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一定會有變態,或多或少。
記得之前看過一部美劇《去他媽的世界》,看名字都快高潮了,其實講的事情就是剖析精神變態的日常生活,一個小時候就想怎麼殺更大的生物的小男孩,遇見了學校的女惡魔(相愛了你說你嫉妒不),兩個小孩結伴去漂泊。跟大多數人無關,但是這種人確實是存在在我們身邊,但是與精神變態不同,反社會人格則更為弱化。
大熒幕上也有這種人格的描繪,沉默的羔羊Dr.Lector的監獄獨白洞悉內心讓人從心底裡不寒而慄、漢尼拔高階層殺人分屍做菜、至於我們人見人愛的夏洛克,幾類人格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這樣得角色,刺激了人心底中的惡與刺激點,讓人從劇中感受到現實中難以想像的場面,也會獲得小眾大讚。
回到現實,簡單聊聊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良症,是一種性格缺陷,簡單而言,就是犯錯了被懲罰,也只是表面工作,內心裡根本察覺不到愧疚。
廣為人知的變態殺人狂,杭州保姆縱火案,這些是極端的反社會人格,以暴力手段釋放自己的私慾。但是會有更多的非暴力的反社會人格者就在我們身邊,有數據顯示,反社會人格者佔4%,大家都知道的精神病患者只有1%。
看過一個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
他,天資聰穎,帥氣逼人,特別會討老師歡心;他,家境富裕,12歲就開始盤算自己能從父母手裡繼承多少遺產;他,是斯基普。
他,最喜歡的事情,是在湖濱別墅度假時,在湖邊用剪刀戳死青蛙!
你覺得長大後的斯基普會是什麼樣?
A.高智商罪犯一名,掌握了歐洲最大的犯罪集團B.無固定工作的街頭混混C.殺害父母及妹妹謀取遺產的通緝犯D.心理陰暗、能力平庸的普通上班族E.被孤立在社會邊緣,自殺
×以上答案皆不正確×
斯基普成年後非但一次都沒有進過監獄,而且活得很好。
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靠著冒險精神和施放魅力很快成為公司骨幹,並迎娶了億萬富翁的女兒為妻,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問題出現在看不見的地方:
斯基普是個無良症者,他為公司努力拼搏,只是剛好因為工作適應他源源不斷地對冒險和刺激的渴望。
他也不愛他的妻子,只是看上了她帶來的財富與背景,並且他清楚地知道她會容忍、包涵他的不負責任和拈花惹草。
他喜歡利用自己的聰明操控他遇到的所有人。
如果有人不服他的操控,他可以恐嚇人、攻擊人、可以把別人的胳膊弄斷,可以毀掉別人的事業和人生。
而公司因為他帶來的大量業績,往往為他的這些劣跡買單,息事寧人。
直到2003年,美國證券委員會指控斯基普犯有欺詐罪,案件正在等待調查結果……斯基普的真面目才慢慢浮出水面……
而此前,他已經度過了50多年逍遙快樂的人生。
這就是可怕之處,我們可能身邊就潛伏著這樣的人,但是我們根本就沒有發現。
那麼這樣的人是怎麼產生的呢?
1.基因問題
不是單個基因就能決定這麼複雜的人格,應該是多個基因共同決定,但是基因的影響最多佔百分之五十。
2.社會文化
相比較中國日本,歐洲美洲等國家出現概率較高,我感覺是因為亞洲國家重視家庭紐帶,我國的中庸之道、儒家思想等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性格。
具體聊一下:
1. 反社會人格的特徵
① 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② 習慣於欺騙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衝動,無法提前做出計劃
④ 易怒,具有攻擊性
⑤ 毫不顧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⑥ 一貫不負責任
⑦ 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以上特徵佔3條,就足以在臨床上被確診為反社會人格障礙
2. 反社會人格者的常用招數與識別
① 毫無顧忌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因此通常魅力驚人
② 對刺激的需求多過常人,且喜歡拉人下水一起冒險
③ 具有超強的識別好人的能力,一看就知道誰好欺負、好控制、容易騙
④ 善使色誘
⑤ 演技高超,扮作正義的化身
⑥ 喜歡裝可憐
那我們怎麼保護自己呢?
① 最高法則,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某些人就是沒有良知的。
② 做判斷時,從自己的直覺出發,不要受到別人身份的影響。
③ 當考慮跟某人建立新關係時,拿「事不過三」原則檢驗對方的主張、承諾和責任。
④ 質疑權威。
⑤ 提防馬屁。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區別。
⑦ 不要加入他們的遊戲,以為自己能贏。
⑧ 避開無良症者,拒絕與他們接觸和溝通。
⑨ 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
⑩ 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咽下這口氣,及時止損。
⑪ 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幫他們隱瞞其真實性格。
⑫ 捍衛自己的心智,不要讓他們說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種失敗,大多數人是有良知的。
⑬ 好好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報復。
希望我們能識別出身邊的這種人,大家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