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永恆的巨星!

2021-02-06 曉西西的小鋪子

張雨生(英文名:Tom Chang,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

         生於我國臺灣省澎湖縣,父為國民黨軍人,母為泰雅族人。臺灣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以聲音高亢著稱,成名曲為《我的未來不是夢》。其音樂創作風格多變,故有「音樂魔術師」之稱。他被廣泛認為是臺灣華語樂壇史上最優秀的歌手之一。

        張雨生於1966年6月7日出生於澎湖縣馬公鎮篤行十村,籍貫浙江省嘉興縣王店鎮顧家兜,父親是來自浙江嘉興的軍人張建民,母親是臺中縣和平鄉梨山松茂部落泰雅族人張惠美。排行最大,下有二弟二妹,出生後,張父原欲以紀念長子出生地而命名「澎生」,然而少雨的澎湖卻下起連日大雨,因此命名「雨生」,暱稱「小寶」。

      9歲時舉家遷居臺中縣豐原市,進入瑞穗國小就讀,國中就讀豐南國中,現存於豐南畢業紀念冊上的黑白大頭照時頗瘦小,高中聯考考上就讀省立豐原高中(臺中縣的第三志願公立高中),高一新生訓練時,發生震驚全臺的豐原高中禮堂倒塌事故。大學聯考時,起初只考上私立大學(據說是世新大學印刷科),但基於家庭經濟因素,他提出補習重考的想法,雖然大筆補習費使張父有沉重壓力,但張父仍極力鼓勵,隔年,原本第一志願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的他與臺大無緣,考取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出道過程

       張雨生1986年大一時初試啼聲,因為他妹妹的去世,參加木船西餐廳「木船民歌比賽」自彈自唱進到決賽並獲得優勝,使張雨生對歌唱開始產生信心與興趣,大二開學後隨即進了吉他社。

       1987年大二時與吉他社同學自組了「Thunder Spot(雷擊點)」樂團,開始校際與校外的演唱生涯;同年6月6日,張雨生與其樂團代表政大到臺大表演,張雨生的天賦佳嗓被臺大的「Metal Kids(金屬小子)」樂團注意。後來「Metal Kids」樂團應東海大學之邀前往演唱,但主唱因為感冒無法表演,就找張雨生幫忙,也開啟了日後合作之門。大三上時,張雨生以一首描述退役軍人生活的歌曲「他們」,得到學校創作歌謠比賽第一名。

       1988年3月29日,他與所屬的「Metal Kids」樂團榮獲「第一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熱音賽)優勝及最佳主唱,也因此獲得唱片製作人翁孝良的發掘,加盟翁孝良的「銘聲傳播公司」。翁孝良的手下愛將除了張雨生之外,另外還有「知己二重唱」的曾寶明和吳志華。4月,張雨生以一首黑松沙士的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引起歌壇注意。5月,張雨生參加音樂合輯《六個朋友》的製作、並演唱成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及《以為你都知道》。曾任張雨生經紀人的孫德榮講過,《我的未來不是夢》當時讓許多位年輕人對於未來充滿願景與期待。並於《把愛找回來》合輯中,演唱《把愛找回來》。

       1988年8月,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推出《烈火青春》合輯,張雨生以《最佳主唱獎》得獎人的身份特別演出《烈火青春》及《Heaven on fire》兩首歌曲。

       同年10月張雨生入圍金龍獎最有前途歌藝新人獎,並在11月時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天天想你》。《天天想你》創下35萬張的銷售記錄,使張雨生成為1988年度唱片風雲人物。

        張雨生參與電影《七匹狼》的原聲帶專輯演唱,收錄《永遠不回頭》、《如果你冷》、《我喜歡瘋狂》和《看見》四首歌曲。《七匹狼》創下新臺幣3000萬元的票房佳績,同時張雨生獲得1989年中時晚報年度十大歌唱新人榜榜首。

       1997年10月20日凌晨,在臺北縣淡水鎮因疲勞駕駛發生車禍;昏迷24天後,於11月12日逝世,享年31歲。

      現摘錄一曲大海,請欣賞~~~~~~~

願逝者安息!

