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掌握以下五個條件,你一定能出名!

2021-01-17 最愛動漫資訊

《霹靂布袋戲》是由「木偶戲」進化而來的「偶動漫」,劇情雖然以武俠為主體,但是也不乏許多天馬行空的橋段。在《霹靂布袋戲》的世界中,能叫得上名號的角色數不勝數,個個都是人才。想在裡面出名,說難也不難,說易也不易,不過,以下幾個條件,缺一不可。

第一,長得得有特色!要有辨識度!

能在《霹靂布袋戲》出名的人,顏值肯定不會低,你看那些有名的大角色,一個兩個都是雌雄莫辨的「美人胚子」。當然也有些長得比較抱歉的,血傀師就是其中一個。正所謂「美的千篇一律,醜的千奇百怪」,雖然血傀師長得醜,但是人家長得有特色啊,看一眼絕對忘不了!而且他還坑死了不少人,發的便當更是多的不行。雖然遺臭萬年,但是人家好歹也是出名了。

第二,智商一定不能欠費

當然,也並不是說長得有特色就能在霹靂橫著走,智商也是很重要的。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江湖上混,智商一定不能欠費,沒準哪天就被人坑了。你看那葬雲霄,再怎麼說也是個大妖,長得也是俊美非凡,到頭來卻栽在了兩個女人的手上,死得那叫一個悽慘。

第三,武力值絕對不能低

正所謂,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尤其是危機四伏的霹靂世界,出門散個步都有可能被人誤殺,這時候武力值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算不能弄死對方,也能自保。更何況,要是武力值能跟哪個大角五五開的話,順便還能救幾個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第四,出場一定要念詩號

要知道,在霹靂的世界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你是個高手,平凡人還是很多的。這時候就需要一點小小的包裝。首先,出場方式一定要有逼格,不能隨隨便便就走出來救人了。要知道,每一個有名的角色出場都要念詩號。念詩號,表示你出手從容隨意,表示你角色內涵飽滿,不是一般的妖道角。你也不用擔心念詩號會耽誤救人,因為念詩號的時候,對手不能做任何動作,這是業內規矩,不可逾越。

第五,招式的名稱一定要華麗

除了詩號,還有招式的名稱,無論你的招式再猛再強,也要有一個好聽的招名,這樣才能顯得你的招式特別。雖然在武學的世界中講究無招勝有招,但要成名就不是如此了,你若是沒有招式,誰會喜歡你呢?沒招式,就算你以後有了粉絲,想要模仿你的英姿,都不知道要喊什麼,這不是很丟人嗎?

總的來說,包裝是很重要的,任何事物都離不開包裝。你若想成名,除了自己的本事之外,也要用實際的作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除此之外,還要參與武林上最紅火的話題,跟上潮流。

