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我就羨慕萬壽路裡的老街坊!

2021-03-05 新西安亂彈

主編亂彈妞:兩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漢子」,愛吃會耍又可愛,賣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詡追得上陳偉霆,嫁得了吳亦凡...當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更多關於亂彈妞,請加微信:xaltxmt

站在萬壽中路路口的人行天橋上,一邊是正在建設的幸福林帶,另一邊是圍住改造的萬壽路。對於初到這裡的人來說,眼前沒有一絲絲「故事」可言。

但對生活在「街坊」裡的人們來說,它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萬壽路!

幸福林帶 ▽

天橋上,看萬壽路的方向 ▽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那些年的你,在萬壽路康樂路溜達,吃喝玩樂後在公園北路走走停停。

後來的你,總有一個無法實現的小願望,就是把那幾年玩過的好玩的重新玩一遍。

街坊裡的回憶,是一段絕版的青春!

順著萬壽中路往南走去,大部分的沿街商鋪都被圍擋了。走到大概一百多米的位置,有家七重天酒店,正面是工商銀行的招牌,七重天三個字被放在樓房側面,讓人懷疑這家店是否還存在。

萬壽路上的酒店並不多,記憶裡,七重天在這裡大概也有二十幾個年頭了。酒店裡面的設施也更是簡陋,房間沒有廁所,電視也是老式的顯像管電視。

當年的七重天可是萬壽路上最繁華的地方,只有七層,但卻是這一帶最高的一座樓。當年能進七重天消費的,在大家眼裡都是土豪。

走在萬壽路上,看到熟悉的地方,記憶的閥門一下子就被打開了。

當年的黃河俱樂部,想必很多人都有話要說。黃河俱樂部旁邊有個球場,那裡曾是看露天電影的地方。兒時的時光總是閒適,那時想看場電影總要排上3個多小時的隊,也因為有了小夥伴的陪伴,時間過得很快,童年也顯得十分短暫。

一位出門買菜的阿姨笑呵呵地講著,「我住15街坊,小時候時每天晚上看電影,一張票一毛多錢,很多小朋友是都跟著大人往裡混,或者翻牆,看了不少的免費電影。」

網絡圖

還有崑崙俱樂部華山俱樂部,不僅周末節假日放電影,正月十五白天還舉行猜燈謎、抺鼻子、套圈等各類遊戲。燈謎寫在紙條上掛在空中,能猜中就帶著紙條去領獎,獎品是一支鉛筆,或是一塊橡皮,很珍貴。

華山俱樂部 ▽


印象最深的還有韓森寨工人俱樂部,七十年代的時候,周圍很多學校拍畢業照都會選在這裡,翻翻家裡的老物件,那些泛黃的黑白照裡說不定就能看到當年的韓森寨工人俱樂部。

網絡圖

看完電影,去新公司逛逛幾乎成為習慣,還有一門市場部,當年的十一門市場部吃的用的一應俱全,大到自行車縫紉機,小到針頭線腦,要啥有啥。

十一門市場部是一個南北走向的長長的商店,從最南邊的門出來就到了韓森寨商場

除了韓森寨商場,還有緯什街商場、十一門市部……崑崙十六街坊的軍工子弟喜歡把萬壽路叫做「北頭」,經常會說去北頭轉,叫多了也有了個叫北頭商場的地方。

「以前在十一門市部,流行吃水果皮,蘋果皮、柿子皮……現在根本找不到賣這些小玩意的了,這可能就是傳說中兒時的味道。」一位坐在馬扎凳上搖著扇子的大爺說。

網絡圖

那時街坊裡的生活仿佛從來都不缺少歡樂,高樓溜冰場、秦川廠遊泳池這些地方常常都是爆滿。高樓溜冰場,後來變成順客隆超市,再又變成小食品市場,隔條馬路還有個847的燈光球場。童年的玩樂,也幾乎都在這裡了。

「小時候爸媽不讓去旱冰場,有時連泳池都不讓去。我當年最好的朋友,她的初戀就是在高樓旱冰場認識的,在我心裡那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如今也成為了我心裡一個小小的遺憾。」路邊一家書店的老闆回憶到。

