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一場關於生命意義的探索之旅

2020-09-14 堯青讀書

《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奧斯卡影帝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共同演繹的喜劇片,它用溫情幽默的口吻向觀眾講述著死亡這個頗顯沉重的話題,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探討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本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6分的好評,躋身豆瓣TOP250。

主要講述了兩個社會背景不同、性格南轅北轍,但卻同時身患癌症的患者,在被告知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共同踏上完成「遺願清單」的生命之旅。我將從人生的思考、人生的探尋和生命的意義這三個步驟出發,剖析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啟示意義。

01 人生的思考:生而不同,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愛德華和卡特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這種不同不僅表現在雙方的種族膚色、社會背景和性格特徵上,而且表現在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家庭觀中。

愛德華是一個事業上非常成功的白人富商,坐擁億萬資產,結過四段婚有一個女兒,可惜婚姻都不長久,和女兒也有矛盾,不相往來,孤身一人。他的這一生最長的一段婚姻就是自己的事業,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自己事業的打拼奮鬥上。

卡特是一名普通的黑人汽車修理工,擁有一個大家庭,過著平凡的生活。他博學廣識,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放棄了成為一名歷史教授的夢想,一生都在為家庭操勞奔波,努力地把孩子們培養成才,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家人身上。

就是這麼兩個身份地位懸殊、生活軌跡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住進同一家醫院的同一間病房,讓兩人的生命有了相交的可能。

從見面的第一天起,兩人就劍拔弩張,一言不合就開懟。但是,同樣相似的境遇和同樣複雜的情感將他們兩人連接在一起,慢慢地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當兩人被醫生告知,生命只剩下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時,他們都需要面對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死亡。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曾經說過:死亡之前,人人平等,仔細想想,這可能是人世間唯一公平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的芸芸眾生,就像影片中的愛德華和卡特一樣:有的人含著金鑰匙出生,有的人生於窮山惡水;有的人功名顯赫,有的人鬱郁不得志;有的人家財萬貫,有的人貧困潦倒……

面對自己的一生,他們或歡喜、或悲涼、或幸福、或孤單,但是當死神拿著鐮刀來到他們面前的時候,眾生皆平等,毫無例外。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人生命題。

02 人生的探尋:生命進入倒計時,我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面對死神的宣判,生命即將劃上休止符,是打算在同情和悲痛的氣氛中慢慢死去,還是打算趁著腦子清醒還能思考,腿腳方便還能行動,去做些什麼事情?

愛德華和卡特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後者。他們共同列出了一份「遺願清單」,上面記著兩人臨終前要一起完成的事情:

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

笑到流淚;

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見證真正的神跡……

可是,卡特的這項決定,並沒有得到家人們的支持。卡特的家人們不理解,他們認為: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難道不應當是和家人好好地呆在一起嗎?為什麼要選擇和一個陌生人去折騰?

而卡特的真實想法是:人生中的45年時光都在辛勤地為家人付出,從來沒有為自己考慮過。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他想遵循自己內心,為自己做點事情。於是,卡特和愛德華兩人選擇拋卻顧慮和煩惱,勇敢出發。


他們一起玩高空跳傘,一起瘋狂賽車感受刺激;一起坐著吉普車在非洲大草原放聲歌唱;一起在埃及金字塔上聊人生;一起漫步泰姬陵談身後事;一起騎著摩託車飛馳長城;一起去喜馬拉雅雪山……共同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遺願清單上的事情。

卡特的一生像極了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勤勤懇懇地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辛苦地養育兒女長大成才,一生都在為家人付出,從來沒有為自己考慮。可是人生是多麼無常啊!到頭來我們卻發現,原來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原來還有那麼多的遺憾留下。

有人說:人生最遺憾的不是做不到,而是我本來可以。

卡特的這段經歷,提醒我們:努力為家人付出的同時也別忘了自己,我們應當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拿出紙和筆列出一份屬於自己的願望清單,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不讓人生留有遺憾。

03 生命的意義:不留遺憾,做快樂的事情

行至香港,卡特在一場豔遇中幡然醒悟,他發現其實自己深愛著妻子和家人。對他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早已在自己周圍,成為無法割捨的一部分,卡特選擇重新回到家人的身邊。

回到家中的卡特,和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食、聊著天,他偷偷地觀察著每一位家人,內心充滿了幸福和感動。

