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本斯,《珀耳修斯解救安卓美達》,1622,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米塔什博物館
17世紀大畫家魯本斯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激情澎湃、動態誇張、色彩濃豔,這種風格被稱為巴洛克風格,魯本斯則是巴洛克的代表畫家。
魯本斯擅長各種題材,但最引人入勝的還是他以希臘神話為題的作品,那些帶著激烈的戲劇性場景最能滿足他的創作激情,也最能調動觀眾的興奮感。
《珀耳修斯解救安卓美達》就用典型的巴洛克風格,上演了一出完美的英雄救美故事。
明晃晃的戰甲、飄飛的紅披風、嬌美豐腴的身體、兩翼展開的飛馬,讓整個畫面充滿蓬勃的活力,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畫面的主角是大英雄珀耳修斯,他是宙斯和阿爾戈斯公主達娜厄的兒子。宙斯化為金雨讓被幽禁在銅塔中的達娜厄懷孕生下了他。
出生之後,他和母親就被外祖父放在箱子中扔進河裡,幸好有人搭救,二人才得以活命。長大後的珀耳修斯想要建立自己的功業,於是離開了養父闖蕩世界。
他最著名的戰績便是殺死蛇髮女妖美杜莎。
17世紀義大利大畫家卡拉瓦喬畫的美杜薩的噴血的頭,恐怖猙獰
佛羅倫斯領主廣場傭兵涼廊上16世紀著名的雕塑家切利尼的《珀耳修斯割下美杜薩的頭》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19世紀義大利雕塑家卡諾瓦所作的《珀耳修斯割下美杜薩的頭》
美杜莎有一種特別的魔力,如果誰看到她的眼睛,便會立刻化成石頭,因此在雅典娜的幫助下,他機智地藉助自己盾牌的反光走近熟睡的美杜莎,取下她的頭並將她裝在自己的盾牌上,成為自己對付敵人的致命武器。
美杜莎在被斬首後,一匹飛馬從她身體裡躍出,這匹馬名為珀伽索斯,它成了珀耳修斯的坐騎。
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珀耳修斯所持的盾牌上那個張著嘴睜大眼睛的頭便是美杜莎。畫家為了表現她的恐怖猙獰,不僅將她的臉畫得面如金紙,還在眼窩處加上幾道暗灰色的陰影,真正是一片死灰。
此時,美杜莎的面頰已經凹陷,但脖子下卻還有殷紅的血滲出來,染紅了盾牌,想來敵人一見了這樣恐怖的慘狀就已經嚇得失魂落魄了,甚至還來不及變成石頭。後來,珀耳修斯把美杜莎的頭獻給了雅典娜,於是我們看到雅典娜隨身帶的盾牌上便鑲著這個恐怖的頭顱。
一天,珀耳修斯來到海邊,看見一個年輕女孩被捆在巨大的礁石上,海怪此時興風作浪正要吞噬公主,他騎著飛馬珀伽索斯從天而降,雄姿勃發宛如天人。
一番惡鬥之後,珀耳修斯殺死海怪解救了女孩。畫面最下方有個張著巨嘴痛苦喘息的怪物,就是奄奄一息的海怪。
原來這是衣索比亞的公主安卓美達,因為她的母親誇口女兒比海中仙女還要美麗激怒了海神波塞冬,海神派海怪不停侵擾蹂躪這個國家,海神聲稱只有將公主獻祭給海怪才能平息這一場災禍。
倒黴的海怪被打到畫面最下端,掙扎著露出了半個頭
說起來這些神靈真是心胸狹隘又殘忍兇惡,他們一生氣,就總要人類犧牲生命。
還好英雄總能及時出現,柔弱嬌豔的公主終於等到了她的救星,隨之而來的還有愛情。英雄救美真是一個永恆的美麗主題,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畫面中,勝利女神飛來為英雄戴上凱旋的桂冠,左側胖乎乎的小愛神忙著給公主鬆綁。
小傢伙們很忙,有一位拿著英雄解下的頭盔,有一位牽著神俊的天馬,那位託著盾牌的小傢伙顯然害怕自己被美杜莎的眼神變成石頭,於是小心翼翼地避開她的目光。
畫家在這樣的細節上都照顧得如此周全,其掌控全局的功力實在是令人嘆服。
神情各異的小傢伙們
一場惡戰過後,英雄和公主喜結良緣。
對了,希臘神話中,英雄是要講血統的,只有神和人結合所生的後代,才能被稱為英雄。
後來,珀耳修斯無意中擲出的鐵餅砸到了外祖父,令他喪生,神諭最終還是應驗了。希臘神話中,只要是神諭,沒有不應驗的。命運難違,這是希臘人的基本態度。
傷心的珀耳修斯無意繼承王位,於是離開此地到別處建立他自己的王國,他建立的王國便是邁錫尼。後來,特洛伊戰爭爆發,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正是邁錫尼的國王。
這是魯本斯另外版本的《珀耳修斯解救安卓美達》,有一個細節其實可以略加改進,要把束縛公主的繩子改成鎖鏈就更符合神話了
珀耳修斯的故事有個不錯的結局,他和妻子安卓美達死後,宙斯將他們化為秋季的星座,珀耳修斯成為英仙座,安卓美達成為仙女座,他的神勇坐騎帕伽索斯成為天馬座(插播亂入:聖鬥士星矢就是天馬座,哈哈),連那個死於珀耳修斯劍下的倒黴海獸刻託,也被變成鯨魚座。
這些星座的拉丁文名,正來自於這些人物的名字。
英仙座,珀耳修斯還提著美杜薩的頭呢
仙女座,最顯眼的就是縛在她手腕上的兩條鎖鏈
天馬座,右邊就是仙女座,那條鎖鏈清晰可見
鯨魚座,和魯本斯畫中的倒黴鬼樣子差不多
天馬座最好找,星圖正中間先找到四顆大星組成的四方形,它的西北方向依次是仙女座、英仙座,鯨魚座在南面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