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努力地奔跑 ——高安市祥符鎮貧困戶鄔書龍的脫貧故事

2020-12-28 騰訊網

小兒子患病欠下高額債務,且每年的後續治療仍需要支付大筆藥費,面對生活的不易,高安市祥符鎮星龍下西港村民鄔書龍夫婦沒有抱怨,更沒有放棄,而是憑著雙手辛勤勞作,換取兒子的健康,擺脫貧困的影子,獲評2020年「高安市脫貧示範戶」。

鄔書龍今年46歲,妻子周文華44歲,一家五口人,上有70多歲、患有慢性病的老母親,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20歲,在南昌讀大三,小兒子14歲,在就讀初三。按理說,在農村裡,憑著夫妻倆裡裡外外的勞作,家裡即使算不上很富裕,也應該是吃穿不愁。但不幸的是,2011年,鄔書龍的小兒子患上腎病綜合症。很快,病魔掏空這個家的所有家底。

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那幾年,他們到南昌,下廣州,不停地在各大醫院輾轉奔波,所幸後來兒子的病情總算穩定下來。但根據醫生的囑咐,他們每個月要到南昌給兒子撿回來一大摞中藥,還要定期到廣州進行複診。幾年來,孩子吃掉的中藥,足足可以裝滿2個大穀倉,家裡也為此欠債好幾萬元。

舊債還不上、家裡開銷照樣要,每年大兒子讀書要3萬多元,小兒子吃中藥要3萬多元,還有其它開銷,沉重的負擔壓得夫妻倆喘不過氣來。就在生活一籌莫展之際,2015年根據黨的扶貧政策,鎮村通過評議將他們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幹部經常來上門走訪,了解家裡的基本情況,宣傳各項扶持政策,與鄔書龍一起探討增收的辦法。

考慮到夫婦倆家庭離不開照顧,只能在村裡謀發展。在幫扶幹部的鼓勵下,他們在栽種自家10畝左右田的基礎上,租種了本村和鄰村閒置的田地,加起來共有100畝左右。心中有夢想,做事有幹勁,夫妻倆起早貪黑,播種、犁田、育秧、收割,樣樣農活都是自己搶抓時節幹,忙不過來時才請機械來幫忙。

種田需要購買大量的化肥、種子,而鄔書龍經濟緊張。為此,幫扶幹部找到鎮上經營店裡幫他先賒購,待賣糧後歸還。同時,為了節省勞力,還為他爭取農機購置補助,僅花2萬錢買了臺耕田機。付出終有回報,兩人每年在田地裡忙碌下來,算下各項支出,也有7萬元的收入。2018年,家裡還清了外債,順利脫貧。

雖然脫貧了,但夫妻倆並沒有停歇。為了這個家,他們都暗自努力著。鄔書龍每到農閒時節,便到附近工業園接些搬運的零工;年關時還利用曾學過裝修木工的手藝,與村裡人外出搞裝修。而妻子周文華得知一些園林場需要草繩固定樹種,於是花了800元買了臺稻草加工機,在家裡用收割的稻草編織成草繩,一年也可以增收3000——5000元左右。

「真心地感謝黨的扶貧政策,這些年我家享受醫療扶貧,僅在醫療報銷這塊我家受益近4萬元。有這麼好政策的幫助,我們一定努力為愛奔跑,讓明天的生活越來越好!」 鄔書龍 感慨地說道。(王鳳 劉年平)

