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煮酒論英雄,看看他是怎麼評價這幾位導演的吧

2021-01-09 宅家二把刀

說起馮小剛這位導演,我相信朋友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天下無賊》等諸多優秀影片也足以說明馮導在電影工作中的高超水平。

馮小剛在娛樂圈因為其敢說話素有「小鋼炮」之稱。俗話說得好同行是冤家,下面就帶大家看看馮小剛是怎麼評價幾位「冤家」的。

論陳凱歌

陳凱歌84年就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黃土地》,馮小剛與之相比則要晚了許多。對於這位大哥(陳比馮大六歲)馮小剛這樣評價道:「凱歌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適合呆在象牙塔裡的人,他的東西適合多少年後給人研究歷史用。」

馮導的言外之意說的是陳凱歌這個人有學問,這一點咱們從陳導參加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對於選手字字珠璣的點評和解讀就能看出一二。

但是對於陳導的電影馮小剛卻一點也不客氣,認為他的影片彎彎道道太多觀眾一般看不太明白。額,別的不好說至少《無極》這部片子我現在也搞不太懂到底講了什麼。

論張藝謀

馮小剛對於張藝謀的態度我認為可以總結為「表面不屑,暗裡較勁」這個八個字。

表面不屑,體現在馮小剛對於張藝謀的評價上。根據老謀子之前搭檔張衛平的回憶,96年張藝謀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說》在北京電影學院首映,馮小剛見到張藝謀一臉真誠的讚美他這部電影拍得太好了。但是第二天張衛平就聽一個朋友說,在私下馮小剛一臉不屑的說:「張藝謀拍了個什麼爛片呀,我誇他就是哄著他玩呢!」

無獨有偶,在張藝謀跟好萊塢和合作拍攝了《長城》後。馮小剛在一次採訪中泛著酸陰陽怪氣的說:「我也不是說10億拍一電影,必須30億票房回本那種,我也不給自個兒找那罪受」

雖然馮導對於張藝謀表面評價不高,其實暗地裡他還是跟老謀子較著勁呢。你看老謀子早年拍些藝術電影,馮導拍商業片。後來老謀子去拍商業電影了,馮導也不甘寂寞拍起了《芳華》、《我不是潘金蓮》等藝術片。

還有之前老謀子演了《老井》、《古今大戰秦俑情》等電影還都拿了獎

馮導一看嘿這我也不能輸啊。就一直找機會,不過說實在話馮導這個形象確實有些難度。不過後來終於給他找著個機會演了《老炮》

可以說除了整個奧運會基本上張藝謀幹過的事,馮小剛也都幹了一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馮小剛會去指導春晚的原因之一吧,我估計當時他心裡也在嘀咕:「雖然我沒弄過奧運會,不過你老謀子也沒弄過春晚啊,這次就算咋倆又平手了吧。」

論王家衛

如果說對於同為內地導演的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說話還稍稍留了幾分顏面。那他對於王家衛的評價就是毫不客氣了,在他看來王家衛就是個沒啥本事的運氣選手,他的電影能成功完全是觀眾被他似是而非的那套給糊弄住了。

關於王家衛馮小剛曾在公開場合這樣說道:「我最煩的就是王家衛,我倆不熟也沒什麼矛盾。我覺得就是皇帝的新衣,沒劇本還拍戲他那套只能去蒙蒙外國人——還騙不了人老美。他要是真有本事,就寫個劇本給我瞧瞧!這個社會就是有那麼一堆人喜歡捧人臭腳,還經常熱臉貼人冷屁股。」

