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怎麼樣?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2020-12-23 騰訊網

在西方人眼中,歐洲歷史上有四位非常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而排在首位的亞歷山大,又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帝國的國王。

亞歷山大在統一希臘全境後,很快發起東徵,先後橫掃波斯帝國和兩河流域,並最終打到了印度,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但由於當時人們對世界地理的認知非常有限,所以亞歷山大的東徵在印度戛然而止。他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就在不遠的地方,存在著當時東方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國。

於是國外的網民就腦洞大開的設想:如果亞歷山大的軍隊打到中國,歷史將會怎樣演變?

那麼我們就首先要搞清楚,亞歷山大東徵時,我國是個什麼情況。亞歷山大東徵時間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時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而從西邊來的亞歷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國家就是秦國。

我們再來看下那個時候的秦國在做什麼。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衛鞅為左庶長,開始起了變法圖強。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在攻打波斯,而秦國則在攻打義渠,並最終平定義渠,穩定了秦國的大後方。

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同時奪取魏國河西、上郡等七百裡地;同年,亞歷山大打到印度。

國外網民紛紛腦補這次原本沒有發生的東西大碰撞。但得出的結論卻出奇的一致。

觀點1:我認為馬其頓軍隊絕不可能徵服中國,如果亞歷山大試圖這麼做的話,那麼中國龐大的人口將會讓他見識到什麼叫反擊。

觀點2:中華文明是人類古文明的唯一倖存者。假如漢朝攻打西方,西方文明必死。但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那麼希臘文明也將被中國文明所取代。

觀點3:亞歷山大將會在陝西這個地方碰到秦國,也就是那個將在一個世紀後統一中國的國家。作為一個軍事大國,秦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和最恐怖的國家。

觀點4: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那麼中國的領土將延伸到地中海。

國外網民之所以這麼看衰亞歷山大,並非毫無根據。因為根據史書記載,亞歷山大東徵的兵力充其量不過5萬人,而同一時期,僅秦國一國可以動員的兵力就高達50萬。雖然亞歷山大擁有彪悍的騎兵,但在義渠和匈奴中浴血殺出的秦國,顯然對對付騎兵很有心得。

當然,老外也是這麼認為的。一位網民就這樣說到:中國的人口密度遠遠大於歐洲。5萬人的希臘軍隊只相當於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中等國家軍隊數量。

