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口福利,輕巧標變! 騰龍E 28-75mm F2.8初體驗

2021-02-24 影像新勢力

自從騰龍宣布開發E 28-75mm F2.8之後,筆者就挺關注這支鏡頭的。相對E口原廠那麼貴的大師級標變,騰龍2875的價格真心沒的說,簡直就是E口福利。事實上,這支鏡頭的確也賣的很好,目前各大渠道,基本都是出於缺貨狀態,一鏡難求!筆者有幸拿到騰龍2875的試用,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

1、造型方面。

騰龍標誌性的易拉罐造型。這幾年,副廠為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經不抄襲紅圈、金圈之類。這方面,適馬的轉型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現在攝影界誰人不知適馬ART。那麼騰龍呢,改版後標誌性的易拉罐造型,識別度也的確是提高了不少,可惜顏值並沒有特別大的提升。

2、最舒適的重量。

用慣了2470GM,再換上這枚T2875,我在手裡,就有一種解放的感覺。550G的恆定2.8光圈標變,翻遍所有標變應該無出其右。這也是T2875最吸引我的地方。畢竟對於這樣一支工作頭,越是輕便,越是降低工作強度。

3、鏡頭素質。

還是來看看實拍樣張吧。拍攝器材索尼A7M3+騰龍E 28-75mm F2.8,後期鏡頭校正,適當調色,無任何銳化處理。

3.1最近對焦距離:

廣角端28mm,最近對焦距離0.19M,可以湊的非常近。加上遮光罩的長度,幾乎是可以貼著物體拍攝。依靠廣角28的透視,體驗非常特別的近攝樂趣。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5.6  iso100 28mm

長焦端75mm,最近對焦距離0.39mm。相對廣角而言,放大倍率會小一點。簡單的說,就是沒辦法把物體拍的那麼大。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00S  f4.0  iso100  75mm

 

3.2 解析度

28端非常的銳,長焦端75則是會弱一些。

28端,2.8光圈全開: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50S  f2.8  iso100  28mm

100%放大細節:

75端2.8光圈全開: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00S  f2.8  iso250  75mm

100%放大細節:

 3.3 色散

相信不少騰龍用戶,對騰龍的鏡頭,都有一個紫邊王的印象。筆者之前用過的幾枚騰龍鏡頭,紫邊真的挺誇張。不過這支T2875,卻又重新刷新了我對騰龍的印象。

無論是28端,還是75端,都是非常輕微的紫邊。屬於後期可以輕易通過軟體校準,刪除色散的範圍。喜歡拍高反差場合的用戶,放心拍攝吧。

3.4焦外二線性

T2875,重量、解析度、色散、最近對焦距離,都十分出色,但是焦外二線性就有點慘了。非常明顯的焦外二線性。如果你對焦外特別挑剔的話,那麼這方面一定要看仔細了。筆者特地找了拍攝了典型的焦外二線性的樣片兩張,供大家參考。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2.8  iso1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50S  f2.8  iso200  50mm

    

3.5對焦速度

原生E卡扣,對焦速度也是原生的,和原廠鏡頭並無區別。目前尚未發現任何BUG,十分穩定。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640S  f2.8  iso1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640S  f2.8  iso100 28mm

 

4、實拍分享

廣角28到底夠不夠。作為標準變焦,24端廣角其實還蠻重要的。特別是在一些狹小的空間場合,比如室內空間,28就很難發揮了。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50S  f3.5  iso100  28mm

用慣了2470規格的我,在用2875的時候,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不過這其實也不算是什麼缺點,畢竟支是習慣問題。適應了之後,也還好。畢竟,攝影就是一門取捨的藝術。即便是2470,也一樣有很多施展不開的場合,所以我們才會擁有不止一支鏡頭。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5.0  iso100  50mm

很多人想知道,這支鏡頭對比2470GM如何?這個其實真沒啥好對比的,官方5450的價格 VS 14999,這一場較量本身就不公平。鏡頭素質,2470GM全面勝出沒懸念。不過騰龍2875本身也不差,考慮價格因素,物有所值是肯定的。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80S  f2.8  iso640  67mm

最吸引人還是T2875的輕巧了吧。特別是用於日常拍攝,搭配A7M3也不過1115g。持握的時候也非常舒適,重心非常好,不會頭重腳輕。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50S  f2.8  iso500  33mm

周末三個家庭出遊,拖家帶口。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能從容的拍照。只是這份體驗,就已經值回票價。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00S  f3.5  iso400 57mm

