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有一地圖,解開千古之謎,難怪亞歷山大沒有膽量東徵中國

2021-01-13 白劇本

亞歷山大三世,出生於公元前356年,馬其頓帝國國王。他是世界上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更是歐洲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這一生創造的成就,是輝煌的、是矚目的。他先後統一了希臘,帶兵掃蕩中東地區,佔領了埃及,將波斯帝國踩在腳下。僅用了短短13年的時間,亞歷山大帝國就成了當時領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就是這樣一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人,曾經卻做了一件讓人疑惑的事。

劇圖

據《智囊全集》記載:在公元前334年至324年,亞歷山大帶兵東徵,所向披靡,掃蕩了波斯帝國,到達了巴特克利亞,也就是如今的阿富汗。這個地方,距離中國的新疆,非常的近。也就是說,只要亞歷山大繼續東徵,很快,他就會進入中國地界。可讓人疑惑的是,打到這附近,亞歷山大就罷手了,帶兵回到了巴比倫。

對於亞歷山大這一舉動,許多對世界歷史有探究欲的網友議論紛紛,猜測他這一舉動,是出於恐懼。畢竟當時秦國已經發展起來了,兵強馬壯,打仗能力一流。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對上,亞歷山大再厲害,他也要吃大虧。

劇圖

其實,這種猜測,既無根據,又顯得異想天開。

亞歷山大縱橫歐洲這麼些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什麼樣的強大敵人沒遇到過?像他這樣一位敢拼敢闖,有著勇猛精神的國王,就算知道秦國強大,他也不會怕的,肯定敢上去硬碰硬。

亞歷山大之所以沒有繼續東徵,不是因為他怕中國,而是因為他不知道有中國這個地方的存在。這一點,有張地圖可以證明。

劇圖

據說,第一位繪製出了世界地圖的人,名叫克羅狄斯·託勒密。這人生於公元90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地理學家,也是出生在埃及亞歷山大的希臘人。

託勒密是一個頭腦靈活,而且熱愛地理學的人,他編寫了一本《地理學》,書上面就有一幅世界地圖。從這份地圖可以看出,中國的位置並沒有標註在上面。由此可見,當時的羅馬人,並不知道世界上有中國這樣一個地方。

當時,地理學並不受人重視,因而《地理學》這部著作很快失傳了。直到阿拉伯帝國建立後,無數學者想要研究古希臘、古羅馬,便大量收集資料,最終,這本失傳了數百年的著作,才終於又重現人間。如今,人們在敘利亞發現了《地理學》阿拉伯抄本,終於看到了託勒密繪製的世界地圖。

劇圖

這份地圖的出現,終於解開了亞歷山大不繼續東徵攻打中國的謎團。

因為,託勒密不知道中國的存在,那麼生活在500年前的亞歷山大,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有中國這麼個地方。

亞歷山大曾經立下豪言壯志,要徵服世界,讓世界匍匐在他的腳下。如果他知道中國,他一定不會放棄這個地方,而是會帶兵攻打。正因為他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所以沒有東徵攻打中國,也不會貿然地選擇繼續東徵。畢竟,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繼續東徵,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劇圖

相比於希臘人、羅馬人對中國的無知,中國對歐洲國家的了解,顯然更勝一籌。在漢朝時期,我們就知道歐洲的存在了。那時的漢朝人,將羅馬稱之為「大秦」,認為羅馬人黑髮黑眼,身材中等,與中國人十分類似。

在《智囊全集》裡,有這樣一段描述羅馬人的話:「地方數千裡,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木百草。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劇圖

從《智囊全集》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漢朝人知道羅馬人的存在,而且對他們甚為了解,知道他們採用的治國制度。由此可見,漢朝人還是比較見多識廣的,對世界的格局了解甚多。

聰明人都知道,故步自封,只會自取滅亡。只有拓開眼界,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發展,緊跟時代的潮流,才能夠不落後,才能不挨打,才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在這一點上,漢朝和清朝。就是兩個鮮明的正反例子。

劇圖

我們如今去熟讀歷史,了解歷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從歷史名人的人生軌跡中,甚至是朝代的跌宕起伏,更換交替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明白道理。在亞歷山大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無知,會阻礙前進的步伐。」從漢朝人的身上,我們又可以看到「睜眼看世界,才能掌握先機。」

怎麼樣,歷史很有趣吧。其實,讀歷史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沒錯,讀史可以明智,鑑古方能知今。成功人士普遍愛讀史,曾國藩不但自己讀,還要求孩子讀,光讀還不夠,還要做筆記,寫心得。