網絡圖

萬壽路曾經也有著富足的夜生活,夜市遍布。最早的夜市曾在七重天酒店門口,20多年前的事了,再近一點的就是無人不知的大棚夜市,很多90後都知道。夜市裡的燻肉大餅、過橋米線更是刻在了一代人的舌尖上。

「當年的寶橋兄弟烤魚的魚柳很好吃,後來不讓擺夜市,就搬到了大棚,現在也吃不到了。」一位黃河子弟講到。

萬壽路的美食很多都已經消失了,如今走在萬壽路,或是老街坊裡,還不時會看到一些十幾年以上的老店。

二十年的小趙烤肉 ▽

二十年的漢中熱米皮 ▽

十五年的鄒記米皮 ▽

十五年的八禧葫蘆頭 ▽

哪裡有相似的場景,哪裡就有掉入回憶的人。

西安城裡有很多種滿梧桐樹的街道,但是在萬壽路上生活過的人們,不管在哪裡,只要看到梧桐樹,心裡就會浮現萬壽路的點點滴滴。

改造當中的萬壽路上已經沒了梧桐樹的影子,聽人說還會再移種回來。但那些種在街坊們回憶裡的梧桐樹,是移不走的。

「從小長大的地方現在都快不認識了,但總感覺還是小時候綠樹成蔭的樣子,夏天各種從大梧桐樹上掉下的毛毛蟲,現在想想還挺有趣,現在都變了,都沒了。」十六街坊的老住戶說道。

「小時候在東郊長大,除街坊外,西安東郊還有一個明顯特點是不說陝西話,從小學裡大家說的就是非常標準的普通話,這個現象還挺神奇的。」一位路過的學生說道。

在東郊,沒聽過萬壽路的人,幾乎不存在。

年輕一代擠在早高峰的地鐵裡,不經意瞥到一塊牌子:萬壽路。於是,這個名字印在了腦海裡。

他們不知道,在那個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裡,萬壽路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看懂老街坊,就讀懂了萬壽路!

萬壽路、幸福路、康樂路、愛民路……東郊這一帶的地名,很暖心。走在萬壽路上的人,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走著走著,就走進了萬壽路的街坊裡。

從萬壽路的十四街坊,拐進去,就漸漸看到了萬壽路的內在。

十四街坊的路口零星擺放著幾家水果攤,路兩邊是燒烤攤、五金店和一些炒貨店。下過雨的街道有些溼,走在梧桐樹下,很涼快。

街道很寬敞,顯得路上行人很少。社區門口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媽,賣著自家醃製的酸菜。還沒走近,就已經要讓人咽口水了。

走到十四街坊的另一端,看到一個小橫幅,「聞香下馬」很是別致。住戶在這裡買著麵皮、蒸饃、滷肉。生活就是應該像這樣隨心意。

聞香下馬 ▽

如今的萬壽路的這些街坊裡,很少能見到年輕人的身影。

它的生命力,更多的留在了老一代軍工廠人,油鹽醬醋的日常裡。

「我記得在十五街坊小學裡,有個崑崙汽水廠,每年每個職工發一張汽水票,大多數父母是雙職工,就會領兩箱汽水,一箱24瓶,兩箱就48瓶,想想那時的暑假,就期待著吃西瓜,喝汽水。」一位留言的網友說道。


康樂路與萬壽中路平行,由十四街坊、十五街坊、十六街坊連接。這裡有西光小學華山中學華山實驗小學

對於學子們來說,哪裡埋葬了青春,哪裡就是母校!

