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捧紅了日本貧民窟,那裡窮人的日子變好了嗎?

2020-12-23 虎嗅APP


如果大家玩過《 如龍 》,想必對裡面街友的場景印象深刻。


你或許覺得裡面的景象只是遊戲效果,但事實上,現在日本不但有這樣的貧民窟,而且要比遊戲裡展現的還要殘酷許多。


       《 如龍 7 :光與暗的去向 》遊戲截圖


翻翻 YouTube,就會發現最近流量爆炸的日本 Vlog 主題,並不是拍吃什麼精緻和風食物、看什麼動漫文化、花前月下。


而是,探秘精緻日本面紗後最窮最破的貧民窟。


YouTube 上部分探秘日本貧民窟的視頻,流量不賴。


日本給大多數遊客的印象是乾淨的、禮貌的、雅致的、現代的。



 對於遊客來說日本是無可挑剔的,光怪陸離的都市文明充滿誘惑。


因此大多數人想到日本貧民窟,都會覺得它們藏在窮鄉僻壤、深山老林。


但這些Vlog博主們口中日本最大貧民窟,並不是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就在大阪通天閣繁榮商業區對面的街區。


大阪貧民窟中的居民,2018  pic from :David Tesinsky ·「 City of ghosts – Japan 」


這個街區,就是大阪西成區愛隣。


此地舊稱「 釜ヶ崎 - Kamagasaki 」面積僅有 1 平方公裡大,卻聚集了 4 萬左右人口,其中包括 9000 以上的無家可歸者,即流浪漢、街友。


他們當中 85% 以上都是中高齡單身男子,都是在昭和末年建設出新大阪、塑造戰後日本經濟騰飛的勞工,如今卻因年老體衰無工可做,而靠政府救濟,活著。


大阪貧民窟愛隣位置圖


因此,為了照顧這些人的消費力,這裡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消費窪地,一切東西的價格,都足以讓人嘆為觀止。


在白天,釜ヶ崎街道周圍遍布著黑市,其中既有骯髒的中古品也有大量散裝藥品。你雖然不會在這裡花一分錢買一份旅遊紀念品,但這裡卻是當地居民貿易的樂園。


攤主表示:很多藥是政府保障制度免費得來的。


一位Vlog博主的視頻顯示,在這裡一鍋硬貨滿滿的壽喜燒只要 650 日元,才合 40 多塊人民幣。而一份滿滿的生蠔火鍋也只要 1000 日元,小 70 塊錢嗷嗷吃,比國內還便宜。



這不僅僅是一家飯店的個例,在街角的自動販賣機亦然。


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100 日元連一站地都坐不了,一般自動販賣機的可樂都要 150 日幣,但在釜ヶ崎,100 日元能讓你獲得自動販賣機消費自由。



在當地居民最愛採購生活物資的玉出超市花園店內,肉便宜了 50%、青菜便宜近 75%,還時不常地每天搞個 1 日元神秘商品特價。


 

因此,每個 Vlog 博主在介紹大阪貧民窟的時候,都會著重提起這裡的物價,提起這間玉出超市。


以至於,很多遊客都會專門來此逛一逛,試圖在旅遊區外薅到日本羊毛。



但經 Vlog 點撥後被遊客們發現的羊毛,都不是釜ヶ崎街友們的最愛。他們最愛的不是什麼宇治抹茶、日本零食,甚至不是那些 1 日元的鮮肉,而是酒。


       

但通過街邊垃圾中廢舊的酒瓶分析可以發現,釜ヶ崎人最愛的酒是一種極為廉價的清酒 —— Sake one cup,長得跟「 藍色的蒙古口杯 」一樣。


       

這種酒,曾是昭和末年日本最暢銷的酒,在 1979 年每天的銷量甚至達到了 30 萬杯。而時至令和,曾經的王者早已變成了廉價酒的代名詞,日本年輕人少有問津。


但,這種酒在釜ヶ崎卻備受歡迎。這是因為這杯酒地位的變遷,就像在這裡流浪的勞工的人生一樣,起起伏伏,它既承載了這些年老的勞工年輕時的光榮與夢想,又稀釋了他們現在的憂愁。


