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梅科姆。第一人稱敘述者是6歲的斯庫特(女孩,看書時我總是一不留神就把她默認成男孩)。這本小說通過記述斯庫特、哥哥傑姆以及他們的小夥伴迪爾對家人和鄰居生活的觀察,在最開始用大量文字為不出門的神秘鄰居怪人阿瑟鋪陳,接著講了無辜善良的黑人湯姆•魯濱遜被指控強姦白人少女馬耶拉•尤厄爾,斯庫特的父親芬奇先生阿迪克斯被泰勒法官指定為湯姆的辯護律師。
在此期間,小鎮上的很多人因此指責、侮辱芬奇一家。即使阿迪克斯幫助湯姆證明了他的無辜,但是陪審員們依舊投票認定湯姆有罪,這僅僅是因為,從來沒有黑人勝訴白人敗訴的先例,最終湯姆還是死去了。並且由於阿迪克斯在法庭發現了是馬耶拉的父親打的她這個真相,讓尤厄爾一家大失顏面,尤厄爾事後開始報復湯姆的遺孀、法官泰勒以及芬奇一家。某一天晚上,他幾乎要殺掉斯庫特和傑姆,怪人阿瑟救了他們,殺掉了尤厄爾。在此之前,阿瑟已經多次通過在樹洞裡放綠箭口香糖等方式與斯庫特他們交流,可以算是神交已久。
知更鳥象徵著天真無辜和善良的人,阿迪克斯曾對孩子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知更鳥什麼都沒做,只不過是一種最早報曉的鳥兒,又是最後唱小夜曲的鳥兒。它鳴聲婉轉,曲調多變,它既不毀壞別人的花園,也不在玉米地裡做窩,除了專心歌唱,什麼都不做,卻遭到人們無端殘害。知更鳥象徵著無辜卻慘死的黑人湯姆,小說藉此傳達了美國社會存在種族歧視和種族迫害的主題。
原著因為一些髒話、黑鬼等含有種族歧視的用詞而略有爭議,不過就整體而言,這本小說真的很打動我,它真的很溫暖。芬奇家的黑人女僕卡波妮用自己的方式教養斯庫特和傑姆,教自己的小孩識字,阿迪克斯很敬重她;泰勒法官特意指定了阿迪克斯做辯護律師也正是基於他對阿迪克斯的了解;鄰居老太太因病痛對嗎啡上癮,明明可以靠著嗎啡無痛地度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卻硬要乾乾淨淨地戒掉嗎啡去世;阿迪克斯是那種會讓太多人心儀的父親;阿瑟的善良以及他與斯庫特的神交……總之值得一看喲~
◆ 第一部
>> 我們的警告和勸說他全都當成了耳旁風,那座宅子就像月亮吸引海水一樣把迪爾深深地吸引住了,不過也只是把他吸引到了拐角的路燈柱那裡,離拉德利家的大門還有一段安全距離。
◆ 第七章
>> 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事實了。
◆ 第九章
>> 「從現在起,從所有人裡減掉一個好啦……」
◆ 第十章
>> 我想,他也許是意識到上帝賦予他的才能對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其他生命來說不公平,於是就把槍放下了。我猜,他早就決意不再開槍,除非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今天就是一個萬不得已的時刻。
◆ 第十一章
>> 兩個地質時代過後,我們才聽見阿迪克斯的鞋底在前門臺階上發出的摩擦聲。
>> 「他們當然有權利那樣想,他們的看法也有權得到充分的尊重,」阿迪克斯說,「但是,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 「她死得了無牽掛嗎?」傑姆問。
「就像山風一樣自在。」阿迪克斯答道
◆ 第二部
>> 教堂裡變得悶熱起來,我突然想到,塞克斯牧師是有意要從這些教徒身上「蒸」出他想要的錢來。
>> 「一個人沒必要把自己懂的東西都展現出來。這不是淑女的做派——再說了,人們不喜歡他們身邊有什麼人比他們懂得多。這會讓他們氣不打一處來。你使用的語言再標準,也改變不了他們。除非他們自己想學,否則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你要麼閉上嘴巴,要麼跟他們說一樣的話。」
◆ 第十三章
>> 在梅科姆,「住上一陣子」可以指從三天到三十年的任何時間長度。
>> 她從來不會感到索然無味,但凡有一丁點兒機會,她都要行使她那帝王一般的特權:去安排,去建議,去勸誡,去警告。
◆ 第十四章
>> 他讀過之後的書報照例會傳到我手裡,但是有一點變化:過去是因為他覺得我會喜歡,現在是為了對我進行啟蒙和教育。
>> 還有,看在老天的分上,讓你身上的泥土物歸原主吧,水土流失已經夠嚴重的了。
◆ 第十五章
>> 在梅科姆,要是某個人毫無目的地在路上行走,那麼就可以準確無誤地斷定這個人的腦子不是很清楚。
◆ 第十六章
>> 「坎寧安先生本質上是個好人。他只是和我們所有人一樣,有自己的盲點。」
>> 不管怎樣,一夥暴徒是由人組成的。
◆ 第十七章
>> 我覺得傑姆高興得太早,還沒等蛋孵化就數起小雞來了。
◆ 第二十二章
>> 「他們怎麼能這麼做?他們怎麼能這樣?」
「我不知道,可他們確實這麼做了。他們以前做過,今天晚上又做了,將來還會再做,而且,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似乎只有孩子會哭泣。晚安。」
◆ 第二十三章
>> 帶槍就等於邀請別人來射你。
>> 我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人,那就是——人。
◆ 第二十九章
>> 「芬奇先生,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你跟他們打招呼之前得先開一槍。即便如此,他們的命連那顆子彈都不值。尤厄爾就是其中一個。」
◆ 第三十一章
>> 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