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票房不佳,是刪減的原罪嗎?

2020-12-03 躍幕



觀眾的觀感落差才是關鍵所在。

文/七月

比較遺憾。


上映5天、累計票房超過9000萬,這對於一部國產文藝片來說,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不錯成績;但《一秒鐘》更是張藝謀時隔2年執導的新作品,這樣的市場表現對於影片而言,顯然是有些可惜的。這其實與市場和大眾對《一秒鐘》的期待值產生了一定的落差。


從這一落差產生的原因來看,除了《一秒鐘》的刪改過審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之外,影片本身與觀眾之間的隔閡成了最關鍵的影響因素。由於影片講述的故事年代距離當下觀眾較遠、故事內容的代入感不足,再加上輔助理解的內容線索都隱藏在背景裡,這都給觀眾的觀影帶來了不小的觀感落差。


其次,從《一秒鐘》的營銷來看,雖然營銷內容多而廣,但與影片想要表達的父女情這一核心情感相關的營銷動作並不多,失去重點的營銷沒能為影片吸引到更多的觀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市場表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部《一秒鐘》帶來的遺憾,並不能掩蓋住張藝謀本身的價值所在。張藝謀在《懸崖之上》等作品中重歸類型片嘗試,市場和大眾還應該對他接下來的幾部作品保持較高的期待值。


1

「謀式」極簡故事

產生了觀影落差。



實際上,內容是評判一部影片成功與否的首要標準。從《一秒鐘》的內容本身來看,影片讓如今的大眾群體產生了不小的觀影落差,是影片市場表現比較遺憾的主要原因。


首先,《一秒鐘》給到觀眾的第一印象是,影片有著類似公路片相對簡單的故事「外殼」,並沒有多少外放的戲劇衝突,在觀影過程中無法帶給觀眾更多的刺激:一個勞改父親急於通過電影來見女兒一面,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個執著於偷膠片做燈罩的離家少女,以及一個有著職業優越感的電影放映員,三人因一卷膠片在電影放映的當晚發生了一系列衝突。


在《一秒鐘》這部影片中,張藝謀放棄了之前《影》等幾部作品的大體量、大製作和大場面,只採用了極簡主義的拍攝手法來講述上述簡單的內容,無論是禮堂擠得滿滿當當無處下腳,還是修復受損膠片全員總動員,都凸顯了那個時代人們對於看電影的熱情與真誠。這同樣使得影片的市場吸引力相對沒有那麼足。


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脈絡,加上簡單的創作方式,使得《一秒鐘》像是一部還原了那個時代人們如何看電影的回憶錄,帶給當下主流觀眾的代入感並不強。正如張藝謀自己所說的:「《一秒鐘》也許沒有什麼商業性,離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比較遠。」



其次,除了《一秒鐘》的刪改過審模糊了電影中的一些背景信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眾的觀感以及對影片的理解之外,影片本身就是背景重於故事的,更深層的一面隱藏在這些人物故事的背後,不是直觀給到觀眾的,是被削弱的。


這使得觀眾需要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去尋找更多的線索,比如勞改父親為什麼執著於通過看電影見女兒一面等伏筆,從而感悟影片內容和情感上的更多含義。否則,觀眾草草地看完之後,觀感就是張藝謀拍了一部簡簡單單的黑色幽默公路片,很難與這樣的內容產生大眾共鳴。


由此可見,僅僅是《一秒鐘》本身內容的重重「壁壘」,就率先給觀眾的觀影帶來了不小的隔閡感。


2

營銷「失焦」


核心情感沒能觸達觀眾。



在如今的國內電影市場上,營銷宣發動作雖然不是影響一部電影市場表現好壞的絕對因素,但其對票房、口碑的助力作用已經得到了市場強有力的證明。可惜的是,《一秒鐘》從營銷中獲得的市場推動力並不多。


從之前《一秒鐘》的營銷來看不難發現,無論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親筆情書、張譯為戲暴瘦20多斤,還是張譯一秒落淚、拍戲連吃十幾碗面等,這些營銷內容其實都聚焦於導演張藝謀的創作情懷、張譯的好演技等影片更加外在的內容上。


