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黃金時期,為什麼卻說是「中年危機」?

2020-11-16 職場必修

01.重新定義理想的中年

演員請就位》再次火起來,但是我卻從中看到了「中年職場人的危機」。


在《演員請就位1》中,明道直言自己說已經好幾年沒有太成功的事情,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朋友也和他說,估計不能再演男一號了。要知道當年他演了多少男一號,紅遍大江南北。


在《演員請就位2》中的胡杏兒今年41歲,也曾經是大紅大紫的女演員,但是節目中她坦誠少有戲約,幾乎到了無戲可演的地步。

包括黃奕,也步入了中年行列,除了當年的《上錯花轎嫁對郎》,鮮有作品被人們記住,似乎面臨更多危機,連她的女兒說都沒看到她演戲。


海清更是直接說出了中國女演員的「中年危機」," 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更多機會!"

知名演員尚且如此,普通人的中年危機更是不可避免。

職場35歲定律就像是一根高壓線,壓在職場人的頭頂。

中年油膩、用保溫杯喝水、夫妻關係的平淡、升遷遭遇瓶頸的尷尬、身體每況愈下的身體,突如其來的發福,越來越高的髮際線,熬夜帶來的黑眼圈,操勞所致的法令紋,以及越來越暗沉粗糙的皮膚……讓所有人感到猝不及防。

仿佛發福、油膩、健忘、抑鬱,就是中年的特有名詞。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然而,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學家大衛•班布裡基(David Bainbridge)在《中年的意義》中列出了18項特質清單,講述不一樣的中年故事,重新定義理想的中年,提倡我們要用全新眼光看待這個長久以來被誤解的黃金年代。

他認為,中年是人生的黃金階段,是數百萬年演化出的完美禮物,無論是從身體、心理還是情感上來說,都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樂觀。


02.中年發福是正常現象

人們現在比以前胖,肥胖造成各種疾病,人類的平均壽命甚至可能因此在幾個世紀以來第一次縮短。

歸本到底,是高熱量的美食越來越多,讓人無法拒絕,另一方面,智能化滲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不必像過去一樣到處走動,吸收的卡路裡和消耗的卡路裡嚴重不均衡,因此導致肥胖是必然的結果。

在發達國家,男性的體重在大約55歲時到達巔峰,而女性則是65歲。

書中提到:目前雖然肥胖泛濫,但瘦的人並沒有變得比較胖,而是和以往一樣瘦,只是胖的人超乎比例地更胖了,因此平均的肥胖程度向上偏移。

在人的一生中,獲得脂肪主要有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胚胎期的晚期,我們要為適應外面的生活做準備。

第二個儲存脂肪的階段是嬰兒早期,我們儲存脂肪以供應快速的生長、劇烈的活動,並且建構龐大的腦部,所以新生兒都是肥嘟嘟的,格外惹人喜愛。

第三個階段是女性的青春期,此時雌激素促使儲存脂肪,讓女性發育出獨特的曲線。

第四個階段發生在懷孕和哺乳時期,這時脂肪的儲存量增加了2—5千克,以滿足胎兒和新生兒成長的龐大需要。

第五個階段則發生在中年時期。人類獲得脂肪時,脂肪會往全身分散去。

男女身上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女性之間也有差異,主要是在大腿、胸部、臀部等處,這從生殖學的角度來說,是為了生育的需求。

男性脂肪儲存的地方在腹部裡、腹部的皮膚下,這是遠古時期適合打獵、採集等跑來跑去的工作需要。

03.年紀越大,時間越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從前,時間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到了中年,忽然發現時不我待,日子過得越來越快。

為什麼我們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呢?

1.加速的是這個世界,不是你

我問身邊的朋友,平時看視頻或者直播會不會倍速播放,習慣用多少倍速播放?

結果出乎意料,大部分人選擇2倍速播放,而我自己最多會點1.5倍速。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每天要處理的信息應接不暇,我們主觀的體驗也呈現出加速的情形,不只是中年人才有這種感覺。

所以說,加速的是世界,我們都是被加速者。


2.這完全關係到我們感知到有多少時間過去了

有觀點認為,對個人來說,我們感知到時間流逝的速度,和我們開始長期記憶的時間相關——也就是大約三歲開始。換句話說,累積的記憶愈多,時間飛逝得愈快。

可以說,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和個人兒時的記憶密切相關,童年記憶越長,對時間的感知度越長,反之,越短。