你瞅瞅馮小剛03年說的那番話可以比王傳君16年那句吐槽《擺渡人》的「我不喜歡要」犀利太多了。

以上就是馮導對於三位大導演的評價,你認為他說得對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要知道「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這一段經典故事橋段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相關記載改編而成的。說直白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純粹是一段杜撰的故事。這就是事實。
  • 煮酒論英雄(詩酒人生)
    這幾句,出自三國時期曹操寫的《短歌行》。  人生苦短,對酒當歌,手舉杜康佳釀,心憂家國興亡。瞧,曹操不只會打仗,還很會寫詩。  劉備不如曹操會寫詩,但他年輕時曾得名師盧植指點,好歹也算個文化人。  兩個文化人一起喝酒,就有了《三國演義》裡的名場面:青梅煮酒論英雄。  這場好戲,發生在河洛地區。
  • 《煮酒論英雄》情節中的張弛藝術
    《煮酒論英雄》情節中的張弛藝術文/姜衛華作品的張弛結合、鬆緊適度,將緊鑼密鼓與絲竹之聲巧妙融合,有助於組成和諧的旋律。否則,單純的驚雷急雨、劍拔弩張的作品,很難使人怡情;一味的細吹慢打,輕攏慢捻的作品,又很難使人振奮。所以,如何運用張弛藝術手法至關重要。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
  • 劉備一事無成,為何曹操卻十分看重他?他有什麼資格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 讀了36遍《三國演義》,才明白「煮酒論英雄」中曹操的「潛臺詞」
    「煮酒論英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劉備又答:袁術他老哥,河北袁紹,人家裡四世三公,門下良臣名將多了去了,這是英雄吧? 曹操回應:袁紹這哥們兒,「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算啥英雄。 劉備再答:冀州劉景升,威震九州,這可是英雄? 曹操回應:劉表這人吧,有名無實,不算英雄。
  •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何不主動推舉曹操為當世英雄?
    《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邀請劉備前來做客,實則是因為前有漢帝認劉備為大漢皇叔,後又有許田圍獵,劉備、關羽之不忿曹操欺辱漢帝,曹操懷疑劉備胸有大志,早晚必成大患,故借「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劉備的志向和實力。
  • 青梅煮酒論英雄
    《紅樓夢》裡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而《三國演義》,每次想起來,「跳」進腦海的就是這句「青梅煮酒論英雄」。▲良宵花解語            ▲ 煮酒論英雄第一次知道《三國演義》是在四十年前了,偶然在村子裡一戶鄰居家見到《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清晰地記得我讀的第一本是《三顧茅廬》,當時我大概讀二年級。已經基本能看懂連環畫上面的那些文字。
  • 海賊王:動漫貼吧突然流行煮酒論英雄,那麼海賊王中能有幾位英雄
    最近在貼吧之中很多二次元的小夥伴都開始玩起來煮酒論英雄這個梗,這個出自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裡,曹操和劉備在涼亭之中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評論天下英雄,期間曹操只用短短幾句展現了他預言家的特性,一代梟雄的本質,而羅貫中也用著一段話完美地刻畫了曹劉二人的形象,而如今這個煮酒論英雄又到了海賊王吧貼吧裡
  • 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為什麼曹操對他的評價...
    ,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情景,成為一段佳話,在這一情節中,後面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就出場兩位——曹操、劉備。 當時劉備劉皇叔沒有地盤,而且手中的資源有限(軍隊士兵財政),但是為什麼曹操對劉備的評價如此之高,其實還是和劉備這個人有關。
  • 連麗如說青梅煮酒論英雄 | 評書三國演義
    曹操跟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地方還真有,現在您到許昌,在縣招待所裡邊能看得見,但這亭子是不是漢朝的可就不知道了,據說現在蓋房子也看不見了。當初縣誌上確實有記載,河南許昌縣委招待所,青梅亭。現在還能不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跡,就不好說了。
  • 「煮酒論英雄」,劉備為什麼不稱曹操為英雄
    ▼《三國演義》裡面有個經典橋段「煮酒論英雄」,講的是劉備和曹操併力破呂布後,劉備和曹操回到許都,漢獻帝和劉備認了親,並封劉備為左將軍。曹操對劉備很好,吃飯時坐一桌,出去時也坐同一輛車。有一天,曹操請劉備喝酒,席間問劉備當今誰可稱為英雄,劉備blabla說了一大堆人,有什麼冀州袁紹,淮南袁術,荊州劉表等等,曹操不滿意。
  • 三國故事---《煮酒論英雄》
    第一片雪花從灰藍色《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片段。裡面有兩個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就是曹操和劉備。         這一段故事發生在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關張三人回到許昌,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獻帝和劉備論上了親戚,並稱劉備為皇叔。
  • 煮酒論英雄可能發生嗎
    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徵剿袁術、藉以脫身。《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驟雨將至。
  • 「酒史」煮酒論英雄-曹操煮酒煮的是白酒嗎?
    「青梅煮酒」比喻雙方見面,雙方都是英雄豪傑。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豪氣沖天,指點群雄;寄人籬下的劉備,裝傻充孬,隱忍不發。這真是場國字號的酒局,但作為好酒之徒,難免好奇,他們當時喝的到底是什麼酒?煮酒在古代意為燙酒,但《三國》作為文學作品,在文字處理上要匹配其韻律,「煮酒」對應「煞」的氣氛,正應和「論英雄」,如果將其換成「燙酒」,顯然就渲染不出當時的氣氛。天寒燙酒喝會保護腸胃,但結合當時的地域的天氣情況,「天雨將至,雷聲大作」,能推斷當時正值盛夏,故溫度必然不會太低,故排除天氣因素。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青梅煮酒論英雄,青梅酒的製作方法
    青梅酒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要知道早在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就曾與劉備用青梅煮酒共論天下英雄,並且這種青梅酒和「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也在史書中做出了詳細的記載,現在市面上做出的青梅酒大多為浸泡青梅酒和用青梅堆積發酵生產的青梅酒。
  • 三國時期,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為何不直接殺了劉備?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關於三國的很多故事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的,而其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年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在當時佔盡優勢的曹操為何沒有把未來很大可能成為自己心腹大患的劉備殺掉,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劉備在當時的表現給他留下「此人不過如此」的印象嗎?
  • 郭曉峰:煮酒論英雄,笑看電影《獵屠》歸來
    此刻,國民大叔黎叔《錦衣之下》師父郭曉峰走在深秋的山路上,是為其導演的電影又是一秋,花好月圓,趕在郭曉峰處女作品《獵屠》拍攝前,煮酒論英雄,《獵屠》導演郭曉峰,總經理、編劇何田,美術指導馬躍千,攝影指導於學軍,製片人楊鳳閣,演員陣線主創人員即將公布。
  • 孫策短短數年就吞併江東,為何曹操青梅煮酒時不承認他是英雄?
    那麼為何曹操在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說孫策不是英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孫策在建安四年曹操和劉備論英雄的時候還沒有達到一生中的巔峰,對曹操而言孫策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罷了,怎麼能算英雄呢?只不過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讓曹操頭疼不已,直接發愁到:「猘兒難與爭鋒也!」幸虧這時候劉備已經跑了,不然曹操這臉肯定被自己打的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