最後,感謝能夠看到這裡的大家。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中人物想出名,掌握這5點,保證觀眾記得住你
    《霹靂布袋戲》中人物想出名,掌握這5點,保證觀眾記得住你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說起《霹靂布袋戲》大家都知道,霹靂是從木偶戲慢慢演變成偶動漫的。可以說霹靂的世界是極其龐大的,各種天馬行空的橋段。而且其中武俠的世界,快意恩仇的世界又是很多小夥伴所嚮往的。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霹靂」來襲 臺灣布袋戲落戶閔行
    ►霹靂群俠現江湖哇!你能想像,如此精彩絕倫的奇幻表演是出自一系列手持「布袋戲」的嗎?布袋戲在臺灣已有百餘年歷史,霹靂集團突破以往的表演方式和格局,創造出革命性的電影派布袋戲,霹靂系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跌宕起伏的武俠世界,似真似幻的夢幻時空,2015年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吸引了新一代年輕觀眾。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比如霹靂布袋戲的經典角色亂世狂刀,其人物詩「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簫中弦音藏柔情,劍下腥血寄恨仇。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前兩句來自清末詩人龔自珍的《漫感》,後兩句來自龔自珍的《又懺心一首》。  身為霹靂系列布袋戲總編劇的黃強華,被戲迷稱為「十車書」,意指「比學富五車還多五車」。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流行變革繁榮分家:霹靂布袋戲的曲折發展時間來到1915年,那一年,後來稱為「通天教主」的黃海岱進入父親的「錦春園」布袋戲團學習,不久便掌握了布袋戲所有的技巧並將「錦春園」繼承下來,並於1930年,將「錦春園」正式更名為「五洲園」,在黃海岱的帶領下,黃氏布袋戲劇團也逐漸壯大起來。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此外,他還是個專業演說家。面對輿論,他可以聲淚俱下的為自己辯解。大敵當前,他可以滿口仁義道德滔滔不絕。談文論武,集百家之精華令人張目結舌。更教人驚嘆的是他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完成任務,甚至要別人為他而犧牲。從他身上我們警覺到時代潮流瞬息萬變的今日,素還真的處事哲學,即懷柔作風、權變的領導風格,較能順應時勢,這就是布袋戲與現實生活結合的最好證明。
  • 霹靂布袋戲的最佳「食用」步驟
    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1。 《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講述了發生在遙遠的北域,刀劍金三角陰川蝴蝶君、一劍封禪、劍雪無名協同中原武林群俠以及素還真,對抗武林惡勢力出手金銀鄧九五等人,結束武林浩劫的故事。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鏈條單一  內地運作邊緣打轉  作為近百年帶有潮汕鄉土氣息的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地區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文化代表」,更在2006年被票選為「臺灣意象代表」,全臺灣有1/3人口都是霹靂布袋戲的戲友,「每周五定時在臺灣4000多家Family Market便利店銷售的最新兩集霹靂布袋戲光碟,10萬套光碟10分鐘之內就銷售一空,配合發行的兩萬隻霹靂布袋戲公仔在
  • 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霹靂布袋戲,一門魔幻的藝術。自1988年《霹靂金光》播出開始,脫胎於傳統布袋戲的霹靂布袋戲就以其清新脫俗的表演形式、別具一格的人物魅力收割了大批「道友」(布袋戲戲迷的自稱)。點進霹靂之前,以為自己是個正常人,看最熱的劇,追最帥的星,一日三餐,平凡安穩;點進霹靂之後,化身熱血少年,勇闖江湖,自認天下無敵,眼前三次元世界逐漸「偶化」;再看三集,又是羽化飛仙,步入另一層境界……經歷過霹靂布袋戲美學洗禮的人,從此沒有回頭路,只有一條不歸路——懂的都懂。
  • 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看霹靂布袋戲的前世今生
    近幾年來,霹靂布袋戲在市場上很流行。在動漫,動畫一統二次元江湖的背景下,這種用木偶表演的戲曲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也有些格格不入。它與傳統中熟知的傀儡戲的表演方式很類似,但木偶的尺寸比傳統木偶更大,也更精緻。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而如今,在臺灣這樣的場景幾乎已不復見,人們更少談論起霹靂布袋戲。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以布袋戲為起點,進軍各種娛樂消費領域。霹靂布袋戲不但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還不斷地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相融合,使傳統布袋戲華麗轉身為現今最流行的文化創意產業。
  • 能不能給我講講霹靂布袋戲到底哪兒好看?
    那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布袋戲到底是個什麼。2、我在網上查,看見有好幾種布袋戲,都是怎麼回事?該看哪個?目前在網上直接查詢的話,一般會得到的結果有:霹靂布袋戲,金光布袋戲,神魔布袋戲,天宇布袋戲,新世紀布袋戲。雖說的確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布袋戲,不過一來在網上能找的資源就寥寥無幾,二來這些名氣不算大的布袋戲在綜合水平上普遍較弱,在此不多做贅述。
  • 風靡B站的霹靂布袋戲,一個你不懂的二次元江湖!
    在早期,霹靂布袋戲通過市場調查發現,在布袋戲的消費群體中,年輕人非常少。於是負責人黃強華決定:擴大消費群體,將市場定位轉向年輕人。因此他制定了一系列迎合青少年受眾的營銷策略,打破了布袋戲原有格局。3、突出人物形象主角的塑造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外形俊美,氣質出塵,武功高強。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 1.《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
  • 文創 臺灣霹靂布袋戲,很炫酷!
    而使布袋戲如此閃耀光芒的,首推臺灣雲林的黃氏家族,由他們創建的以「霹靂」為名的系列布袋戲劇集徹底顛覆了原始戲碼的粗糙形態,成為布袋戲中最具震撼力和影響力的分支,「戲迷」早已從臺灣蔓延到整個亞洲。霹靂布袋戲從1988年開始播出,至今已經播出了近2000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宏大直逼三國,細緻堪比紅樓。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來到CCG EXPO 2017啦!四大看點提前掌握~
    製作了經典劇目「霹靂系列布袋戲」的霹靂國際多媒體,將帶《東離劍遊記》《斬魔錄》等作品參展CCG EXPO 2017
  • 霹靂布袋戲の起源
    沒錯,這就是臺灣省著名的木偶戲劇——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 ,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
  • 霹靂布袋戲的傳播之路
    可以說布袋戲、木偶戲、皮影戲同出一源,皆是古代人對虛擬人物的一種真實刻畫,說其是「古代動畫片」也不為過。但若說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電視上的的布袋戲又年輕很多,只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三十年的歷史能發展出什麼,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其它傳統戲劇,布袋戲可謂是最潮、受眾面最廣泛的一支。布袋戲源頭筆者不想多談,針對大家熟知的電視劇形式的布袋戲絕大部分來自於臺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