同時,這些營銷內容的覆蓋面鋪得又多又廣,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一秒鐘》的營銷動作並沒有抓到真正的重點,能夠吸引到的觀眾也就相對有限。



其次,雖然《一秒鐘》所涉及到的時代社會背景、政治文化因素等並不適合進行大篇幅的營銷動作,但影片想要表達的那個歷史時期父女情的感人之處卻是最容易接近大眾、觸動大眾的營銷重點,這在整個營銷過程中卻沒能佔到更多的比重。


具體來看,雖然有著父親反覆看《新聞簡報》中女兒那一秒鐘影像說「一秒鐘太短,不夠」等類似的物料,但這種與影片這一內核情感直接相關的營銷內容並沒有更多地出現,也沒有進行大面積的宣傳覆蓋。這導致更多的觀眾無法了解《一秒鐘》所要呈現出來的核心內容和價值觀,認為影片更多的是在懷念過去人們看電影的熱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更多觀眾買票觀影的想法。


顯然,《一秒鐘》確實引起了不少觀眾對影片相關話題和內容的關注與討論,但這種傳播熱度並不匹配影片的核心內容,在商業角度上沒能實實在在地置換成票房數據。


3

張藝謀仍值得期待

《一秒鐘》不代表所有。



對於一部影片來說,票房不是評判其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但卻是市場和大眾對這部影片關注和接受度如何的最好體現。


作為張藝謀時隔2年回歸市場的執導作品,《一秒鐘》目前的結果肯定是遺憾的:上映至今已有5天,影片的累計票房尚未破億。


不過,市場和大眾並不能因為一部《一秒鐘》的表現遺憾,而猶豫張藝謀接下來幾部作品的市場價值,甚至開始質疑張藝謀本身的價值。畢竟,作為國內第五代導演中的代表性人物,張藝謀在不斷發展迭代的國內電影市場上做出了一系列嘗試,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以2016年的《長城》為例,張藝謀嘗試著把國內電影市場與好萊塢商業市場相接軌,好萊塢級別的大場面大製作搭載了不少好萊塢一線明星。雖然影片在國內遭遇滑鐵盧,但對於早晚需要出海的國產電影來說,張藝謀無疑邁出了第一步。這樣的產業意義不應該被忽視。



同時,今年已到古稀的張藝謀仍然保持著相對較快的創作步伐,除了已經上映的《一秒鐘》,張藝謀執導的作品還有民國諜戰片《懸崖之上》和警匪犯罪片《堅如磐石》兩部待映,抗美援朝戰爭題材的《最冷的槍》也已立項。


尤其是,張藝謀不僅僅擁有這樣有些驚人的產量,還能夠在文藝片與商業片的創作之間切換自如。這樣的個人實力和能力,或許在如今的國內市場上,並沒有多少中生代導演、年輕導演能夠達到。所以,「國師」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在這樣一個高產的背後,張藝謀重新回到了類型片,在嘗試更多新的創作路徑,來挖掘影片的更多可能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接下來幾部張藝謀執導的作品仍是值得市場和大眾保持期待的,這也是要與這一部有些遺憾的《一秒鐘》分割來看的。