我很喜歡讀中國古代史,感覺越讀越厚重,越讀越有趣,越讀越啟智。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這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智慧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先秦至明代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加上點評中的同類故事,共有3000多個)。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有趣;然後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非常喜歡此書,無論到哪兒,此書都隨身必備。曾國藩也對此書頗為推崇,曾諄諄告誡諸位弟弟:「此書務讀三遍。」杜月笙也對《智囊全集》愛不釋手,他識字不多,讓別人讀給他聽,感慨道:「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所以,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全集》文白對照,一看就懂。說心裡話,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點擊下面橫條,現在僅需69一套就可以帶回家閱讀。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當時為何不東徵中國?阿拉伯的一張地圖,解開了這個謎團
    與如此強盛的國度相對應,亞歷山大再厲害,也要吃虧。事實上,這樣的猜測,既沒有根據,又顯得是異想天開。亞歷山大橫跨歐洲這麼多年,有什麼大事沒有見過?哪種強敵還沒碰到?象他這樣一個有膽量、有膽量、有膽量的國王,即使知道了秦國的強盛,他也不會害怕,一定敢上去硬上一把。亞歷山大沒有繼續東徵並不是因為他害怕中國,而是因為他不知道這個地方就在中國。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來到中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亞歷山大東徵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根據記載,公元前327年夏,東徵軍率兵越3萬人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河上遊地區。公元前326年4月消滅波魯斯王國,迫使其國王投降。
  • 當亞歷山大繼續東徵來到中國,結局竟是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徵,竟然用3萬步兵、5000騎兵的遠徵軍在十年時間裡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於公元前324年,抵回巴比倫。如果亞歷山大當時繼續東徵至中國會怎樣呢?
  • 亞歷山大東徵來到中國,沒有秦始皇,他可以完成第一次世界統一嗎
    亞歷山大是被譽為太陽神阿蒙之子的人物,迄今為止都被譽為年少有為,是戰無不勝的化身。他先後擊敗了埃及、波斯、印度3個文明古國,據說是沒有找到路沒有來到中國。今天我們就假設一下亞歷山大來到了中國。從亞歷山大東徵的活動軌跡可以看到,他徵服了中亞、攻擊了印度,所以亞歷山大如果進入中國最有可能的是從西域過來。
  • 歐洲歷史的僥倖,亞歷山大東徵走錯路,不然歐洲如今是中國的版圖
    在古代的時候,除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都遭受過滅國之災。歷史上,曾經就有一位歐洲大帝,以一人之力,帶領軍隊佔據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但在東徵中國的時候,卻因為走錯了路,導致錯過和當時秦國交戰的機會。
  • 亞歷山大東徵,當年如果進入中國,能打敗強大的秦軍嗎?
    不久之後,亞歷山大大帝在伊蘇斯之戰中以少勝多,利用馬其頓方陣擊潰了波斯數十萬大軍,而後橫掃地中海沿岸,將地中海變成了馬其頓的內海,讓整個西亞和中亞為之震顫。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怎麼樣?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在西方人眼中,歐洲歷史上有四位非常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而排在首位的亞歷山大,又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帝國的國王。 亞歷山大在統一希臘全境後,很快發起東徵,先後橫掃波斯帝國和兩河流域,並最終打到了印度,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中國,會徵服東方秦國嗎?英國專家:會一敗塗地
    有許多士兵不適應印度地區的亞熱帶氣候,很多士兵患上了瘧疾,還有一種原因是當時在亞歷山大的字典中,並不知道在東方也有一個巨大的戰場,如果他要是知曉的話,那種嗜血的衝動必定會重新燃起。
  • 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方陣立下大功,與秦朝鐵軍相比如何?
    彼時,亞歷山大拿下希臘全境、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更是開進印度河流域,在橫衝直撞下創建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這裡頭,攻滅波斯帝國的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會戰更是使得馬其頓方陣的威名在古代地中海唱響,也成就了亞歷山大不可戰勝的傳奇。
