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能力與聲音頻率特徵

2022-01-06 3S耳鳴工作室

人的聽覺系統能夠區分出不同聲音信號之間非常微小的差異,這種差異可以發生在聲音的強度、頻率或時間上。強度、頻率和時間特徵是聲音的三個物理特徵,它們影響著我們的聽覺行為,現代心理聲學已經發展到通過量化的方式來研究聲信號的物理特性和行為響應之間的關係了。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分別說說聽覺能力與聲音的強度、頻率以及時間特徵的那些事。

頻率是描述聲音的客觀物理量,音調是人對聲音頻率的主觀感受,是聽覺系統對聲音頻率的分辨能力。在20~20000Hz的聲音頻率範圍內,強度足夠大的純音信號均可以誘發出音調的感覺。

當我們感覺某個聲音的音調很低時,表明該聲音的頻率比較低,同樣,當我們感覺某個聲音的音調高時,表明該聲音的頻率高。我們知道,一般男性說話的音調比較粗,聲音渾厚,女性說話的音調比較高,它從主觀上概括地描述了男性說話產生的聲音低頻含量比較多,而女性說話產生的聲音高頻含量比較多。

度量音調的單位是美(mel),當頻率為1000Hz,聲壓為聽閾以上40dB(感覺級SL)的聲音聽起來的主觀音調標量是1000美,由此推算,若某個聲音產生比1000美高1倍的音調,則這個聲音的音調是2000美。

頻率分辨描述了人聽出兩個聲音頻率差別的能力,健康人耳對頻率的分辨能力非常強,尤其在1000~3000Hz附近,人的相對頻率分辨能力最強,在此頻率範圍內,頻率解析度(DF)與信號頻率(f)的比值不到0.2%,幾乎是鋼琴上相鄰鍵的頻率變化(1/12倍頻程,DF/f約6%)的30倍!而500Hz以下和4000Hz以上,頻率分辨能力減弱,這就反映了人耳對頻率變化最敏感的頻率區間實際上也是言語信號最集中的區域。

從上面的數值可以看出,按照目前常規的聽力閾值測定方法,僅僅進行125、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Hz頻率的測定是遠遠不能反映個體對聲音頻率的識別能力的,尤其對於存在不同程度聽力損失的患者,由於外部聲信號傳入的減少,進一步影響其對頻率的分辨能力,導致言語辨別更加困難。

為此,我們推薦臨床上採用FPT精細化測聽的方法,增加了1/6、1/12甚至1/24倍頻程的頻率閾值測定,更精確地反映個體在多個頻率上的識別能力。通過把精確的數據導入到精密的播放設備中,實現精準的聲音補償方案,有助於達到聽覺保護的同時獲得最優的聆聽體驗的目標!

如果看完覺得不錯,

歡迎轉載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作者/Blue  Angel

版面編輯/Ricardo

圖片來源網絡

精彩預告

耳鳴是如何形成的?(六)