華山中學 ▽

「華山中學旁邊有個教育書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了,周邊幾個學校學生買資料書,基本都在這兒買。」華山中學的一位校友說道。

教育書店 ▽

來到華山中學門口,看到學校周邊的商鋪全部都關門了,據說是要拆掉。

即將拆除的這些商鋪,有好幾個都是二十幾年的老店,名聲早已在附近家喻戶曉。馬奎肉丸胡辣湯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經搬到十六街坊的路口處了。

馬奎肉丸胡辣湯 ▽



網絡圖

華山中學的馬奎肉丸胡辣湯 ▽

學生們的足跡和回憶,大多就是書店、小吃和網吧。對於他們來說,龍行天賜、翔宇、索特、天豪……這些網吧,簡直就是心裡的標誌性建築了。

「康樂路快到南口那裡有個小巷子,裡面有個甲骨文網吧,有家砂鍋原來在隔壁,現在搬到對面了,好吃到哭泣。」曾經混跡在華山中學的同學講到。


幾個兵工廠學校裡,西光、黃河、華山都算是不錯的學校了。曾經的二十八中已經被西光合併,二十八中的那座斜塔也劃到了西光的名下。

網絡圖

萬壽路上的西光中學 ▽

西光中學的變化很大,但走出去的學生,不管怎樣都會懷念這裡。

記憶裡,被西光學生叫做白宮的建築,常常是用來對外調侃的對象。只有西光學生才知道,那被稱為白宮的地方,實際上是個衛生間。

「03屆初中從這裡畢業,小學也是在西光上的,現在門口兩邊的小賣部文具店都拆了,就感覺少了點什麼。」一位西光的校友回憶到。

這裡有學子們的青春,也有著職工們的歲月。康樂路上,參天的梧桐,不高的樓房,店鋪舊舊的門臉,有總讓人感覺這裡被歲月優待。

儘管康樂路的店鋪、車輛、格局在改變,但是這裡的氣味、聲音、感覺,卻從未動搖。

街道兩邊小區林立,西光廠小區、黃河廠小區……多是上了年代的樣子,仿佛長著一張深閨的臉。

西光十六街坊小區的門外,看到一個「園林式居住區」的牌子。

「老街坊的樓房,是蘇聯幫建廠時一起蓋的,現在看還是當年的樣子。」西光十六街坊的住戶說道。

西光十六街坊小區 ▽

走在蘇式建築的社區裡,就像流走的光陰裡。

午後陽光裡打盹的貓咪、門口曬太陽的老人,這裡的生活總給人一種上世紀的既視感。

時間在走,老街坊的故事也在更迭。它的故事,屬於老西安,屬於西光學子、華山學子還有工廠職工,也屬於經常到這裡消磨時光的人們。

路過萬壽路的人,總會在街坊裡走走,留下自己的記憶。

這些碎片拼湊起來,就是一條有故事的街巷。

更多文章請關注

 仙城裡

今日互動話題

評論留下你與【萬壽路】的故事

走心評論點讚前10名

將獲得滾雪球小奶糕1箱

對!不是1根!是1箱!30根!

另外,我們還建了街坊群,歡迎來來聊

萬壽路街坊群

(如果加滿了,大家可以加亂彈妞的微信號:xaltxmt)