3.我們扭曲時間,以免擔心個不停

當我們來到中年階段,比如說40歲,忽然發現自己的人生大概過了一半,有種猝不及防的緊迫感,這種感覺無形中加劇了焦慮、不安。

很多人忽然意識到,死亡的距離已經不遠了,甚至過度擔心把死亡的時間拉得更近了。

對於死亡的恐懼,會導致時間的加速。

4.新鮮事比較少

不得不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好奇心會逐漸減弱。

小時候,一朵花、一隻螞蟻,都能讓人駐足留戀。

對於看遍人間繁華的中年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新鮮事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了。

早年的生命因為新挑戰而延長擴展,中年的生命卻因缺乏新經驗而在眼前壓縮。

尤其是功成名就的職場人,繁瑣的事務和忙碌的工作漸漸變少,有更多的時間安靜地喝咖啡或思考人生,驀然回首,發現多少寶貴的時間都匆匆溜走了。

5.我們擁有不少時鐘,但正確運作的不多

據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有最準確的內部計時器,但是它派上用場的機會卻有限。

遠古時期,沒有精準的計時器,人類大多是靠著太陽起落知道什麼時候該起床,什麼時候該睡覺的。

現代社會呢,雖然有了各種計時器和鐘錶,但是人們更多的習慣了晚睡晚起,熬夜通宵。

另一方面,隨著中年人的感官變遲鈍,新陳代謝效率會降低——所以大腦活動變慢,進入大腦的信息減少,如此一來,時間似乎更快了。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人生呼嘯而過,內心惶惶不安,這是對中年人的一種提醒和警示。

提醒他們人生有限,警示他們要珍惜眼前,思考未來的生命。


04.中年人也可以保持心智活躍

作者還指出,中年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大腦變得更加重要了。

換言之,大腦是中年人最有價值的資源,保持心智活躍,完全可以避免所謂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功成名就,準備思考如何安享晚年了。

另一種情況是碌碌無為,忽然感覺一生望得到頭,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現實。

雖然某些現實因素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有些因素哪怕是到了中年,依然有助於活躍心智:

1.處在社會階層的上層

社會地位高的中年人對年齡似乎沒那麼敏感,他們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理養護。

因為有事可做,可以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他們的身體通常會更健康,很少有抑鬱、消極的表現。


2.受教育的時間長

和社會經濟地位類似,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

受教育時間比較長的人,他們的認知能力更強,情緒更加積極樂觀,他們對於個人發展和年齡的增長有著理性的思考,不會盲目陷入中年危機的危言聳聽中。

3.別丟掉工作

證據證明,收入較高的白領工作通常會促使認知維持彈性。

也就是說,耗費心力的工作不會讓中年人陷入僵化,所以說隨著人類生存時間的延長,推遲退休年齡未必不是好事。

當然了,並不是提倡996,加班加點,工作應該適度,工作之餘也要有業餘生活。

4.身邊的人能肯定你

如果中年人的職業生涯過早結束,又沒有找到興趣愛好,那麼,身邊人的聯繫就顯得非常重要。

特別是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會讓中年人內心更加平和。

5.保持健康

如果目前無法改變社會經濟地位、就業狀態和受教育程度,那麼,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則是自己可控的。

研究表明: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會對心智功能有負面影響。

無自律,不自由,對健康的管理也是為了擁有更多的自由。

如果保持鍛鍊的習慣、健康的飲食等,有助於保持身體和心智的健康。

6.適量飲酒

適量飲酒是可以的,但是不宜貪杯。

有證據表明,酒精能略微降低某些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星期至少喝一杯含酒精的飲料,能改善中年人在各種認知測試中的表現,並增強認知靈活性,甚至增強認知速度(當然不是喝酒之後立即有效果)。

但是過度飲酒,對健康是有害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不惑之年,大腦除了以上因素要注意之外,更多的需要將注意力轉向內在。

有必要審視自我的人生,進行自我分析,去思考人生難題,去總結過往經驗。

縱觀人類歷史,年輕人一直擅長求新、創新和文化變革,中年人則擅長分析、計劃、組織和文化延續,哪怕是在四十歲之後,依然是大有可為的黃金時代。

05.結語

誰的中年不油膩,誰的中年不普通,誰的中年不發福?