聽覺編碼與助聽器驗配的本質區別

聽覺能力與聲音的強度、頻率和時間特徵

相關焦點

  • 人類對不同聲音頻率的感覺
    16K~20KHz頻率:這段頻率範圍實際上對於人耳的聽覺器官來說,已經聽不到了,因為人耳聽覺的最高頻率是15.1KHz。但是,人可以通過人體和頭骨、顱骨將感受到的16~20KHz頻率的聲波傳遞給大腦的聽覺腦區,因而感受到這個聲波的存在。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韻味、色彩、感情味。
  • 音響知識之聲音頻率的認知
    大口徑的喇叭,用於模擬低頻率的聲音, 中等口徑的喇叭用於模擬中頻的聲音,而小口徑的喇叭用於模擬高頻的聲音。聲音的特性有三個方面,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指聲音高低,是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指聲音強弱或大小,由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聲音為複合音,其中的基音與諧音成分是聲音的客觀特性。
  • 聲音的頻率與主觀聽感
    許多高級的器材,為了表現好80(或80左右)Hz以上的頻段的音樂,寧願將80(或80左右)Hz以下的頻率乾脆切除掉,以免重放不好,反而影響主要頻段的效果。極低頻20Hz為人耳聽覺下限,可測試您的器材低頻重放下限,低頻中的25Hz、31.5Hz、40Hz、50Hz和63Hz是許多音箱的重放下限,如果您的音箱在這些頻率中某處聲音急劇下降,則表明這個頻率就是您的音箱低頻重放下限。
  • 詳解人耳聽覺等響曲線!
    而在我們聽音樂的時候,為什麼需要用均衡器去調節不同頻率的能量分布,以獲得不同場景下的最佳聽音效果?接下來跟大家聊聊我們人耳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響應。人耳對聲波響度的感覺還與聲波的頻率有關,即使相同聲壓級但頻率不同的聲音,人耳聽起來會不一樣響。例如,同樣是60dB的兩種聲音,但一個聲音的頻率為100Hz,而另一個聲音為1000Hz,人耳聽起來1000Hz的聲音要比100Hz的聲音響。要使頻率為100Hz的聲音聽起來和頻率為1000Hz、聲壓級為60dB的聲音同樣響,則其聲壓級要達到67dB。
  • 關於通頻帶,3dB帶寬,三階截點和1dB壓縮點,截止頻率,頻率範圍,帶寬,特徵頻率(中心頻率),截止頻率和增益(db)
    fbw=fH-fL  或者定義為:  在信號傳輸系統中,系統輸出信號從最大值衰減3dB的信號頻率為截止頻率,上下截止頻率之間的頻帶稱為通頻帶,用BW表示  通頻帶越寬,表明放大電路對不同頻率信號的適應能力越強。
  • 測一測你的耳朵的聽覺頻率
  • 聲音頻率與健康
    從生命初始,人類、動物、甚至樹木皆被特定頻率的聲音所吸引,很多實驗證明:如果在農場及養殖場播放某些音樂的話,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及奶牛產奶量。在每個文化裡,人類皆對音樂著迷,自然界的幾乎所有聲音吸引著人類,或警告著其安全。我們所說語言也是特定頻率的聲音,在實際語言形成之前,我們可能僅使用聲音及手勢來溝通。聲音頻率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對靈性成長有幫助。
  • 狗的聽覺為什麼異常靈敏?
    狗族成員真是好樣的,不但嗅功了得,連聽覺也異常靈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狗的聽覺為何如此靈敏吧!狗能分辨極為細小的或是高頻率的聲音,對聲源的判別能力也很強。據科學家統計,人的聽覺音頻範圍為20~20000赫茲,而狗的聽覺音頻上限可達40000赫茲以上。人在6米遠就不易聽到的聲音,狗卻能在24米以外還可以聽到,它的聽覺是人的16倍。到底是什麼使狗有如此大的本領呢?
  • 又怎樣的特徵
    律中「拍音」的特徵在振動學中得知,「
  • 「音準系列」你與音準的實際距離——內心聽覺(上篇)
    02丨聽不準聽覺能力與視覺能力及語言能力一樣,都是先天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編碼中,但卻需要後天激發的這樣一種能力。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一個編碼的過程,把這些後天輸入的知識編到大腦的程序中以供日常使用。這種編碼的過程,往往和頻率及年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聽覺過敏是超級聽力?
    ,總是抱怨周圍好吵、噪音大,待不住,甚至怕吵不敢出門的情況稱為—聽覺過敏聽覺過敏聽覺過敏並不是獲得超級聽力,而是對「正常環境中聲音的容忍度降低」。即對正常人不會覺得不舒服的聲音,產生不能適應或誇大對環境聲音的感受。典型特徵為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聲音,產生煩躁激怒、驚恐等情緒反應。
  • 調音師必知--樂器和人聲的頻率特性
    16K~20KHz頻率:這段頻率範圍實際上對於人耳的聽覺器官來說,已經聽不到了,因為人耳聽覺的最高頻率是15.1KHz。4K~5KHz頻率:這段頻率對樂器的表面響度有影響。如果這段頻率成分幅度大了,樂器的響度就會提高;如果這段頻率強度變小了,會使人聽覺感到這種樂器與人耳的距離變遠了;如果這段頻率強度提高了,則會使人感覺樂器與人耳的距離變近了。
  • 比狗的聽覺厲害兩倍!貓咪的耳朵不僅是「順風耳」,而且戲很多
    王大野的貓-第82期 文/王大野配圖/網絡貓的聽覺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最高是2萬赫茲,狗能聽到3.8萬赫茲,而貓能聽到5-6萬赫茲以上的高音,最高可達7萬赫茲。你可能會問:2萬赫茲是什麼概念呢?聲音赫茲的高低區別在於每秒的震動頻率,震動頻率越高,赫茲就越大。
  •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與可見電磁波
    樂樂理解的非常好,但是他問的一個問題難倒了我,人能聽見的聲音頻率範圍到底是多少到多少之間呢?於是我開始找答案……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  健康的年輕人:20——20000赫茲。  隨著年齡增長,聽到的頻率範圍越來越窄。  28歲時,22——17000赫茲。
  • 試論合唱的聲音特徵及訓練方法
    近年來,隨著學校和社會組織合唱隊的成立,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合唱熱」,合唱聲音訓練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合唱是一種以多聲部聲音演唱為基本特徵,以聲音表達情感、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合唱演唱者要想將合唱作品完美地傳達給觀眾,就必須了解聲音在合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確地訓練和運用聲音。合唱聲音訓練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修養訓練,既包括音色、音量和音準訓練,還包括氣息、共鳴、咬吐字訓練。
  • 聽覺障礙(聽力損傷)對語言發育的影響
    耳(聽覺)、目(視覺)是人類獲取信息最重要的兩個通道。這兩個通道一旦關閉或阻礙,後面的信息處理和反應能力就「英雄無用武之地」,甚至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展成熟,自然也就如痴似愚,「不聰明」了。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聞不如目見」,人類是視覺主導的動物,為什麼「聰」還排在「明」之前呢?這就涉及語言在人類社會交往和文明傳遞積累中的關鍵媒介作用了。
  • 你需要知道的聲音頻率及作用
    今天的內容跟你一起聊一聊片花後期製作中,關於人聲的頻率和每個頻段的作用。關於人聲頻率方面的內容我之前也寫過,但都是過於機械的概念性質的東西,今天我就結合我自己的一些單薄的製作經驗,告訴你一些比較實用的內容。在一段聲音當中,如果你打開頻率分析的話,都會看到這段聲音的頻率分布。
  • 【聲音治療】被譽為「愛的頻率」的528Hz竟能修復DNA?
    你知不知道特定的聲音或音樂,對我們的身體有著療愈的功效?
  • 聲音頻率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療愈能量——聲音治療的原理
    每個聲音都有它特定的振頻,每個細胞有特定的振頻,每個器官也有特定的振頻,器官與器官之間也在分享各自的振頻,這些振頻不是記憶本身,是幫助創造記憶的一部分。在我們的內在,所發生的事情也是同樣如此。 共振是物體振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某一特定頻率下振動。所有的物體都有一個共振頻率。共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由共振。
  • 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和人的聽覺差不多,但高音時則不然
    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和人的聽覺差不多,但高音時則不然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狗的聽覺和人差不多,但是聽高音,狗卻要比人強得年輕人聽覺上限大約300周秒,到中年就降為20周秒,而到了退休年齡,僅為1200周/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