最後,大家還是看圖吧。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4.0  iso1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4.0  iso1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60S  f4.0  iso10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50S  f3.5  iso10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40S  f3.2  iso10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3.5  iso1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30S  f2.8  iso25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50S  f2.8  iso4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50S  f2.8  iso5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50S  f2.8  iso10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800S  f2.8  iso100 51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00S  f4.5  iso2000 52mm

SONY ILCE-7M3+Tamron 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250S f2.8  iso800  54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2.8  iso800 75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160S  f2.8  iso400 43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500S  f2.8  iso40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320S  f2.8  iso800 28mm

SONY ILCE-7M3+TamronA036 28-75mm F/2.8 Di III RXD  1/80S  f2.8  iso1000  63mm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

相關焦點

  • 【全幅微單必備,全能標變首選】騰龍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微測
    感謝騰龍公司提供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及SONY常見的標變包括全幅相機鏡頭中的24-70mm、28-105mm等由於橫跨廣角、標準、中長焦多個焦段範圍,標變鏡頭在實際拍攝中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便攜性,焦距可以在較大範圍內進行調節,在拍攝者不動的情況下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能比較自如的調節拍攝的視角、成像比例及透視。
  • 騰龍新品體驗會—品鑑騰龍28-75mm FE鏡頭
    早在2002年,騰龍就推出過一款適用於全畫幅單反的SP 28-75mm f/2.8 Di鏡頭(型號A09),之後又陸續推出了17-50mm f/2.8(型號A16和B005)一樣以高性價比恆定大光圈標準標準變焦吸引了不少個人和工作室用戶。今年年初,騰龍又正式公布了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的新一代28-75mm f/2.8: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
  • E口廣角新星——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評測
    當2018年騰龍發布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時,不少朋友就明白騰龍要出E卡口大三元的決心,果不其然,在今年發布了第二隻
  •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騰龍的第一支全畫幅索尼E卡口鏡頭是28-75mm f/2.8,那支鏡頭價格適中,畫質出色,鏡身輕巧但堅固,是原廠24-70mm f2.8 GM的絕佳替代品,在市場上獲得了相當好的銷售成績。現在,騰龍又推出了超廣角的全畫幅無反鏡頭:17-28mm f/2.8 Di III RXD,新鏡頭比之前的28-75mm還要緊湊,付出的代價是相比在售主流f/2.8鏡頭稍小的變焦範圍。
  • 測評 | 讓微單回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直到前不久,騰龍光學正式在國內發售了這支專為全畫幅微單相機設計的 28-75mm F/2.8 Di III RXD,自此也便有了第一支兼具輕便和大光圈的全畫幅微單標變鏡頭。550g的重量和原廠的SEL2470GM相比足足輕了336g,口徑也由82mm瘦身到了67mm。僅從便攜性上看,這支鏡頭就已經非常讓人心動了。
  • 騰龍E口28-75mmF/2.8 帶你玩轉紀實攝影
    並不僅僅適合人像的拍攝,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資深攝影編輯、攝影家陳仲元老師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北京胡同系列。F2.8,28-70mm F2.8到現在的24-70mm F2.8一路焦段的演變,這次的新鏡頭將焦段退回到28-75mm F2.8這個規格,但是通過專門為索尼FE卡口設計,使用全新的光學結構,得到了又輕又小,對焦迅速的鏡頭特性,是非常值得的。
  • 【實測】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
    作為首款推出的索尼全畫幅微單可變焦鏡頭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以其輕巧且高性價比的特質而受到大家的關注
  • 紀實攝影師如何評價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這枚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恆定F2.8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既擁有出色的畫面品質又具備輕便小巧的特質,凝聚了騰龍多年來鏡頭產品研發的尖端技術,並不僅僅適合人像的拍攝。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資深攝影編輯、攝影家陳仲元老師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北京胡同。