這樣的生活不正是自己內心所期待的嗎?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卡特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歸來的他早已不再是離開時的他。

而此時的愛德華卻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豪宅中,回歸從前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愛德華得知好朋友卡特突然離世的消息。卡特留了一封信給愛德華,並在信中提醒愛德華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那一刻愛德華醒悟了,不要等一切都來不及時再去做,不要讓生命留有遺憾。

愛德華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中,努力地完成遺願清單上剩餘的任務。他敲響女兒的家門,主動與女兒和解,親吻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

他參加卡特的葬禮,並坦誠道:是卡特讓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為結識卡特而深感自豪,感恩我們在彼此的生命中帶來了快樂。

影片的最後,愛德華的助手將兩人的骨灰埋在喜馬拉雅雪山,划去了遺願清單上的最後一項「見證真正的神跡」,為兩人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光劃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通過這部影片,或許我們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你過得快樂嗎?你讓別人過得快樂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請追隨自己的內心,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更加快樂。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請繼續保持這種生活,並且把這份快樂傳遞給更多的人。

生命短暫,人生無常,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去做讓別人快樂的事情吧!希望有一天當你站在生命的終點站時,回頭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活一次,你還是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一場說走就走的心靈之旅,探索生命最純真的本質
    作者:盛伊藍原創不易,抄襲必究面對死亡,人們常常以悲觀的態度等待死神的到來,但這部影片《遺願清單》卻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向觀者闡述&34;的真諦。 整部影片以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故事主線,獨具導演個人特點的影像風格加之大量的喜劇元素綜合&34;所具備的悲傷感,使影片在討論&34;是自成一派,獨樹一幟。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那麼,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復盤這部影視經典,再次領略佳片魅力。
  • 《遺願清單》:生命的盡頭列下的清單,是生命裡最美的頁章
    影片並沒有避諱死亡對於人的無情逼近之感,影片中兩位主人公的病情發展成為推動劇情進展的動力,而另一方面,影片也探討了什麼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卡特的遺願有很多,大多數是體驗從未體驗過的刺激冒險,對於卡特來說,他的一生波瀾不驚,終日三點一線,從未過過方圓之外的生活,他無可爭議的是一位盡責盡力、合格的父親。在生命的盡頭,卡特直到自己時日不多後,曾經封閉、本分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在柯爾的慫恿下,卡特開始想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 豆瓣8.6《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在於你在於的
    如果我問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我呢?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活著就是你人生的意義,答案眾說紛紜,沒有真正確定的一個。胡適先生曾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遺願清單》,覺得這句話正是它想要表達的主題。
  • 竇竇看電影|《遺願清單》在戲謔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卡特的清單中,有這樣一些遺願「幫助一個陌生人」、「大笑到流淚」、「欣賞最壯麗的風景」等。在寫這份清單時,卡特是黯然的,他不願愛德華看到,在寫完後就扔進了垃圾桶。或許是因為害怕別人發現自己一生的價值意義是否有意義。至少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否定了自己一生的價值,關心他的妻子,他的事業,他的子女,他產生了疑問。而愛德華,更是完全的否定自己,否定他的無比成功的事業和那億萬的財產。
  • 《遺願清單》: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人生意義的影片
    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開篇,旁白的一段話,發人深思...... 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癌症晚期患者,因病結緣,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決定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 文化廣場自製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今夏回歸主劇場
