,國家一定會幫助你。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