相關焦點

  • 河南開封市祥符區羅王鎮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羅王鎮位於祥符區城東27公裡處,轄區25個行政村77個自然村,現有人口6.1萬人,全鎮建檔立卡戶835戶2432人,其中已脫貧758戶2211人,未脫貧戶77戶221人。近年來,羅王鎮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的同時,盯緊全面脫貧攻堅總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影響,逐村分析、逐戶研判、逐戶施策,以穩定增收和文明素質提升為根本出發點,著力打好三大硬仗,確保脫貧質量和收官成色。
  • 祥符區統戰部到陳留鎮調研「愛心公益超市」工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朱二娜 6月23日上午,祥符區統戰部部長祁燃、副部長楊青華一行來陳留鎮調研並指導「愛心公益超市」的建設工作,黨委副書記毛薷瑤
  • 祥符區範村鄉:鄉村集體經濟兜底 貧困戶看病應保盡保
    「還是黨的扶貧政策好哇,俺家類自查出胃癌,俺家就被識別為貧困戶,今年上半年又花了近五萬,給俺報了四萬多,自己就掏四千多!」祥符區範村鄉邱傑說起他妻子看病報銷的情況滿是感激。「我是腦瘤,做過手術兩年了,醫院對俺貧困戶都是先治病,一站式報銷過,雖然後期維護還是離不了藥,但報銷以後基本不花啥錢啦!今年上半年花了2706元,但報銷了2548元,自己就掏了158塊錢。」大關頭村許海歌如是說:「我現在狀態很好,多虧了每回拿藥的五次報銷政策,不用為醫藥費發愁!」
  • 祥符區羅王鎮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嶽媛 近年來,祥符區羅王鎮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通過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創新產業發展政策引導激勵機制,突出帶貧益貧,形成了以胡寨白皮松基地、老九莊甘都園、天一菊花產業園等具有特色的典型規模帶貧企業,實現穩定增收,為羅王鎮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胡寨村白皮松基地——該項目利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建設白皮松農業生態莊園,致力打造全域生態旅遊品牌。
  • 祥符區半坡店鄉貧困戶加工的手工棉布袋「流行」進區委黨校培訓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王重陽近期,祥符區半坡店鄉扶貧工廠貧困戶加工的純手工棉布袋陸續「流行」在區委黨校主體班、中青班、村支書輪訓班等各個班的學員手中。這是該鄉去年以來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大力發展扶貧工廠加工產業的又一舉措,尤其是抗擊疫情防疫戰中,為儘快實現貧困勞動力復工復產,持續增收,打好產業創業「硬仗」,鄉黨委政府聯合開封微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多渠道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千方百計開設扶貧工廠就業崗位,落實了「六穩」「六保」要求。
  • 「我的脫貧故事」艱苦奮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丨劍河縣久仰鎮基佑村...
    2015年,村裡把我家識別為了貧困戶。對於各種幫扶措施,我一家人總能好好配合實施,家庭料理、產業發展,我都能認真聽從幫扶幹部的建議,一樣都不落下,我常常告誡自己:  「黨和政府那麼貼心幫助我脫貧,哪有不配合的道理!現在政府下來幫扶我們脫貧,帶來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但最終還是要靠我們努力才行。」
  • 脫貧了,貧困戶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多月前,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貧困戶李永珍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村裡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李永珍的脫貧逆襲,是「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帶來的神奇效果。在白坭村,還有許多類似的「脫貧故事」在田間地頭生動上演。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光伏項目與太陽能路燈。
  • 合力拔窮根 共圓小康夢 ——博賀鎮三個脫貧故事
    茂名網訊 近年來,茂名濱海新區博賀鎮聚焦脫貧攻堅任務,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在加大生活扶貧、產業扶貧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精神扶貧,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著力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 祥符區驚現「人面蜘蛛」!「五官」酷似人臉!
    祥符區八裡灣鎮果園村人、微祥符粉絲@郇璐航爆料:今天在自己家中就發現了「人面蜘蛛」! 眼前這個小指甲蓋大小的小傢伙就是粉絲所說的「人面蜘蛛」。@郇璐航說,「人面蜘蛛」是在八裡灣鎮果園村老家中發現的,目前已經把這個奇怪的小東西放在屋裡的盒子裡。令人更為驚訝的是,在大約兩個月前,@郇璐航在家門口就發現了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人面蜘蛛」!
  • ...自強脫貧   ——記那大鎮屋基村省級脫貧光榮戶符風新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今年45歲的符風新是那大鎮屋基村委會屋基村人,2013年因患有高血壓、肺氣腫等慢性病,加之家庭缺乏穩定的經濟收入,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扶下,他重拾生活信心,克服病魔和精神壓力,靠辛勤勞動增加收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身患疾病不言棄,自強不息謀脫貧的精神。2020年,符風新被評為省級脫貧光榮戶。