  • 假如當年亞歷山大沒有迷路去印度,而是闖入秦國,那他碰上秦始皇...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作為新舊歷史的交匯點,秦朝完成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真正的王朝制度。基於此,後世對古代典章制度的研究多以秦朝作為分水嶺,將秦朝以前的歷史稱之為先秦,且自成一派。
  • 故宮發現一幅麒麟圖,解開一個歷史之謎:難怪朱棣要派鄭和下西洋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故宮發現一幅麒麟圖,解開一個歷史之謎:難怪朱棣要派鄭和下西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永樂三年(1405年),三寶宦官鄭和在明成祖朱棣的指導下,開始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航海操作。如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典型的陸地民族,而過去歷代的宮廷也不鼓勵導航。但是朱棣一反常態,派出龐大的官方艦隊赴西方國家進行了20多年的友好訪問。
  • 堪稱神話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記
    01亞歷山大是有史以來空前絕後之地理和歷史的驚天奇蹟之創造者。在距今2400年前,那時馬鐙和馬鞍都沒有發明,因此不可能有遠途馳騁的大規模的騎兵隊伍,但亞歷山大神王僅僅率領一支3萬人的神一般的徒步青銅標槍僱傭兵團,竟然開始了最為震撼世界歷史的徒步遠徵。連續不停暴走10年左右,一面走一面連續作戰。
  • 千古謎題:波斯王老婆被亞歷山大俘虜,兩年後懷上身孕,波斯王:感謝您的善待
    因為,人有千算,天只有一算。柏拉圖收了一個弟子名叫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又收了一個弟子,他叫亞歷山大。毫無疑問,亞歷山大是古往今來第一帥。據《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馬——布賽菲爾的故事》中記載,亞歷山大有一雙不同顏色的眼睛,一個漆黑得像夜空,一個湛藍得像海水。亞歷山大所在的國家馬其頓是一個小國。
  • 亞歷山大、漢武帝、唐太宗眼中的絲綢之路
    >「希臘風」吹向亞洲 其實亞歷山大東徵的過程就是傳播希臘文化的過程 東徵過程中建立了多座希臘風格的 命名為亞歷山大的城市 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
  • 千古之謎,迪路獸並不是老鼠!
    在推特提問當中,一名韓國網友用日語問道:「我有一點想要知道的事情,那就是迪路獸真的是貓嗎?還是長得很像貓的老鼠呢?」對此,很多網友調侃說:「行了,千古之謎解開了。」「什麼鬼,難道迪路獸還能是老鼠?」「從小狗進化成貓,這不是很科學嗎?」那麼各位動漫迷,你們是否也恍然大悟了呢?
  • 千古之謎:瑪雅人的消失,一定不會是人間蒸發
    文/四季文史關於瑪雅人的突然消失,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權威的解釋。有的說是遭遇了洪水颶風,有的說是遭遇瘟疫,甚至說跟太陽活動周期也有關聯,總之莫衷一是。瑪雅遺址瑪雅文明留給世人太多未知之謎,它的文明,它的消失,它的建築等等。
  • 拜佔庭滅亡的前奏: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上)
    現在人們知道,沒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個盡頭。    哎,每次看到三體前面的這段描述,只能說,精羅落淚。    羅馬帝國,公元前753年在羅馬城建立,建立者是傳說中被母狼哺乳過的羅慕路斯(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意甲羅馬隊的隊徽,就是「母狼哺嬰」),公元前509年進入共和時代,並在公園前27年,屋大維(「奧古斯都」)的統治時期進入帝政時代。
  • 如果亞歷山大沒有迷路,馬其頓軍隊長驅直入,秦始皇打得過嗎?
    而在秦朝發展的同時,在西方呼風喚雨的亞歷山大也在擴展自己的地盤,在向東徵戰的時候,本意是來一探東方秦朝的究竟,結果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秦國而被指引向了印度。那麼,如果亞歷山大軍隊長驅直入,秦始皇打得過嗎?
  • 五月天《天使》MV開篇阿拉伯語之謎
    然而,一直未能動筆,是因為,親愛的Amel老師也沒能完全解開這個謎。《天使》是五月天演唱的一首歌,由阿信填詞,怪獸譜曲,收錄在五月天2006年12月29日發行的專輯《為愛而生》中。這兩處地點也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交錯之地,充滿橫貫古今的故事(如特洛依戰爭發生在土耳其,荷馬史詩的《奧德賽》則有部分發生在突尼西亞),使得這兩地具有現實與神話交錯的意涵。在這裡,文化不分東西,人們相處和諧,五月天不但找到一種「永恆的愛」的證據,以天使的意象為愛的載體,體現親情、愛情等人間最真摯的愛。
  • 亞歷山大大帝:我這一生,短暫又輝煌
    (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然而亞歷山大卻只是柔和的對馬說了幾句話,溫柔的撫摸它的鬃毛就馴服了它。這件事也被認為亞歷山大是天降奇才的因素之一。公元前340年,16歲的亞歷山大開始了自己的徵戰生涯。兩年後,真正的戰亂發生了。喀羅尼亞戰役,這一決定了希臘命運的戰役,亞歷山大在這場戰爭中確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