相關焦點

  • 中國年·看西安|西安這些最接地氣的美食老街,吃過的人都是扶牆出
    >在西安眾多的美食街裡既有傳統的陝味餐館也有網紅的時尚創意餐廳既有好吃不貴的蒼蠅小館也有環境優美的高檔餐廳>今天小編就來給你推薦推薦西安那些最接地氣的美食老街蓮湖區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街說到西安的美食街怎能不提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街呢?
  • 榜單:美食街榜,重慶八一路、西安永興坊、青島劈柴院最受歡迎
    美食街已經成為不容錯過的重要旅遊景點,根據馬蜂窩的旅行者之選榜單數據顯示,重慶的八一路好吃街成為榜單第一名,排在二三位的是西安的永興坊和青島的劈柴院。上榜的還有長沙坡子街、北海僑港風情街、西寧莫家街、寧波南塘老街、海口騎樓小吃街、重慶洪崖洞和蘭州正寧路。
  • 開齋日裡的西安回坊
    作為一個吃貨,作為一個對西安回坊有極大興趣的吃貨,小玉一直在等著回坊裡的開齋節的到來。
  • 西安這條400米的寶藏老街早該被發現了
    如今巷子兩旁的店鋪都看著有些年頭了,充滿年代感的小賣部,留存不多的裁縫鋪子,還有開了幾十年的理髮店……這些滿是回憶的老店藏在光明巷裡,是回坊難得安靜的角落。光明巷的美食大概分兩種,被吃貨們發現的和還沒被發現的。雖然沒有廟后街的熱鬧,但留下來的全都是有口碑的老字號,值得專門來一趟。
  • 舌尖上的西安回坊美食
    盛世繁華、唐式餐飲與芸芸眾生息息相關,別具一格,風格獨特。現在,讓小編帶著大家領略經過千年薰陶的古都西安流傳且改良過的回坊美食。 最後將麻花泡在油茶裡,待到綿軟後再食,此時油香、面香和著嚼碎的芝麻、杏仁、黃豆、花生乾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 西安美食街排行榜,回民街竟然不是第一!
    大皮院西安的經典老店匯聚地在這條人流量非常大的小巷裡,因為有著各式各樣的美食而顯得生活味道濃厚。這裡屬於西安人眼中的「回坊」。每每來到這條街,你都會有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感覺,裡面的好吃的大多不出名,但味道卻是實打實的棒。嘗嘗這兒的美食,品品這兒的風土人情,你一定會發現這裡與大型美食街的不同。
  • 探尋袁驛老街
    老街不難找,從袁驛鎮政府大街往下100米左右,再向左拐進一個胡同,隨便問了一個路人,便可指出老街的方向。   老街人告訴我們,這裡有三條街,一曰刷坊街,二曰紫雲街,三曰丹鳳街。三條街的名字各有來頭,刷坊街因當年家家戶戶刷黃裱紙賣年畫為生而得名,紫雲街則是因觀音娘娘曾下凡到此普度眾生而得名,丹鳳街估計是因為鳳凰降臨到此而得名了。
  • 【回坊文學】回味回坊
    我等不過就是你面前的匆匆過客,唯有仰視,輕輕移步、慢慢體悟……你,就是世居古都西安回族同胞的聚居區—回坊。回坊,亦稱「坊上」,是對歷史上所形成的回族同胞聚居相對集中區域的稱呼,是他稱,也是自稱。「坊」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地域概念,多指城市中的「街市裡巷」,我國古代把城邑劃分為若干區,統稱為「坊」。唐長安城內就有很多「坊」,居住著大量市民,《舊唐書》裡就有「在邑居者為坊,在田居者為村」之說。「回坊」的形成,與中國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自唐代以來,由於伊斯蘭文化對回族的形成起了關鍵的紐帶作用,因而形成了自古至今的「依寺而居、隨形成坊、居坊而商」的特點。
  • 西安永興坊一站吃遍陝西美食攻略
    永興坊是唐長安城108坊之一,這位置可是唐太宗時候魏徵的相府,位於小東門裡西北角,緊鄰城牆,明清以來,這個地方被稱為「鬼市」,是西安著名的舊貨交易、古玩市場,稱為「鬼市」當然是因為沒有辦法正大光明交易,尤其是一些前朝的遺老遺少,既要保得體面又要急換所需,就只能在日落到黎明之間進行,鬼鬼祟祟,也就免不了一些盜匪銷髒的勾當參與進來,所以就叫鬼市啦。
  • 西安最有名三大老街,滿滿的人間煙火味,市井喧囂也有別樣美感
    ,即使貴為新一線,依然還是「新」與「舊」並存,三大老街就是最好的證明。,你都不會以為這是大西北的長安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的意境在這體會不到,因為五星街教堂的存在,這條街有點在歐洲風味,整條街也不像西安其他街道古香古色,我初次來的時候還滿詫異,不過轉念一想這倒也體現了這座城市的兼容。
  • 西安永興坊沒有了網紅摔碗酒,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回憶的