相關焦點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發生什麼?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現在人們都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在小編看來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從古至今,我們國家沒經歷幾百年必定會有一次改朝換代,伴隨而來的往往都是屍山血海,尤其是在一些戰亂年代更是戰爭不斷。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中國,會徵服東方秦國嗎?英國專家:會一敗塗地
    如果亞歷山大知道東方七國的話,他若東徵會取得勝利嗎? 亞歷山大戰勝對手主要靠的是馬其頓方陣,憑藉著馬其頓方陣打遍天下無敵。從印度到達秦國,只能翻過帕米爾高原,如果從印度南部熱帶雨林到達中國,根本是行不通的一條路。 即使亞歷山大翻越帕米爾高原,他將在這裡付出慘重的代價。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時候,也是經歷過九死一生。翻越帕米爾高原,亞歷山大面對的第一個敵人將會是匈奴。自古以來,在我國歷史上,匈奴是中國最大的敵人,僅憑匈奴這一關亞歷山大也很難通過。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來到中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亞歷山大東徵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根據記載,公元前327年夏,東徵軍率兵越3萬人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侵入印度河上遊地區。公元前326年4月消滅波魯斯王國,迫使其國王投降。
  • 當亞歷山大繼續東徵來到中國,結局竟是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徵,竟然用3萬步兵、5000騎兵的遠徵軍在十年時間裡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歷山大帝國,於公元前324年,抵回巴比倫。如果亞歷山大當時繼續東徵至中國會怎樣呢?
  • 亞歷山大東徵,當年如果進入中國,能打敗強大的秦軍嗎?
    都不是,東西方第一次直接的碰撞與文化交流,當屬於遙遠的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24年。在這期間,發生一件讓西方歷史學家吹破天的歷史事件,什麼呢?亞歷山大東徵。 於是天才的網友就開始設想:假如亞歷山大大帝繞過喜馬拉雅山,從中亞進入中國,遇上秦國或者趙國將會是怎麼樣的場面呢?橫掃歐洲和西亞的馬其頓方陣能打敗強勁的東方部隊嗎?
  • 亞歷山大東徵來到中國,沒有秦始皇,他可以完成第一次世界統一嗎
    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亞歷山大是被譽為太陽神阿蒙之子的人物,迄今為止都被譽為年少有為,是戰無不勝的化身。他先後擊敗了埃及、波斯、印度3個文明古國,據說是沒有找到路沒有來到中國。今天我們就假設一下亞歷山大來到了中國。
  • 阿拉伯有一地圖,解開千古之謎,難怪亞歷山大沒有膽量東徵中國
    也就是說,只要亞歷山大繼續東徵,很快,他就會進入中國地界。可讓人疑惑的是,打到這附近,亞歷山大就罷手了,帶兵回到了巴比倫。對於亞歷山大這一舉動,許多對世界歷史有探究欲的網友議論紛紛,猜測他這一舉動,是出於恐懼。畢竟當時秦國已經發展起來了,兵強馬壯,打仗能力一流。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對上,亞歷山大再厲害,他也要吃大虧。
  • 歐洲歷史的僥倖,亞歷山大東徵走錯路,不然歐洲如今是中國的版圖
    在古代的時候,除了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都遭受過滅國之災。歷史上,曾經就有一位歐洲大帝,以一人之力,帶領軍隊佔據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但在東徵中國的時候,卻因為走錯了路,導致錯過和當時秦國交戰的機會。
  • 亞歷山大當時為何不東徵中國?阿拉伯的一張地圖,解開了這個謎團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公元前334年至324年,亞歷山大率領大軍東徵,所向披靡,橫掃波斯帝國,最終到達巴特克利亞,現在的阿富汗。這裡,離中國新疆很近,很近。只要亞歷山大繼續東徵,很快,他就會進入中國的疆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亞歷山大在打獵的時候就放棄了,把他帶回了巴比倫。關於亞歷山大的舉動,很多對世界歷史感興趣的網友都爭論不休,他們猜測他是出於恐懼。
  • 如果亞歷山大沒有迷路,馬其頓軍隊長驅直入,秦始皇打得過嗎?
    而在秦朝發展的同時,在西方呼風喚雨的亞歷山大也在擴展自己的地盤,在向東徵戰的時候,本意是來一探東方秦朝的究竟,結果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秦國而被指引向了印度。那麼,如果亞歷山大軍隊長驅直入,秦始皇打得過嗎?
  • 王源在新廣告中做了一道菜,菜名還沒揭曉,粉絲的回答卻出奇一致
