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你傷害了我,給我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傷痕,感覺不會再愛了。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個比喻句。其實,我們的內心真的會因為曾經的事情而留下傷痕。
就像皮膚受傷之後會留下疤痕一樣,內心受過傷害之後,也會留下印記。這種印記,不是用眼可以看到的,但是通過對一個人行為的觀察,可以看到他內心傷痕印記的存在。
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他們發現,心理上曾受過嚴重傷害的人,會做出很多與常人不同的事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小時候經常被家長關在黑屋子裡的人,長大之後就會特別怕黑,或者是有幽閉恐懼症。
有以下5種表現的人,內心一定受過傷害,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內心敏感、自卑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壓抑、爭吵、暴力的環境下長大的人,他們的內心會比較敏感、自卑。他們通常會比同齡人更加善於察言觀色。這是因為生長環境導致他們必須通過揣摩別人的心思,討好別人,才能使自己免受傷害。
他們可能沒有很大的勇氣去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別人對他提出了一些他不願意接受的要求,他也無法拒絕,而是勉強自己接受。雖然他們的內心也不樂意,但是無可奈何。
內心敏感、自卑的人,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感到難過,他們謹小慎微,會想的比較多。外人看來他可能是脾氣柔和,實則他是內心自卑,不善於表露內心而已。這就是成長給內心留下的傷痕。
2、不擅長與人交流
除去生理因素導致的交流障礙,大部分不擅長交流的人,都是因為受到心理傷害。他們在生長環境中,得到的交流都是命令式的,強制性的,處於弱勢的他們,很容易被傷害,也不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們往往不被允許去表達自己的意願與觀點。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的人,非常害怕與人發生爭執,他們即使遇到什麼事情,也會不願意與人多說話,也有可能會採取極端的方式,非卑即亢,讓人難以接受。
不擅長與人交流的人,他們並不是內心沒有想法。相反,他們反而會有許多的心思,只是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去表達出來,只能用沉默的方式,讓別人去猜測。不僅別人會感到痛苦,自己也會非常痛苦。
3、容易出口傷人
自然界內有許多動物,為了防止自己受傷害,往往會先行下手。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蜜蜂蜇人。正常情況下,蜜蜂是不會蜇人的,它們之所以會去主動蜇人,是因為它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
人類當然不會這樣,但是人類的心理若是受過傷害,內心往往也會充滿了攻擊性,性格比較偏激。有時候他們的本意並不想傷害別人,但卻會在不經意間給別人造成傷害。這種行為,他們也會感到難過。但當再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時,他們還是會不自覺地選擇同樣傷害人的做法。這是他們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4、難以與人親密
內心受過傷害的人,一般很難與別人親密接觸。他們很難去從內心接受一個人,也不會輕易接受別人對他的好。別人與他的親密關係,會讓他感到焦慮、不安,內心忐忑。
就像有些人失戀之後,一段時間內很難在開始一段新的戀情。甚至不敢再與異性交往,這都是因為害怕再次受到傷害。
他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而不得,因此他們會開啟防禦模式。用一道厚厚的屏障去隔絕與別人的交流,掩蓋自己內心的不安。隔絕了可能的傷害,也隔絕了被人愛的可能。
總結:有以上4種特徵的人,內心都有可能受過傷害。
人的內心是很脆弱的,曾經的傷痕會在內心留下很嚴重的陰影。陰影雖然可怕,但是我們要勇敢的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突破自己內心的障礙,去擁抱新的生活。
越是懼怕傷害,越會因為愛而不得痛苦。找到自己的弱點在哪,對症下藥,克服恐懼,消除陰影。也許這個過程會讓你痛苦,但是等你走出陰影的屏障之後,你會發現,完整的人格,開朗的性格,是多麼的美妙。
希望每個人,都能直面自己的內心,迎接美好的生活。
我知道你一定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下高見,期待與你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