相關焦點

  • 上映4天票房未過億,張藝謀《一秒鐘》票房慘敗,只因刪減問題?
    大導演張藝謀拍攝的新片《一秒鐘》,明知道前景暗淡,存在感低,卻依然堅持拍攝,為啥執著於出力不討好呢?因為他所求的不是票房,而是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心願如何能拿金錢來衡量?「《一秒鐘》故事簡單,也許沒有什麼商業性,離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比較遠。」張藝謀毫不掩飾該片的商業價值。
  • 《一秒鐘》刪減了什麼?
    張藝謀的《一秒鐘》早兩年前就以前拍攝完畢,但因為「技術原因」,它先後在柏林電影節和金雞影展上被取消放映。現在放出來的成片撤檔過,刪減過,也重拍過。可以說,《一秒鐘》就是一部命運多舛的電影。這種電影我們見過很多,這兩年比較有名的就有《八佰》、《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很多電影都因「技術原因」撤檔刪減過。
  • 《一秒鐘》票房不佳,卻是一部「不合時宜」的佳片
    張藝謀執導的第23部電影長片幾經周折後,在上周五終於公映了,從票房來看,該片公映5天,取得了8640萬元,這個成績相比他之前《歸來》的2.95億元的票房遜色不少。但從口碑來看,《一秒鐘》跟《歸來》一樣,現在在網上的評分都是7.9分,是近幾年張藝謀導演的口碑之作。
  • 《一秒鐘》8.1分收穫高口碑票房排片量都不敵《瘋狂原始人2》
    《一秒鐘》經過多次刪減補拍,這次終於上映,但是首日票房卻只有兩千多萬,第二日,無論票房還是排片量都被同時上映的《瘋狂原始人2》超過。與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口碑,《一秒鐘》豆瓣開分8.1,是最近上映的電影評分最高的,網上保持較好的口碑。
  • 《一秒鐘》刪減了什麼,又是什麼技術原因導致上映被推遲?
    電影《一秒鐘》上映的第八天票房過億了,說實話我還挺為張藝謀導演高興的,因為在上映之前我就查了一下這個電影的背景資料,我感覺它過億是很正常的,從作品角度上面來說它不光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個時代,而電影《一秒鐘》就是這個時代的記錄者,下面我將用第三人稱的視角去講述這個故事,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一下關注謝謝
  • 張藝謀新片《一秒鐘》回歸初心,兩天票房4775萬,評分8.0
    《八佰》一樣,《一秒鐘》同樣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兩次推遲上映,不過,這部重新回爐的電影並沒有在質量上有所降低,上映首日票房超過了4775萬人民幣,雖然屬於中規中矩,但在某評分平臺上被打出了8.0的高分。影片把重點放在了那個不發達的時代的電影放映人和電影觀眾身上,《一秒鐘》
  • 因為刪減,《一秒鐘》失去了不少批判性,差點淪為鬧劇
    《一秒鐘》終於來了。這短短的一秒鐘,我們等了兩年,這兩年間,《一秒鐘》命途多舛。去年的柏林電影節,《一秒鐘》已經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卻因突如其來的「技術原因」被緊急召回,退出電影節放映。今年的金雞電影節,本來原定為金雞獎開幕放映,又因「技術原因」被取消放映,由《流浪地球》替換。好在,好事多磨,《一秒鐘》總算上映。
  • 如果沒刪減,「一秒鐘」你打幾分?
    《一秒鐘》上映3天,票房破7000萬,這個成績,略顯慘澹。口碑方面表現良好,領跑近期國產片,豆瓣開分8.2;於導演個人成績來說,也算得上2000年以後最好的作品,之一。果然,在影片公映後,一篇圍繞「刪減」、「審查」,名為《一秒鐘,究竟刪了幾秒鐘?》的帖子火了。
  • 未刪減完整版《原罪》!
    《原罪》是由麥可·克里斯多福執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1年7月3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柯奈爾·烏爾裡奇編著的小說《黑暗中的華爾茲》講述了腰纏萬貫的咖啡業大亨路易斯和他「郵購」的新娘茱莉亞之間的愛情故事。
  • ​《一秒鐘》票房不及預期,但能被觀眾看到,已是張藝謀的幸運
    喜歡的觀眾,會不自覺地進入故事,情難自已;不喜歡的觀眾,看再多遍,也不曉得「傷痕」的含義。2018年,「國師」張藝謀又一次將鏡頭對準了這個時代,故事發生的場景也是他最為鍾愛的西北大漠。還是雄壯、荒涼的西北農場,還是動蕩、貧瘠的時代,只不過張九聲(張譯飾)親閨女的戲份被刪減了,結尾也成了他重獲自由後與劉閨女(劉浩存飾)的再相逢。