    2020年暑期檔,兩部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將分別於7月7日至12日、7月30日至8月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溫情上演。這兩部描繪青春、共述成長的作品將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戲劇內核向觀眾闡釋「青春」主題。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講述一位患病少年劉寶和一位厭世少年楊曉宇一同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
  • 精神分析|讀解電影《遺願清單》
    沒有多少事物是唯一的,而生命於每個人而言僅有一次,但有多少人會思考生命的意義呢?
  • 電影《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是怎麼看的
    那麼你對人生的意義怎麼看呢?這部電影《遺願清單》教給了我們探尋人生意義的方法。首先得提一下這部電影的兩個主演都是拿獎拿到手軟的人物,他們都是奉獻了諸多佳片的演員。兩個都患有癌症的患者住進了同一件病房,一個是家財萬貫的這家醫院的主人愛德華,一個是平凡的汽車修理工卡特。
  • 【愛電影】《遺願清單》
    每天高強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囤積的越來越多,記住的越來越少,忙亂了生活,忙丟了自己,到最後竟然找不到這一切的意義。而就在幾天前的晚上,在已經爆滿的硬碟裡隨意翻看到了這部電影,我想這是上天的指引。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一個病房裡兩位垂暮老人的故事。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杭州站 喚醒關於友情、愛情、自由的回憶
    這是一段關於友情和熱愛的故事,是一場關於勇氣和生命的較量。而他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 。二人雖是同學可感情並不深,劉寶認為就算自己離開了人世楊曉宇也不會傷心,便向他提出如果一起執行清單就願意支付其高額的費用。於是,兩人便開始了這場瘋狂的 「安慰劑計劃」 ……
  • 日版《遺願清單》:清新細膩的遺願清單
    正如您所知,這樣清零遺願的題材,早在2007年就有美國的華納公司最先出品美版《遺願清單》了,美版《遺願清單》在羅伯•萊納執導下,頗為從男性的視覺去講述了關於為遺願清單的絕症男兒們那豪氣的一面。而在這次翻版的日版《遺願清單》,日本導演犬童一心,則從溫柔和細膩的女性角度講述了兩個身患絕症的女士努力為小女孩完成臨死前未完成的遺願的故事。
  • 《遺願清單》,摩根·弗裡曼經典之作,思考人生的意義
    《遺願清單》劇照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留下了什麼,如果什麼都沒有留下,就像路邊的石頭一樣,毫無意義。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經歷了什麼,是否看到過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日出?是否到達過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否遇到了那個自己最愛的人?也許對於人生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時,人生的意義在於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有沒有快樂過?有沒有給別人帶來快樂?
  • 《遺願清單》:直面死亡,我們應如何自處?
    也是兩人的自我救贖、自我和解之路這場遺願清單之旅源於​卡特大學時哲學教授曾經給​他們布置了一項規劃自己人生前景的作業,當時的卡特是應付潦草完成作業,當真正的人生結束時刻到來前,他有一個想好好做好這個作業的想法,想梳理一下自己人生裡的遺憾,結果這張紙被愛德華看到了,他覺得這份遺願清單很有意思,便想去和卡特一起去完成它,但是對於兩個身患絕症的人來說,這個看起來有點瘋狂的決定,於自己於家人都是不小的
  • 《遺願清單》:如果生命即將到達終點,你會怎樣度過最後的時光?
    今天重溫了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主演的知名電影《遺願清單》。該片當年紅極一時、風頭無兩,雖然故事並不複雜,但意義深刻,被譽為可以在電影史上留下光彩印記的影片之一。片中故事主要講述了黑人汽車修理工卡特·錢伯斯(摩根·弗裡曼飾)因為突發絕症住進了醫院,而和他同住一間病房的是某醫療機構的白人大老闆愛德華·科爾(傑克·尼克爾森飾)。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在生命結束之前,你還想去做什麼?
    電影的開始和你是一樣的,幸枝決定寫下遺願清單的時候,也不知道想做些什麼,可最後實現了所有的願望。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為家庭付出一直隱忍的幸枝得了癌症,沒有告訴家人。作為大企業社長的真子得了癌症,被老公背叛。
  • 兩個女人的《遺願清單》,生命的最後時刻,你選擇怎麼度過?
    01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生患絕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你會怎麼度過所剩無幾的時光?自暴自棄還是好好享受?電影《遺願清單》就講述了兩個人如何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故事。幸枝也想寫一份自己的遺願清單,卻發現毫無頭緒,發現自己做什麼都不會開心,什麼夢想都沒有。她想試試去完成小女孩的遺願清單。磨子也加入了完成小女孩遺願清單的行列,因為不想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等死。
  • 兩個女人的《遺願清單》,生命的最後時刻,你選擇怎麼度過?
    01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生患絕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你會怎麼度過所剩無幾的時光?自暴自棄還是好好享受?電影《遺願清單》就講述了兩個人如何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故事。2007年這部電影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主演,獲得了極高的票房。
  • 豆瓣評分9.1的《遺願清單》:給人生一場盡歡的擁抱
    關於生命最後的故事,兩個垂暮老者在電影《遺願清單》裡,續寫了最美的人生,他們一項項的去完成自己此生最想做的事情,他們去非洲大草原看犀牛遷徙,去埃及金字塔上看夕陽,去印度泰姬陵裡討論燒與埋,去中國長城作賽道飆摩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