  • 26711元/㎡ 祥符宅地成交地價創板塊新高!綠城拿下龍塢低密宅地
    5月7日,杭州主城區、餘杭區多宗土地拍賣,其中5宗住宅用地均高溢價成交,其中桃源封頂+自持7%,喬司姊妹地南地塊溢價封頂未自持。祥符板塊成交地價創板塊新高。而龍塢茶鎮5萬方低密宅地,競爭異常激烈,最終由綠城理想小鎮競得。
  • 開封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
    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市堅決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要求,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人員為主要對象,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動。脫貧攻堅戰以來,全市已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3萬餘戶,撥付各級補助資金3.17億元,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家庭住房條件。
  • 人和鎮西屯村村支書李國禮:依託農業莊園 吸納貧困戶就業!
    河南民權縣人和鎮西屯村村支書李國禮: 依託農業莊園 吸納貧困戶就業 3月30日,《人民日報》第13版以《河南民權縣人和鎮西屯村村支書李國禮:依託農業莊園 吸納貧困戶就業》為題,報導民權縣決戰脫貧攻堅典型範例。
  • 扶貧「大合唱」——漵浦縣養殖大戶為祖師殿鎮灶溪村貧困戶送豬...
    2018年8月9日的清晨,祖師殿鎮灶溪村的盤山公路上,疾駛著一行車隊,領頭的車身上,豁然掛著「產業扶貧、送豬下鄉」、「關注貧困、真情扶貧」的橫幅。紅底白字,很是耀眼。這是縣畜牧水產局組織全縣養殖大戶為灶溪村貧困戶送豬仔進村的車隊。車隊於清早五點鐘從縣城出發,緊趕急走,已行駛一個多小時,就是為了趁著天氣涼快,將豬仔快速鍵康地送到貧困戶手中。
  • 白泥井鎮:脫貧攻堅一招接著一招
    2018年,達拉特旗就業服務局為返鄉創業大學生、轉業退役軍人、城鎮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返鄉創業農牧民等五類人員發放創業貸款,劉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8年以來,白泥井鎮針對貧困戶老齡化較為嚴重,勞動力不足的現狀,因戶施策,對應採取「定額分紅」「託管分紅」「直管分紅」「駐鎮單位結對幫扶」「家族成員互助發展」「村戶聯動合作發展」六種扶貧模式,並通過土地流轉、代耕代種、訂單合作、入股分紅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確保貧困戶與企業利益聯結率達100%,累計發放產業發展資金92.4萬元,發放貼息貸款193.5萬元。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到扶貧幹部|惠水縣蘆山鎮民族村村民班傑
    我是班傑,村裡人都親切地叫我"小香哥",貴州黔南州惠水縣蘆山鎮民族村七組村民,現在是村委會副主任,從貧困戶到扶貧幹部,我轉變身份參與扶貧工作已整整四年了。那時的生活使我感到心力交瘁,但我心裡深深地明白這個時候不能倒下。為了照顧母親和孩子,我無法外出務工,於是便重操舊業幹起了泥水工,為這個家的生計殫精竭慮。有句話說得好,「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得知家中突發的狀況,鎮領導和村幹部立即來到我家詢問了解具體情況,之後我家便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貧困戶全部達到退出標準,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饒平脫貧有良方
    ■饒平上饒鎮新鴻欣電子加工廠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截至 2020 年底 , 建檔立卡貧困戶 9303 戶、24277 人 , 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35 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作為潮州市貧困人口最多的饒平縣 , 無疑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戰。在這場戰役中 , 饒平縣有啥過人之處 ? 近日 , 新快報記者走訪該縣多個貧困村 , 為大家揭開其中的答案。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的故事還將繼續書寫丨劍河縣南哨鎮巫虎村...
    我叫田景元,是劍河縣南哨鎮巫虎村的一名網格員。巫虎村是由巫沙村、九虎村組成,2019年3月,作為單位派出的脫貧攻堅駐村網格員,我負責起南哨鎮巫沙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最初的幾個月,我通過入戶走訪,熟悉了村情和環境,並做好政策宣傳、消防檢查等工作,後面又陸續參加各村低保核查、貧困戶動態管理、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易地扶貧搬遷、春耕生產、秋冬種等工作。田景元(左二)與攻堅隊一同入戶了解貧困戶情況2019年下半年,按照上級任務的安排,我們對所駐村進行了網格化管理,我主要負責巫沙村的五組和七組的45戶貧困戶和非貧困戶。
  • 返鄉創業者鄭盼盼:做大做強金絲黃菊產業 為脫貧攻堅貢獻微薄之力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學風 通訊員 王重陽)他在開封市祥符區半坡店鄉黨委政府的培養和支持下,在家門口做起了金絲黃菊種植和深加工,利用土地流轉和提供就業崗位,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他就是祥符區半坡店鄉石槽村的返鄉創業者和致富帶頭人鄭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