在其他地方 Sake one cup 要 300 日元左右,而在釜ヶ崎,它只要 150 日元。


       

受 Vlog 視頻影響,釜ヶ崎的貧民窟消費主義正在網上漸成風潮。


人們習慣用消費來體驗一種不同的生活,行動力強的去當地買來街友最愛的日本口杯,試圖領略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


       

看過 Vlog 的遊客總想深度遊。


他們會去超市買來街友豪華午餐,蹲在小花園裡就著土,咀嚼下咽。深度復刻著一種他們人生中從未有過的經歷。


天婦羅大蝦 200 日元,兩個雞蛋 110 日元,這算是街友豪華套餐了。


        

小年輕們買來當地暢銷的酒與街友對飲,號稱送溫暖然後立馬錄成作品發到網上,獲取一顆顆點讚桃心,志得意滿,頗有點傳播正能量的意味。


       

但在這些體驗之後,卻少有人會真正去了解這些街友為何成為街友,也少有人在乎他們背後真正的傷痛。


當你看見釜ヶ崎街友貧民窟式的生活景象,那些關於清潔、秩序、現代之類的日本印象都會出現動搖。



從街邊的文娛活動據點,就能發現這座垂垂老矣街區的真相。


這裡的主流鍾愛古早味的鹹濕電影勝過好萊塢;時間仿佛都在這裡成了一個膠囊,包裹著釜ヶ崎,也包裹住他們。


       

從 Vlog 的視頻中,能看見街友的家大多在街邊,是用紙箱、被褥和其他廢物堆砌起來的屋子。


它們沿街排列,零散地分布在這個區域的各個角落,這些劣質的建築物如寂寥黃沙般向遠方鋪展,無邊無垠。


   沿街的街友之家


網民們看見日本街友的生活,大誇乾淨整潔。


但,這種荒謬建立在他們並不知道,流浪不是大豪情,卻是大悲情,風餐露宿和躺在小屋的區別是生死之別。


       

如果你仔細看了 Vlog,就能從鏡頭划過的招牌裡,發現一個很悲慘的細節:


很多街友的招牌上都有 「 釜ヶ崎越冬鬥爭 」 這幾個字。之所以 「 越冬 」 這件事能上升到鬥爭的高度,是因為每一年都會有露宿街客在瑟瑟寒風中被凍死。


這,就是一個看似完美國度的 B 面。


       

你或許覺得這些人,是社會的寄生蟲;這種生活的悽慘,也是他們懶惰的咎由自取。


事實上,身陷釜ヶ崎的 9000 多名街友,更像是時代的棄兒。


       

從 1970 年代開始,釜ヶ崎就因完備的基礎設施成為全日本勞工最愛的站點。


如果把此地放在中國語境之下,那麼這裡就是大阪的城中村,是外來人口來城市討生活的據點。


始建於 1970 年的西成勞動福利社內部圖,這裡不但可以找工作,還可以辦社保、仲裁和看病,甚至還有社交屬性,為勞工們搞了食堂和娛樂室。


       

但,這裡卻不是勞動者的烏託邦。


根據原田剛在《 叫びの都市――寄せ場、釜ヶ崎、流動的下層労働者 》中的描述,面對警方和黑幫的勾引,釜ヶ崎勞工多次發起武鬥,1961 年至今已發生 24 次暴動。


1961 年的第一次釜ヶ崎暴動。


        2008 年的釜ヶ崎暴動,是至今最近的一場暴動,起因是警方的暴力執法。如果不是影像資料,你很難相信日本會出現防爆警察的大陣仗。


但這並不是釜ヶ崎人命運的最低點,金融海嘯的來襲,讓情況進一步惡化。


進入「 失去的二十年 」 之後,全日本工作機會激減,失業人口也隨之暴增,勞工們從事最多的建築業受到打擊最大。因此勞工和釜ヶ崎的命運,也隨時代改變而漸漸灰暗。


      

至此之後,釜ヶ崎從城鄉接合部的定義進一步滑落,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汙穢暗黑之地,概而括之地將這裡的人也形容成地痞、無賴和惡棍。