相關焦點

  • 953音樂時間張雨生—天天想你
    張雨生清亮的嗓音、單純的書卷氣、知識份子的滿腔熱忱都讓人難忘。偶像歌手似乎與音樂人是兩條平行線,但張雨生在他的音樂「理想國」裡卻能將其匯聚成河,在短短的時空裡,交互綻放光亮。        從小與張雨生最親的妹妹,15歲的時候在梨山附近的山澗不幸溺死,雖然從頭到尾,他沒有掉一滴眼淚,但這個傷口一直在他心中。很多年後有一次他在海邊拍攝MTV,晚上,大家都圍著篝火盡情說笑,只有張雨生神情落寞,暗自神傷。
  • 「大海」裡「一天到晚遊泳的魚」——記張雨生
    他在加護病房與死神纏鬥了24天,11月12日晚間11點48分,這位未來的巨星就這樣撒手人寰,31年的人生就此畫下句點。直到20年後,有多少人還想回到當時,阻止這一場悲劇發生。張雨生的夢,至今仍未甦醒2017年的5月16日,第28屆臺灣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上面出現了一位許久未見的名字,特別貢獻獎–張雨生。
  • 張雨生《大海》的背後故事讓人淚奔,也已經被被誤解了21年
    這一天是巨星隕落的日子。張雨生是那種看著順,但其實很叛逆的人。鄭智化就說過:「張雨生是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人,比他還搖滾。」喜歡老莊哲學的張雨生,他想有一些其它的表達。所以他也發過比較小眾的專輯《帶我去月球》,結果自然不好。
  • 張雨生,一代音樂鬼才卻英年早逝!
    張雨生,你們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大海》大家都聽過吧?就是他的原創歌曲,讓我們一起來回憶這位鬼才!張雨生的父親是來自浙江嘉興的軍人張建民,2011年5月19日張建民因胃癌辭世。張雨生的母親是臺中梨山泰雅族原住民張惠美。
  • 張雨生,因雨而生
    1988年,還是大四學生的張雨生發行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天天想你》。這張專輯一出,當時便創下35萬張的銷售記錄,成為年度唱片風雲人物。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張雨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音樂之路。1990年,影響深遠的臺灣金曲獎面世,張雨生作為當屆最佳新人提名獲得者,為越來越多的聽眾所知。
  • 【阿妹專欄】張惠妹和張雨生的師生情~
     阿妹是張雨生一手提拔的巨星,也讓張雨生從音樂生涯谷底,翻身成為炙手可熱的唱片製作人。
  • 你不知道的張雨生
    你是音樂詩人張雨生!張雨生小時候不太愛學習,反倒對音樂非常感興趣,花費很多時間去聽歌,看書,甚至還嘗試寫作。19歲那年張雨生考入了國立政治大學,大一的張雨生雖然對音樂感興趣,但是卻沒有公開演唱過,直到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 張雨生,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
    小妹總是調皮地眨著眼,對張雨生說。 才子最怕沒有伯樂,這麼巧自己的妹妹就是伯樂,這對張雨生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然而,張雨生做夢都沒有想到,原本開開心心去遊泳的小妹,卻永遠回不來了。 「從頭到尾,我沒有掉一滴眼淚,但這個傷口一直在我心中。她是那麼可愛,那麼懂事,而且歌聲又那麼好。
  • 【特別策劃】高音王子張雨生消失之謎
    叱吒歌壇的高音王張雨生,彌留之際卻無力負擔自己的醫藥費用?靠捐助得來的救命錢,竟為家裡還清了債務?住在別墅裡的弟弟妹妹提起張雨生,會用「聽說」二字開頭?71歲的老母親如今還要上山種雪梨? 張雨生,1966-1997,亞洲第一男高音。
  • 被誤解20年,張雨生《大海》背後,故事竟如此悲情
    1986年7月6日,就是讓張雨生銘記一生的日子。那一天,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天,張雨生的父母計劃帶全家去梨山附近郊遊野餐。於是,張爸提前幾天就給在學校的張雨生打電話:「雨生呀,這個星期天全家準備去郊遊烤肉,你學校有事嗎?能不能回來一起去?」
  • 隱藏20年的謎團,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竟如此悲情
    1986年7月6日,這是一個足矣讓張雨生銘記一生的日子。那一天,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天,張雨生的父母計劃帶全家去梨山附近郊遊野餐。張爸提前幾天就給在學校的張雨生打電話:「雨生呀,這個星期天全家準備去郊遊烤肉,你學校有事嗎?能不能回來一起去?」