哪怕現在是青蔥少年,早晚有一天會步入中年,與其嘲笑中年,不如早日調整心態,從容應對中年階段的到來。


相關焦點

  • 劉德華,為什麼沒有中年危機?
    避無可避的中年危機紅了40年是劉德華的標籤,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持續在線,這真的不只是皮囊所賜。如今許多演員都抱怨遭遇中年危機沒有資源沒有戲拍,或是歌手哀嘆行業不景氣接不到工作,劉德華遭遇的這一場危機則讓人在歲月面前大呼無奈。
  • 鑑影 | 《布拉德的中年危機》:中年男人的那點致命小憂傷
    類型: 劇情 / 喜劇 / 音樂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9-09(多倫多電影節) / 2017-09-15(美國)片長: 102分鐘又名: 人生剩利組(臺) / 布拉德的中年危機周末刷片,看到《布拉德的中年危機》,猶豫了一下,還是看了。發現這電影還挺有意思的。畢竟,中年危機這樣的事,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女人的中年危機沒那麼可怕
    這明明才25歲吧。02為什么女人都怕中年危機?人到中年,剛過了三十歲生日,仿佛一夜之間就 「 貶值」了。03那麼,是什麼讓中年危機的姐姐們重煥光彩?相比妹妹們,姐姐們又有哪些優勢呢?姐姐們真敢做敢說。資歷和閱歷的積累,讓姐姐們非常地硬氣。有啥說啥,正面剛。
  • 「畢業之家」中年危機,你經歷了嗎?
    如今使勁愁滋味,卻說還休,卻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小的時候想快快長大,長大就不會有人管束,還可以有錢花。長大之後,卻格外懷念那個童年,可以無憂無慮!」生活的不容易,真的只有長大後才可以體會出來。前段時間我參加公司元旦晚會聚餐。回來搭我的一個本科同學順風車回家。
  • 《布拉德的中年危機》:誰的中年不危機?
    看了部電影,英文名叫《Brad's Status》,中譯名叫《布拉德的中年危機》。status是名詞,本意為身份地位,這個中文翻譯看似平淡無奇,但個人認為譯的很精準。中年危機,這四個字,就足以成功吸引到觀眾的興趣。順手在網上查了下對中年危機的釋義: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
  • 治療中年危機的7味假藥
    你朋友圈中那些早已厭倦朝九晚五生活的小職員們,還有那些同樣在中年危機中飽受煎熬的人們,都開始紛紛約你吃飯,想從你身上窺探創業世界的秘密,思考這條路是否也同樣可幫助自己逃生。你都快被中年危機烤焦了,哪裡還有時間做這麼多事情呢?我告訴你,轉型,必須走捷徑。
  • 海清:中年女演員危機!黃曉明:中年男演員危機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一、中年女演員危機在2019年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海清關於中年女演員危機的言論引起了熱議。一是海清個人並不代表所有中年女演員,你看馬伊琍、趙麗穎、孫儷等等,都是做了媽媽的女演員,戲約照樣不斷,看不出來有什麼中年演員危機。二是海清公眾場合調侃宋佳,說人家不結婚是為了讓人叫她「小花」,從宋佳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很不高興。
  • 進入中年危機怎麼辦?
    出去旅遊,結交了兩個同樣遇到家庭問題的中年男人,三個人成了死黨,在白志勇的不斷慫恿下,蹦迪,泡酒吧,和小年輕玩真心話大冒險,染頭髮,穿奇裝異服,玩快閃,還美其名曰:告別過去,活出自我。可這麼做真得達到告別過去呢嗎?恐怕不是,深夜黃九恆的妻子李響買夜宵時碰到了白志勇一個人落寞、孤坐街頭的身影。
  • GTA5:麥克明明吃喝不愁,為何依然出現了「中年危機」?
    GTAV的劇情講述的是「三男一狗」闖蕩國際大都市洛聖都,這也是GTA系列當中唯一一個三位主角的作品洛聖都是以美國洛杉磯為原型打造的一個現代化都市,三位主角通過錯綜複雜的關係聯繫在了一起,有年輕的黑人小混混富蘭克林,有脾氣暴戾的崔佛,但出鏡率最高且讓玩家印象深刻的還是麥克,因為麥克的人生最貼近現實,很容易和玩家引起共鳴,因為麥克是三位主角當中唯一一位有家庭的角色,而他也正處於男人最艱難的時刻——中年危機
  • 年輕人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這就是影視圈的「中年危機」,女演員到30歲之後,就會陷入戲路窄、機會少的困境。回到我們普通人身上,難道就沒有職場焦慮,沒有中年危機嗎?電視劇《男大當婚》被問到「你為什麼混這麼慘?」,真是扎心了,這該死的中年危機。
  • 《逆流大叔》將映 用賽龍舟比喻「中年危機」