       殘忍兇手市橋達也在虐殺英國女子之後,藏匿在這裡打零工呆了 3 年的故事,更讓人們坐實了對釜ヶ崎地區的暗黑想像。


現在,大阪人提起釜ヶ崎就皺起眉頭,像《 寄生蟲 》的電影片段一樣,說那是一個充滿尿味和垃圾味的汙穢之地。


人們選擇性遺忘,遺忘他們是建造起一座城市的功臣,把他們視為建築垃圾。


釜ヶ崎街上禁止隨便小便的標語。

     

政府也對這塊土地選擇性遺忘,試圖抹殺這片有礙政績的貧民窟存在。


2014 年,日本導演太田信吾拍了一部有關釜ヶ崎貧民窟的電影。政府不但封禁了電影,還主動賄賂他 60 萬日元,要求他不要把這事說出去,扯開他們的遮羞布。


       

現在,誰也沒想到,政府解決不了的釜ヶ崎頑疾卻在網際網路 Vlog 的影響下發生悄然改變。


看過 Vlog 的民眾探秘日本貧民窟,成了一次別樣的旅遊計劃。當地旅遊業正在開始茁壯成長,曾經的保障性住房正在成為遊客們青睞的體驗。 


        

街友們每一季祈求度過寒冬活下去的越冬聚會,也被遊客當成打卡目標,把它當成古早味的搖滾體驗。


       

一位已在西成區居住 30 多年的女老闆在 2020 年 4 月 13 日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說:「 最近 5 年裡,外國人迅速增加。商店支持免稅,還都掛起了英語招牌,不知不覺間成為旅遊勝地。」


這片土地商業價值正在突進,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入住西成區,現在已經有超過 150 家中國背景的娛樂產業在這裡開店,甚至要在 2025 年前在這裡規制出一條中華商業街,房地產潛力巨大,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注意到這片過去的貧民窟。


        

街友們的生活,變成了遊客的景觀。對於一些尚有勞動力的勞工來說,這種轉變是件好事,旅遊業的發展讓他們能找到工作賺錢,找到改變自己生活的希望。


正在遊覽貧民窟的外國遊客和正在接受公益送餐的流浪者。  


但,Vlog 帶來的旅遊繁榮並不全好。


對於那些蒼老到無法工作的勞工來說,當地物價上漲讓生活壓力劇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向外遷徙,離開他們生活數十年的地方。


面對這點,西成區保健福祉課的負責人認為,難以呆下去的高齡勞動者有可能被社會進一步孤立,而他們離開這裡之後會進一步增加救助難度。


圖片來源:ins


前兩天我託一個在大阪的朋友去那邊看看,找個街友聊聊天,問問他對網際網路捧紅的釜ヶ崎怎麼看。


在便利店門口,他向一個街友提問。背景是大阪的現代文明,身後是釜ヶ崎髒亂的街道。街友抿了一口酒,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就像當年扛起高樓鋼筋時那樣一言不發。


他是被一個時代拋棄的勞工、一座繁榮城市的建設者。他的境遇是一個群體的畫像,雖然沒有發聲,但他們內心的痛苦,像一聲尖叫,橫貫整座城市。


圖片來源:med


或許,在沉默的背後,就像釜ヶ崎貧民窟裡的格言那樣吧:


「 20 歲、30 歲的時候想成為男人,40 歲、50 歲的時候恨自己沒成為男人,到了60、70 歲,只想像男人一樣死去。」



相關焦點

  • 日本貧民窟的酒精文化
    ,窮人的飲食世界,在日本大阪有43家連鎖。因為在日本大部分便利店、快餐店和超市對於預製食品的上架時間有極其嚴苛的規定,盒飯、飯糰和炸好的薯條雞塊等在經過較短的時間沒及時賣出的話,理論上都必須銷毀掉。為了得到這些即將成為垃圾的食品填飽肚子,他們必須在算好的時間準時到訪超市的垃圾桶,翻出那些尚未被毀掉的食品吃掉。
  • 重識「北野武」:出生於日本貧民窟的「面癱天才」
    1945年,日本投降,2年後,北野武出生在日本一個貧困的家庭,那個時期,可以說是近代日本最"窮"的時期,剛剛經歷過戰敗,四處都是戰爭留下的痕跡,斷壁殘垣,滿目瘡痍。父親菊次郎是一位油漆工,以"入贅"(倒插門)的形式和母親北野佐紀結婚,北野佐紀是二婚,前夫是一位海軍中尉,後來在戰爭中死去。
  • 《寅次郎的故事》:一部日本的貧民史詩
    《寅次郎的故事》:一部日本的貧民史詩 小眼睛,方字臉,一成不變的禮帽、舊西裝並內套坎肩,詼諧幽默又任性花痴
  • 你還記得上次去日本的時間嗎?會懷念在日本旅行的日子嗎?
    好的,活動預告完畢,來到今天的正文~說到日本,相信對屏幕前關注我們的讀者們來說,一定不陌生。你還記得上次去日本是什麼時間嗎?你會懷念在日本旅行的日子嗎?▲(image:mojane.com)無論是日常我們公眾號的文章,還是我們的特刊《 AGED 》、《 BEYOND 》和《 CONSTRUCT 》,以及今年登場的《 DEPARTURE 》,編輯老師們都會不斷給大家傳達與日本潮流文化相關的知識和見解
  • 窮人窮,真的是因為窮人思維嗎?
    更有甚者對窮人大加鞭笞,只要提到窮人,就是窮人思維在作怪。窮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做長遠打算。為此出現了許多訴說窮人思維的故事。來證明窮人的智慧低下,目光短淺。可是我們不禁要問,窮人窮,真的只是因為窮人思維嗎?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窮很窮的窮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片貧瘠的土地,務農為生。
  • 好物分享 | 網紅們都在用的vlog神器,真香!
    有人擔心屏幕縮小之後畫質會變,作為普通玩家,個人感覺和NS差不多,不會影響遊戲體驗。現在每天下班一邊追劇一邊打開動森撿樹枝,不要太愜意哦。它的鏡頭色彩特別好,兼顧了「美顏」和真實感,不像Sony ZV1拍出的圖色溫偏高,人像也偏紅。大家可以看看編輯小姐姐導出來的相機原片,這皮膚和亮度,完全可以不修圖!
  • vlog是什麼意思 vlog正確讀音
    vlog是什麼意思?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拍vlog,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vlog的意思和讀法,感興趣的就點進來看看吧。而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上,一種新興的博客形式也開始逐漸取代以往傳統的文字博客,並迅速受到了網民們的熱捧,它便是視頻博客—Vlog。2009年,Vlog被收錄進韋氏大詞典。 2012年,Youtube上出現了第一條Vlog。截至2018年01月19日,Youtube平臺上每個小時就會誕生2000條vlog作品。
  • 靜靜做題的vlog火了!00後「另類」網紅:APP打卡學習還能賺零花錢
    (圖片來源:受訪者vlog截圖)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白出生於2005年的貴州女孩「獅子鴨」即將在不到200天後迎來中考;而在距離她千裡之外的湖南,出生於2001年的「術乆」(音「術久」)則將在接近的日子迎來她人生中第二次高考——因為上一次高考失利,她與理想中的學校擦肩而過。
  • 富人鍍金成網紅,窮人卻得"公主病"《變形計》變的是形還是命?
    節目的出發點是極其好的。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節目組變成了想成為網紅的"鍍金所"。"問題少年"也都成了演出來的。但是,那些上過《變形計》的孩子真的好了嗎?據大部分人所知,很多孩子上了變形記後就變成了網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境澤和韓安冉。
  • 「恥辱之牆」:一堵高3米長10公裡,將窮人與富人分隔開的鴻溝