  • 適合SONY的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型號A071)是為索尼的Alpha無反光鏡相機設計的多合一變焦,並針對全畫幅傳感器進行了校正。於2020年6月發布,它比騰龍28-75mm f2.8 Di III加70-180mm f2.8 Di III變焦鏡頭更實惠,更輕巧,儘管在恆定的f2.8焦距上有一些圖像質量損失。在外觀上比28-200mm f2.8-5.6 Di III稍小一點,為200g。新型騰龍沒有光學穩定性,僅依靠索尼Alpha無反光鏡相機提供自帶穩定功能。
  • 超性價比廣角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評測
    說起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A046)這支鏡頭,我們就不得不提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首款在E卡口走紅的鏡頭,這支鏡頭無論是口碑還是綜合素質都相當棒,所以影友對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的期待可想而知。
  • E口大三元補齊!騰龍70-180mm F2.8正式發布
    這枚鏡頭的出現,也意味著由騰龍17-28mm F/2.8 Di III VXD(型號A036)、騰龍28-75mm F/2.8 Di III VXD(型號A046)和全新騰龍70-180mm F/2.8 Di III VXD(型號 A056)構成的騰龍E卡口(索尼微單)「大三元」陣營已經完整!
  • 騰龍FE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 開啟預售
    光學廠商騰龍在4月底正式發布了FE 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鏡頭,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該鏡頭即將上市。現開啟預售!諮詢電話:029-85518580店鋪地址:東新科貿A座門麵店 恆豐·影像騰龍此次針對索尼無反相機的特點,賦予了該鏡頭全新的光學結構和外觀設計,使其在小巧的體積上實現優秀的畫質表現。
  • 器材 | 風光攝影師的輕搭檔 騰龍70-300mm,28-75mm
    這次出行我選擇了騰龍的70-300mm F/4.5-6.3作為我的長焦端鏡頭,然後選擇了一支騰龍28-75mm F/2.8作為我的掛機變焦頭來完成此次行程的拍攝。因為這次主要是拍攝雪山題材,所以一支長焦鏡頭是必不可少的,然後涉及到一些擁有前景的構圖時我就可以拿出28-75mm來進行拍攝。我個人認為這兩支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優秀的畫質以及十分輕便。此行的拍攝海拔都是在4500米以上。
  • 人像攝影師如何評價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這枚適用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恆定F2.8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既擁有出色的畫面品質又具備輕便小巧的特質,凝聚了騰龍多年來鏡頭產品研發的尖端技術。我們特地邀請了三位專長在不同攝影領域,擁有各自攝影風格的知名攝影師來為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型號A036)拍攝樣張。
  • 我為什麼會選擇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
    那麼目前有五隻鏡頭可以選擇情況下(其中一支還未上市),為什麼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的關注度依然不減呢?小編我最近在拿這支鏡頭進行拍攝,已經有了一點心得,今天我就來聊一聊它~紙面規格上的優勢——體積重量以及內變焦在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發布之時,最讓人驚豔的就是這支鏡頭在體積上做到接近16-35mm F4,重量上做到目前索尼口自動對焦超廣角鏡頭中最輕的情況下,光圈還能保證有F2.8。
  •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年度美食家之眼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組來自騰龍明星產品「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一組美食大片。攝影 / 李創AELX作為騰龍第一支專為無反相機設計的全新產品,28-75mm F/2.8 Di III RXD小小的身體裡積聚著大能量。
  • 弘瑞豐騰龍LRC影友俱樂部 |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史達林公園拍攝體驗
    TAMRON 28-75mm F2.8  on α7m3 28mm  F2.8  1/125sec  ISO 4000 TAMRON 28-75mm F2.8  on α7m3 28mm  F2.8  1/125sec  ISO 2500
  • DXO公布佳能RF 28-70mm F2鏡頭得分
    在成像清晰度方面,RF 28-70mm F2.0 L USM、EF 24-70mm F2.8L II USM兩支鏡頭都有著出色的水準,但新的全幅微單鏡頭在畸變、色散抑制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整體光學素質更佳。
  • TAMRON騰龍 行攝川西 | 風光攝影師的輕搭檔 70-300mm,28-75mm
    這次出行我選擇了騰龍的70-300mm F/4.5-6.3作為我的長焦端鏡頭,然後選擇了一支騰龍28-75mm F/2.8作為我的掛機變焦頭來完成此次行程的拍攝。因為這次主要是拍攝雪山題材,所以一支長焦鏡頭是必不可少的,然後涉及到一些擁有前景的構圖時我就可以拿出28-75mm來進行拍攝。我個人認為這兩支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優秀的畫質以及十分輕便。此行的拍攝海拔都是在4500米以上。
  • 弘瑞豐騰龍LRC俱樂部 |超廣微距 一手掌握 騰龍20mm F/2.8 Di III OSD M1:2
    2018年,一枚騰龍28-75mm F/2.8 Di III鏡頭的橫空出世,讓眾多索尼用戶以高性價比獲得了準大三元的體驗。這枚鏡頭焦段適用性廣泛,深受各種攝影愛好者,影像工作室乃至玩家們的喜愛。之後騰龍再接再厲,推出了17-28mm F/2.8 Di III以及即將登場的70-180mm F/2.8 Di III。在定焦戰場上,騰龍則發布了三款廣角鏡頭,繼續探究「輕便」無反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