    大家好,我是落腳地君哥,一個愛旅遊,愛美食的大連大長山島民宿運營者。看著西安的城樓,想著曾經的古城;望向遠方,這座古城也變成網紅城市,想以後再來一次,輕鬆的再玩幾天,把小吃挨個吃一下,景點走一遍,大街逛一遍,走著走過的路,想著想過的故事。
  • 西安最正宗的小吃街不是回民街,永慶坊才是本地遊客最愛的旅遊地
    民以食為天,西安的小吃眾多,不吃一口那就對不起自己的胃了!許多旅行者遊客們來西安旅遊,除了被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震撼以外,當然留給他們的還有這裡的特色美食。作為西北地區的網紅城市,西安有數不盡的的特色美食。
  • 第四屆中國西安海歸創業大賽決賽在嘉會坊嘉會落下帷幕
    第四屆中國西安海歸創業大賽決賽在嘉會坊嘉會落下帷幕  12月5日,第四屆中國西安海歸創業大賽決賽在嘉會坊嘉會國際交流中心落下帷幕。高新區創業園企業歐卡智能「無人駕駛清潔船」項目榮獲大賽一等獎,西安諾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智慧電力可視化運維平臺」項目榮獲大賽二等獎。  本次大賽以「發動人才科技雙引擎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旨在服務更廣泛、優秀的海歸雙創項目落地西安,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西安創業發展。
  • 豐臺萬壽路南延最後一段要打通了!
    萬壽路南延(正陽大街-金星路)段於2019年8月發布招標公告後,一直再沒有信兒了不過小編近日發現,這條備受關注的道路有新消息了!!最新消息!昨天,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了萬壽路南延(正陽大街-金星路)道路工程6#標段、7#標段中標候選人公示。
  • 屯溪老街
    乘赴浙江安吉參加「和也杯」太極拳(劍)邀請賽之機,逗留屯溪,遊覽老街,大飽眼福。  說來話長:  心儀屯溪老街,則始於電影《小花》。據說劉曉慶在黃山「百步雲梯」拍攝抬擔架的外景期間,也在屯溪老街取過景。
  • 荔灣:老街裡有驚喜 舊廠中有夢想
    街上的年輕人漸漸多起來,老城荔灣正在悄悄變化:多次榮登「頭條」的永慶坊,從一條不起眼的老街,成為紅遍全網的潮街;規劃十年的大坦沙,向國際健康生態島發起衝刺;看似風格迥異的荔灣南北片區,將在白鵝潭商務區的「一張圖」中協同發展。種種變化的背後凝聚著一股強大的推動力——城市更新。
  • 廣州最美老街,文藝復古,這就是你要找的老廣州
    經常有外地的朋友來廣州問我,在廣州哪裡還能看到復古的老建築?每次他們這樣問我,我都會在腦海裡搜索,但我發現,作為廣州人,我漸漸不知道這個地方了,於是我決定來到廣州最美的老街,找回以前廣州的味道。永慶坊位於荔灣區恩寧路上。坐地鐵到黃沙站,再走很長一段路。
  • 西安一公司25人報團去泰國,疫情爆發沒去成,旅行社不全額退款
    馬女士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工作,「今年1月初,我們公司組織員工集體去泰國玩,在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萬壽路門市部報了團,我們一共25人,單人價格5300元左右,團費總計支付13萬餘元。1月17日,我們和旅行社籤了合同。」
  • 海口騎樓老街裡的天后宮,兩座廟宇做鄰居,誰是古廟?
    分享一下我的海口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到海口一定會去騎樓老街看看,而我住在了騎樓老街裡。騎樓老街可以說是海口的一座城市名片,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騎樓老街是一個街區,包括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騎樓大多布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巴洛克風格的南洋建築。從中山橫街就可以看到寫有「天后宮」三個字的牌坊,天后宮門前有銅像栩栩如生,一位背著嬰兒,領著男孩,目送遠處的丈夫出海謀生。海南人經常從這裡出海,向媽祖祈求消災賜福,使這座廟宇香火興盛不衰。
  • 西安考古最牛的大學,師生在校園裡發掘隋唐名寺,還建有博物館
    在西安,只要一有基礎建設就可能有東西出土,考古專業人員可謂有幹不完的活兒。而在西北大學,基建考古發掘這種事情無需勞煩外面的考古隊,學校自己的師生就完全可以勝任。西北大學目前共有三個校區,太白校區、桃園校區和長安校區,這三個校區都經過學校考古師生的專業勘探發掘,每一個都很有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