    可這樣一樁大好事情在利馬卻變了味,新來的居民沒有土地,他們只能在利馬邊緣的一些廢棄土地上勉強生存。隨著前來城市討生活的農民越來越多,利馬這座城市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消沉的窮人,還是開朗的窮人?
    日子很苦,很窮,她告訴孩子,天下有兩種窮人,消沉的窮人,和開朗的窮人,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我們世代很窮,做窮人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這就好像我們常常說,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要開心還是要不開心呢,阿嬤用她的言行給我們很深的啟示。阿嬤說,「只有該撿來的東西,沒有該丟掉的東西。」
  • 周杰倫MV捧紅五大女主角,其中三位銷聲匿跡,只有一人熬成一線
    周杰倫是無數歌迷心目中的歌王,即便是過去了這麼多年,他的許多歌曲依然流傳至今,不得不說那首說好不哭影響力真的很強,可是網友對其的褒貶不一,不過對於MV中的女主角很多人都表示好評。
  • 阿根廷鬥獸場:看這場貧民與新冠病毒的生死搏鬥
    在阿根廷大布宜諾基爾梅斯區(Quilmes)與阿維夏內達區(Avellaneda)的阿蘇爾貧民區裡,正在上演著貧民與新冠病毒戰鬥的真實劇情,為了避免疫情擴散、病人竄逃,布省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派出300名軍警迅速封鎖了這個貧民區。截至2020年5月底,阿根廷布宜諾省已有8個貧民區被新冠病毒竄入,布省政府甚至不排除在其他地區也實施相同的封鎖包圍策略。
  • 海蝶曾捧紅林俊傑,現在又捧紅薛之謙,為何就是捧不紅他?
    捧不紅?你知道許嵩親手拒絕了多少次爆紅的機會麼? 許嵩剛紅那會,大概06、07年,常年霸佔QQ音樂歌手第一名,這麼一個寶藏歌手自然引起了各家公司的注意,不少公司找過許嵩。
  • VLOG最強筆記:如何拍好你的第一個VLOG.
    可以說,一個 vlog 的核心和靈魂,就是擁有一個好故事。普通人在第一次上手的時候,總幻想自己的 vlog 是微電影,甚至十分鐘的故事就堪比伍迪.艾倫,但最後你會發現拍時頭腦發熱,剪輯的時候什麼也用不了。
  • 收入還未過萬的日本窮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
    節目組家訪時,他認真畫好了妝,一身簡素的女性裝扮。一進家門,狹小的一居室家中真是收拾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和日常人們心目中的單身日本男人的家很不一樣。但大叔平時也不是每天都一身華麗女裝,比如上街買菜購物都是以一身男裝示人,只有周末兩天才會化好妝,從衣櫃裡挑出好看的衣服精心打扮,可以說周末應該是他人生最華麗日子的真實寫照了。
  • vlog是什麼意思,拍攝vlog現在很火,我們如何拍攝好日常vlog
    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聽到有人提起vlog,那麼vlog是什麼意思那,我們如何拍攝好自己的vlog,一起來看一下把!vlog其實是video blog的縮寫,從表面意思我們就能明白,是視頻博客的意思,之前我們通過文字圖片記錄日常生活,然後發布到博客上面,現在vlog把文字和圖片替換成了視頻,我們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用視頻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
  • 新手入門級vlog指南,手把手教你拍歐陽娜娜同款vlog!
    除了歐陽娜娜之外,還有很多明星網紅也走上了分享生活的vlog之路。直播日常的「流水帳」讓吃瓜群眾看得根本停不下來。那作為跟緊時代的豬豬女孩,你覺得拍vlog真的這麼難嗎?不!拍好一個vlog的第一步當然是如何確定vlog主題。這其實也是廣大美少女最心煩的地方。
  • 富家子紛紛成才,窮人孩子變廢
    目前,他早已經是粉絲百萬的知名網紅。此外,王境澤還在長春開了一家傳媒公司,註冊資金500萬,當起了老闆,十分成功。《變形計》對窮人孩子來說就是「變廢計」按照節目組宣傳的初衷,《變形計》秉承的是「換位思考」的理念,通過
  • 節奏緩慢+主旨不明+流水帳=經典的失敗 vlog | 利器xVLOG:吃光吧金子,美食vlogger,MCN從業者
    是什麼契機使你進入vlog內容創作者行列?我是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的,畢業之後我進入一家旅遊領域的網際網路公司從事技術工作。一次機緣巧合參加了公司員工內部活動,為同事們做了一場名為「日本の食事」的關於日本美食的分享會。