    但是,在菜品還沒揭曉的情況下,粉絲的答案卻出奇一致,小湯圓們紛紛留言道:「是萬年不變的西紅柿炒雞蛋嗎?」哈哈哈,源哥不要面子的嘛!隨後,在王源發布的關於做飯的動態中便會常常出現番茄炒蛋的身影,甚至他們家年夜飯的餐桌上,番茄炒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所以,粉絲們有此猜想,也是能夠被理解的。具體的菜品到底是什麼,不日便會知曉,大家敬請期待吧。
  • 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方陣立下大功,與秦朝鐵軍相比如何?
    也正是如此,西方學者認為亞歷山大所帶領的馬其頓王國有著與秦朝一戰的資本,畢竟公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帝國所擁有的領土可是超過了戰國七雄總和。那麼,當亞歷山大帝國遇上大秦帝國,又是孰勝孰敗呢?天才亞歷山大vs兵法之國亞歷山大帝國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天才的亞歷山大,對於西方軍事理論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步騎協同、孤立並打擊敵人、出其不意、迂迴包圍、速戰速決等戰略戰術還是較為初始化。
  • 如果當時亞歷山大大帝徵討到中國來了,會發生什麼?
    其中西方的亞歷山大、拿破崙和凱撒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軍事家。甚至可以說他們所參與的戰爭,獲得的成就完全是無人能敵的。而東方非常著名的軍事戰略家,是公認的最強大的秦始皇。而西方公認的最強大的軍隊是亞歷山大領導的軍隊。我想許多人想知道同時代的秦始皇和亞歷山大如果相遇,誰會是勝者?而其實戰爭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依靠軍隊的合作和指揮官的正確指揮,這才是勝利的關鍵。下面筆者將會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 亞歷山大徵服3大文明古國,為何沒殺進中國?來中國後或許會很慘
    在中國,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人,或許只有秦始皇、成吉思汗、漢武帝等少數幾位。在西方,同樣也只有少數幾個,但是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亞歷山大大帝。徵服3大文明古國的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是公元前323年前的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亞歷山大出生於公元前356年,父親是國王腓力二世,老師是著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 《羅賓漢:起源》是因為涉及十字軍東徵而導致國外票房慘澹嗎?中國市場很可能是它票房逆轉的一個契機
    《羅賓漢:起源》是因為涉及十字軍東徵而導致國外票房慘澹嗎?中國市場很可能是它票房逆轉的一個契機周志芳 通常來說,在電影裡涉及宗教,往往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每個導演對於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他對某一種宗教信仰、某一重大宗教事件的認知與表述,並不一定與宗教信仰者完全一致,對於不太激烈的信眾來說,電影裡存有一些異見,不過一笑而過罷了,而對於偏激得近乎偏執狂的信眾來說,很可能就不單單是用腳投票的問題,甚至還可能戰備升級到刀尖舔血的地步
  • 《全面戰爭:競技場》亞歷山大大帝怎麼樣 亞歷山大大帝介紹
    導 讀 全面戰爭競技場亞歷山大大帝怎麼樣?
  • 亞歷山大大帝嗜酒如命,降服印度王公敬上特色下酒菜!
    在其父親腓力二世遭暗殺之後,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先是統一了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輕鬆徵服了埃及後又蕩平了波斯帝國,最終打到了印度,僅短短十餘年時間,他就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徵腳步也就此打住了。打了十多年仗,士兵們開始厭戰,思鄉之情深切,亞歷山大不得不班師回朝。而就在回國途中,突然抱病而亡。
  • 亞歷山大、漢武帝、唐太宗眼中的絲綢之路
    銀幣上出現的是披著獅子皮的亞歷山大 當他進入雪山地區的時候 銀幣上出現的是盤著羚羊角的亞歷山大 到了北印度地區則是披著大象皮的亞歷山大
  • 東徵瑣記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編者按: 1936年 2月至 5月,毛澤東、彭德懷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由陝北出師,東渡黃河,奔赴山西,以「打通蘇聯 」、「鞏固擴大現有蘇區 」,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力量,進而進軍華北前線,抗擊日本侵略。
  • 「秀恩愛,生日送愛人999朵玫瑰花」,同事的回答出奇一致
    地下一層是公司專門提供給員工休閒娛樂的場所,可以摩椅、K歌、打桌球、就餐,我一般早去公司三十分鐘,主要是解決一下早餐,偶爾按按摩。人們都喜歡湊熱鬧、聊八卦,我們公司的人也不例外,這件事成了茶飯過後一時談資,但是對於這件事同事們的反應出奇的一致,就連公司平日裡意見相左的對頭,這件事意見大致相同,聽聽大家都怎樣說。芷若:「嗨!這有啥,當初姐收到的只是比她少了九百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