    原標題:《逆流大叔》 用賽龍舟比喻「中年危機」 片中出現很多港片少見的賽龍舟情節。吳鎮宇飾演阿龍。藉助公仔玩具影射「男人之苦」。這次他將筆墨聚焦在香港底層社會四位普通的中年男人身上,他們一邊面對生活、感情等問題的各種困境,一邊在中年危機漩渦裡努力掙扎著,像片中龍舟比賽時那樣,適應著鼓點的節奏繼續前進,當影片用各種小幽默儘量化解生活的苦痛後,卻發現中年危機的酸楚仍然揮之不去。很多觀眾評價,影片體現了香港底層民眾的「獅子山精神」,但導演卻說,這部電影想說的恰恰相反,其實是有點諷刺「獅子山精神」。
  • 深度解析威爾史密斯的中年危機,為什麼近些年他屢戰屢敗?
    為什麼要說又一次失利呢?在大多數觀眾心目中,威爾史密斯是演技派的代表。無論是商業大製作,還是文藝小清新,史密斯都能夠駕輕就熟。2006年的《當幸福來敲門》讓觀眾認為又一個湯姆漢克斯出現了,接踵而至的《我是傳奇》又讓他擁有了和湯姆克魯斯相匹敵的票房號召力。但是從2013年的《重返地球》開始,史密斯在表演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 中年男人:危機與尊嚴
    春節至今,最大的危機,是疫情。 而對「中年男人」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有沒有疫情,其實危機都在。為什麼一口氣憋在喉嚨口、臨了總窩窩囊囊吐不出來? 他怕失去。怕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折磨人的房貸,倘丟了工作更加一窮二白;怕失去老婆孩子,掙扎了快半輩子到頭來一無所獲;怕無力應對他者的強勢,萬一觸怒旁人,會受到打擊報復;怕如果跟賴帳的朋友玩硬的,這錢就真的是追討不回來了。生活處處暗中掣肘,人在江湖畫地為牢,還能怎麼辦呢,妥協唄。
  • 別逗了,中年男人的危機,豈止一個保溫杯?
    也就是說,人生初期和末期的幸福感最高,而中年階段最低,這就是「幸福感的U型曲線」。在U型最底部,是沉浸在往事中卻又無力改變的中年人,發呆,憋悶,捧著保溫杯,泡著枸杞和滿腹心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中年危機~
    其實就改了一味藥💊,因為當時我看到這個對聯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對聯恰恰說出了一個人中年危機的兩種處境:其一:精神復闢。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之後,追尋莊老周易、寄情思想自由的逍遙。其二:身體漸差。激素失衡、炎症增加等等併發症和用藥逐漸增多的健康現狀。而溴隱亭恰好應對的是中年之後的各種典型病痛。
  • 中年危機和人生靜寂
    文/高英 人到中年,心境大為不同,比起年輕人來,多了瞻前顧後的羈絆,少了勇往直前的無忌,有時候難免會質疑自己,對生活不夠滿意。畢竟,中年人不再像年輕人那樣覺得來日方長,還有種種機遇。 例如,電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機》就是一部反映中年彷徨的佳片。
  • 一個美國男人的中年危機
    人到中年,徹夜難眠,為什麼呢?
  • 她能量丨斜槓中年姐姐,如何「浪」過中年危機?
    妥妥的斜槓經歷,讓她能以更多的角度看待職場中的中年女性危機。僱主品牌建設:做更吸引鳳凰的梧桐隨著商業市場的逐漸成熟化,很多公司都意識到了品牌形象、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僱主品牌這個更為前沿的概念在中國剛剛起步,蔡彥芳正是僱主品牌方面的專家,她在這次訪談中更是與九卦姐交流了大量的實操經驗。
  • 45歲佘詩曼照樣演少女,中年危機?不存在的
    大部分30+女明星們口中所說的「中年危機甚至還有網友在看過《燕雲臺》之後激情開麥:「如果中年女演員都像唐嫣和佘詩曼這樣,她們是沒有中年危機了,年輕女演員們恐怕都要失業了。」通常情況下如果有超過10集的內容都在講述一個角色的少女時期或是老年時期,導演也會考慮啟用年輕或者是老年演員。
  • 不和酒肉朋友出去鬼混後,我的中年危機解除了
    中年危機現在成了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熱門詞彙了,哪怕是剛剛跨過20歲的人也都擔心自己隨時都會經歷中年危機。中年危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基本上大家到了中年,都會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比如說家庭、子女、工作等等,都會加快中年人禿頂的腳步。當你身處中年危機的時候,如果能夠想明白下面這四件事,就能夠輕鬆度過中年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