  • 張雨生去世後,才活成了真正的自己
    這些年,他給大家留下了嘆息也留下了美好。 嘆息的是:那樣有才華的男子,就在最恣意的年華,急急的隕落。 美好的是:我們永遠記住的是他那張唱著青澀的校園情歌,充滿朝氣而又陽光燦爛的面龐,他的人生被「凍齡」在了 31 歲。
  • 20年前,張雨生唱了這首歌,經典註定無法超越!
    ,就像張雨生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他的妹妹。即便是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記得11月12日,這一天是巨星隕落的日子。晚上凌晨兩點鐘,張爸爸給張雨生打電話,無人接聽,過了一會再打電話,那頭仍然是沉默。張爸爸正感到奇怪的時候,來了一通電話,說張雨生出了很嚴重的車禍。20多天後31歲的張雨生去世了。那個留出的車位成為了永遠的空洞。
  • 張雨生的《大海》你聽懂了嗎?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其中張雨生的那首哀婉悽美的《大海》就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更是讓人淚崩。當心急如焚的張雨生匆匆趕到醫院,他最親愛的妹妹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那一年,張雨生20歲,妹妹張玉仙才15歲。1992年,他為妹妹唱了這首《大海》,昏暗的大海邊,穿著格子框的張雨生帶著狗狗漫步海邊,時而彈奏吉他放聲高歌,時而憂鬱發呆,時而漫步作飛翔狀,一個透明的玻璃漂流瓶隨波逐流,配合著張雨生孤獨憂傷的歌聲,更將對妹妹的思念和失去妹妹的痛苦給演唱的淋漓盡致,從而紅遍大江南北。但其實他的大海很小,只裝得下妹妹一人。
  • 只要深刻活過,愛過,你就跟得上張雨生!
    蒙面唱將猜猜猜》說自己是陶晶瑩的粉絲,相信她沒有說謊,畢竟陶晶瑩在唱歌方面是有天賦的,90年發片,資歷也深,表達能力甚至可居於華語樂壇的第一梯隊。《卡拉OK·臺北·我》中的《永公街的街長》時長9分多鐘,包羅萬象,風格在一首歌內轉換多次,張雨生還在最後亮了一嗓子海豚音,啊,維塔斯之流真的可以下課了。《後知後覺》多數人是因為張惠妹的翻唱才知道,其實姥姥還是更喜歡張雨生略帶福音色彩的演繹。
  • 除了張雨生,沒人懂張惠妹
    但多少人忽略了,張雨生之於張惠妹。 作為臺灣的「音樂魔術師」,張雨生不僅是一位天才的音樂創作人,更是一位卓越的金牌製作人。 有人說,沒有張雨生,就沒有張惠妹。 1988年,22歲的張雨生為紀念死去的妹妹,步入歌壇。
  • 鄭智化、吳奇隆、張雨生、姜育恆等巨星同臺,當年這場演出太轟動
    除了邀請到蘇芮、鍾鎮濤、伊能靜、張雨生、吳奇隆、姜育恆與鄭智化七位飛碟知名歌手同臺獻唱,編曲、伴奏、和聲、音控等幕後陣容也是超級豪華。流行音樂教父陳志遠擔任音樂總監,多位知名樂手現場演奏,在臺灣都未必湊齊的陣容,在上海實現了。18000人的體育館座無虛席,還吸引了鞏俐、張藝謀等明星導演與媒體、音樂人士到場觀看。
  • 為妹妹當歌手,為妹妹寫歌,與妹妹合葬,音樂才子張雨生
    張雨生從小深受母親的影響,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自己心中的歌和聲音,得不到回應,對於張雨生來講是一種小小的失望,唱片也得到了一定的影響。最終唱片公司協調下,每一張專輯,都放一首張雨生心中的歌。巨星隕落與妹妹合葬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21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許多人在這首歌裡,找到了共鳴,找到了勇氣,每聽一次,就對夢想更加篤定。看著熟睡的孩子,一個人在電腦前迷茫著聽著這首歌。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我只知道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我只知道我會堅持活著,因為我有了責任。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張雨生
    同年張雨生發行電影原聲專輯《六個朋友》,這也讓華語樂壇留下了第一首張雨生的金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張雨生#劉德華曾說過——音樂圈最怕像張雨生這種既擁有好嗓音又在創作上能獨當一面的音樂人,僅僅1年,張雨生為張惠妹製作的兩張專輯就將香港市場中的華語音樂份額佔去了大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