  • 我們對電影的熱愛,一秒鐘都刪不了!
    《一秒鐘》 不難看出,這部電影還是遭到了刪減。架空的人物背景,以及有些突兀的結局,都讓人看到了電影與審查制度之間博弈的痕跡。因為電影刪減了不少這個人物的背景,以至於觀眾看完後可能也不大明白,為什麼張九聲非得要去搶那捲膠片,拼了命都要去看那膠片裡女兒那只有「一秒鐘」的鏡頭?等他勞改出獄後,不就能再見女兒了嗎?
  • 張藝謀因《一秒鐘》徹底走下神壇了?淪為爛片導演? 票房僅1億
    如今,張藝謀的作品《一秒鐘》上映,截止目前就已經有10萬多人對此篇進行了評價。而對於這樣一部藝謀回歸初心的一部電影,《一秒鐘》收穫了良好的口碑。>豆瓣評分7.9分,力壓《八佰》《金剛川》等近日熱火的影片,這也讓我們看出《一秒鐘
  • 11月票房猛降!《除暴》第一,新「謀女郎」的《一秒鐘》有遺憾
    11月已經接近尾聲了,誰將稱霸這個月的電影票房榜呢?比起10月國慶檔加持創造的近64億月票房,11月的新片沒啥人看,票房猛降至18億多,成7月下旬影院開市後月票房成績最差。除了突破11億票房大關的《金剛川》給11月「續命」外,本月新片大部分的票房表現都不達預期。
  • 張譯《一秒鐘》整容式演技實至名歸,這還是《北愛》的石頭嗎?
    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首次超過420億美元,僅一年時間就銳減2046億元;在沒有電影上映的178天裡,影視公司註銷3200家,觀影人次同比下降70%,勉強上映的299部影片裡,票房表現更是慘澹。其中,就包括張藝謀導演,張譯、範偉、劉浩存主演的電影年代劇情片《一秒鐘》。
  • 刪減和修改了這些內容,張藝謀新片《一秒鐘》,質量到底如何?
    那麼刪減了什麼?導演張藝謀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做了詳細的述說。電影做了一些修改,特殊時期,那個觸及到個人的苦澀的東西,基本都整段拿掉了。在原來的故事裡,因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勞改犯,所以他的女兒為了表現就去搶第一袋面袋子,就在扛的時候,由於卡車沒停穩,他的女兒衝了上去,被車撞了,死了。
  • 張藝謀真的盡力了,《一秒鐘》上映18天票房只有1.28億,不能怪他
    有時候,票房表現的好壞,其實不取決於你自己,但是,票房失敗對你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旦你的票房表現不佳,勢必會讓幕後的投資方覺得你的票房號召力遠不如別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的張藝謀,就是這樣一個人,最近他導演了一部電影,票房並不是很好,甚至還虧本。
  • 張藝謀新片上映,《一秒鐘》有望衝擊年度最佳?
    最值得推薦的,當屬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向來以敘事「感情」為特點,他是所有中國電影人崇拜的對象,可以說,他是中國電影屆的傳奇。出於張藝謀一貫的寫實風格,《一秒鐘》劇本的靈感,便取材於張藝謀早年自身的經歷。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等了50年,也是觀眾等了2年時間才見面的作品。
  • 上周4部新片票房表現不佳,《金剛川》上映10天票房過7億
    上周,《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月半愛麗絲》等4部新片入市,但都沒有在票房上掀起波瀾,佔據單日票房冠軍的依然是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該片上映10天,票房為7.13億元。《金剛川》公映後,引發了網友兩極化的評價,該片目前在豆瓣的評分下滑到了6.5分,曾經有平臺預測該片票房可能會突破30億元,但隨著影片的公映,預期票房也不斷下滑,目前預測該片的票
  • 一秒鐘
    經歷過兩次因「技術原因」而未能如期上映的電影《一秒鐘》最終在2020
  • 繼《影》之後,張藝謀新片來襲,《一秒鐘》或成賀歲檔票房黑馬
    從本周起有實力的片子越來越多,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張藝謀新片《一秒鐘》。該片定檔11月27日公映,目前它的各項指標都很不錯,這部作品從潛力上來說有望成為票房黑馬。,雙喜傳媒,安樂影業等公司投資,再加上張藝謀的金字招牌票房大賣還有懸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