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號稱千古奇書,其奇便在於本書的精和細,草蛇灰線綿延千裡,無一字虛言,無一字贅筆,每個細節都與劇情和人物命運息息相關。可這精細卻又要靠讀者去品去解,但表面妙處,不用太費腦力卻也自成一格。這就是紅樓夢的妙處。從今天起,我就把紅樓夢裡那些大名鼎鼎的美人兒和很多人其實沒什麼印象的美食,對應著發散發散思維,博君一笑。
晴雯,在紅樓夢諸多女性角色中,著墨頗多,存在感爆棚,又美麗又潑辣,還暗示著林黛玉的命運,從紅樓夢成書之日開始,直到今天都屬於「紅學」領域內,熱門研究對象之一。但和她大名鼎鼎的撕扇補裘相比,在書中更早出現的一種美食,其實也暗中隱藏著她的性格、命運,隱喻著其人之美和命運之冤。
書中第八回堪稱一章美食寶典,裡面不但寫了寶玉、黛玉在冬季大雪天先後到梨香院看望薛姨媽和薛寶釵母女時吃到的幾樣「細茶果」,還從中引出一個話頭就是寧國府的飲食小吃比如鵝掌鴨信之類的,比榮國府做的要精緻可口。這話從賈寶玉嘴裡說出來,一方面大概是有幾分「隔壁灶更香」的小孩子心態,一方面其實也符合寧國府日常生活更加驕奢淫逸的現實。這一環扣著一環,就帶出來之後的情節。那寶玉從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所,趕著向美人兒邀功,對晴雯獻媚說知道她愛吃,所以特意從寧國府要來一碟「豆腐皮餡包子」。後續的情節就是一屋子丫鬟對寶玉嚼舌頭,說這包子已經被寶玉的奶娘拿回家給自己孫子吃了,再疊加著楓露茶的官司,積怨爆發,讓這混世魔王牛性乍起,砸天砸地的要趕他乳娘滾出賈府。驚動了一干人等,好勸歹勸才算罷休。
這看似日常小事,那愛佔便宜的乳娘更是反派人物可憎嘴臉,但這偏偏就是曹雪芹的妙筆之處。曹雪芹寫紅樓夢最有趣的一點,就是顛倒倫常,或者把不合規矩甚至觸犯法度的情節,用正面人物的角度立場寫出來,好像理直氣壯,但細細咂摸就會發現這事不對啊。別說那個年頭,就是這年頭,家裡保姆吃了一點並沒有說清楚不能碰的東西,僱主人家也不能隨意辱罵辭退,紅樓夢時代,奶娘雖然還是奴僕,但涉及倫常除非大是大非的錯誤,否則輕易不能被羞辱的。紅樓夢裡對於這等資深老僕的權力地位也有非常明確的描寫,例如可以和賈母平起平坐閒話家常甚至請了一幹所謂「主子」逛自家園子的賴嬤嬤,王熙鳳都要客氣善待的賈璉乳母等等,紅樓夢裡明確寫到有臉面的老僕其體面遠勝過一些輩分低沒靠山的主人。雖然這裡的「體面」也是一個表象要打折扣,但事實是賈寶玉的乳娘體面肯定遠遠高於他的所有丫鬟,更不要說為了一碟素包子就要對她打打殺殺。
話扯遠了,說回包子。這一款引發了鬧劇的「豆腐皮餡包子」其實真不是什麼稀罕物。我小時候第一次看紅樓夢,只看得懂表面,當然也沒有很多見識,甚至一度以為這包子是豆腐皮包的,那就是非常稀罕沒聽說也沒見過的東西,才符合這樣一場熱鬧。後來仔細一看,發現自己少看了一個「餡」字,多了這個字,這好似金貴的物件立刻就不稀奇了,這不就是素包子嗎。早上上班地鐵口之類的早餐攤十有八九就能看見這吃食,711全家便利蜂也都有豆腐皮餡包子全天售賣。
前面也說了,寧國府的日常生活特別是食物,就連在榮國府享受第一等待遇的寶玉都羨慕,所以這素包子應該也是製作頗為講究。根據學者考據,以曹雪芹時代的食材和他家族的生活習慣,這包子應該是精選黃豆製成純豆漿煮開後,靜待其表面凝結成一層薄皮,再用專用的細竹製工具輕輕挑出,即為鮮豆皮,再輔以遼東來的香菇口蘑,專發的芽菜白菜等輔料,配以濃鬱醬料增添風味,製作出的純素食餡料。這看起來似乎也沒啥金貴,但這裡要注意一個細節,此時是下著雪的大冬天,無論是製作豆漿還是輔料中的新鮮蔬菜,在這個季節那個年代都是不易得的,只有大富之家才能在冬日當作尋常點心食用。
這裡就要開始點題了,晴雯是個素包子。晴雯確實就如這一碟豆腐皮餡包子,本質來說沒有一樣原料是珍貴食材,這代表著她低微的出身。關于晴雯的出身紅樓夢中也有簡述,她不是賈府的家生子,而是前面提到過那個很有」體面「的老奴賴嬤嬤送給賈母,而賈母看她長得非常標緻又極會針線活才送到寶玉房中伺候的。這淺淺一筆其實非常精準的說明了晴雯的出身,她是奴婢買的奴婢,但通過在賈母推薦認可這一層鍍金,讓她獲得了寶玉諸多侍女中超然的地位,就連襲人也不敢正面與其爭鋒,而她也大剌剌的敢直接給襲人起那頗為辱人的綽號,不把襲人放在眼裡。原料卑微、口味精緻、製作繁瑣但卻真不是什麼金貴食物,這一碟差點引發大風波的豆腐皮餡包子,活脫脫就是晴雯的寫照,以物喻人,曹公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