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這天晚上就是「元夕」,也叫元宵,元夜。我國古代有元夕觀燈的風俗。而這首寫元夕的詞別有寄託。詞人假借對一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情懷。
詞的上片,寫的是元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寫燈,後一句寫焰火。上元之夜,滿城燈火,就像一夜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滿天的焰火明滅,又像是春風把滿天星鬥吹落。真是一片燈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給人熱鬧非凡的感覺,渲染出了節日的熱鬧氣氛。
「寶馬雕車香滿路」,是寫遊人之盛。但這裡主要還是為了渲染氣氛,所以,作者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節日的夜晚,一片狂歡景象,到處是笙簫齊鳴,到處是彩燈飛舞,人們在忘情地歡樂著,徹夜狂歡。
下片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觀燈看花的婦女,頭上戴著「蛾兒」「雪柳」「黃金縷」等裝飾品,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她們一路笑語,帶著幽香,從詞人眼前走過。一個「去」字,暗傳出對意中人的尋覓。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著,辨認著,一個個少女美婦從他眼前過去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是他要尋找的。那麼他所要尋找的意中人在哪裡呢?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千百次的尋覓,終於在燈火冷落的地方發現了她。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圈外;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與眾不同而孤高。苦苦尋覓許久,「驀然」兩個字一下子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驚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