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曾評價韓非,他的才華遠在自己之上,但韓非因為是韓國的公子,所以他不能如李斯一樣,選擇去秦國輔佐明君,他只能用一己之力,守護自己的母國韓國,韓非曾設計逼死呂不韋,又聯合趙魏兩國阻擾流民入秦,還抵制私鑄鐵,影響秦國民生。
嬴政看出韓非的才華,趁韓非來秦之際,有意拉攏他,但韓非並為之所動,他知道嬴政當下不是滅趙就是滅韓,所以暗自操作韓趙結盟一起抗秦,他知道秦國上卿姚賈在破韓趙結盟,所以進諫嬴政,揭露姚賈貪汙一事。
可惜,他還是走錯一步,惹誰不好偏偏去惹姚賈,姚賈可謂是秦國的外交家,那口才、心機都是槓槓的。面對嬴政的質問,他輕鬆化解,他說自己是故意這樣做的,不僅如此,他還故意讓六國的人都知道他貪汙,人們在咒罵他之時,也會咒罵被他賄賂的人,六國人心不齊,對秦最有利。
最重要的是人家有業績,在遊說之中他已經說服了韓國的寧騰叛國,這對秦來說又是一樁好事,滅韓就更容易了,嬴政大喜,一句」寡人錯怪你了「,君臣關係槓槓的。
面對韓非的告黑狀,姚賈可是記在了心上,他告訴李斯:「韓非就是個間諜,我跟他沒故交,所以不會對他心慈手軟」,意思是告訴李斯,我不會看在你的面子上,繞過韓非。聽了姚賈的話,李斯有點慌:「大人,不可妄言啊」,姚賈問李斯:「你是不知道啊,還是不承認啊」。姚賈語氣堅定,李斯心驚膽戰,他明白韓非有難!
而這個難,很快發生了,還讓人喘息的機會都沒有,晚上姚賈就去了韓非家,把寧騰叛國的事故意告訴韓非,而韓非明知這是姚賈是給他下套,好坐實他間諜的身份,但他依然要冒險把消息傳出去,「橫豎皆不可活,就算有一線希望,也要韓國存續」。他手下的人皆被感動,紛紛願意跟隨他。
只是,這是一條死路,姚賈早在暗處等著韓非行動,而結果是悲慘的,手下人沒一個逃出去,皆被殺,韓非是間諜的身份和證據公布於眾。
姚賈以秦律為由,建議嬴政判韓非車裂,李斯為韓非求情:「只要滅了韓國,韓非沒了依靠,日後必為大王所用啊」,明明知道這樣的解釋很蒼白,但李斯還是要試一試。很可惜,嬴政還是決定車裂韓非,因為他知道韓非的氣節不會改變的。
如果保不住韓非的生,那麼至少讓他死得痛快些,車裂那是多麼高的刑罰啊,李斯不忍,帶上一壺酒到牢獄中與韓非暢飲,兩人聊往事,當年在稷下學宮,兩人抵足而眠,談天論道,當年自己來秦國實現志向還是韓非啟發的他,如今自己卻送他最後一程,何等悲傷。
韓非欣然一笑,他為李斯遇到明君並實現了抱負而高興,李斯哽咽:「斯,孤僻少友,知己者,唯有大王和你」,韓非看出李斯的為難和無能為力,告訴他:「非,48年已虛度,還在乎這一刻嗎」,然後他親自喝下李斯遞過來的毒酒。
毒酒很快生效,李斯抱住痛苦的韓非,淚水悵然落下,不同的立場註定不同的結局。而韓非終究比李斯幸運,因為有個為他送行的人,而歷史上的李斯,五刑後又被腰斬,比韓非痛苦上百倍,他連個給他下毒的人都沒有。
如果可以選,回到稷下學宮那一年多好,年少、單純、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